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看,进入21世纪之后,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对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审视和反思,意识到了对于学生自身及其终身发展来说,获得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尤其是自学能力。本文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就此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方法
语文学科在人们沟通、交流、表达方面的工具性作用,在人类文明、思想、情感传承方面表现出的人文性,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性。同时,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为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下面就此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一、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其一,把学生作为主体。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力求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其出发点就是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出来,锻炼他们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当做主体,保证学生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同时能够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成为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的人。
其二,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最主要的形式和过程。但完全指望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任是不可行的,因为课堂教学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环境上都有一定限制,很多教学任务、活动都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比如,调查研究能力[1]。此外,自学能力本身不仅仅是指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能力,而是不论在课上、课下,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适时抓住时机自觉主动、有效地学习。为此,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要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兴趣和动力,并给予学生自学方法、策略和技能上的指导,让学生不论是在课堂、课内还是课外都能进行自学,形成“课内学方法、课外练习、实践”这样一个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其三,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并重。教学本身就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人,更是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人。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并不是说直接告知学生或给学生指定一个方向让他们走,而是启发引导他们利用所学去辨别、分析、选择。同时,当学生遇到问题,心生畏惧时不应“生拉硬拽”,而要利用各种方法、策略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向前奋进。所以,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要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引发学生自学意识。
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探知欲望,并付出时间、精力和行动,所以,要先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利用猜谜语、讲故事、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把他们带到相应教学情境当中,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思考、想象和感受,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资源利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己作客观评价。
(二)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目标。
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还是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学习目标都起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2]。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是学习主体,应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但由于客观因素限制,其在其他能力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不足以完全依靠自己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自身在学识、宏观掌控、规划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三)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积累、鉴赏、理解和运用语言。具体来说,一是在理解词语、句子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语言,根据其在文中的位置,把上下文联系在一起分析、理解其含义;通过分析语言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带有的感情色彩及结构等分析语言。二是指导学生在平时注重随时摘录好词佳句和优美段落、典故等,达到积累词句的目的。
其次,指导学生按步骤学习。以新课学习为例,学生往往都是毫无目的性和计划性与条理性地进行阅读,只是通读一遍了解文章内容而已。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指导学生第一遍阅读以解决生僻字词为主,第二遍默读课文或朗读课文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整体架构为主,在此基础上对文章重点语句、段落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深入理解文章,之后从整体上理顺全文,把中心思想和表达形式特点等总结出来。例如《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第一遍阅读主要解决生字、生词,第二遍了解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从小就喜欢写作,为写出更好作品想拜师福楼拜这样一个故事,“拜师”事件是文章重点,第三遍则着重分析莫泊桑三次登门求教的过程,进而通过二人表现分析他们的内心变化和人格魅力。
最后,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的课文。语文课本中涉及的文章体裁、形式、表达方法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学习不同文章的时候要学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记叙性的课文,就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等几个要素入手[3]。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发展的最后关键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及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在学习上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是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但其在意志力和是非辨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引导。
参考文献:
[1]芮莉.论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2(36):155-157.
[2]乐三清.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13(10):37-37.
[3]蒋有会.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一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8):38-38.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5]GHB0417。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方法
语文学科在人们沟通、交流、表达方面的工具性作用,在人类文明、思想、情感传承方面表现出的人文性,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性。同时,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为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下面就此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一、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其一,把学生作为主体。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力求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其出发点就是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出来,锻炼他们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当做主体,保证学生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同时能够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成为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的人。
其二,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最主要的形式和过程。但完全指望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任是不可行的,因为课堂教学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环境上都有一定限制,很多教学任务、活动都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比如,调查研究能力[1]。此外,自学能力本身不仅仅是指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能力,而是不论在课上、课下,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适时抓住时机自觉主动、有效地学习。为此,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要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兴趣和动力,并给予学生自学方法、策略和技能上的指导,让学生不论是在课堂、课内还是课外都能进行自学,形成“课内学方法、课外练习、实践”这样一个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其三,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并重。教学本身就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人,更是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人。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并不是说直接告知学生或给学生指定一个方向让他们走,而是启发引导他们利用所学去辨别、分析、选择。同时,当学生遇到问题,心生畏惧时不应“生拉硬拽”,而要利用各种方法、策略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向前奋进。所以,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要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引发学生自学意识。
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探知欲望,并付出时间、精力和行动,所以,要先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利用猜谜语、讲故事、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把他们带到相应教学情境当中,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思考、想象和感受,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资源利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己作客观评价。
(二)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目标。
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还是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学习目标都起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2]。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是学习主体,应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但由于客观因素限制,其在其他能力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不足以完全依靠自己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自身在学识、宏观掌控、规划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三)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积累、鉴赏、理解和运用语言。具体来说,一是在理解词语、句子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语言,根据其在文中的位置,把上下文联系在一起分析、理解其含义;通过分析语言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带有的感情色彩及结构等分析语言。二是指导学生在平时注重随时摘录好词佳句和优美段落、典故等,达到积累词句的目的。
其次,指导学生按步骤学习。以新课学习为例,学生往往都是毫无目的性和计划性与条理性地进行阅读,只是通读一遍了解文章内容而已。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指导学生第一遍阅读以解决生僻字词为主,第二遍默读课文或朗读课文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整体架构为主,在此基础上对文章重点语句、段落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深入理解文章,之后从整体上理顺全文,把中心思想和表达形式特点等总结出来。例如《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第一遍阅读主要解决生字、生词,第二遍了解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从小就喜欢写作,为写出更好作品想拜师福楼拜这样一个故事,“拜师”事件是文章重点,第三遍则着重分析莫泊桑三次登门求教的过程,进而通过二人表现分析他们的内心变化和人格魅力。
最后,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的课文。语文课本中涉及的文章体裁、形式、表达方法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学习不同文章的时候要学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记叙性的课文,就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等几个要素入手[3]。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发展的最后关键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及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在学习上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是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但其在意志力和是非辨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引导。
参考文献:
[1]芮莉.论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2(36):155-157.
[2]乐三清.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13(10):37-37.
[3]蒋有会.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一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8):38-38.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5]GHB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