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推行下,尊重学生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关注。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解决学生个性差异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注重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教师仍一味地按照统一标准实施教学,必然不适合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会使得数学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打击,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在学生分层、备课、授课、作业、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实施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分层策略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由于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掌握能力等方面不同,他们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需求也就不同。所以,全方位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活动的首要工作。首先,教师可通过测试、问卷调查、观察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有深刻的了解;其次,教师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并建立学生分层名册。例如,笔者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把平时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分为A类;60分以上数学分析能力一般、有一定上进心的学生分为B类;60分以下理解能力不理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为C类。在安排座位时,让A类与C类学生搭配,A类学生做“小老师”;B类与B类学生搭配,轮流做“小老师”;四人一小组,A类学生为小组长。
二、钻研教材,备课分层策略
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环节,其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它的制定与落实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差异,确定好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精髓与方向。传统的教学目标表述不具体,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分层教学强调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编写出面向全体学生、符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可采用对于同一课时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的方式,或对于同一项学习活动提出难度不同要求的方式。分层目标应明确化、具体化、清晰化、有针对性,各层目标相互跨度不宜过大,使各类学生在完成基本层次的目标后,能尝试向更高的层次目标迈进。
三、因材施教,授课分层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育活动最具有创造性的环节。分层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课堂授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一)课堂提问分层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一问多式”方法,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对应层次的学生去解决,鼓励和引导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的提问要层层衔接且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解决一些基础性、变式性问题,也能尝试解决一些综合性、发散性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先抛出几个基础性的问题,引导C类学生思考回答,然后逐步递进把问题展开,引导B类和A类学生回答,把各层次学生引入课堂问题中来,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二)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教学中的练习环节,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精心设计和编写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这樣,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能及时检测、反馈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分层练习可以同一个内容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练习题,即“递进式练习”:第一层次是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需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层次是提高题、综合题,以中等生能达到水平为基准;第三层次是拓展题、开放题,要求优等生多思考多练习,鼓励其他学生尝试练习。分层练习的另一种常见方式,即“剥离式练习”,就是同一练习题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在一题多解练习中,教师可要求A类学生独立解答,力争谁解法多、解法最优;B类学生可小组合作交流,用综合式解答,尽量寻求两种以上解法;C类学生则要教师点拨,降低难度可分步解答,鼓励得出一种以上解法即可。
四、分层提高,作业分层策略
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反馈学生掌握、内化知识的主要方式。如果对作业内容统一要求,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和学困生“吃不动”的反差现象,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作业的分层布置应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课堂练习分层一样,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质量,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五、尊重差异,评价分层策略
分层教学不但在教学上要尊重差异,评价也要考虑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若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的评价考核方式,不仅会增强学困生的挫败感,还会影响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且评价标准要弹性化、多元化、多样化,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C类学生,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肯定微小进步,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对于B类学生,教师可采用激励性评价,肯定进步,既指出不足又指点努力方向;对于A类学生,教师要采取竞争性评价,激发其提升欲望,坚持高要求。
六、结语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分层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应树立正确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给学生提供奋斗的阶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注重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教师仍一味地按照统一标准实施教学,必然不适合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会使得数学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打击,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在学生分层、备课、授课、作业、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实施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分层策略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由于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掌握能力等方面不同,他们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需求也就不同。所以,全方位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活动的首要工作。首先,教师可通过测试、问卷调查、观察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有深刻的了解;其次,教师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并建立学生分层名册。例如,笔者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把平时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分为A类;60分以上数学分析能力一般、有一定上进心的学生分为B类;60分以下理解能力不理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为C类。在安排座位时,让A类与C类学生搭配,A类学生做“小老师”;B类与B类学生搭配,轮流做“小老师”;四人一小组,A类学生为小组长。
二、钻研教材,备课分层策略
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环节,其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它的制定与落实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差异,确定好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精髓与方向。传统的教学目标表述不具体,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分层教学强调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编写出面向全体学生、符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可采用对于同一课时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的方式,或对于同一项学习活动提出难度不同要求的方式。分层目标应明确化、具体化、清晰化、有针对性,各层目标相互跨度不宜过大,使各类学生在完成基本层次的目标后,能尝试向更高的层次目标迈进。
三、因材施教,授课分层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育活动最具有创造性的环节。分层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课堂授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一)课堂提问分层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一问多式”方法,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对应层次的学生去解决,鼓励和引导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的提问要层层衔接且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能解决一些基础性、变式性问题,也能尝试解决一些综合性、发散性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先抛出几个基础性的问题,引导C类学生思考回答,然后逐步递进把问题展开,引导B类和A类学生回答,把各层次学生引入课堂问题中来,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二)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教学中的练习环节,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精心设计和编写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这樣,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能及时检测、反馈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分层练习可以同一个内容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练习题,即“递进式练习”:第一层次是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需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层次是提高题、综合题,以中等生能达到水平为基准;第三层次是拓展题、开放题,要求优等生多思考多练习,鼓励其他学生尝试练习。分层练习的另一种常见方式,即“剥离式练习”,就是同一练习题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在一题多解练习中,教师可要求A类学生独立解答,力争谁解法多、解法最优;B类学生可小组合作交流,用综合式解答,尽量寻求两种以上解法;C类学生则要教师点拨,降低难度可分步解答,鼓励得出一种以上解法即可。
四、分层提高,作业分层策略
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反馈学生掌握、内化知识的主要方式。如果对作业内容统一要求,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和学困生“吃不动”的反差现象,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作业的分层布置应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课堂练习分层一样,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质量,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五、尊重差异,评价分层策略
分层教学不但在教学上要尊重差异,评价也要考虑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若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的评价考核方式,不仅会增强学困生的挫败感,还会影响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且评价标准要弹性化、多元化、多样化,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C类学生,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肯定微小进步,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对于B类学生,教师可采用激励性评价,肯定进步,既指出不足又指点努力方向;对于A类学生,教师要采取竞争性评价,激发其提升欲望,坚持高要求。
六、结语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分层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应树立正确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给学生提供奋斗的阶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