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景教学要求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去引领和驾驭课堂,让每一节课都变得生动有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兴趣盎然。
【关键词】情景教学 主体性 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成绩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为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下是本人在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几点注意。
一、情境教学应注意激发主体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老师不可越俎代庖,不可以传统的知识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要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情境教学不仅仅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优化课堂情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比如在讲幂的运算之前,讲芝麻与太阳的质量:一粒芝麻的质量不到克,它与太阳的质量简直是不能相比的。但是,如果把一粒芝麻作为第一代播种下去,收获的芝麻作为第二代,把第二代再播种下去……,如果播种下的芝麻全部能发芽,成长,这样一直到第十三代,芝麻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5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时就可以顺势导入幂的运算。因此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老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拔。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课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应注意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给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迄今为止,这一定义仍不失为最适当的定义。一方面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因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数学又将其方法和理论广泛应用于客观世界,即“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三点定圆”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张师傅在高装修时,不慎打破了一块圆形的镜子,只拣到一块如图(画一块残缺的圆)的残片,他想重新配置一块与原来一模一样的镜子,配置时要找出圆心和半径,他感到很为难,你能帮他解决吗?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应用这个例题来说明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情境教学应注意发展性
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可以讲述数学王子高斯从“1加到100”的故事中得出的结果是5050 。这是怎么得来的呢?学生在老师的层层设问下,参与这一问题探究的全过程。由特殊到一般,即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顺其自然出来了。进而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又做了铺垫!这样不仅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品质获得了培养,同时学生也从探索的成功中感到喜悦,使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情境教学应注意渗透教育性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了较好的体现,学生所学知识往往孤立于某一学科,而不能把各学科知识进行互相渗透,如果教师巧妙把各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则可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例如,如图所示(略)电路,电流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R1为固定电阻,求可变电阻R2调至何值时,它所消耗 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电功率是多少?这是一道物理题,也是一道不等式题。写出这道题后,学生就会感到惊讶:数学课怎么变成了物理课,数学老师也懂得物理知识。象这样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学科知识,有针对性地联系其它学科进行教学,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起到了教学的艺术效果。
五、情境教学应注意贯穿实践性
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则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并加以遵循和勤于实践,把握情境教学中的几点注意,从而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教与
学双赢!
参考文献
[1]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认知发展》.
[2] 张英杰《浅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高效数学情境》.
[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数学.
【关键词】情景教学 主体性 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成绩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为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下是本人在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几点注意。
一、情境教学应注意激发主体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老师不可越俎代庖,不可以传统的知识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要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情境教学不仅仅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优化课堂情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比如在讲幂的运算之前,讲芝麻与太阳的质量:一粒芝麻的质量不到克,它与太阳的质量简直是不能相比的。但是,如果把一粒芝麻作为第一代播种下去,收获的芝麻作为第二代,把第二代再播种下去……,如果播种下的芝麻全部能发芽,成长,这样一直到第十三代,芝麻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5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时就可以顺势导入幂的运算。因此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老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拔。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课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应注意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给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迄今为止,这一定义仍不失为最适当的定义。一方面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抽象,因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数学又将其方法和理论广泛应用于客观世界,即“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三点定圆”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张师傅在高装修时,不慎打破了一块圆形的镜子,只拣到一块如图(画一块残缺的圆)的残片,他想重新配置一块与原来一模一样的镜子,配置时要找出圆心和半径,他感到很为难,你能帮他解决吗?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应用这个例题来说明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情境教学应注意发展性
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可以讲述数学王子高斯从“1加到100”的故事中得出的结果是5050 。这是怎么得来的呢?学生在老师的层层设问下,参与这一问题探究的全过程。由特殊到一般,即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顺其自然出来了。进而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又做了铺垫!这样不仅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品质获得了培养,同时学生也从探索的成功中感到喜悦,使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情境教学应注意渗透教育性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了较好的体现,学生所学知识往往孤立于某一学科,而不能把各学科知识进行互相渗透,如果教师巧妙把各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则可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例如,如图所示(略)电路,电流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R1为固定电阻,求可变电阻R2调至何值时,它所消耗 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电功率是多少?这是一道物理题,也是一道不等式题。写出这道题后,学生就会感到惊讶:数学课怎么变成了物理课,数学老师也懂得物理知识。象这样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学科知识,有针对性地联系其它学科进行教学,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起到了教学的艺术效果。
五、情境教学应注意贯穿实践性
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则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并加以遵循和勤于实践,把握情境教学中的几点注意,从而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教与
学双赢!
参考文献
[1]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认知发展》.
[2] 张英杰《浅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高效数学情境》.
[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