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校在管理上严格遵照上级指示,或者借鉴其他学校管理举措,不断出台一些新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工具,不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诚然,这些管理举措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为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是,这些管理措施的出台关注我们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现状了吗?这些措施的实效性都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拷问吗?很多好的管理举措因为忽视了教师的工作生存压力和精神需要而变成低效、无效甚至产生了相反的效果。我们管理中是否有太多的自以为是、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管理的“度”又该怎样把握,才能真正把教师当做依靠的伙伴而非管理的对象,才能从逼迫走向自觉和自主,从管理走向领导和服务?如何真正让教学常规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精神需要,而非外在压力?如何切实改善教师、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工作学习压力?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要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去规范和控制教育教学的过程。为此,我们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基于教育教学实际,编制了《惠山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为学校、教师改进和提高各学科教学工作质量提供了规矩和标准。近年来,我校基于“规范教学秩序是提升教学效能的前提,抓实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的逻辑假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落实、改进和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思路,初步确立了“简单工作做透,日常工作做精”的工作理念,着力加强工作前的计划培训、过程中的控制检查和完成后的总结评价,做到“引导”与“督查”相结合,“加压”与“减负”相结合,“规范”与“灵活”相结合,“人本”与“校本”相结合,把握“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基本管理策略,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手段,在“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中逐步建构校本特色的学校教与学秩序和教学管理文化。
一、加强学习培训 明晰常规要求
《惠山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是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文件,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刻了解和高度认同。为此,我们多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分教研组进行认真细致全面地解读研讨,并进行了闭卷测试。同时,我们对各项常规围绕如何落实进行了一些细化和拓展,发动各教研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了《藕塘中心小学各学科课前准备内容及要求》,出台了《藕塘中心小学备课改革意见》,明晰工具性和非工具性学科集体研课、日常备课的要求等。还结合学校《学生手册》的使用,研究出台了“低中高各年级段学生学习习惯和常规训练要求”。所有这些常规要求,还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各教研组教研计划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规划落实。
二、建构保障机制 确保落实到位
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到位程度,教学秩序的规范程度,决定教学的效能和质量。为此,需要在学校层面建构相应的工作机制来牵引和保障。近几年,我们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构建合理的教学常规管理平台,以有效的管理来确保常规的执行到位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基础
备课组、教研组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基础。我校从2004年起,尝试下放教学管理的重心,减少管理环节,实行教学常规管理备课组长负责制,对各备课组实行档案袋评价管理,以激发和调动教研组备课组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各备课组建立“备课组工作档案袋”,档案袋内主要包括备课组工作计划、业务学习记录、集体研课记录、课例研讨资料、《教师成长记录手册》(公开教学、检测成绩汇总和质量分析、教学常规检查、课题研究等)、教师学生相应成果等资料。备课组的业务学习、集体研课、课例研讨、课改沙龙、教学常规工作管理、组内青年教师按规定要上的教研课、公开课等均由备课组长负责安排实施,教研组长和分管教导检查督促并协助管理。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和开展相应活动,通知教研组长或分管教导参加,并做好相应过程记录,收集相应资料归藏进备课组工作档案袋。备课组按“藕小课例研讨活动过程记录表”的要求和步骤,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扎实深入的备课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学校设立校本教研活动日制度,原则上周二至周五分别为数学校本教研日、语文教研日、英语教研日和非工具性学科教研日。校本教研日的下午,相应的学科教师都不安排课务和值勤等工作。在组织管理上,下放校本教研活动的权力,实行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参与制,岗位工作定期总结反思反馈制,津贴考核发放制,实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月工作例会交流汇报制。
2.整合教师日常教学教研工作
为了切实为教师减负、减压,我们对原来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教师日常所做的常规工作进行了整合简化。为方便教师操作和学校管理,也为了让教师能够从整体上系统理、解规范把握自己的常规工作,我们编印了藕小《教师工作记录手册》。这本手册,承载着我们对学校管理新的理解,并对教师进行观念、方法上的导引,如在目标倒推管理、职业规划设计上的导引;学习是手段,落实、创新,产生实实在在生产力和效益才是目的;实践是最优的培训,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提高是最好的报酬;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勤奋才有硕果,主动才有创新等等理念的渗透。因为减少整合了许多烦琐的杂事,同时又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思考创新给予帮助支持、留下时间空间,因而一发到教师手中,就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本手册,既是教师的成长记录教学档案和岗位考核资料,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的传记和回忆录,它最终将还给教师自己永久保存。
3.不断改进集体合作备课方式
完善的制度能推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始终有序有效运行。但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假设到实践到调整到重新假设、实践、调整的多次反复。我校在备课的管理上也经历着这样的过程:从原来的个体独立备课,到简单讨论式集体备课,到讨论加分工的共享式集体备课,到无纸化共享备课,到表格式有纸加无纸相结合的有条件共享式备课,到现在正在实施的共享智慧详简结合的备课方式。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从备课的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完善集体合作备课机制,变集体备课为集体合作研课。要求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确定个体需要备详案或简案的内容,并选择典型课例(原则上学期内不少于10次)作为集体合作研课内容,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提高集体研课效能,帮助教师在集体研课中不断提高把握教材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4.注重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
确立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制度,包括跨学科听课、教研课、汇报课、示范课、评优课和随堂课等。学校重点强化随堂听课制度,要求行政人员原则上每周听随堂课两节,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听5节随堂课。随堂听课后,要与教师相互交流、反馈,同时对教师的备课(包括教参、教材的解读)、作业批改、提优补差等情况也要进行相应检查并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同时填写好《随堂听课及教学情况记录表》交教导处存档。老师之间,尤其是同一备课小组的老师之间互相听随堂课,随堂听课后要相互交流,做到评中带学。青年教师要挤出时间坚持听随堂课,加强听课各阶段的反思,提高听课的质量。
5.重视学生学习规范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规范,是学校良好的教与学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良好学习规范的训练和培养,应当是学校教学管理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是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的事,更应该是全体学科教师的基本职责。为此,我校在2003年制定的《藕塘中心小学学生手册》基础上,在上学期我们又发动全体教师,围绕学生课前准备、听课发言、操作活动、分组学习、作业规范、预习复习、课外阅读等方面,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梳理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常规训练要求。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次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由学生自主管理。分别用于作业处理、预习复习和课外阅读等。每天中午还组织学生开展以课外阅读、练字等为载体的学习规范养成训练。每周五规定正、副班主任必须要围绕每周班级德育目标,结合各方面检查反馈情况,对学生本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进行总结评价。同时,利用学校每年举行的暑期学生军训、五星级班队评比、十星级队员评比等德育机制,加强学生在校学习规范的养成教育,力求形成一个有序、有效的学习环境。
6.强化过程督查监控
为规范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着力师生课堂教学常规的培养,对师生日常的课堂教学常规进行行程性监控。根据惠山区教学常规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进一步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秩序规范、过程简洁、训练到位、注重实效。同时明确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包括倾听、表达、思维、作业等习惯。在此基础上,借鉴兄弟学校经验,实行师生教与学情况每天记载反馈制度。每天由每个班级中特聘的学生观察员将当天自己班级的课堂教学及其他相关情况作实事求是的记录,记录情况及时反馈。这个举措对全面及时关注师生课堂教与学秩序和规范还是相当有效的。
在管理中,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先进的措施制度,而是到位的落实执行。为此,我们提倡管理是一种严格的爱,规矩面前一视同仁。学校实行每日“课堂教学巡查制度”,校长室、教导处和值勤教师对教师每天的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时巡查,并及时记录巡查情况且反馈,对违反教学常规的行为,按规定及时反馈批评。同时,我们学校还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抽测机制、部门和教师日常工作相互评议机制等来强化过程管理。
三、重视氛围营造,用好评价工具
教师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三种:卖嘴、卖力、卖命。一个教师究竟采取哪种工作状态,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素质,就是学校的管理文化。学校管理文化的高尚程度决定着教师的高尚程度。为此,我们提出并致力于实施“塑造阳光心灵,创建阳光校园,打造阳光教育”的藕小教育品牌建设工程,致力于营造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充满正义正气、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全体教师和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工作情态,才能激发教师在常规管理中的自主性、责任性和创造性。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制定的《备课组档案袋评价考核意见》、《课题组考核细则》、《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细则》、《优秀教研组评比条例》、《和谐团队评比》等定期考核评比优秀课题组、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教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优秀办公室等。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各类外出考察培训等给予优先权。通过评比考核不断激励引导教师自觉到位地落实执行教学常规。
课程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将在实践中坚持走教学管理改革之路,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我们学校教学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并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要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去规范和控制教育教学的过程。为此,我们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基于教育教学实际,编制了《惠山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为学校、教师改进和提高各学科教学工作质量提供了规矩和标准。近年来,我校基于“规范教学秩序是提升教学效能的前提,抓实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的逻辑假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落实、改进和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思路,初步确立了“简单工作做透,日常工作做精”的工作理念,着力加强工作前的计划培训、过程中的控制检查和完成后的总结评价,做到“引导”与“督查”相结合,“加压”与“减负”相结合,“规范”与“灵活”相结合,“人本”与“校本”相结合,把握“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基本管理策略,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手段,在“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中逐步建构校本特色的学校教与学秩序和教学管理文化。
一、加强学习培训 明晰常规要求
《惠山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是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文件,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刻了解和高度认同。为此,我们多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分教研组进行认真细致全面地解读研讨,并进行了闭卷测试。同时,我们对各项常规围绕如何落实进行了一些细化和拓展,发动各教研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了《藕塘中心小学各学科课前准备内容及要求》,出台了《藕塘中心小学备课改革意见》,明晰工具性和非工具性学科集体研课、日常备课的要求等。还结合学校《学生手册》的使用,研究出台了“低中高各年级段学生学习习惯和常规训练要求”。所有这些常规要求,还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各教研组教研计划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规划落实。
二、建构保障机制 确保落实到位
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到位程度,教学秩序的规范程度,决定教学的效能和质量。为此,需要在学校层面建构相应的工作机制来牵引和保障。近几年,我们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构建合理的教学常规管理平台,以有效的管理来确保常规的执行到位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基础
备课组、教研组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基础。我校从2004年起,尝试下放教学管理的重心,减少管理环节,实行教学常规管理备课组长负责制,对各备课组实行档案袋评价管理,以激发和调动教研组备课组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各备课组建立“备课组工作档案袋”,档案袋内主要包括备课组工作计划、业务学习记录、集体研课记录、课例研讨资料、《教师成长记录手册》(公开教学、检测成绩汇总和质量分析、教学常规检查、课题研究等)、教师学生相应成果等资料。备课组的业务学习、集体研课、课例研讨、课改沙龙、教学常规工作管理、组内青年教师按规定要上的教研课、公开课等均由备课组长负责安排实施,教研组长和分管教导检查督促并协助管理。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和开展相应活动,通知教研组长或分管教导参加,并做好相应过程记录,收集相应资料归藏进备课组工作档案袋。备课组按“藕小课例研讨活动过程记录表”的要求和步骤,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扎实深入的备课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学校设立校本教研活动日制度,原则上周二至周五分别为数学校本教研日、语文教研日、英语教研日和非工具性学科教研日。校本教研日的下午,相应的学科教师都不安排课务和值勤等工作。在组织管理上,下放校本教研活动的权力,实行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参与制,岗位工作定期总结反思反馈制,津贴考核发放制,实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月工作例会交流汇报制。
2.整合教师日常教学教研工作
为了切实为教师减负、减压,我们对原来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教师日常所做的常规工作进行了整合简化。为方便教师操作和学校管理,也为了让教师能够从整体上系统理、解规范把握自己的常规工作,我们编印了藕小《教师工作记录手册》。这本手册,承载着我们对学校管理新的理解,并对教师进行观念、方法上的导引,如在目标倒推管理、职业规划设计上的导引;学习是手段,落实、创新,产生实实在在生产力和效益才是目的;实践是最优的培训,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提高是最好的报酬;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勤奋才有硕果,主动才有创新等等理念的渗透。因为减少整合了许多烦琐的杂事,同时又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思考创新给予帮助支持、留下时间空间,因而一发到教师手中,就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本手册,既是教师的成长记录教学档案和岗位考核资料,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的传记和回忆录,它最终将还给教师自己永久保存。
3.不断改进集体合作备课方式
完善的制度能推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始终有序有效运行。但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假设到实践到调整到重新假设、实践、调整的多次反复。我校在备课的管理上也经历着这样的过程:从原来的个体独立备课,到简单讨论式集体备课,到讨论加分工的共享式集体备课,到无纸化共享备课,到表格式有纸加无纸相结合的有条件共享式备课,到现在正在实施的共享智慧详简结合的备课方式。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从备课的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完善集体合作备课机制,变集体备课为集体合作研课。要求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确定个体需要备详案或简案的内容,并选择典型课例(原则上学期内不少于10次)作为集体合作研课内容,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提高集体研课效能,帮助教师在集体研课中不断提高把握教材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4.注重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
确立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制度,包括跨学科听课、教研课、汇报课、示范课、评优课和随堂课等。学校重点强化随堂听课制度,要求行政人员原则上每周听随堂课两节,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原则上每学期至少听5节随堂课。随堂听课后,要与教师相互交流、反馈,同时对教师的备课(包括教参、教材的解读)、作业批改、提优补差等情况也要进行相应检查并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同时填写好《随堂听课及教学情况记录表》交教导处存档。老师之间,尤其是同一备课小组的老师之间互相听随堂课,随堂听课后要相互交流,做到评中带学。青年教师要挤出时间坚持听随堂课,加强听课各阶段的反思,提高听课的质量。
5.重视学生学习规范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规范,是学校良好的教与学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良好学习规范的训练和培养,应当是学校教学管理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是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的事,更应该是全体学科教师的基本职责。为此,我校在2003年制定的《藕塘中心小学学生手册》基础上,在上学期我们又发动全体教师,围绕学生课前准备、听课发言、操作活动、分组学习、作业规范、预习复习、课外阅读等方面,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梳理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常规训练要求。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次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由学生自主管理。分别用于作业处理、预习复习和课外阅读等。每天中午还组织学生开展以课外阅读、练字等为载体的学习规范养成训练。每周五规定正、副班主任必须要围绕每周班级德育目标,结合各方面检查反馈情况,对学生本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进行总结评价。同时,利用学校每年举行的暑期学生军训、五星级班队评比、十星级队员评比等德育机制,加强学生在校学习规范的养成教育,力求形成一个有序、有效的学习环境。
6.强化过程督查监控
为规范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着力师生课堂教学常规的培养,对师生日常的课堂教学常规进行行程性监控。根据惠山区教学常规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进一步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秩序规范、过程简洁、训练到位、注重实效。同时明确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包括倾听、表达、思维、作业等习惯。在此基础上,借鉴兄弟学校经验,实行师生教与学情况每天记载反馈制度。每天由每个班级中特聘的学生观察员将当天自己班级的课堂教学及其他相关情况作实事求是的记录,记录情况及时反馈。这个举措对全面及时关注师生课堂教与学秩序和规范还是相当有效的。
在管理中,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先进的措施制度,而是到位的落实执行。为此,我们提倡管理是一种严格的爱,规矩面前一视同仁。学校实行每日“课堂教学巡查制度”,校长室、教导处和值勤教师对教师每天的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时巡查,并及时记录巡查情况且反馈,对违反教学常规的行为,按规定及时反馈批评。同时,我们学校还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抽测机制、部门和教师日常工作相互评议机制等来强化过程管理。
三、重视氛围营造,用好评价工具
教师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三种:卖嘴、卖力、卖命。一个教师究竟采取哪种工作状态,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素质,就是学校的管理文化。学校管理文化的高尚程度决定着教师的高尚程度。为此,我们提出并致力于实施“塑造阳光心灵,创建阳光校园,打造阳光教育”的藕小教育品牌建设工程,致力于营造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充满正义正气、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全体教师和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工作情态,才能激发教师在常规管理中的自主性、责任性和创造性。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制定的《备课组档案袋评价考核意见》、《课题组考核细则》、《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细则》、《优秀教研组评比条例》、《和谐团队评比》等定期考核评比优秀课题组、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教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优秀办公室等。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各类外出考察培训等给予优先权。通过评比考核不断激励引导教师自觉到位地落实执行教学常规。
课程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将在实践中坚持走教学管理改革之路,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我们学校教学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并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