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学讨论历久弥新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遵循自身的规律,上出语文的特点。尽管语文课与思想品德、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等知识有关,但是,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堂应该彰显“语文味”,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教学目的决定的。语文课彰显“语文味”要下足课前功夫;教师要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课堂教学要目中有“人” 。
【关键词】语文课;教师;语文味”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历来就存在,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也是语文教学讨论的永远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養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上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来。尽管语文课与政治、德育、审美、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等知识有关,但是,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不要让语文课堂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问题的附庸。语文课堂应该彰显“语文味”。
一、什么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所谓语文课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二、语文课为什么应彰显“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内涵又深又广,不是这里能够穷尽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选入教材的文章是容思想、情感、审美、智慧为一体的。因为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审美和智慧的展现。因此,语文课要逐步地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感受这种审美,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些得靠什么?靠读。唐彪先生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对文章的感知靠读,对文章的理解、感悟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因此,彰显“语文味”是读的需要。
如果说人文性是语文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它外在的肉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产生的。我们的课文又是由语言组成。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他们是那么丰富,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语言的丰富,语言的精湛,语言的耐人寻味的特点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品词赏句,要千品万赏。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赏句,才能更好地使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套用郑板桥的《竹石》的诗来说明品词赏句的重要性最合适不过了:“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词句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因此,彰显“语文味”是品的需要。
从教学目的中看,语文课堂中只是读、品赏,以及由它们而产生的听、说是不够的,应该还要做到读写结合。语文它具有工具性,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运用语言,把课文的语言尽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体现出语言的工具性。彰显“语文味”是读写结合的需要。
三、语文课怎样彰显“语文味”
(一)下足课前功夫
除了解读课文外,还要研究课标对本学段、本年级的要求,研究教材的导语,研究课后的习题,弄清编者的意图,确立好教学目标,切实用好教材。此外,还要研究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认知的生长点等。
(二)净化语文课堂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从语文课堂上清除出去。语文课堂不是政治课,不是德育课,不是审美课,不是思维训练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或文学课;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也不是上述基本一个学科的代名词,同样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课有自己存在的独立价值,有自己的独立目标,它对学生的发展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作为任何其他学科服务的附庸,语文教学如果过分强调所谓科学化、模式化是不科学的,是与“语文味”截然对立的,因此,应该使语文课堂得到净化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个性、爱好,把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清除出去。
(三)教学心中有“标”
“标”即教学目标。课前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教什么”。学生通过预习能知道的,能掌握的,已经会的,教师就没必要教,教了就是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认知还跟课前的程度一样,没有什么提高。“教”——主要是教学生不懂的、发现不了、意识不到东西;教学生容易回生、混淆、出错的地方;教学习的方法、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打好基础,形成能力、学会学习。一节课40分钟,转瞬即逝,所以,教师要完成哪些任务,进行哪些训练,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随意,讲到哪里是哪里;也不可处处刨坑,处处砸点,避免水过地皮湿。
语文教学需要弄清两个基本问题,即教什么和为什么教。为什么教,这是教师需要特别在意的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四)课堂目中有“人”
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系列的课堂活动,以及教师精准的提问、适时的赏识激励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上应是师生真情实感地流露和再现,要上得朴实、扎实,防止走过场、走教案、防止教师唱独角戏,滥用课件、搞花架子。
总之,语文味应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最关键的之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就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人格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生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的使自已的课堂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课;教师;语文味”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历来就存在,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也是语文教学讨论的永远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養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上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来。尽管语文课与政治、德育、审美、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等知识有关,但是,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不要让语文课堂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问题的附庸。语文课堂应该彰显“语文味”。
一、什么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所谓语文课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二、语文课为什么应彰显“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内涵又深又广,不是这里能够穷尽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选入教材的文章是容思想、情感、审美、智慧为一体的。因为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审美和智慧的展现。因此,语文课要逐步地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感受这种审美,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些得靠什么?靠读。唐彪先生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对文章的感知靠读,对文章的理解、感悟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因此,彰显“语文味”是读的需要。
如果说人文性是语文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它外在的肉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产生的。我们的课文又是由语言组成。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他们是那么丰富,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语言的丰富,语言的精湛,语言的耐人寻味的特点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品词赏句,要千品万赏。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赏句,才能更好地使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套用郑板桥的《竹石》的诗来说明品词赏句的重要性最合适不过了:“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词句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因此,彰显“语文味”是品的需要。
从教学目的中看,语文课堂中只是读、品赏,以及由它们而产生的听、说是不够的,应该还要做到读写结合。语文它具有工具性,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运用语言,把课文的语言尽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体现出语言的工具性。彰显“语文味”是读写结合的需要。
三、语文课怎样彰显“语文味”
(一)下足课前功夫
除了解读课文外,还要研究课标对本学段、本年级的要求,研究教材的导语,研究课后的习题,弄清编者的意图,确立好教学目标,切实用好教材。此外,还要研究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认知的生长点等。
(二)净化语文课堂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从语文课堂上清除出去。语文课堂不是政治课,不是德育课,不是审美课,不是思维训练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或文学课;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也不是上述基本一个学科的代名词,同样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课有自己存在的独立价值,有自己的独立目标,它对学生的发展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作为任何其他学科服务的附庸,语文教学如果过分强调所谓科学化、模式化是不科学的,是与“语文味”截然对立的,因此,应该使语文课堂得到净化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个性、爱好,把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清除出去。
(三)教学心中有“标”
“标”即教学目标。课前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教什么”。学生通过预习能知道的,能掌握的,已经会的,教师就没必要教,教了就是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认知还跟课前的程度一样,没有什么提高。“教”——主要是教学生不懂的、发现不了、意识不到东西;教学生容易回生、混淆、出错的地方;教学习的方法、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打好基础,形成能力、学会学习。一节课40分钟,转瞬即逝,所以,教师要完成哪些任务,进行哪些训练,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随意,讲到哪里是哪里;也不可处处刨坑,处处砸点,避免水过地皮湿。
语文教学需要弄清两个基本问题,即教什么和为什么教。为什么教,这是教师需要特别在意的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四)课堂目中有“人”
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系列的课堂活动,以及教师精准的提问、适时的赏识激励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上应是师生真情实感地流露和再现,要上得朴实、扎实,防止走过场、走教案、防止教师唱独角戏,滥用课件、搞花架子。
总之,语文味应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最关键的之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就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人格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生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的使自已的课堂充满“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