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贯彻和运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重视与研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关怀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一)情感教育的涵义
情感是个体经验中最稳定的体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双重影响,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所谓情感教育,国外学者将其定义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我国著名教授朱小曼认为情感教育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力量,促使个体的情感潜能在新的教育氛围下,发生新的质变,达到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就是实现这个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强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需求等,使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品行。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情绪、感情产生变化及其与认识、动机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激发,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推动受教育者内化教育内容,发展积极情感,提高其情感境界的教育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贯彻的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中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思政课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填充”,情感因素一直被忽略,处于附庸地位。但是认知和情感应是相伴相生,互相渗透的,是不能决然割裂的,“缺乏情感教育的认知教育也就失去了教育本身具有的对人的发展与塑造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情感的体验,提升积极情感,达到以情育情的效果,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因而,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积极愉快的心境、乐观的情绪、师生良好的情感交流的条件下,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最强的。将情感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的互动性和指向性,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能将教师的情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师生情感的交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对话、互相信任的,双方在心理上达到“共情”。此时,教师的认知教育能在以情感为媒介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现,学生也能深刻体悟到教师要传达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贯彻情感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
根据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关怀关系的建立有四种途径: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进一步贯彻情感教育,要从以下着手:
1、重视榜样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身教比言传更使人信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榜样,将教师所要求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灵秩序当中。
2、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关怀关系深层次流动的前提是关怀双方是平等的。要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教师就要爱护、尊重和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缩短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依赖感,那么学生便会乐于接受和认同教师的价值观念。
3、重视实践,贴近学生生活
纯粹灌输式的理论说教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只有经过实践得到内心认可的东西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把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活的知识,并逐渐转化为自身价值观念的一部分。
4、建立认可和信任
关怀双方应建立互相认可的信任关系。这种认可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相认同,是一种价值的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认可学生,就是要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或行为,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寓教于情以达到共情
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应以真实的情感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教育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参与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调控的主导者,教师个人的情感特点和行为品德表现会对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形成和变化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必须要对学科有充分的认同和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水平,拥有坚定的学科情感,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坚定、真挚的情感,才能以情促情感染学生,达到共情。
共情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处于心意相通、心理共鸣的情境当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用爱融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每个环节都充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共鸣,使学生信其所信,爱其所爱,才会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从而能将教师对学生道德的要求内化为品德,达成教育目的。
(三)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学艺术
1、注重教学语言的情感烘托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也是一门讲求语言的艺术,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情,词汇要丰富,内容要新颖、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其次要运用幽默风趣的口语。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有效地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2、创设良好的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应利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学增添了便捷与趣味。教师应针对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展示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视频等材料,烘托教学所需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感受,然后加以引导和巩固。其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辩论赛、模拟两会、社会调查等,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政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教育的能力。
总之,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我们理当重视在教育中贯彻情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英]皮特·郎.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3):25-36.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1.
[3]刘巍.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模式及其运行[D].西南大学,2010:13-14.
[4]卢桂荣.情感教育在中学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27):66-67.
[5]鲍娜娜.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7-8.
[6]陈思坤.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人本价值[J].教育学术月刊.2010:19-21,59.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关怀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一)情感教育的涵义
情感是个体经验中最稳定的体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双重影响,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所谓情感教育,国外学者将其定义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我国著名教授朱小曼认为情感教育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力量,促使个体的情感潜能在新的教育氛围下,发生新的质变,达到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就是实现这个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强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需求等,使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品行。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情绪、感情产生变化及其与认识、动机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激发,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推动受教育者内化教育内容,发展积极情感,提高其情感境界的教育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贯彻的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中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思政课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填充”,情感因素一直被忽略,处于附庸地位。但是认知和情感应是相伴相生,互相渗透的,是不能决然割裂的,“缺乏情感教育的认知教育也就失去了教育本身具有的对人的发展与塑造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情感的体验,提升积极情感,达到以情育情的效果,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因而,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积极愉快的心境、乐观的情绪、师生良好的情感交流的条件下,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最强的。将情感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的互动性和指向性,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能将教师的情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师生情感的交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对话、互相信任的,双方在心理上达到“共情”。此时,教师的认知教育能在以情感为媒介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现,学生也能深刻体悟到教师要传达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贯彻情感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
根据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关怀关系的建立有四种途径: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进一步贯彻情感教育,要从以下着手:
1、重视榜样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身教比言传更使人信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榜样,将教师所要求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灵秩序当中。
2、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关怀关系深层次流动的前提是关怀双方是平等的。要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教师就要爱护、尊重和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缩短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依赖感,那么学生便会乐于接受和认同教师的价值观念。
3、重视实践,贴近学生生活
纯粹灌输式的理论说教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只有经过实践得到内心认可的东西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把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活的知识,并逐渐转化为自身价值观念的一部分。
4、建立认可和信任
关怀双方应建立互相认可的信任关系。这种认可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相认同,是一种价值的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认可学生,就是要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或行为,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寓教于情以达到共情
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应以真实的情感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教育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参与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调控的主导者,教师个人的情感特点和行为品德表现会对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形成和变化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必须要对学科有充分的认同和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水平,拥有坚定的学科情感,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坚定、真挚的情感,才能以情促情感染学生,达到共情。
共情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处于心意相通、心理共鸣的情境当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用爱融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每个环节都充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共鸣,使学生信其所信,爱其所爱,才会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从而能将教师对学生道德的要求内化为品德,达成教育目的。
(三)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学艺术
1、注重教学语言的情感烘托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也是一门讲求语言的艺术,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情,词汇要丰富,内容要新颖、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其次要运用幽默风趣的口语。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有效地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2、创设良好的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应利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学增添了便捷与趣味。教师应针对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展示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视频等材料,烘托教学所需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感受,然后加以引导和巩固。其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辩论赛、模拟两会、社会调查等,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政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教育的能力。
总之,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我们理当重视在教育中贯彻情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英]皮特·郎.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3):25-36.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1.
[3]刘巍.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模式及其运行[D].西南大学,2010:13-14.
[4]卢桂荣.情感教育在中学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27):66-67.
[5]鲍娜娜.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7-8.
[6]陈思坤.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人本价值[J].教育学术月刊.2010:19-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