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创作出来的英国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但是无论哪个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异国情调的痕迹。很多西方学者都痴迷于“东方”,这里的东方不单单指的是东方的文化,还包括东方的意识形态、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一切与东方有关的领域。本文以英国文学史为背景,探讨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中东方形象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英国文学 异国情调 东方形象
一直以来,东方对西方有着超乎想象的吸引力,西方文学家都喜欢把东方作为描写的对象。东方是西方的精神启蒙,给西方提供了漫无边际的遐想空间。东方作为西方痴迷的“他者”,以道德健全,清明之世的完美形象存在,这正是西方不停追随这个遥远的东方“他者”的原因所在,想借此觅回逝去已久的智慧之源。西方哲学家和学者喜欢将东方“浪漫化”,将东方描述成欧洲人最向往的去处,在西方文学里不断构建东方的神秘形象。《马可·波罗游记》中用这样一段文字来描述“富饶”的苏州:
“苏州是一颇名贵之大城,居民是偶像教徒,使用纸币,臣属大汗,恃商工为活。产丝甚饶,以织金锦及其它绸绢。是为一富足之州,由是一切谷粮皆贱,境内有野味甚多,且有虎。有富裕之大商贾包办其所买卖商货之税额,君主获有收入甚巨”。
作者马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叙述南京,使读者感觉东方不仅是个财富大国,而且君主通情达理,善待子民,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西方冒险家和商人加入追寻东方乐园的队伍。
一 英国文学中东方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1 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传统的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文学艺术家们的开放意识逐渐形成,是异国情调融入文学审美范畴的起点。欧洲大陆对英国文艺复兴产生较大的影响,海外大发现的热潮使英国人的思想意识获得了解放,从而形成了乌托邦文学。乌托邦是臆想出来的完美世界,与异国情调有投合之处。乌托邦文学促进了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传统的形成,是英国重视东方知识的开始,英国是通过航海纪事和一些广泛传播的旅行游记来认识东方的。最初荷兰和葡萄牙在开辟东方市场方面优先于英国,但东方仍旧对英伦三岛存在着无法阻挡的引诱力。16到18世纪英国人的海外扩张意识迅速增强并走向了世界舞台的巅峰,同时也开阔了思想家和文学家们的眼界,越来越多的异域文化开始融入到英国文化中,是英国社会与东方紧密联系的征兆,使异国情调呈不可抗拒的局势存在于英国文学中。
2 东方形象的初始
16世纪、17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东方异国情调所起的作用不大,只起到装饰衬托的作用,文学家所创造的东方形象只是为了使体裁和主题更加丰富。异国情调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在英国海外扩张意识增强后,使文学家的眼界变得开阔,形成英国文学异国情调的重要时期。但这一时期英国对东方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体现在作品方面的东方异国情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情调”在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中起主导作用,欧洲各领域的文人学者,以及思想家都争先恐后地将中国形象作为自己的描述对象,从此欧洲人的生活以及国家意识形态都融入了异国情调。这个时期异国情调在英国文化艺术中的表现是不同凡响的模仿,也在哲理性思考层面上介入较深。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由于引入的中华文明传统思想和中国器具、商品越来越多,欧洲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冲击,使“中国风格”从英伦岛遍布整个欧洲大陆。“中国风格”第一层含义是在中国艺术的作用下,主要是一些实用艺术其中包括中国丝绸图案、瓷器商品及园林设计等;第二层含义是美术作品和工艺品都运用中国风格。紧接着,英国社会开始追随东方的风俗习惯和风度品格。中国风格在英国表现为抗衡古板的古典主义而推崇一种奇特罕见的风格。“中国热”使英国人对异国情调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很多时候是一种造作的心理表现。
3 启蒙时期文学的中国形象
东西方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有关东方的一手绝密材料大部分来自传教士的札记和信函。根据欧洲社会文化转型时期强烈的外向需要,促使“启蒙运动”的产生。“启蒙运动”明显的体现出东方文化受欧洲人的青睐,中国形象为作家在理性和道德启蒙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在弘扬理性精神和反对神学的前提下,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对外来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致,他们的初衷是利用外来理论支撑自己的观点。由于他们痴迷于中国的治国安民之道、哲学以及教育模式,将其视为榜样,使中国文化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中国文化同样是英国思想家用来弘扬理性精神和反对宗教迷信的有效的批判手段,同时他们也注重中国文化所带来的对道德和精神的启蒙效果。这一时期英国的很多作品都借助东方形象为表达形式,以东方旁观者的视角批判和揭露现实社会,但其公正性和可靠性令人疑惑。
二 异国情调与浪漫主义中国形象
1 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学踏入异国情调的鼎盛时期。在浪漫主义诗歌中,东方情调开始影响诗人的审美观,作为诗人表露个人情感、自由以及想象力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浪漫主义表现为想象力的延伸,诗人一方面显露出对英国民歌、民俗的热爱,期待从民间寻求灵感和激情;另一方面,又痴迷于异国情调,试图从东方探寻更宽广的想象空间。在某些层面上,想象力的延伸可以通过异国情调的想象特性来满足。由于不同的诗人对东方的人生观、体验、了解程度以及对政治的各抒己见,影响着东方形象的建立。以“湖畔派诗人”和乔治·戈登·拜伦及珀西·比希·雪莱诗歌的东方幻想为代表:“湖畔派诗人”认为东方情调是丰富情感的根源,虽然应用不多,只作为诗歌的背景装饰,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诗人罗伯特·骚塞在作品《撒拉巴》的开场用美妙的语言来描写沙漠景象:
那天边一轮满园的明月,肃穆而庄严,/滚动着穿过暗蓝色的深渊/
月华如水,清辉所照之处,/漠漠平沙的世界在扩展/
犹如圆形的大海,周围以碧空做镶边。/啊,夜色多么美,感动我心田! 语句优美,诗歌中无不透出浓重的东方气息,为诗歌的发展做了很好铺垫。由拜伦和雪莱所描绘的东方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自由、开放、想象、激情,是他们憧憬的地方,只是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拜伦在作品《东方故事》中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男女间真挚的感情:
为了佳人,夜莺鸣啭嘤嘤,
/他唱出的千歌万曲声遏行云,/玫瑰听着恋人的绵绵情话绽放红晕,/
百花园中皇后,他的皇后——他的玫瑰。
雪莱对东方的了解没有拜伦深刻,仅限于对印度的认知,在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诗人将印度高加索作为故事背景,将印度视为人类智慧的发源地。
2 浪漫主义散文里的中国形象
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时期是英国散文的鼎盛时期,散文家主要是利用异国情调来表达自我心理影响和对异域文化的看法。根据兰姆、兰陀以及德·昆西三位散文家所描绘的中国形象来映射东方形象的变化。第一,兰姆和兰陀散文里的中国形象。兰姆是以回忆、怀旧和抒怀为核心来描绘中国。中国瓷器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独特的烧制工艺,还结合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历史印证中国古瓷,同时中国古瓷又具有异国特色,它独有的魅力令兰姆为之痴迷。兰姆和兰陀两兄妹都热爱文物,兰姆描述中国古瓷借此来抒发浓郁的怀旧感,表露出他对艺术人生独特的见解。兰陀通过散文表露出对中国的君王以及中国的封赏制度的敬仰之情。第二,德·昆西的东方之梦。英帝国为了实现海外扩张和对东方财富的掠夺,倾其所能向东方国家销售鸦片,造成东方流行吸食鸦片的恶果。当时中国是最大的鸦片消费国,他认为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中国也要接受从英国进口鸦片,德·昆西的东方梦境显露出鸦片的东方性,德·昆西认为鸦片是东方的象征,用鸦片将东西方相结合,并给予丰富的想象力,来掩饰自己的瘾君子身份,为自己辩护。事实上鸦片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他还竭尽全力支持英国对中国发起鸦片战争。由于他对东方的成见导致19世纪的异国情调产生了变化,东方形象不再被肯定。
三 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东方形象
1 维多利亚小说中的东方
维多利亚小说可分为殖民主义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通俗类小说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对东方异国情调的理解各有不同。英国的殖民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家们对东方异国情调持排斥态度,但他们的作品也融入了异国情调,与此同时混合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因素,表露出白人自命不凡的带有成见的想象;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们只是利用东方异国情调作为背景存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去批判和揭露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东方异国情调被广泛应用于通俗小说之中,与社会中流行的审美情趣相结合,作用是增添神秘的色彩和制造悬念。
2 维多利亚散文和诗歌中的东方
19世纪中叶,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就此告终,维多利亚诗人着重表达的是道德观念和新的民主意识,异国情调只充当背景起到装饰作用,考虑到公众的心理需求投其所好,维多利亚诗人会利用东方题材来表露自我欲望。维多利亚时期散文的文学样式己近成熟,这个时期的散文作品所表露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对于东方形象的创造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是竭尽全力修补正面的东方形象;另一种是在政治方面趋向统治东方、否定东方的态度。诗人马修·阿诺德在作品《奥伯曼再来一次》中写道:
东方在飓风面前低下了头/忍耐着怀着深沉的渺视/
她让隆隆的炮声滚过又重新陷入沉思/她听到了那声音,凯旋的西方/
带着它的宝剑和权杖/她感到空虚噬吞着她的心/她颤粟了,俯首称臣。
诗歌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享受征服带来的快感;另一方面,又愿意作为东方的倾听者。
四 20世纪英国文学与东方想象
19世纪末英国文人想尽力摆脱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焦虑,出现了英国文学主题大多以乌托邦为主局面,使乌托邦异国情调作品一度盛行。东方再次成为西方的精神希望,成为西方所向往的乌托邦。东方乌托邦是西方从中世纪就开始追随的梦想,经过无数次变迁,在20世纪时西方再一次尝试构建一个与世无争的桃源胜地。在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作者将香格里拉视为东方的乌托邦:
“‘香格里拉’所显示的绝不仅仅是这些独具中国风格的艺术品,譬如它的图书馆就令人非常神往,这么多的藏书孤独地贮放在壁龛里,整个氛围是智慧之库而非学究之笼。与其说它充满了求知的气氛,不如说介绍了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笔下的香格里拉视金钱如粪土,精神境界极高,是一个理想国度,是西方追寻已久的乌托邦。
文化经验的珍贵成果即文学,文学的滋生与传承势必与文化的创立与传播辅车相依。从古至今,西方从发现东方到探寻东方,从追随东方乌托邦到摆脱东方,到最后构建东方的桃源胜地,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自始至终都贯穿于西方文学的始末。纵观东方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变迁,可以发现虽然东方形象在英国文学里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大多数只起到陪衬作用,但却能为英国文学增光添彩,也是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美]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2003年版。
[2] 王佐良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3] 曹顺庆编:《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侯维瑞编:《英国文学通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莎莎,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英国文学 异国情调 东方形象
一直以来,东方对西方有着超乎想象的吸引力,西方文学家都喜欢把东方作为描写的对象。东方是西方的精神启蒙,给西方提供了漫无边际的遐想空间。东方作为西方痴迷的“他者”,以道德健全,清明之世的完美形象存在,这正是西方不停追随这个遥远的东方“他者”的原因所在,想借此觅回逝去已久的智慧之源。西方哲学家和学者喜欢将东方“浪漫化”,将东方描述成欧洲人最向往的去处,在西方文学里不断构建东方的神秘形象。《马可·波罗游记》中用这样一段文字来描述“富饶”的苏州:
“苏州是一颇名贵之大城,居民是偶像教徒,使用纸币,臣属大汗,恃商工为活。产丝甚饶,以织金锦及其它绸绢。是为一富足之州,由是一切谷粮皆贱,境内有野味甚多,且有虎。有富裕之大商贾包办其所买卖商货之税额,君主获有收入甚巨”。
作者马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叙述南京,使读者感觉东方不仅是个财富大国,而且君主通情达理,善待子民,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西方冒险家和商人加入追寻东方乐园的队伍。
一 英国文学中东方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1 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传统的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文学艺术家们的开放意识逐渐形成,是异国情调融入文学审美范畴的起点。欧洲大陆对英国文艺复兴产生较大的影响,海外大发现的热潮使英国人的思想意识获得了解放,从而形成了乌托邦文学。乌托邦是臆想出来的完美世界,与异国情调有投合之处。乌托邦文学促进了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传统的形成,是英国重视东方知识的开始,英国是通过航海纪事和一些广泛传播的旅行游记来认识东方的。最初荷兰和葡萄牙在开辟东方市场方面优先于英国,但东方仍旧对英伦三岛存在着无法阻挡的引诱力。16到18世纪英国人的海外扩张意识迅速增强并走向了世界舞台的巅峰,同时也开阔了思想家和文学家们的眼界,越来越多的异域文化开始融入到英国文化中,是英国社会与东方紧密联系的征兆,使异国情调呈不可抗拒的局势存在于英国文学中。
2 东方形象的初始
16世纪、17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东方异国情调所起的作用不大,只起到装饰衬托的作用,文学家所创造的东方形象只是为了使体裁和主题更加丰富。异国情调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在英国海外扩张意识增强后,使文学家的眼界变得开阔,形成英国文学异国情调的重要时期。但这一时期英国对东方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体现在作品方面的东方异国情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情调”在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中起主导作用,欧洲各领域的文人学者,以及思想家都争先恐后地将中国形象作为自己的描述对象,从此欧洲人的生活以及国家意识形态都融入了异国情调。这个时期异国情调在英国文化艺术中的表现是不同凡响的模仿,也在哲理性思考层面上介入较深。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由于引入的中华文明传统思想和中国器具、商品越来越多,欧洲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冲击,使“中国风格”从英伦岛遍布整个欧洲大陆。“中国风格”第一层含义是在中国艺术的作用下,主要是一些实用艺术其中包括中国丝绸图案、瓷器商品及园林设计等;第二层含义是美术作品和工艺品都运用中国风格。紧接着,英国社会开始追随东方的风俗习惯和风度品格。中国风格在英国表现为抗衡古板的古典主义而推崇一种奇特罕见的风格。“中国热”使英国人对异国情调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很多时候是一种造作的心理表现。
3 启蒙时期文学的中国形象
东西方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有关东方的一手绝密材料大部分来自传教士的札记和信函。根据欧洲社会文化转型时期强烈的外向需要,促使“启蒙运动”的产生。“启蒙运动”明显的体现出东方文化受欧洲人的青睐,中国形象为作家在理性和道德启蒙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在弘扬理性精神和反对神学的前提下,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对外来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致,他们的初衷是利用外来理论支撑自己的观点。由于他们痴迷于中国的治国安民之道、哲学以及教育模式,将其视为榜样,使中国文化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中国文化同样是英国思想家用来弘扬理性精神和反对宗教迷信的有效的批判手段,同时他们也注重中国文化所带来的对道德和精神的启蒙效果。这一时期英国的很多作品都借助东方形象为表达形式,以东方旁观者的视角批判和揭露现实社会,但其公正性和可靠性令人疑惑。
二 异国情调与浪漫主义中国形象
1 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学踏入异国情调的鼎盛时期。在浪漫主义诗歌中,东方情调开始影响诗人的审美观,作为诗人表露个人情感、自由以及想象力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浪漫主义表现为想象力的延伸,诗人一方面显露出对英国民歌、民俗的热爱,期待从民间寻求灵感和激情;另一方面,又痴迷于异国情调,试图从东方探寻更宽广的想象空间。在某些层面上,想象力的延伸可以通过异国情调的想象特性来满足。由于不同的诗人对东方的人生观、体验、了解程度以及对政治的各抒己见,影响着东方形象的建立。以“湖畔派诗人”和乔治·戈登·拜伦及珀西·比希·雪莱诗歌的东方幻想为代表:“湖畔派诗人”认为东方情调是丰富情感的根源,虽然应用不多,只作为诗歌的背景装饰,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诗人罗伯特·骚塞在作品《撒拉巴》的开场用美妙的语言来描写沙漠景象:
那天边一轮满园的明月,肃穆而庄严,/滚动着穿过暗蓝色的深渊/
月华如水,清辉所照之处,/漠漠平沙的世界在扩展/
犹如圆形的大海,周围以碧空做镶边。/啊,夜色多么美,感动我心田! 语句优美,诗歌中无不透出浓重的东方气息,为诗歌的发展做了很好铺垫。由拜伦和雪莱所描绘的东方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自由、开放、想象、激情,是他们憧憬的地方,只是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拜伦在作品《东方故事》中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男女间真挚的感情:
为了佳人,夜莺鸣啭嘤嘤,
/他唱出的千歌万曲声遏行云,/玫瑰听着恋人的绵绵情话绽放红晕,/
百花园中皇后,他的皇后——他的玫瑰。
雪莱对东方的了解没有拜伦深刻,仅限于对印度的认知,在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诗人将印度高加索作为故事背景,将印度视为人类智慧的发源地。
2 浪漫主义散文里的中国形象
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时期是英国散文的鼎盛时期,散文家主要是利用异国情调来表达自我心理影响和对异域文化的看法。根据兰姆、兰陀以及德·昆西三位散文家所描绘的中国形象来映射东方形象的变化。第一,兰姆和兰陀散文里的中国形象。兰姆是以回忆、怀旧和抒怀为核心来描绘中国。中国瓷器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独特的烧制工艺,还结合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历史印证中国古瓷,同时中国古瓷又具有异国特色,它独有的魅力令兰姆为之痴迷。兰姆和兰陀两兄妹都热爱文物,兰姆描述中国古瓷借此来抒发浓郁的怀旧感,表露出他对艺术人生独特的见解。兰陀通过散文表露出对中国的君王以及中国的封赏制度的敬仰之情。第二,德·昆西的东方之梦。英帝国为了实现海外扩张和对东方财富的掠夺,倾其所能向东方国家销售鸦片,造成东方流行吸食鸦片的恶果。当时中国是最大的鸦片消费国,他认为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中国也要接受从英国进口鸦片,德·昆西的东方梦境显露出鸦片的东方性,德·昆西认为鸦片是东方的象征,用鸦片将东西方相结合,并给予丰富的想象力,来掩饰自己的瘾君子身份,为自己辩护。事实上鸦片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他还竭尽全力支持英国对中国发起鸦片战争。由于他对东方的成见导致19世纪的异国情调产生了变化,东方形象不再被肯定。
三 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东方形象
1 维多利亚小说中的东方
维多利亚小说可分为殖民主义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通俗类小说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对东方异国情调的理解各有不同。英国的殖民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家们对东方异国情调持排斥态度,但他们的作品也融入了异国情调,与此同时混合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因素,表露出白人自命不凡的带有成见的想象;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们只是利用东方异国情调作为背景存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去批判和揭露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东方异国情调被广泛应用于通俗小说之中,与社会中流行的审美情趣相结合,作用是增添神秘的色彩和制造悬念。
2 维多利亚散文和诗歌中的东方
19世纪中叶,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就此告终,维多利亚诗人着重表达的是道德观念和新的民主意识,异国情调只充当背景起到装饰作用,考虑到公众的心理需求投其所好,维多利亚诗人会利用东方题材来表露自我欲望。维多利亚时期散文的文学样式己近成熟,这个时期的散文作品所表露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对于东方形象的创造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是竭尽全力修补正面的东方形象;另一种是在政治方面趋向统治东方、否定东方的态度。诗人马修·阿诺德在作品《奥伯曼再来一次》中写道:
东方在飓风面前低下了头/忍耐着怀着深沉的渺视/
她让隆隆的炮声滚过又重新陷入沉思/她听到了那声音,凯旋的西方/
带着它的宝剑和权杖/她感到空虚噬吞着她的心/她颤粟了,俯首称臣。
诗歌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享受征服带来的快感;另一方面,又愿意作为东方的倾听者。
四 20世纪英国文学与东方想象
19世纪末英国文人想尽力摆脱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焦虑,出现了英国文学主题大多以乌托邦为主局面,使乌托邦异国情调作品一度盛行。东方再次成为西方的精神希望,成为西方所向往的乌托邦。东方乌托邦是西方从中世纪就开始追随的梦想,经过无数次变迁,在20世纪时西方再一次尝试构建一个与世无争的桃源胜地。在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作者将香格里拉视为东方的乌托邦:
“‘香格里拉’所显示的绝不仅仅是这些独具中国风格的艺术品,譬如它的图书馆就令人非常神往,这么多的藏书孤独地贮放在壁龛里,整个氛围是智慧之库而非学究之笼。与其说它充满了求知的气氛,不如说介绍了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笔下的香格里拉视金钱如粪土,精神境界极高,是一个理想国度,是西方追寻已久的乌托邦。
文化经验的珍贵成果即文学,文学的滋生与传承势必与文化的创立与传播辅车相依。从古至今,西方从发现东方到探寻东方,从追随东方乌托邦到摆脱东方,到最后构建东方的桃源胜地,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自始至终都贯穿于西方文学的始末。纵观东方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变迁,可以发现虽然东方形象在英国文学里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大多数只起到陪衬作用,但却能为英国文学增光添彩,也是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美]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2003年版。
[2] 王佐良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3] 曹顺庆编:《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侯维瑞编:《英国文学通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莎莎,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