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问题”教学,意在通过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数学情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针对所观察的数学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在“情境—问题”的4个环节中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多方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原则:
(1)以提出问题为中心的原则;(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原则;(3)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寓教于乐的原则;(4)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5)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原则。综合上述几点,开展“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建议按以下教学策略来实施:(1)情境引入;(2)引导提问;(3)开展讨论交流;(4)关注问题解决及数学应用;(5)布置情境作业,开展数学活动;(6)注重精讲,引导学生思考;(7)重视回顾总结,发展学生的原认知。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是教师体现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
在《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课堂教学中,先用课件及圆锥实物模型向学生讲清圆锥的有关概念,然后以圆锥实物体创设情境:“一个圆锥形零件的母线长5cm,底面半径3cm,?(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这对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起到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看,学生提出了“圆锥的高是多少?圆锥底面周长是多少?圆锥底面面积是多少?圆锥侧面面积及全面积是多少?”等问题,无论从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圆锥的侧面积是多少?”、“圆锥的全面积是多少?”时遇到困难,教师借此自然引入新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演示圆锥侧面展开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圆锥及其展开图各要素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时能有的放矢,为学生自主探索圆锥侧面积公式及全面积公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教学侧面积及全面积公式应用时,列举两个例题,并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圆锥侧面积及全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同时,这样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变换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及意识。长此以往,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必然会加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提高,在学习中必然会养成主动探索的好习惯。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的主动性还比较差,说明以前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还在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但在数学“情境—问题”教学中,只要按照“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知识应用”的基本模式实施教学,并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原则:
(1)以提出问题为中心的原则;(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原则;(3)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寓教于乐的原则;(4)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5)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原则。综合上述几点,开展“情境—问题”数学教学,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建议按以下教学策略来实施:(1)情境引入;(2)引导提问;(3)开展讨论交流;(4)关注问题解决及数学应用;(5)布置情境作业,开展数学活动;(6)注重精讲,引导学生思考;(7)重视回顾总结,发展学生的原认知。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是教师体现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
在《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课堂教学中,先用课件及圆锥实物模型向学生讲清圆锥的有关概念,然后以圆锥实物体创设情境:“一个圆锥形零件的母线长5cm,底面半径3cm,?(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这对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起到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看,学生提出了“圆锥的高是多少?圆锥底面周长是多少?圆锥底面面积是多少?圆锥侧面面积及全面积是多少?”等问题,无论从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圆锥的侧面积是多少?”、“圆锥的全面积是多少?”时遇到困难,教师借此自然引入新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演示圆锥侧面展开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圆锥及其展开图各要素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时能有的放矢,为学生自主探索圆锥侧面积公式及全面积公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教学侧面积及全面积公式应用时,列举两个例题,并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圆锥侧面积及全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同时,这样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变换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及意识。长此以往,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必然会加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提高,在学习中必然会养成主动探索的好习惯。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的主动性还比较差,说明以前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还在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但在数学“情境—问题”教学中,只要按照“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知识应用”的基本模式实施教学,并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是完全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