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双师型+通识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人才的研究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职教师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培养培训体系初步形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得到加强,有力地保障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职业师资教育   双师型   通识型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成,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师地位和待遇稳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但是,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
  一、经济新形势对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需求旺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是“串联式”发展,我国是“并联式”叠加发展,即工业、信息、城镇、现代化同步迈进,要把“失去”的200年找回来。“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在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发力。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对“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要确保我国产业核心部分持续增长,国内产业链不被“卡脖子”,原有的技术工人数量和规模将不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发展将对国家产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二、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一)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一是借鉴德国的育人理念。有专家指出,德国“双元制”强调学生的“双重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当前,德国培训职业共93个大类371个职业,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职业技能、经验和技术。德国职业教育具有“及时”“可分流”的特征,指的是在“双元制培养”院校与“高等院校”之间,通过互相认定“文化基础课”“双元制职业培训课”等,实现各阶段学习后的相互转换。德国行动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理论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学习者是能够负责、主动并自我优化的,学习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外部过程,而是学习者自身的控制过程。学习目标是掌握职业规律和技能,提升九种能力,即“思考力、执行力、创新力、学习力、领悟力、综合分析力、前瞻力、领导力、合作交流力”。教师要将工作的过程和学习的原理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及转换,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让学习者充分体验和进入模拟学习场域,实现有效学习。
  二是“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主要由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及相关具有培养职教师资资质的院校组成。有专家指出,新时期下中国制造正走向中国创造,日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是兼具“技术技能型”和“职教师范型”的“双师型”人才。不仅要真正具有技能证书和技能,更要兼具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指导的复合型本领。要从“合作通道—教师队伍—成果转化”三个方面加以实践。其一,打通“校、企、校”育人合作通道。强化“职教师资培养院校—重点企业—职业院校”深度合作模式,集职教师资培养院校技能培训基地、重点企业优秀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多方优势培育人才。其二,提升教师队伍“质与量”,加强“人才资源库”建设。要吸收企业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专兼职教师,要每年派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前往企业锻炼。其三,加强校企合作及成果转化。多方合作搭建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加强与重点行业、战略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企业的合作。
  (二)加强“通识型”职教师资培养
  一是关于通识教育的功能和特性。“三大功能”:(1)素质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2)对现有公共基础课的有力补充;(3)能提供一种打通,打通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界限,培养学生对生命和生活认知的深度。通识教育的特性是以学生为中心。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文化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同频共振,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浸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断增值扩容,实现“大我与小我”的共同进步,其一,强调经典重现,与先贤先哲交流,提高精神境界和行为品行;其二,注重面向未来和科技。
  二是强化跨学科的职教师资通识课。通识教育是文科及理工科的知识公用通道,要探索“文科与理工科”两类通识课程群的建设。其一,以“文化和文明、人文科学”构建文科通识课程群。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从文学史、科技史、社会经济史中梳理出关键脉络。以文学和教育学跨学科为例,文学是人文科学、教育学是如何教育人,都是以人为本,只是角度不同。比如,外国文化史可以从文化角度切入,谈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演进,从远古时代宗教神话走向中古时期,以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20世纪后代现代主义的时间线为线索。总之,是人的“感性—理性—更高维度的感性”的提升。其二,以“逻辑思维、现代科技、沟通管理、知识创新技能”等工科技能和素质共性为基础构建理工科通识群,强调理工科学生的数字思维、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要开阔学生视野,打通“文化、文明、科技”的通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社会、经济、教育、法律、道德、科技、职业的深层思考。
  三是强化素质导向,构建“双师型+通识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一,要全面修订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及实践体系。其二,要对职教师范类专业认证,如对“电子、会计、化学、旅游、商务、机械设计、工艺美术”等不同类别职教师资人才的培养,从核心课程、专业认证、人才培养目标上,打通各学科与职业教育学的关联。其三,成立理工科、文科视野下的职教教师团隊,跨学科打造一批精品通识课程,修订课程大纲。其四,建立新的实习实训基地。
  四是强化能力导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其一,要将知识的学科架构转化为面向职业能力的导向学习,将学习情境充分融合学科背景及工作过程。其二,“教学知识库”需动态更新。相关课程群、核心实践内容要与时俱进,用未来的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其三,教师要扮演“出题人、氛围塑造者、倾听者、关注者、资源条件分享者”等角色,让教学“灵动”起来,强化经验指导和学习纠偏。其四,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再停留在应试考卷的分数层面,而将学习成果、模拟实物操作、竞赛结果纳入评价范围。
  五是强化就业导向,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就业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其一,丰富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则,实行“专业制”“小班制”“实践制”“双语课”等模式,创新教育方法,采用“团队教学”“模拟演讲”“实操实训”“竞赛科研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本领。其二,督促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应对产业升级需求,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化技能,比如汽车产业,需掌握“信息、电子、控制、材料、新能源”等门类共通的实践技术。其三,提高学生的拿证率。提升学生拿到教师资格证及职业技术技能证的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符合其个人特长的领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鼓励学生争取多获证,实现“1+X”目标,即“学历学位+X个职业资格证”。其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全方位跟踪评价,为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自我发展进行分流培养。
  六是强化回归导向,引导学生茁壮成长。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精神。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内部学科联盟,打造优秀实践课程;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打造省域下的职教师资优秀课程共享共用,强化文科、理工科通识课程群。在“大三大四”建设“双师型”课程群,推进工学结合和实习实训,各类核心关键课程需逐步打造,成熟一门上一门。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石中英.论蒙田的教育思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1(8):68-70.
  [3]姚永明.德国是如何进行职业教育的[N].学习时报第2版,2020-8-28.(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Banach代数上算子矩阵的伪Drazin逆的存在性.首先,得到一些能够保证两个元素的和a+b具有伪Drazin逆的条件.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矩阵分解,将得到的加性性质应用到算子矩阵上.同时,也将条件进行减弱,获得更加一般的情形.最后给出一些相关的数值例子,来论证所得到的结论.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展示高中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监测普通高中落实课程标准和监控区县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课程标准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唯一依据,本研究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初步构建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测评框架,并结合2017-2021年各省市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及高考题解读框架,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语文学业水平试卷编制者提供参考。
本文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强势开端V:幼小衔接》中对多国幼小衔接措施进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日本保幼小衔接示范校相关措施经验,提出应进一步加强落实我国当前幼小衔接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推进幼小衔接改革试点;多渠道广泛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保育员与教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内容的衔接,以及监测与管理,确保幼小衔接质量等建议.
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对教材隐含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元素进行重组、拓展、延伸,并加以经验化和体验化的学习设计。开发过程需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知识存在的逻辑,通过意义式挖掘以表达教材知识的多维属性,结构式整合以分析教材的潜在逻辑,拓展式引入以延伸教材内容的相关经验,生态式联结以弥合教材客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缝隙。以文化性探源、时代性审视和人本性关怀为导向,挖掘教材知识间的文化关联、凸显教材内容的时代价值,并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是当前教材二次开发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追求。
期刊
作为素养载体的知识不是具体零散的知识,而应是超越具体知识的大概念.根据作者实践,“揭示大概念,发掘素养成分”→“形成协同思考,领悟素养成分”→“确立三层架构,外化素养成分”是大概念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路径,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路线图”.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多媒体社交网络来共享多媒体信息或从多媒体社交网络中获取多媒体信息.因此,多服务器认证在多媒体社交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防止用户在单服务器认证机制中需要注册到每个服务器并记住每个密码.最近,Chaudhry指出Lu等人提出的两个多媒体社交网络三因子多服务器认证协议存在假冒攻击和没有保护用户匿名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haudhry提出了一个安全性增强的改进方案,并声称他的方案是安全的.然而,在本文中,我们发现他的改进方案缺乏完美的前向安全性和会话密钥安全,并且容易受到内部
“让反思成为教学习惯,将问题化为课题研究.”这是胡美琴校长的教学主张.在她看来,如果教师没有养成反思习惯,没有树立问题意识,就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完成重复的、烦琐的日常工作.长此以往,教师不但得不到新的成长,还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接着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做实做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几点建议,包括依托地方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做实思政工作;依托资助体系,在资助育人中做实思政工作;依托思政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做实思政工作。  关键词:高校 思政工作 实效性  全球化日益深入带来多元价值观的涌入,加上国内转型期各种文化思潮的撞击,对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提出了挑战。多年来,党和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威胁着传统基于数论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由于格密码系统具有较高的渐进效率、可并行计算以及抗量子攻击等优点,基于格上难题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本文归纳和总结近年来格上两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依据构造思路分类别对协议的设计思想及运行过程进行深入阐述,并从安全性和运行性能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我们指出格上两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