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行音乐在现代化的音乐传播技术和商业化操作下,成为社会大众音乐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已成为学校音乐教育和青少年社会音乐生活所面临的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内容等几方面,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学生 音乐教学 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
在几年的中学音乐教学中,始终有个问题在困扰着我,那就是同学们越来越喜欢流行歌曲,对教材上的内容却总是提不起兴趣来。尽管我每次都精心备课,觉得很有信心能上好的课,结果却都不尽人意。音乐课上总有学生提出听听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说教材上的歌离他们太远了。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很尴尬,也很无奈。流行歌曲究竟对学生施了什么魔法,让学生这样喜欢它,难道教材上的作品就没有能让学生喜欢的吗?不得不承认: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广大青年学生。但现实生活中流行歌曲也是良莠不齐,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该怎样做呢?经过反复的深思,我觉得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然后才能使优秀的流行歌曲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那么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根据近十年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经验,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首先,教师自己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具有生活化的语言、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贴近生活、能够体现人的内心情感等特点,因此容易被中学生接受和喜爱,它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道理,要盲目禁止和排斥它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这些特点就足以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其情有独钟。我们要做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因此,广大音乐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对待流行音乐的正确态度,然后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其次,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流行音乐具有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等特点,现在的中学生都很喜欢流行音乐。而现实中,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风格不太适合中学生,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更需要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们仔细分析流行歌曲,引导他们在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其中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的前提。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特殊阶段,心理发育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还不周全,有与异性交往的渴望。而流行音乐绝大部分涉及人的情感生活,节奏明快,比较符合青少年期间肤浅的、懵懂的爱情观和欣赏特点,所以他们对流行音乐非常喜欢。相比较而言,教材上所选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好像就显得有点枯燥、乏味了。其实不然,教材上的作品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筛选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备课、上课。
最后,围绕教材,筛选精品,正确对待。
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和歌曲都适合学生、适合音乐教学。我们学校每年文艺汇演、周年校庆的节目筛选时,很多学生选的都是像《你不再爱我》、《伤不起》这样的爱情歌曲。可见,选择部分和时代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并与音乐教材中的作品相结合,供学生欣赏或学唱,是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元素的一个重要任务,如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们是一家人》、《生死不离》等等。还有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温情、励志歌曲,比如周华健的《朋友》、汪峰的《飞的更高》、韩红的《天路》、谢霆锋的《我是黄种人》等等,能不断增加音乐教学中“流行、健康、向上”的元素。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地去欣赏、去学唱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比起回避或强行制止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引进广阔的音乐艺术领域,使学生享受到音乐艺术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选择流行音乐,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学习歌曲《走进西藏》时,那高亢嘹亮的旋律、深情的衬词,仿佛把学生带到了质朴、圣洁的雪域高原,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藏族风情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流行音乐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应该积极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享受流行音乐的美,而不是让学生去抗拒、回避它。其实,现代流行音乐中有不少精品,好的作品同样具有净化、呼唤美好心灵本质的作用。既然流行音乐“赶不走”,我们音乐老师就应该在音乐教学内容之外,积极学习、研究流行音乐,以更专业、更全面的眼光,对流行音乐进行选择性的合理利用,真正考虑到学生们的感受,以他们喜欢的方式传递音乐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书本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真正享受流行音乐带来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2]尤静波《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3]曹理 缪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
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学生 音乐教学 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
在几年的中学音乐教学中,始终有个问题在困扰着我,那就是同学们越来越喜欢流行歌曲,对教材上的内容却总是提不起兴趣来。尽管我每次都精心备课,觉得很有信心能上好的课,结果却都不尽人意。音乐课上总有学生提出听听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说教材上的歌离他们太远了。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很尴尬,也很无奈。流行歌曲究竟对学生施了什么魔法,让学生这样喜欢它,难道教材上的作品就没有能让学生喜欢的吗?不得不承认: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广大青年学生。但现实生活中流行歌曲也是良莠不齐,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该怎样做呢?经过反复的深思,我觉得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然后才能使优秀的流行歌曲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那么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根据近十年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经验,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首先,教师自己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具有生活化的语言、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贴近生活、能够体现人的内心情感等特点,因此容易被中学生接受和喜爱,它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道理,要盲目禁止和排斥它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这些特点就足以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其情有独钟。我们要做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因此,广大音乐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对待流行音乐的正确态度,然后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其次,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流行音乐具有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等特点,现在的中学生都很喜欢流行音乐。而现实中,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风格不太适合中学生,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更需要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们仔细分析流行歌曲,引导他们在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其中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的前提。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特殊阶段,心理发育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还不周全,有与异性交往的渴望。而流行音乐绝大部分涉及人的情感生活,节奏明快,比较符合青少年期间肤浅的、懵懂的爱情观和欣赏特点,所以他们对流行音乐非常喜欢。相比较而言,教材上所选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好像就显得有点枯燥、乏味了。其实不然,教材上的作品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筛选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备课、上课。
最后,围绕教材,筛选精品,正确对待。
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和歌曲都适合学生、适合音乐教学。我们学校每年文艺汇演、周年校庆的节目筛选时,很多学生选的都是像《你不再爱我》、《伤不起》这样的爱情歌曲。可见,选择部分和时代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并与音乐教材中的作品相结合,供学生欣赏或学唱,是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元素的一个重要任务,如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们是一家人》、《生死不离》等等。还有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温情、励志歌曲,比如周华健的《朋友》、汪峰的《飞的更高》、韩红的《天路》、谢霆锋的《我是黄种人》等等,能不断增加音乐教学中“流行、健康、向上”的元素。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地去欣赏、去学唱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比起回避或强行制止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引进广阔的音乐艺术领域,使学生享受到音乐艺术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选择流行音乐,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学习歌曲《走进西藏》时,那高亢嘹亮的旋律、深情的衬词,仿佛把学生带到了质朴、圣洁的雪域高原,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藏族风情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流行音乐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应该积极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享受流行音乐的美,而不是让学生去抗拒、回避它。其实,现代流行音乐中有不少精品,好的作品同样具有净化、呼唤美好心灵本质的作用。既然流行音乐“赶不走”,我们音乐老师就应该在音乐教学内容之外,积极学习、研究流行音乐,以更专业、更全面的眼光,对流行音乐进行选择性的合理利用,真正考虑到学生们的感受,以他们喜欢的方式传递音乐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书本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真正享受流行音乐带来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2]尤静波《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3]曹理 缪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