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
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
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不知道旁人怎么样,但是我有一个特别的童年。我出生在中国,并且在这里一直生活到6岁。
我的父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到中国的。1951年,他们是第一批来中国学习的罗马尼亚留学生。他们在这里见面,在打乒乓球的时候相识、相爱,并在这里结婚。不久后我出生了,我的父母当时分别在北大和清华学习,他们在靠近南池子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屋子,并找到一位保姆照顾我。
我管保姆叫奶奶。我的奶奶有慈祥的面孔和柔和的微笑,说话轻声细语。她没有自己的家庭,她的丈夫和唯一的儿子都不幸去世了,我们的家庭就是她的新家。她像祖母一样爱护我,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们两人在一起,和她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安全。
那时北京城里很少有外国人,更别提北京郊区和其他省份了。我们的面孔和生活方式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冬天,驻华使馆的夫人们去王府井购物时,都穿着裘皮大衣和尼龙丝袜(因为当时女士穿长裤仍被认为不恰当的);中国人则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外面还套着棉袄棉裤。所以,在大街上有的小孩子会跑过来捏女士们的腿,看看她们是不是光着腿。
现在我们重回北京,迫切地想去看看我们喜爱的那些老地方,希望老房子能给我们带来甜蜜的回忆。但只有很少地方还保留着旧貌,大多都被拆毁或改造得认不出来了。时间的流逝,如此惊人!我们记忆犹新,不愿接受这种流逝,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久久不能释然。那时,我们的使馆在新侨饭店附近,那里是20世纪50年代的豪华场所,位于老使馆区,当时的地名叫反帝路,后来叫反修路。罗马尼亚使馆是一座法国风格的建筑,红砖建成,有白色装饰。它有一个巨大的庭院,一个鱼塘,一个优美的露台从大楼伸出,俯视庭院。
10年之后我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重返中国。那是1973年12月26日,我们一行有十名学生。当时,中国正小心谨慎地向世界打开国门。有传言说这件事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监督下实现的。我们在语言学院学习了六个月之后,按照各自的专业被分配到不同学校。我被分到北大历史系。我是少数能直接和中国同学一起学习的留学生之一。大多数外国学生都上特别班级,与中国学生分开学习。除我之外,我们班还有一个来自乌干达的名叫彼得的男生、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姓黄的华裔女生和一个来自日本的女生。第一堂课是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起。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自己。像我母亲一样,我也是在中国结识了我的丈夫。那是1973年的冬天,我从布加勒斯特来到北京,一下飞机就看到了他。然而,两年以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属于彼此。他在语言学院学完基础汉语课程之后,被分到天津南开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系。我们开始通信,最后,于1976年结了婚。婚礼是在老使馆大楼里举办的,我们发誓要白头偕老。我感到这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20年前我父母也是在同一屋檐下举行了他们的婚礼,而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从罗马尼亚一直寻到中国,才遇到我从少女时期就梦想的理想丈夫。
12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北京。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她为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但就像中国人说的,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仍然使我们感到震惊。中国人民和政府在这些年中作出的巨大努力正在得到回报。中国正一天天强大起来,获得她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地位。通过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我们感觉到他们都在有意识地为达到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坚信未来会更美好。
我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北京已经消失了。北京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几乎认不出她了。时间的流逝总是令人感慨,我们的经历慢慢成为历史,也成了我们的回忆。新的环境正以它极大的魅力吸引我们,并推动着我们向前。一个现代化的、充满能量和活力的北京正等待着我们。
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
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不知道旁人怎么样,但是我有一个特别的童年。我出生在中国,并且在这里一直生活到6岁。
我的父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到中国的。1951年,他们是第一批来中国学习的罗马尼亚留学生。他们在这里见面,在打乒乓球的时候相识、相爱,并在这里结婚。不久后我出生了,我的父母当时分别在北大和清华学习,他们在靠近南池子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屋子,并找到一位保姆照顾我。
我管保姆叫奶奶。我的奶奶有慈祥的面孔和柔和的微笑,说话轻声细语。她没有自己的家庭,她的丈夫和唯一的儿子都不幸去世了,我们的家庭就是她的新家。她像祖母一样爱护我,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们两人在一起,和她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安全。
那时北京城里很少有外国人,更别提北京郊区和其他省份了。我们的面孔和生活方式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冬天,驻华使馆的夫人们去王府井购物时,都穿着裘皮大衣和尼龙丝袜(因为当时女士穿长裤仍被认为不恰当的);中国人则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外面还套着棉袄棉裤。所以,在大街上有的小孩子会跑过来捏女士们的腿,看看她们是不是光着腿。
现在我们重回北京,迫切地想去看看我们喜爱的那些老地方,希望老房子能给我们带来甜蜜的回忆。但只有很少地方还保留着旧貌,大多都被拆毁或改造得认不出来了。时间的流逝,如此惊人!我们记忆犹新,不愿接受这种流逝,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久久不能释然。那时,我们的使馆在新侨饭店附近,那里是20世纪50年代的豪华场所,位于老使馆区,当时的地名叫反帝路,后来叫反修路。罗马尼亚使馆是一座法国风格的建筑,红砖建成,有白色装饰。它有一个巨大的庭院,一个鱼塘,一个优美的露台从大楼伸出,俯视庭院。
10年之后我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重返中国。那是1973年12月26日,我们一行有十名学生。当时,中国正小心谨慎地向世界打开国门。有传言说这件事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监督下实现的。我们在语言学院学习了六个月之后,按照各自的专业被分配到不同学校。我被分到北大历史系。我是少数能直接和中国同学一起学习的留学生之一。大多数外国学生都上特别班级,与中国学生分开学习。除我之外,我们班还有一个来自乌干达的名叫彼得的男生、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姓黄的华裔女生和一个来自日本的女生。第一堂课是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起。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自己。像我母亲一样,我也是在中国结识了我的丈夫。那是1973年的冬天,我从布加勒斯特来到北京,一下飞机就看到了他。然而,两年以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属于彼此。他在语言学院学完基础汉语课程之后,被分到天津南开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系。我们开始通信,最后,于1976年结了婚。婚礼是在老使馆大楼里举办的,我们发誓要白头偕老。我感到这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20年前我父母也是在同一屋檐下举行了他们的婚礼,而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从罗马尼亚一直寻到中国,才遇到我从少女时期就梦想的理想丈夫。
12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北京。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她为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但就像中国人说的,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仍然使我们感到震惊。中国人民和政府在这些年中作出的巨大努力正在得到回报。中国正一天天强大起来,获得她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地位。通过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我们感觉到他们都在有意识地为达到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坚信未来会更美好。
我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北京已经消失了。北京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几乎认不出她了。时间的流逝总是令人感慨,我们的经历慢慢成为历史,也成了我们的回忆。新的环境正以它极大的魅力吸引我们,并推动着我们向前。一个现代化的、充满能量和活力的北京正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