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疫场、兽医院、饲料室、育幼室等动物园的附属设施对绝大多数游客来说是陌生的。它们大多不在动物展区内,不对游人开放。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有“动物园后台”之称的地方。
检疫场和饲养场:
动物园中的动物来源有三种途径:新出生、来自野外以及从外单位引进。为保证园中动物和游客不受疫病传染,经后两种途径的动物不能马上进入展区,要先住在一个与园内动物隔离的地方进行检疫,待确定健康无病后才能进园与游人见面。
北京动物园的检疫场位于长河以北,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这里的兽舍大多是一间笼舍连同一个室外运动场的标准间。隔离期内,饲养员和兽医要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并记录在案。因为传染病的潜伏期大多为30—45天左右,所以隔离时间一般与此等同,鹦鹉最长,为6个月。动物园检疫场不仅要负责园内引进动物的检疫工作,有时还要对一些出口动物进行检疫。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增长,园区内不可能容纳下所有的动物,因此就需要再有一处动物饲养场,来安置这些“超编人员”。
北京动物园起初的饲养场位于白石桥路南的西郊打石厂(现首都体育馆),当时的饲养场还具有检疫场的功能。1966年,因在该地点筹建首都体育馆,动物园选定十三陵长陵地区作为饲养场新址。十三陵饲养场于1957年建成,现占地约8公顷,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场内建有食肉动物饲养区、杂食动物饲养区、食草动物区、麋鹿圈、野马圈、雉鸡笼、熊猫馆、饲料室等设施。目前饲养的动物主要有四大类:园内繁殖数量较多的动物;年老体弱,身体有残疾而失去展览价值的动物;用于繁殖、建立种群的动物;较为珍稀、怕人,不适合公开展出的动物。由于饲养场位于郊区,空气清新且无游人干扰,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从身体和精神状态上看甚至比园内的动物还好,故又有动物“度假村”或“疗养所”之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园内大部分的大熊猫都饲养在这里,且繁殖得很好,送给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大熊猫都是从这里提供的;现在动物园的野马和麋鹿种群也都生活在这里,几乎每年都有繁殖。由此可见,十三陵饲养场在珍稀动物繁殖种群的建立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饲料室
有“动物厨房”之称的饲料室位于鹿苑北侧,园内450余种,5000多只陆生动物每日的营养配餐都出自这个大厨房。
在野外,动物自由摄取所需要的食物,甚至为了食物而迁徙。而圈养的动物只能依靠饲养人员给它们提供食物。动物饲料的种类大约分为天然饲料和加工饲料,有采自大自然的各类牧草、树叶、竹子、五谷杂粮,有新鲜的牛肉、鸡肉、羊肉、猪肉、海洋鱼类(每年动物园都要组织人力去外地为狮、虎等去外地采购新鲜牛羊肉),也有活蹦乱跳的老鼠、蟋蟀、泥鳅、活虾、蝗虫、面包虫等活饲料。园内两栖爬行动物只吃活食,饲料室的充足供给可以确保这些动物,即使是在寒冬腊月也不会断顿;还有科研人员精心调制的各类高、低蛋白粒状料等人工补充性饲料,为食草动物和鸟类补充体内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饲养员们配置好饲料后会装上汽车,每天分两次准时运送到各个动物场馆门口,以确保动物们每天都能按时吃上可口的饭菜。
兽医院
北京动物园长河北岸有一座二层灰墙、红屋顶的楼房,这就是动物园野生动物的医疗保健中心——兽医院。
动物园的临床兽医分为两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疾病防治工作。临床兽医每天都要巡诊所管辖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处理发病动物并及时做好当日的工作记录。不仅如此,还要定期对动物场地进行消毒,及时检疫新引进动物,定期检查和驱除寄生虫,并对疑难疾病进行会诊、研究。
给动物看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些特殊的病号不会说话,更不会告诉人是发烧还是肚子痛,这就需要饲养员细心观察,如果发现动物的精神状况不好,或者它们的排泄物、分泌物出现异常,就要向兽医报告,兽医会马上来给“病号”测呼吸、心跳、体温,必要时还要采样化验。
确定动物的病情后,进行治疗前要先固定住动物。病兽本来就暴躁易怒,要它们配合治疗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采用捕捉或串笼的方式把它们控制住。体形小的、性情温顺的动物还好控制,一些高等灵长类比如黑猩猩,最怕的就是兽医,一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惊慌失措,四散逃窜,因为它们害怕打针灌药。为了让它们配合治疗,这类动物平时的驯化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有时给一些神经质的大型食草动物和凶猛的食肉动物治疗时必须先进行麻醉,麻醉的剂量必须准确,少了的话治疗还未结束动物就会醒过来,多了的话可能致死。具体治疗方法和过程也因动物的种类而异。比如,动物园里最大的动物大象病了,要输液,针头就得用最大号的,将针头扎在象耳朵上的静脉血管中,再将吊瓶用一根竹竿挑起,高高举过头顶。相反,给小鸟输液时,想找到那针尖大小的血管可就难上加难了,有时扎一针要花好几个小时。给动物服药也要想尽办法,一些易溶的、无异味的可以溶于水中喂,药丸或药片则可以夹在食物中。动物如果得了重病后要住在兽医院的病房内治疗观察,24小时都会有兽医、饲养员看护,直至病愈出院。
多年来,兽医院的兽医在动物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比如,将黑熊的血液输给大熊猫,成功抢救了病危的大熊猫“永亮”等。
育幼室和孵化室
每年春天是动物园中动物宝宝出生的高峰季节,这个时候也是动物幼儿园最为繁忙的时候。幼儿园位于动物园东部,紧邻雉鸡苑和杂食动物展区。这里寄养的小动物,以兽类中的灵长动物和食肉动物为主,如黑猩猩、长臂猿、金丝猴、黑豹、非洲狮、东北虎等,有时也会哺育小型食草兽的后代,如羚牛、黑麂等。它们均是被母兽分娆后抛弃或母兽未能自己哺育的年幼动物。
幼儿园的设施齐全,不仅有育幼箱、冰箱、煤气灶、微波炉、消毒柜、洗衣机、烘干机等设备,还为这些失去母爱的小动物备有大量玩具,以及秋千、栖架等娱乐设施。
在这里工作的饲养人员,哺育幼兽就像母亲照顾婴儿一样,不但要耐心和细心,还要有充足的野生动物知识。既要根据不同种类动物的需要配制人工乳,又要及时调整温度、湿度及饲喂手法。小黑猩猩是育幼室的常客,幼儿园为它准备了“早产婴儿培养箱”,温度设定由最初的30℃左右,慢慢随日龄的增长,每隔5—7天下调1℃左右,最后温度掌控在20—25℃为宜。饲养人员会为它们提供人或其他动物的初乳,或者添加人用的提高免疫力的药剂,配合人工乳进行饲喂。为了让有些小动物吃上初乳,动物园有时还不得不向全社会征集刚产完仔的母狗、奶山羊来充当“奶妈”。
幼儿园里不仅养育着被母兽遗弃的幼婴,还养育着其他动物园送来的动物幼仟。由于这些小动物们生下来就没见过自己的同类,有时被饲养在一起的几种小动物们就成了好朋友,常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育幼室只接受哺乳动物的幼仔,其实,动物园中种类最多的鸟类每年也会大量繁殖,那么它们的后代是如何照料的呢?
北京动物园检疫场东侧建有一排专门孵化鸟卵的孵化室,里面有5间孵化机房,动物园中的许多雉鸡类、鹤类和鸵鸟的宝宝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有些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鸟类自己并不会孵卵,而为了让有些珍贵的雉鸡类和鹤类提高繁殖率,都可以将卵取出进行人工孵化,幼雏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均比自然孵化条件下的要高。不同种类鸟儿的孵化温度和孵化期也不尽相同,比如雉鸡类孵化期大多不超过一个月,体形较小的石鸡、鹌鹑15—20天即可孵出;雁鸭类、鹤类大多是一个月左右孵出;食火鸡的孵化期可长达近两个月。所以这里工作的饲养员不仅熟悉每种鸟卵的情况,还要24小时三班倒,确保时刻有人值班看护孵卵,幼鸟孵出后还要在温箱内饲养一段时间才能拿到鸟舍中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