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学科课程内容开展的原动力,是对人的情感发展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态度反映、内心想法和个体差异造成的落差等社会化因素。学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关注不够,同时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没有进行实际的分析,没有考虑到家庭教育因素和心理健康引导,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的关注度。基于留守儿童本身特点出发,这个特殊群体在情感教育上更应该得到重视和更多的关爱。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原因;对策
前言
当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将子女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由于留守儿童监护者多为隔代教育,存在代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不利于儿童正确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培养,不利于后续学习和发展。因此,通过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原因分析研究,寻求合理措施改善其中不足,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纵观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情感教育缺失问题较为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留守儿童走入歧途,反映出当前社会矛盾。就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关心不足,安全感缺失。
留守儿童父母多数从事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的工作,回家机会少,缺少足够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不足。由于留守儿童的祖辈年龄较大,身体较弱,在日常生活中,祖辈仅仅能够满足留守儿童基本吃饱穿暖问题,却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受到不良风气影响走入歧途。还有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力度不足,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重视不足,并且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难以满足孩子心理诉求。
(二)留守儿童自尊心强,滋生自卑情绪。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留守儿童自尊心强,受到他人的嘲笑容易滋生自卑情绪。留守儿童内心敏感,害怕受到他人的讽刺和打击,对家庭成员的批评情绪十分抵触,甚至会曲解他人的意思。而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多数精力投入到学生学习成绩增长方面,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于孩子的不足和问题不耐烦,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甚至导致孩子自暴自弃,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成效。农村学校缺少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未能认识到留守儿童心理疏导重要性,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未能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缺少良性教育体验。
(三)情感教育技巧不足。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代理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在情感教育中未能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不懂得如何有针对性地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沟通。首先,家庭教育方式的单一粗鲁,导致孩子从小对父母的教育行为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时候家长的随意谩骂在学生心理造成了嚴重的负面影响。其次,生硬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难以接受。再次,农村留守儿童多半由长辈抚养和教育,这就更加放纵了学生的任意发展,导致长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学校的学习情况。
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监护人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问题,代理监护人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代理监护人需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寻求合理措施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情感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倾听留守儿童的诉求和苦恼,进行心理疏导。对于留守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应该盲目批评和反对,而是需要在了解具体原因基础上,寻求合理措施予以解决,消除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隔阂。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以爱滋润心灵。
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精神寄托场所,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在集体生活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团结友爱精神和责任感。饱含爱心的教师,可以带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呵护与关爱,肯定和欣赏他们。师生之间建立情感纽带,唤醒学生之间的爱,滋润孩子心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在班级活动中展示自身特长,挖掘潜能和价值。如组织生日会,为过生日的同学献唱歌曲和舞蹈,帮扶后进生,带给留守儿童良好的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锻炼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生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特点,缺少关爱、呵护,在独处时心灵孤单,课余生活较为无聊,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情感教育,性格逐渐扭曲,出现不合群、孤僻和说谎等心理障碍。这时,教师伸出关怀的双手,带给留守儿童更多情感教育和熏陶,引导孩子理解父母艰难,并对教师和家长感恩。在班级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师正确引导下,有意的锻炼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渗透道德教育理念,促使留守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
(四)树立学生的情感需求为主的学校情感呵护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隐性的教育内容,对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体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为了更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情感缺失,掌握情感教育的状况,发挥情感教育的内在价值,使留守儿童享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熏陶。情感教育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因为每个留守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间存在诸多的差异,情感教育的引导上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心理和引导学生自我情感的修复完善。情感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缺失,更重要的是关注个性差异,逐个对症下药,达到解决学生的情感困惑,优化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学生良好的内心品质。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问题,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和爱护,积极与留守儿童沟通和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带给留守儿童良好情感熏陶,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照云,朱其志,刘传俊等.江苏省488名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79.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原因;对策
前言
当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将子女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由于留守儿童监护者多为隔代教育,存在代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不利于儿童正确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培养,不利于后续学习和发展。因此,通过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原因分析研究,寻求合理措施改善其中不足,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纵观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情感教育缺失问题较为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留守儿童走入歧途,反映出当前社会矛盾。就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关心不足,安全感缺失。
留守儿童父母多数从事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的工作,回家机会少,缺少足够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不足。由于留守儿童的祖辈年龄较大,身体较弱,在日常生活中,祖辈仅仅能够满足留守儿童基本吃饱穿暖问题,却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受到不良风气影响走入歧途。还有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力度不足,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重视不足,并且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难以满足孩子心理诉求。
(二)留守儿童自尊心强,滋生自卑情绪。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留守儿童自尊心强,受到他人的嘲笑容易滋生自卑情绪。留守儿童内心敏感,害怕受到他人的讽刺和打击,对家庭成员的批评情绪十分抵触,甚至会曲解他人的意思。而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多数精力投入到学生学习成绩增长方面,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于孩子的不足和问题不耐烦,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甚至导致孩子自暴自弃,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成效。农村学校缺少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未能认识到留守儿童心理疏导重要性,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未能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缺少良性教育体验。
(三)情感教育技巧不足。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代理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在情感教育中未能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不懂得如何有针对性地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沟通。首先,家庭教育方式的单一粗鲁,导致孩子从小对父母的教育行为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时候家长的随意谩骂在学生心理造成了嚴重的负面影响。其次,生硬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难以接受。再次,农村留守儿童多半由长辈抚养和教育,这就更加放纵了学生的任意发展,导致长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学校的学习情况。
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监护人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问题,代理监护人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代理监护人需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寻求合理措施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情感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倾听留守儿童的诉求和苦恼,进行心理疏导。对于留守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应该盲目批评和反对,而是需要在了解具体原因基础上,寻求合理措施予以解决,消除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隔阂。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以爱滋润心灵。
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精神寄托场所,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在集体生活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团结友爱精神和责任感。饱含爱心的教师,可以带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呵护与关爱,肯定和欣赏他们。师生之间建立情感纽带,唤醒学生之间的爱,滋润孩子心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其中,在班级活动中展示自身特长,挖掘潜能和价值。如组织生日会,为过生日的同学献唱歌曲和舞蹈,帮扶后进生,带给留守儿童良好的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锻炼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生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特点,缺少关爱、呵护,在独处时心灵孤单,课余生活较为无聊,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情感教育,性格逐渐扭曲,出现不合群、孤僻和说谎等心理障碍。这时,教师伸出关怀的双手,带给留守儿童更多情感教育和熏陶,引导孩子理解父母艰难,并对教师和家长感恩。在班级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师正确引导下,有意的锻炼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渗透道德教育理念,促使留守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
(四)树立学生的情感需求为主的学校情感呵护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隐性的教育内容,对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体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为了更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情感缺失,掌握情感教育的状况,发挥情感教育的内在价值,使留守儿童享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熏陶。情感教育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因为每个留守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间存在诸多的差异,情感教育的引导上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心理和引导学生自我情感的修复完善。情感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缺失,更重要的是关注个性差异,逐个对症下药,达到解决学生的情感困惑,优化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学生良好的内心品质。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问题,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和爱护,积极与留守儿童沟通和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带给留守儿童良好情感熏陶,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照云,朱其志,刘传俊等.江苏省488名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79.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