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栏目主持:李 序
嘉宾主持:魏智渊
主持人语:
在学校里,看似严厉的秩序实质是一种巨大的无序,因为这种所谓的秩序是建立在他律基础之上的。而真正的秩序,或许正是从无序当中逐渐被学生体验,并让学生形成真正的秩序感。或许,在现在学校管理越来越强调“秩序”、强调严格、强调管到牙齿的今天,我们离真正的秩序正越来越远。
教育案例
在我接手这个班第六周的时候,周末的语文家庭作业我布置学生写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周记,想了解一下老师上课、班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来提提想法和建议,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使班级管理和教学更能切合实际和学生的想法。谁知收上来的周记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在建议中让我“狠”,可以说是呼声一片。
“老师,我觉得您人很好,对待我们太好了。但是我觉得您还是要对我们凶一点。否则,我们班的学生会因为您是新教师而更不怕您的。”
“老师,和您相处了一个多月,我觉得您的好处在于平易近人,让我们觉得您是个容易接近的人,要说缺点那就是不善于使用暴力。”
“老师,我觉得您对我们太松了。我希望您对我们要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的狠。”
“老师,您能凶点吗?请回答。”
看着学生的这些话,我心里越来越不是个滋味。对于这一点心里十分不安,学生对我的不满就因为我不“狠”?我不知道学生为什么偏偏让我“狠”,他们是怎样认识“狠”的?如何来实施“狠”?“狠”给他们乃至全班带来的好处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迫使我必须尽快搞清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于是,我又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帮老师治理班级》。下面就是学生在这次文章中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老师,您看看隔壁班的同学都怕他们老师。老师让他们向东他们不敢向西。而我们班有的同学根本就没把您的话听进去。您要请教一下别的老师。”
一位学生带着着急和指责的语气说道:“老师,请您狠一点,行吗?老师您太仁慈了,这样只会让同学们的成绩后退,而不能使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提高。老师,对那些学习不认真的和老是违反纪律的同学,不光要他们抄写东西,您一定要用手来解决问题。老师,我用一句土话来说,请您不要光骂我,老师,您在这方面真不行,真落后!”
我知道了,要我“狠”原来是担心他们不听我的话,学习倒退。也有的学生把“狠的方法”认认真真地写了下来。
A同学在建议中提了具体的措施:“老师,‘狠’每个老师都有,但程度却各不相同,有高中低三种。而老师您现在连最后一种都没有达到。老师怎样才能变狠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老师发现自己‘不狠’的弱点,能‘对症下药’。我相信老师一定会变狠的。比如:一、不要经常流露出笑容,对我们嬉皮笑脸的。二、必要的时候要用手来解决问题,不能手下留情,还有其他的方式,如蹲马步……如果能‘狠’到把我们的玩心给消灭掉,那就更好了。”
“对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方法太多了:有的同学犯了一点小错误,你可以罚抄。而像夏××,光叫他抄是没有用的,只有打,他才能认真写作业。而冯××上课很积极发言,就是不写作业。那你就不要让他上其他的课,让他到办公室去写,什么时候写好了什么时候回来。另外让他们每天轮流去半蹲,先让他们在椅子上坐好了然后把椅子抽掉,不能靠墙,手还要像坐在桌子上一样放平了。蹲不好就打他一下或踢他屁股,最好是把他给弄哭了,让他有一丝悔意。这样日子久了,他的悔意就多了,就会改了。”B同学这样说道。
老师的笑成了“嬉皮笑脸”,“手下留情”是他们所共同阻止的。他们强烈要求老师要“狠”,并且拿出他们见识过的“狠”的方式来指导老师去做。我想许多“狠”的方式肯定是有效的,也是他们所惧怕的。不然的话,他们不会那么充满“自信”地说:“老师,相信吧,这几招是很有用的。”
“‘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老师应该知道的吧?我想‘狠’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能提高我们班级的管理水平。”看着他们这样的要求,再看看他们那一条条熟悉而又令人心痛的“狠”的理由和办法,我困惑了!我不禁要问:难道我真的要对他们一千倍、一万倍的“狠”吗?这到底是谁之过?
(案例提供:江苏仪征市实验小学 顾柳军)
专家对话
让恶性循环在我这里终止
■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万 玮
我历来是主张教师要严格的,正如从严治校,从严治班,严师出高徒,但是像这样的“严格”,我却无法无动于衷,我胸闷,我难过!
什么时候学生成了如此顽冥不化的人物,需要教师用“手”来解决问题?不用还不行。这些孩子难道一生下来就这样吗?果真如此,那我也就不抱什么幻想了,只管备着一根大棒去上课,见谁灭谁,一根大棒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不是,那么,学生的这些劣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顽固的?
若是用人本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那就太简单了!学生有不做作业的自由,教师可以施加影响,但是不能强行干涉。沉者自沉,浮者自浮,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等到有一天,他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会醒悟的。
可是这种想法目前来说还不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不做作业,教师不管,那是不负责任,校长不会由着你,家长也不会由着你。所以必须管。问题是,怎么管?
我曾经接触过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性格乖戾,意志坚定,只要她决定的事,任何人都无法劝阻。我与她打过一次交道,一竿子探下去,竟然没有探到底。后来我跟她家长交流的时候说,恕我直言,她的问题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点头称是。我已看出这位家长家庭教育中的极大问题,我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案,可是家长竟不愿配合。我只能叹气作罢。
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当孩子一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是否经过反复的思考?孩子不做作业,打一顿,看似解决问题了,但是有没有考虑下次的情形?下次再不做作业,你的出手势必就要更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正如病菌的抗药性,用药越猛,病菌抗药性越强;病菌抗药性越强,越需要用更猛的药……简单粗暴的办法一旦开始,便走上不归之路。
顾老师的前任必定是一个“凶狠”的老师了。可是,在他凶狠地举起手掌“快意恩仇”的时候,他可曾考虑过这些孩子,考虑过他的后任,孩子会在手掌之下向什么地方发展?后任又该如何继续工作?当一所学校里的学生谈论哪个教师凶,哪个教师出手狠的时候,学校已经不再是学校了,教育质变为野蛮。
即便所有其他的办法都已经失效,也绝不能用“手”,前者已错,后者再也不能错下去了。学生的心灵已经结疤,要让它更厚吗?这个时候,从人本主义出发,用关怀而不是压迫来对待学生,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因为,即使不能让学生马上开始做作业,我们至少不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以威胜,不如以德胜。”《东周列国志》中宁戚向齐桓公的这句进言,直到现在仍然迸发出人性的光芒。我坚信,这也是顾老师的最佳选择。
专家对话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晓春
稍有教育学、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教师的这种“狠”是非常有害的:它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扭曲孩子的性格,压抑孩子的创造性。它会使学生越来越失去自觉性,只有在软硬暴力的威逼之下才能学习,这就为中学教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为到了中学,学生翅膀硬了,他们就可能把小学受到的压抑全都向中学老师发泄。许多中学老师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些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学生——“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教师才能成为合格的“炼钢”者。
第一,他们的教育思想一定十分狭窄,只见分数不见人。对孩子的个性、心理背景、智力类型这些东西,他们全不知为何物,或者完全忽视。
第二,他们一定目光短浅,只看眼前的“业绩”。铁路警察——只管这一段!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顾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我只管污染,让后继者去治理;我只管埋定时炸弹,到时候炸着谁与我无关。也就是说,他们只有完全不具备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作出这种事情。
第三,他们一定十分自我中心,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只要学生怕我,我布置的大量作业他们就不敢不做,至于抢了其他学科的时间,那我就顾不得了,谁让你仁慈来着!
可怕的是,有不少教师完全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顾老师尚有差距,眼界没有如此狭窄,心没有那么狠,所以在幼稚的学生看来,反而不合格了。
当周围人都得病的时候,健康人反而会被看成病人——凭什么你不得病?
问题是,学生本为受害者,他们怎么也会如此狂热地赞美教育暴力呢?
因为他们年龄还小,他们盲目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思想,而且他们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考试分数的提高。
还有一点说来令人痛心:经过教师如此教育,学生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他们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自觉学习,所以渴望有一种恐怖、强大的外力来推动自己。这是典型的权威人格,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奴性”。
孩子们经过老师的培养,灵魂越来越粗糙了。你看他们谈论暴力的时候,语气多么轻松!他们冷漠而且麻木,他们正在变成一些缺乏同情心的人。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我们可以想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们中有些人可能会成为教师。如果这些人后来所受的师范教育依旧没有抹去他们的错误观念,再加上我们应试体制的压力,各种检查评比的催逼,校长树立的短期行为之榜样,他们将很可能成为新一轮狠心的老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如是,那真的是我们难言的悲哀!
(责编 子 君)
嘉宾主持:魏智渊
主持人语:
在学校里,看似严厉的秩序实质是一种巨大的无序,因为这种所谓的秩序是建立在他律基础之上的。而真正的秩序,或许正是从无序当中逐渐被学生体验,并让学生形成真正的秩序感。或许,在现在学校管理越来越强调“秩序”、强调严格、强调管到牙齿的今天,我们离真正的秩序正越来越远。
教育案例
在我接手这个班第六周的时候,周末的语文家庭作业我布置学生写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周记,想了解一下老师上课、班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来提提想法和建议,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使班级管理和教学更能切合实际和学生的想法。谁知收上来的周记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在建议中让我“狠”,可以说是呼声一片。
“老师,我觉得您人很好,对待我们太好了。但是我觉得您还是要对我们凶一点。否则,我们班的学生会因为您是新教师而更不怕您的。”
“老师,和您相处了一个多月,我觉得您的好处在于平易近人,让我们觉得您是个容易接近的人,要说缺点那就是不善于使用暴力。”
“老师,我觉得您对我们太松了。我希望您对我们要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的狠。”
“老师,您能凶点吗?请回答。”
看着学生的这些话,我心里越来越不是个滋味。对于这一点心里十分不安,学生对我的不满就因为我不“狠”?我不知道学生为什么偏偏让我“狠”,他们是怎样认识“狠”的?如何来实施“狠”?“狠”给他们乃至全班带来的好处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迫使我必须尽快搞清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于是,我又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帮老师治理班级》。下面就是学生在这次文章中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老师,您看看隔壁班的同学都怕他们老师。老师让他们向东他们不敢向西。而我们班有的同学根本就没把您的话听进去。您要请教一下别的老师。”
一位学生带着着急和指责的语气说道:“老师,请您狠一点,行吗?老师您太仁慈了,这样只会让同学们的成绩后退,而不能使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提高。老师,对那些学习不认真的和老是违反纪律的同学,不光要他们抄写东西,您一定要用手来解决问题。老师,我用一句土话来说,请您不要光骂我,老师,您在这方面真不行,真落后!”
我知道了,要我“狠”原来是担心他们不听我的话,学习倒退。也有的学生把“狠的方法”认认真真地写了下来。
A同学在建议中提了具体的措施:“老师,‘狠’每个老师都有,但程度却各不相同,有高中低三种。而老师您现在连最后一种都没有达到。老师怎样才能变狠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老师发现自己‘不狠’的弱点,能‘对症下药’。我相信老师一定会变狠的。比如:一、不要经常流露出笑容,对我们嬉皮笑脸的。二、必要的时候要用手来解决问题,不能手下留情,还有其他的方式,如蹲马步……如果能‘狠’到把我们的玩心给消灭掉,那就更好了。”
“对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方法太多了:有的同学犯了一点小错误,你可以罚抄。而像夏××,光叫他抄是没有用的,只有打,他才能认真写作业。而冯××上课很积极发言,就是不写作业。那你就不要让他上其他的课,让他到办公室去写,什么时候写好了什么时候回来。另外让他们每天轮流去半蹲,先让他们在椅子上坐好了然后把椅子抽掉,不能靠墙,手还要像坐在桌子上一样放平了。蹲不好就打他一下或踢他屁股,最好是把他给弄哭了,让他有一丝悔意。这样日子久了,他的悔意就多了,就会改了。”B同学这样说道。
老师的笑成了“嬉皮笑脸”,“手下留情”是他们所共同阻止的。他们强烈要求老师要“狠”,并且拿出他们见识过的“狠”的方式来指导老师去做。我想许多“狠”的方式肯定是有效的,也是他们所惧怕的。不然的话,他们不会那么充满“自信”地说:“老师,相信吧,这几招是很有用的。”
“‘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老师应该知道的吧?我想‘狠’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能提高我们班级的管理水平。”看着他们这样的要求,再看看他们那一条条熟悉而又令人心痛的“狠”的理由和办法,我困惑了!我不禁要问:难道我真的要对他们一千倍、一万倍的“狠”吗?这到底是谁之过?
(案例提供:江苏仪征市实验小学 顾柳军)
专家对话
让恶性循环在我这里终止
■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万 玮
我历来是主张教师要严格的,正如从严治校,从严治班,严师出高徒,但是像这样的“严格”,我却无法无动于衷,我胸闷,我难过!
什么时候学生成了如此顽冥不化的人物,需要教师用“手”来解决问题?不用还不行。这些孩子难道一生下来就这样吗?果真如此,那我也就不抱什么幻想了,只管备着一根大棒去上课,见谁灭谁,一根大棒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不是,那么,学生的这些劣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顽固的?
若是用人本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那就太简单了!学生有不做作业的自由,教师可以施加影响,但是不能强行干涉。沉者自沉,浮者自浮,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等到有一天,他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会醒悟的。
可是这种想法目前来说还不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不做作业,教师不管,那是不负责任,校长不会由着你,家长也不会由着你。所以必须管。问题是,怎么管?
我曾经接触过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性格乖戾,意志坚定,只要她决定的事,任何人都无法劝阻。我与她打过一次交道,一竿子探下去,竟然没有探到底。后来我跟她家长交流的时候说,恕我直言,她的问题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点头称是。我已看出这位家长家庭教育中的极大问题,我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案,可是家长竟不愿配合。我只能叹气作罢。
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当孩子一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是否经过反复的思考?孩子不做作业,打一顿,看似解决问题了,但是有没有考虑下次的情形?下次再不做作业,你的出手势必就要更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正如病菌的抗药性,用药越猛,病菌抗药性越强;病菌抗药性越强,越需要用更猛的药……简单粗暴的办法一旦开始,便走上不归之路。
顾老师的前任必定是一个“凶狠”的老师了。可是,在他凶狠地举起手掌“快意恩仇”的时候,他可曾考虑过这些孩子,考虑过他的后任,孩子会在手掌之下向什么地方发展?后任又该如何继续工作?当一所学校里的学生谈论哪个教师凶,哪个教师出手狠的时候,学校已经不再是学校了,教育质变为野蛮。
即便所有其他的办法都已经失效,也绝不能用“手”,前者已错,后者再也不能错下去了。学生的心灵已经结疤,要让它更厚吗?这个时候,从人本主义出发,用关怀而不是压迫来对待学生,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因为,即使不能让学生马上开始做作业,我们至少不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以威胜,不如以德胜。”《东周列国志》中宁戚向齐桓公的这句进言,直到现在仍然迸发出人性的光芒。我坚信,这也是顾老师的最佳选择。
专家对话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晓春
稍有教育学、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教师的这种“狠”是非常有害的:它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扭曲孩子的性格,压抑孩子的创造性。它会使学生越来越失去自觉性,只有在软硬暴力的威逼之下才能学习,这就为中学教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为到了中学,学生翅膀硬了,他们就可能把小学受到的压抑全都向中学老师发泄。许多中学老师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些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学生——“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教师才能成为合格的“炼钢”者。
第一,他们的教育思想一定十分狭窄,只见分数不见人。对孩子的个性、心理背景、智力类型这些东西,他们全不知为何物,或者完全忽视。
第二,他们一定目光短浅,只看眼前的“业绩”。铁路警察——只管这一段!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顾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我只管污染,让后继者去治理;我只管埋定时炸弹,到时候炸着谁与我无关。也就是说,他们只有完全不具备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作出这种事情。
第三,他们一定十分自我中心,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只要学生怕我,我布置的大量作业他们就不敢不做,至于抢了其他学科的时间,那我就顾不得了,谁让你仁慈来着!
可怕的是,有不少教师完全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顾老师尚有差距,眼界没有如此狭窄,心没有那么狠,所以在幼稚的学生看来,反而不合格了。
当周围人都得病的时候,健康人反而会被看成病人——凭什么你不得病?
问题是,学生本为受害者,他们怎么也会如此狂热地赞美教育暴力呢?
因为他们年龄还小,他们盲目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思想,而且他们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考试分数的提高。
还有一点说来令人痛心:经过教师如此教育,学生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他们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自觉学习,所以渴望有一种恐怖、强大的外力来推动自己。这是典型的权威人格,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奴性”。
孩子们经过老师的培养,灵魂越来越粗糙了。你看他们谈论暴力的时候,语气多么轻松!他们冷漠而且麻木,他们正在变成一些缺乏同情心的人。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我们可以想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们中有些人可能会成为教师。如果这些人后来所受的师范教育依旧没有抹去他们的错误观念,再加上我们应试体制的压力,各种检查评比的催逼,校长树立的短期行为之榜样,他们将很可能成为新一轮狠心的老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如是,那真的是我们难言的悲哀!
(责编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