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摸底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前提,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任务分层摸底
引言:学校教育主要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 只有在课堂教学上多下功夫, 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初三开设的化学课程,是学生刚触到的,也是化学的入门学科。由于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学好化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学生不只是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在自己的生活上。和实际相联系起来。能很清楚的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那么,对于化学的课堂教学分层摸底,就有很高的要求。只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摸底,才能把化学上得丰富多彩。
1、分层摸底
1.1 了解差生和优生的学习情况
差生和优生只是用成绩来衡量的,他们的智慧没有高低,有此区别,在于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各自的努力程度不同罢了。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对他们认知领域进行摸底,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导。当然,也要对他们情感领域进行摸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如果老师能使每位学生都满怀激情地奔向目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1]。
1.2 在交谈中了解学生知识的缺陷
学生的前期知识缺陷不一定是在本节课内进行.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批改作业等都可获得信息,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补偿,可以在课堂内教学进行,也可以利用上课前的课外时间进行。对学生前期知识进行摸底。在课堂上采取的形式可以是用难度不同的问题,分别问低、中、高层学生。也可以用难度不同的题目进行小测验.可以在上课前进行,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进行[2]。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对各层学生表现出来的缺陷都给予补偿.全班性的问题全班集中进行,对于高、中、低各层的问题分层进行,必要时还个别进行。
1.3 在教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要进行复习
各个层次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并不是都掌握得很好,因此,在教学时,在讲到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不过,最好是和新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更有兴趣 。例如,学习初三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节内容时,不光要讲到“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过程与方法。而且还要提到上节讲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
2、分层明确目标
2.1 明确目标的教学意义
教学目标既是对学生,也是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及班中各层次学生可能性水平,制定与各层次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将这些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师生都明确学什么,各层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评价[3]。例如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知识点,低层目标是: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大致了解其实质,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中层目标是:不仅要记住内容,还要能说明其实质,能进行一般的应用;高层目标是:熟记其内容,理解其实质,能进行复杂、综合应用。
2.2 目标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展示
目标的形式展示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初三化学“分子 原子 离子”这章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对分子、原子、离子写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并且提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或者在讲新课之前用小黑板或多媒体投影等形式一次集中地展示,但从实用、实效出发,应以口叙为主[4]。
2.3 目标要清晰明了
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各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讲,目标不清不楚的话,学生很难理解要上课的重难点。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用微观的世界看物质”时,倘若教师没有把目标明确,那么很大的一部分学生是很难听懂的,因为这是初中生刚接触的新东西,又是微观的世界。因此,在教学前明确目标,以便发挥目标“激励凝聚、导思、启发、教练、管理”等的功能。可以在新课前突出明确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在教学中逐步分层认定,给予强化,效果会更好[5]。
3、分层教学新知
3.1 组织形式
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先按中层学生的要求进行全班集体讲解.听懂了的中、高层学生先做老师布置的练习,此时老师对低层学生再讲解.低层学生在听了集体讲解后,对知识已有了大致的印象,教师再增加些准备性的知识内容,搭好“台阶”降低“坡度”和“高度”,使学生顺利达标.然后低层学生做练习,高层学生听老师讲解更高层次的问题[6]。个别学生和个别问题可由组内的高层学生帮助解决,也可在学生做分层练习时,由教师抽空给予个别辅导。但教师在教学中是服务者,要激发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多问,让学生多动手,不代学生讲,不代学生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只有主导、主体和谐统一,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才是教学的成功。
3.2 察言观色
初中生毕竟不时成年人,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各有心思、心事。所以有些学生可能某种原因。在晚上没有睡好,白天上课听不进去。老师在讲课时,不能用语言讥讽,应该关切的询问他们为何这样。这样以来,老师不光只是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还能更好的和学生相处。针对学生注意力的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以及优等生需自我表现的特点,分层递进教学应严格执行老师讲解与学生活动交替进行,一节课,学生的活动与教师讲解的时间比可达1: 1,至少1:2.教师连续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教师较长时间的讲授会使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产生间断性的分散,影响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与理解,造成“尽管老师反复讲,学生还是多次错”的局面。学生活动的形式有练习、讨论、竞赛、实验、回答问题等。
3.3 融会贯通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想而之。那是因为老师比学生懂的多。那么,在教学中,对老师的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不只是在专业方面要广、要博,更要精。在讲教学的内容时,还可以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可以提到数学上的最大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参考文献
[1]吴星.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鄂生碧,张应年.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4(2)
[4]林清华,何恩基.什么是一堂好课 [J].中小学管理,2004 (6)
[5]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南宁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任务分层摸底
引言:学校教育主要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 只有在课堂教学上多下功夫, 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初三开设的化学课程,是学生刚触到的,也是化学的入门学科。由于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学好化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学生不只是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在自己的生活上。和实际相联系起来。能很清楚的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那么,对于化学的课堂教学分层摸底,就有很高的要求。只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摸底,才能把化学上得丰富多彩。
1、分层摸底
1.1 了解差生和优生的学习情况
差生和优生只是用成绩来衡量的,他们的智慧没有高低,有此区别,在于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各自的努力程度不同罢了。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对他们认知领域进行摸底,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导。当然,也要对他们情感领域进行摸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如果老师能使每位学生都满怀激情地奔向目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1]。
1.2 在交谈中了解学生知识的缺陷
学生的前期知识缺陷不一定是在本节课内进行.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批改作业等都可获得信息,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补偿,可以在课堂内教学进行,也可以利用上课前的课外时间进行。对学生前期知识进行摸底。在课堂上采取的形式可以是用难度不同的问题,分别问低、中、高层学生。也可以用难度不同的题目进行小测验.可以在上课前进行,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进行[2]。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对各层学生表现出来的缺陷都给予补偿.全班性的问题全班集中进行,对于高、中、低各层的问题分层进行,必要时还个别进行。
1.3 在教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要进行复习
各个层次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并不是都掌握得很好,因此,在教学时,在讲到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不过,最好是和新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更有兴趣 。例如,学习初三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节内容时,不光要讲到“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过程与方法。而且还要提到上节讲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
2、分层明确目标
2.1 明确目标的教学意义
教学目标既是对学生,也是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及班中各层次学生可能性水平,制定与各层次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将这些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师生都明确学什么,各层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评价[3]。例如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知识点,低层目标是: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大致了解其实质,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中层目标是:不仅要记住内容,还要能说明其实质,能进行一般的应用;高层目标是:熟记其内容,理解其实质,能进行复杂、综合应用。
2.2 目标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展示
目标的形式展示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初三化学“分子 原子 离子”这章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对分子、原子、离子写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并且提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或者在讲新课之前用小黑板或多媒体投影等形式一次集中地展示,但从实用、实效出发,应以口叙为主[4]。
2.3 目标要清晰明了
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各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讲,目标不清不楚的话,学生很难理解要上课的重难点。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用微观的世界看物质”时,倘若教师没有把目标明确,那么很大的一部分学生是很难听懂的,因为这是初中生刚接触的新东西,又是微观的世界。因此,在教学前明确目标,以便发挥目标“激励凝聚、导思、启发、教练、管理”等的功能。可以在新课前突出明确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在教学中逐步分层认定,给予强化,效果会更好[5]。
3、分层教学新知
3.1 组织形式
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先按中层学生的要求进行全班集体讲解.听懂了的中、高层学生先做老师布置的练习,此时老师对低层学生再讲解.低层学生在听了集体讲解后,对知识已有了大致的印象,教师再增加些准备性的知识内容,搭好“台阶”降低“坡度”和“高度”,使学生顺利达标.然后低层学生做练习,高层学生听老师讲解更高层次的问题[6]。个别学生和个别问题可由组内的高层学生帮助解决,也可在学生做分层练习时,由教师抽空给予个别辅导。但教师在教学中是服务者,要激发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多问,让学生多动手,不代学生讲,不代学生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只有主导、主体和谐统一,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才是教学的成功。
3.2 察言观色
初中生毕竟不时成年人,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各有心思、心事。所以有些学生可能某种原因。在晚上没有睡好,白天上课听不进去。老师在讲课时,不能用语言讥讽,应该关切的询问他们为何这样。这样以来,老师不光只是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还能更好的和学生相处。针对学生注意力的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以及优等生需自我表现的特点,分层递进教学应严格执行老师讲解与学生活动交替进行,一节课,学生的活动与教师讲解的时间比可达1: 1,至少1:2.教师连续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教师较长时间的讲授会使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产生间断性的分散,影响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与理解,造成“尽管老师反复讲,学生还是多次错”的局面。学生活动的形式有练习、讨论、竞赛、实验、回答问题等。
3.3 融会贯通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想而之。那是因为老师比学生懂的多。那么,在教学中,对老师的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不只是在专业方面要广、要博,更要精。在讲教学的内容时,还可以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可以提到数学上的最大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参考文献
[1]吴星.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鄂生碧,张应年.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4(2)
[4]林清华,何恩基.什么是一堂好课 [J].中小学管理,2004 (6)
[5]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南宁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