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今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历史作为一门兼具工具类和人文类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达到学生批判思维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历史学科是对过去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重现和总结,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人为意识判断在其中,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按照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要打破旧理念的束缚,积极探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途径。
一。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1)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应该有独立的思考和反思能力。在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需要对自身观念和它的可变性具有一定的知觉和意识,理解自己承担责任。这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顺利解决各种疑惑,养成问题意识的必然途径。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会意识到自身思想认知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受他人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观点并不能经受住别人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所以,学生们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学生可以具备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现在公民素质的明显标准就是具备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明白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才能做出最理性科学的判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统一坚定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民主事业坚固磐石的必经途径。历史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历史来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社会所发生的事情,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2)学生身处信息爆炸时代需要学会质疑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大力推广,使知识传递的速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同时很多伪知识也凭借着网络技术的便利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很多专家的个人见解都有一定的角度和时代局限性。如果学生没有质疑能力,就会被形形色色的虚假信息所蒙骗。所以,学生必须学会批判性思维,在质疑中寻求答案。
(3)学生身处全球化时代需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活动会日益密切,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过度的美化会造成学生的骄傲心理,如果受到某些恶意丑化的历史宣传时,也容易造就学生的自卑心理或者愤世心态。当出现文化冲突的时候,我们的青年学生应该学会理性思考,树立一个不偏不倚的民族观念。
二、批判性思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的机会
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师的“一言堂”,类似于 “八股”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的书呆子,被禁锢的思维意识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是毫无意义的。历史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摆脱权威迷信的错误意识,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是对已发生事件的一种认识和解释,事件本身具有固定性,但事件之间的联系判断具有主观性,这种思维意识会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这也为学生的批判思维提供了学习的空间。学生长期在这种思维意识的环境熏陶下,会对历史形成全面的认识。例如在认识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时,对实现历史大一统的历史背景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了解,避免陷入对历史人物的过度崇拜,养成科学的历史观。
(2)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学科是一个具有严密理论系统的学科,学习内容从远古人类的足迹初探到现在的时代变革,从中原华夏延伸到世界各处。从经济基础到政治体系,从文化发展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世界的人类发展的轨迹都被展现出来。事物之间是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我们的经验就来源于实践获取和书本认知。这也是人们可以从零零散散的历史线索中,串联出历史发展的轨迹的原因。因此,运用知识迁移能力是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学生应该在梳理好历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积极思考事件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通过纵向和横向之间的比较来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客观的评价。比如在学习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学生对当时世界各国的历史背景进行思考,从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大国之间经济地位的重新分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于是就有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战略斗争。导火索事件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学会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见事件的内在本质。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历史事件,对分析内容进行分析思考,通过知识迁移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历史发展到信息技术时代,全球的知识经济迅猛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创新能力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新课改就是顺应时代人才培养标准而需要迫切推进的。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形成科学历史观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论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曹勇.江苏教育.2016(35)
[2]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D].马瑶瑶.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姚贵石,1991年11月,男,云南文山,富宁县洞波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
关键词:初中历史;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历史学科是对过去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重现和总结,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人为意识判断在其中,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按照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要打破旧理念的束缚,积极探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途径。
一。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1)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应该有独立的思考和反思能力。在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需要对自身观念和它的可变性具有一定的知觉和意识,理解自己承担责任。这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顺利解决各种疑惑,养成问题意识的必然途径。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会意识到自身思想认知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受他人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观点并不能经受住别人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所以,学生们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学生可以具备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现在公民素质的明显标准就是具备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明白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才能做出最理性科学的判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统一坚定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民主事业坚固磐石的必经途径。历史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历史来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社会所发生的事情,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2)学生身处信息爆炸时代需要学会质疑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大力推广,使知识传递的速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同时很多伪知识也凭借着网络技术的便利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很多专家的个人见解都有一定的角度和时代局限性。如果学生没有质疑能力,就会被形形色色的虚假信息所蒙骗。所以,学生必须学会批判性思维,在质疑中寻求答案。
(3)学生身处全球化时代需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活动会日益密切,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过度的美化会造成学生的骄傲心理,如果受到某些恶意丑化的历史宣传时,也容易造就学生的自卑心理或者愤世心态。当出现文化冲突的时候,我们的青年学生应该学会理性思考,树立一个不偏不倚的民族观念。
二、批判性思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的机会
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师的“一言堂”,类似于 “八股”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的书呆子,被禁锢的思维意识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是毫无意义的。历史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摆脱权威迷信的错误意识,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是对已发生事件的一种认识和解释,事件本身具有固定性,但事件之间的联系判断具有主观性,这种思维意识会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这也为学生的批判思维提供了学习的空间。学生长期在这种思维意识的环境熏陶下,会对历史形成全面的认识。例如在认识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时,对实现历史大一统的历史背景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了解,避免陷入对历史人物的过度崇拜,养成科学的历史观。
(2)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学科是一个具有严密理论系统的学科,学习内容从远古人类的足迹初探到现在的时代变革,从中原华夏延伸到世界各处。从经济基础到政治体系,从文化发展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世界的人类发展的轨迹都被展现出来。事物之间是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我们的经验就来源于实践获取和书本认知。这也是人们可以从零零散散的历史线索中,串联出历史发展的轨迹的原因。因此,运用知识迁移能力是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学生应该在梳理好历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积极思考事件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通过纵向和横向之间的比较来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客观的评价。比如在学习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学生对当时世界各国的历史背景进行思考,从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大国之间经济地位的重新分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于是就有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战略斗争。导火索事件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学会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见事件的内在本质。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历史事件,对分析内容进行分析思考,通过知识迁移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历史发展到信息技术时代,全球的知识经济迅猛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创新能力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新课改就是顺应时代人才培养标准而需要迫切推进的。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形成科学历史观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论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曹勇.江苏教育.2016(35)
[2]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D].马瑶瑶.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姚贵石,1991年11月,男,云南文山,富宁县洞波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