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对学生科学探究思想的培养越来越关注。而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较强的学科,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开展生活化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到,许多科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方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如何在初中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生活化教学为探究主题。首先,简要阐述了初中科学教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接着对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和归类。希望以此,对广发初中科学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意义;途径
一、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之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特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具体阐述如下:
(一)充分体现初中科学学科特点
众所周知,初中科学这门课程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实践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将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因此,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充分体现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
(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思想。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初中科学学科生活化教学之途径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对如何实现初中科学学科生活化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体验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随处可见,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开展初中科学学科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情景再现。让学生将陌生的科学知识点与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在学习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时,这一方法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科学知识时,首先需要学生能够对浮力的概念理解透彻。有的学生在此之前,或许对这一知识略有了解,知道物体之所以能够飘浮在水上是浮力在起作用。并且,许多同学在将手掌放在水中会感觉到有一种向上的推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些生活体验进行充分的利用,在进行浮力概念的教学之前让学生首先对如何验证浮力的存在进行思考。可以通过将物体放置于水中的重量与未放置于水中的重量对比,来进行浮力存在与否的验证。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进行试验。首先,将该物体在正常重力环境下进行称重。接着,将该物体放入水中,并记录其重量的变化情况。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较为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动手的方式,将遥不可及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探索兴趣。
(二)引入生活化例子开展课堂教学
科学本就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科学知识和原理。因此,要想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学会将生活中例子恰当的引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例子,来体验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人体免疫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曾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甲型H1N1流感这一实际例子。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在2009年11月,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在我们学习,也有部分学生感染力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后通过采取相关医学措施将病情控制。同学们纷纷回忆,并表示附和。接着,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科学知识问题。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吗?我们为什么会被感染这种病毒?在被这一病毒感染之后,人类又是怎样抵御病毒进攻的呢?在这次疫情发生之后,哪一些人群比较容易被感染?为什么这些人群更容易被感染呢?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人体免疫知识的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应当注意节奏,密切关注学生倾听程度和回到问题的积极性,不能急功近利。
(三)借助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深化生活化教学
一堂初中科学课往往只有四十分钟,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想要将科学知识教授完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课后作业也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很难实现每位学生都亲手进行科学实验,课后作业就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在学习相关物理知识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光、热、力、电等科学知识进行实验展示,需要耗费大量的器材与时间,并且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观察光、热、力、电这一系列物理现象布置给学生,让其在课后通过观察马路上的汽车来研究这几种物理现象,就会变得简单很多,并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此外,在学习一些生物知识,例如植物花朵的结构时,可将观察一种植物花朵的花蕊、花瓣、花萼作为其课后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在进行观察之后,通过一篇文章对观察所得进行描述、归纳和总结。以此实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体现其学科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因此,授课教师应当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教学例子、借助生活化课后作业等方式来开展生活化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姚益阳,张雪庚.重新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探究活动[J].教育科研论坛,2006(7):12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意义;途径
一、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之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特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具体阐述如下:
(一)充分体现初中科学学科特点
众所周知,初中科学这门课程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实践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将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因此,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充分体现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
(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思想。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初中科学学科生活化教学之途径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对如何实现初中科学学科生活化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体验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随处可见,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开展初中科学学科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情景再现。让学生将陌生的科学知识点与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在学习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时,这一方法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科学知识时,首先需要学生能够对浮力的概念理解透彻。有的学生在此之前,或许对这一知识略有了解,知道物体之所以能够飘浮在水上是浮力在起作用。并且,许多同学在将手掌放在水中会感觉到有一种向上的推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些生活体验进行充分的利用,在进行浮力概念的教学之前让学生首先对如何验证浮力的存在进行思考。可以通过将物体放置于水中的重量与未放置于水中的重量对比,来进行浮力存在与否的验证。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进行试验。首先,将该物体在正常重力环境下进行称重。接着,将该物体放入水中,并记录其重量的变化情况。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较为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动手的方式,将遥不可及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探索兴趣。
(二)引入生活化例子开展课堂教学
科学本就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科学知识和原理。因此,要想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学会将生活中例子恰当的引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例子,来体验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人体免疫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曾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甲型H1N1流感这一实际例子。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在2009年11月,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在我们学习,也有部分学生感染力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后通过采取相关医学措施将病情控制。同学们纷纷回忆,并表示附和。接着,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科学知识问题。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吗?我们为什么会被感染这种病毒?在被这一病毒感染之后,人类又是怎样抵御病毒进攻的呢?在这次疫情发生之后,哪一些人群比较容易被感染?为什么这些人群更容易被感染呢?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人体免疫知识的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应当注意节奏,密切关注学生倾听程度和回到问题的积极性,不能急功近利。
(三)借助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深化生活化教学
一堂初中科学课往往只有四十分钟,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想要将科学知识教授完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课后作业也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很难实现每位学生都亲手进行科学实验,课后作业就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在学习相关物理知识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光、热、力、电等科学知识进行实验展示,需要耗费大量的器材与时间,并且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观察光、热、力、电这一系列物理现象布置给学生,让其在课后通过观察马路上的汽车来研究这几种物理现象,就会变得简单很多,并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此外,在学习一些生物知识,例如植物花朵的结构时,可将观察一种植物花朵的花蕊、花瓣、花萼作为其课后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在进行观察之后,通过一篇文章对观察所得进行描述、归纳和总结。以此实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体现其学科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因此,授课教师应当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教学例子、借助生活化课后作业等方式来开展生活化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姚益阳,张雪庚.重新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探究活动[J].教育科研论坛,200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