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综合知识传授、技能教学、人文教育等多元内容,融为一体,作用于学生这一整体的人。即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积极探索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语文课堂。文章对此展开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得到广泛、深入传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是教师们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懈探索的重要教学指南。现阶段,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存在学生课堂主动性不强,教师教学方法創新性不足,教学内容有效性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必须要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内容有效性,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结合,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一、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初中生性格活泼,积极,热爱表达和表现自己。这些特质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并且增强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些条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合理引导,积极启发。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然促进自身语言建构能力的提升。比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黄鹤楼》(崔颢作)的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熟悉诗句之后,一气呵成诵读古诗,感受作者写诗时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的情感表达,体验诗贵自然。然后让学生由“诗贵自然”反思自身:在写作时是否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生搬硬套、华而不实等问题?并让学生就反思与感悟,结合本诗的学习,自选一个角度尝试进行情感自然的短文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进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本诗改写为其他各类文体,比如叙事性散文、以古诗主角“我”展开的微小说等。这样不仅让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帮助学生增强对古诗的理解,培养了语文素养,也基于学生的主体视角,鼓励他们主动进行表达、表现,让其学习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
二、培养阅读及文化理解能力
阅读是基本学习活动,理解是在阅读过程中和之后同步的思维活动。而理解的内容,不只是对字词句的字面理解,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其背后的情感、历史、社会意义进行全方位解读,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水平和见识,从浅层的基本理解向深层次的高阶文化理解过渡,有助于促使学生个人修养内涵的不断提升。比如《黄鹤楼》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用图片、纪录片等方式,展示现代人眼中的黄鹤楼、历史上百姓和文人眼中的黄鹤楼。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黄鹤楼、不同人物眼中的黄鹤楼,所具备的特殊历史、文化等价值。为了增强文化理解,教师还可以介绍关于黄鹤楼建楼背景、经历的历史沿革、古人诸多诗词对其的赞颂、当地人对这一历史文化景点的看法等多角度搜集的资料信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就能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社会凝聚在“黄鹤楼”这一建筑本身的浓厚文化意蕴,让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文化理解水平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思维始终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创造力,更是基于思考本身,让学生不断突破自己,发展自身的重要能力[1]。语文作为孕育想象与创造的肥沃土壤,需要教师对其潜力进行挖掘,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首先,教师可让学生由“黄鹤楼”,联想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其他“楼阁”,如岳阳楼,鹳雀楼,滕王阁。并让学生搜集和学习与这些“楼阁”有关的优秀文学作品,开展类文阅读、群文阅读活动,分析和比较这些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文阅读兴趣。然后,鼓励学生根据阅读的收获,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学生可以模仿《醉翁亭记》中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写其它自己见过的“楼阁”,并配合同学的绘画、手工,共同完成一幅立体文学手抄报,在班级中展示;也可将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人文风物,以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制作道具、服装,设计情节和台词,不仅能提高读写结合的能力,也能让动手能力、思维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达到有效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始终伴随着阅读、理解的过程。针对初中生只关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和应用,而忽视其中的审美价值的问题,教师需要挖掘课内外文学内容中丰富的审美资源,整合课内外语文资源,让教学目标和审美鉴赏教学有机统一,结合学生兴趣,创新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比如按照学生喜欢绘画、唱歌、建筑、手工等分组。然后请学生根据上述的诗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在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料的帮助下,围绕“黄鹤楼”主题进行整理与分析,最终用喜欢的兴趣将作品表达出来。比如学生可以根据喜欢的流行音乐类型,将国风歌曲与诗歌学习结合,教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增强大家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强烈兴趣;比如喜欢绘画和建筑的学生,可以将诗歌的内容描绘出来,或者借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尝试对黄鹤楼进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结合古今,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结语
综上,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以及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需要从这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核心素养内涵,以现代化、智慧化教学手段,灵活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将初中生发展特点、兴趣爱好与教学目标结合,才能成功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杜山.浅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考试与评价,2019(08):108.
[2]魏建强.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68.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得到广泛、深入传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是教师们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懈探索的重要教学指南。现阶段,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存在学生课堂主动性不强,教师教学方法創新性不足,教学内容有效性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必须要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内容有效性,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结合,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一、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初中生性格活泼,积极,热爱表达和表现自己。这些特质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并且增强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些条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合理引导,积极启发。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然促进自身语言建构能力的提升。比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黄鹤楼》(崔颢作)的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熟悉诗句之后,一气呵成诵读古诗,感受作者写诗时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的情感表达,体验诗贵自然。然后让学生由“诗贵自然”反思自身:在写作时是否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生搬硬套、华而不实等问题?并让学生就反思与感悟,结合本诗的学习,自选一个角度尝试进行情感自然的短文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进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本诗改写为其他各类文体,比如叙事性散文、以古诗主角“我”展开的微小说等。这样不仅让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帮助学生增强对古诗的理解,培养了语文素养,也基于学生的主体视角,鼓励他们主动进行表达、表现,让其学习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
二、培养阅读及文化理解能力
阅读是基本学习活动,理解是在阅读过程中和之后同步的思维活动。而理解的内容,不只是对字词句的字面理解,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其背后的情感、历史、社会意义进行全方位解读,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水平和见识,从浅层的基本理解向深层次的高阶文化理解过渡,有助于促使学生个人修养内涵的不断提升。比如《黄鹤楼》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用图片、纪录片等方式,展示现代人眼中的黄鹤楼、历史上百姓和文人眼中的黄鹤楼。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黄鹤楼、不同人物眼中的黄鹤楼,所具备的特殊历史、文化等价值。为了增强文化理解,教师还可以介绍关于黄鹤楼建楼背景、经历的历史沿革、古人诸多诗词对其的赞颂、当地人对这一历史文化景点的看法等多角度搜集的资料信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就能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社会凝聚在“黄鹤楼”这一建筑本身的浓厚文化意蕴,让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文化理解水平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思维始终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创造力,更是基于思考本身,让学生不断突破自己,发展自身的重要能力[1]。语文作为孕育想象与创造的肥沃土壤,需要教师对其潜力进行挖掘,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首先,教师可让学生由“黄鹤楼”,联想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其他“楼阁”,如岳阳楼,鹳雀楼,滕王阁。并让学生搜集和学习与这些“楼阁”有关的优秀文学作品,开展类文阅读、群文阅读活动,分析和比较这些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文阅读兴趣。然后,鼓励学生根据阅读的收获,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学生可以模仿《醉翁亭记》中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写其它自己见过的“楼阁”,并配合同学的绘画、手工,共同完成一幅立体文学手抄报,在班级中展示;也可将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人文风物,以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制作道具、服装,设计情节和台词,不仅能提高读写结合的能力,也能让动手能力、思维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达到有效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始终伴随着阅读、理解的过程。针对初中生只关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和应用,而忽视其中的审美价值的问题,教师需要挖掘课内外文学内容中丰富的审美资源,整合课内外语文资源,让教学目标和审美鉴赏教学有机统一,结合学生兴趣,创新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比如按照学生喜欢绘画、唱歌、建筑、手工等分组。然后请学生根据上述的诗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在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料的帮助下,围绕“黄鹤楼”主题进行整理与分析,最终用喜欢的兴趣将作品表达出来。比如学生可以根据喜欢的流行音乐类型,将国风歌曲与诗歌学习结合,教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增强大家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强烈兴趣;比如喜欢绘画和建筑的学生,可以将诗歌的内容描绘出来,或者借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尝试对黄鹤楼进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结合古今,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结语
综上,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以及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需要从这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核心素养内涵,以现代化、智慧化教学手段,灵活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将初中生发展特点、兴趣爱好与教学目标结合,才能成功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杜山.浅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考试与评价,2019(08):108.
[2]魏建强.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