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瓷中解读宋代美学和人生哲理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瓷追求的是一种生活品味,一茶、一盏、一香器无不精巧玲珑,釉色、造型无不叹为观止,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观,就是当代艺术大师也望其项背。
  宋人其实是用最简单的方、圆、素、朴、拙来表现质感和单纯。烧一件单色釉瓷器,用最简单的造型,最常见的青色来表现其美。其作品胜过当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佳作,“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就是宋人的至美追求。
  他们的艺术创意完全摆脱了唐耀眼的花花绿绿和绚丽多彩的热烈氛围,在万紫千红中提炼出素朴、雅致的风格。一只天青色的汝瓷,虽光素无纹,亦没有任何可炫耀的亮点,更没有任何点缀,让人感觉到的只有淡淡的天青色,或方或圆的造型及若隐若现的冰裂纹,朴素得好似找不到欣赏的焦点,但若静下心来,细观之,你会发现在器物上不断延伸的冰裂纹给你的印象是器物有尽头,而意境在器外的无穷艺术感染力。
  天青色的静和延伸着的冰裂纹的动,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在一只小小的汝窑器上,却能营造出大自然和谐安宁的氛围。宋人掌握了朴与拙、素与雅的完美结合,诠释着对自然生灵的敏锐感悟力。
  他们的审美突出“简、素”二字,用它特有的简洁造型和清新淡雅的颜色阐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艺术内涵。烧瓷喜欢单色釉,绘画喜欢水墨。从传世的梅花图、枯木山水画、冰裂纹青瓷、窑变釉瓷器来看,他们在利用缺陷,发现缺陷的美。让残缺变成欣赏的聚焦点,用朴、素、淡、雅、拙成就了宋人的审美情趣。他们用一种“柔”的文化赢得了世界,他们从不蛮横粗暴,更不炫耀权力和财富,用极简、极素、极拙创造了世间大美——汝、官、哥、定、钧。
  闻名于世的五大名窑,诞生在宋代绝非偶然,而是在大的审美环境中必然产生的结果。宋人胸中装着大自然,更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有自己的蓝天、白云,有自己的青山、绿水,他们知道生命中比权力、金钱更重要的是其价值所在。
  一茶、一盏、一禅事就是生活的全部,用极简、极素来品味生活、品味人生,这就是宋人的品行和喜好。我们欣赏宋代名瓷作品时,可以看到他们以最简朴的哲学思想,通过巧妙利用方和圆、简和朴、素和雅的对立统一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大道至简,简单到一种颜色或一片开裂就能将美提升到极致。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简字,简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纯幼稚,而是最高级别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现。最完美的常常是最简单的。简单就是真理,简单就是聪明,简单是厚积薄发的力量。学会了简单,其实真不简单。
  大美无形、大爱无疆是宋人审美和做人的终极追求,也造就了宋文化的巅峰,更成就了宋代以后中国审美之大成!
  宁静于心,而无敌于外。我们从宋瓷中了解到宋人的审美哲学,也从中悟出了宋人的做人准则,而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当代中国人的缺憾。
  (责编:辛友)
其他文献
西夏,国名是大夏,简称夏,源于地名夏州(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南),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亦有河西之称,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是中国唐宋时期由党项族李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西平王,赐李姓,世代割据相袭五百多年,到宋代时建国称王。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的东北部、内蒙古的阿拉善、鄂尔多斯以及陕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盛时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
期刊
嘉德四季第56期·迎春拍卖会推出《书·品一于右任的笔墨春秋》专场,囊括于右任先生法书、楹联100余件,全面展现先生在诗文书法方面的精深造诣,尤其是他晚年所一以贯之的“标准草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浑成朴茂,韵味无穷。  于右任先生(1879-1964),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早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倡言革命,反抗清廷。1906年,他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在上
期刊
摘要:公认为现存世间最广为人知、最具影响力之巧雕珍品,乃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翠玉白菜”,因年前再度荣膺民间票选国宝之首,令越来越多国人引以为荣,而其深不可测的无形张力,势必进一步扩大玉石巧雕市场的需求,促使更多世人意识到巧雕艺术品的存在及收藏价值。  按语  中国巧雕艺术,独步天下。优秀的天然玉石乃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珍贵结晶,当它与艺术家的巧思与巧夺天工的技艺结合,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结果——雕刻艺
期刊
战国晚期至汉代,镂空雕刻的龙纹玉环、玉璧、玉瑗(以下简称玉环)数量算不上多,但雕刻十分精美、传神,件件都是精品。从造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不分区镂雕玉环、玉瑗  这种不分区的镂雕玉环,有的雕刻龙纹和螭龙纹,有的雕刻龙凤纹,有的雕刻龙凤兽纹。山东临淄商王村齐国墓、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徐州汉墓等都有出土,多用组玉佩的组件。从馆藏玉器看,这种玉环青玉的较多,白玉相对较少。  玉环  本为古
期刊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可以说是名闻天下。其实还有比古老的丝路更要早几千年的贸易通道值得我们去了解,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前身——“玉石之路”。  2002-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CCTV联合组织科考队,就“玉石之路”探源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他们进入大
期刊
中国古人将玉石视为最珍贵的材质,远远超过金银铜铁。早在新石器时代,制作玉器和石雕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和精良。对玉石的喜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玉石情有独钟。早期玉石多用作礼器(例如玉璧和玉琮)、饰物、小型雕刻品以及各类兵器。玉石质地坚硬,因此新石器时代常以玉刀为武器,不过玉刀通常用作官阶或军衔之象征。  近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拍卖会上拍出几件国外收藏家收藏的高古玉,国内
期刊
各种青铜动物造型千姿百态,十分华丽,凝重中又蕴含着神秘,仿佛把人们带到了3000年前的动物世界。这些接近动物原形的酒器以尊为主,采取写真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了动物的各个部位,独具匠心地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的美观效应。  眉县出士的西周盠驹尊  驹尊昂首挺胸,竖耳垂尾,背有可以开合的小兽钮盖,腹两侧和盖钮上饰涡纹和云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剪鬃束尾,稚气十足,活泼可爱。  岐山出土的西
期刊
粉彩是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粉彩瓷是在高温烧制的白瓷胎釉面上,施以玻璃白与传统彩料,再低温烧制的釉上彩瓷。  清代康熙晚期,制瓷工匠在珐琅彩和康熙五彩基础上创烧了粉彩这一新品种,它萌芽于清代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时期,到了乾隆年间更是得到了极盛的发展,故《陶雅》称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粉彩瓷器属于草创阶段
期刊
常见年轻人追星,多有些不可理解,暗想他们年少轻狂,易对明星喜欢、崇拜,从而追逐。其实所谓明星也没什么,不过有某种超越一般的特长或能力者,何必狂热地追、苦心地恋呢!人上了一定年纪,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那种激情慢慢会平淡下来。喜好还会有,只是会顺其自然,不会强迫或任性于某事、某物、某人,自我最终是更重要的。  玩藏浅绛的追星十分普遍,什么几大家、几文士或自己特喜欢的画师、画作,皆会在我们心中放大、膨胀
期刊
清初有一款民窑青花瓷画很别致(图1):净素的器物内底上画着一张香几,香几上安放一只香炉,香炉中有一两缕青烟在袅袅燃升(见图2图10)。这幅看似简单的瓷画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流行一时,表明它的内涵其实并不简单。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寓意呢?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中国古代一直有焚香的习俗。最早的相关记录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当年尧舜禅让,舜接帝位后,“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见《尚书·舜典篇》)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