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在择优选才、保证生源质量和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政策公平;技术相容;制度改革
教育部已出台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五个配套实施意见。河北省是生源大省,推进改革既要积极更要稳妥,笔者通过调研和阅读相关资料,颇有感悟。
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社会各界对高考“分类考试”改革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高考“分类考试”改革意义重大,可以引导基础教育体系逐渐分层,改变只重视“高学历”的人才选拔方式,真正实现评判标准的多样化。也有人认为,高考“分类考试”改革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亮点,对于解决当前教育问题作用不大。
1.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否真正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公平是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高考制度设计不仅要维护考试过程的公平,而且要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公平就是使考生在考试计分和录取等环节得到平等对待,如果有考试需要特殊照顾(如免考、加分等),应予以照顾。例如:对于残障考生,应该将他们特殊安排在适当的环境里考试,并对其进行公平考核,同时也要确保这些安排不会给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
2.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否能够真正减轻师生负担?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出发点之一是期望能真正减轻考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但现实却并不遂人愿。如当年广西本、专科考试分类改革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报考人数一边倒,只有10%左右的学生直接报考专科,很多报本科的考生最后都得考两次,这反而增加了考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导致家长和学生意见很大。
3.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设置和考试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是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涉及高考公平与否和考核标准科学与否。浙江和江西的高考分类考试改革把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作为本科和高职(高专)共同的考试科目,但题型结构和考试内容都没有变化,这显然违反高考分类考试改革的初衷。
二、关于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
1.优化高考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与功能。高考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实情,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教育规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是应从长远规划着眼,短期目标着手,进一步优化高考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和整体功能。二是应着力保证高考制度的公平规范。
2.调整招生计划制度的规制范围和方式。招生计划制度的规制范围和方式,是制约我国当前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应在高校的招生计划制定及录取范围划分上下功夫,完善录取政策,保证录取过程的公平、公正。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应进一步转变职能,确立服务意识,打造更为完善的、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录取信息平台,供各学生和高校使用。
3.坚持政策制定公开、执行政策透明。公平的政策从何而来?用罗尔斯的话来说,理性的个人,在摆脱自身种种偏见之后,大家一致同意的社会契约,就是公平,公平就是“没有偏见”。高考改革既不应无视民意,也不能完全为民意所左右,而应在了解民意、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出正确的决策。
公平的政策需要公平地实施,政策需要机构或个人落实,一项政策公布后,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高考政策尤为特殊,许多细节通常是考试机构隐秘执行的,黑箱作业制定的政策,即使公平也难免受到公众的怀疑。只有公开政策制定过程,集合民意,并接受社会监督,才能保证公平。
4.建立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监测和调节机制,政策实施需要测评技术配合。考试机构是高考政策最主要的执行者,为了保证考试机构公平公正,在社会上有公信力,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对于新出台的高考政策,考试机构应当聘请测评技术专家研究设计配套的测评技术、方法和措施,并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批,唯有如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才能日趋完善。
综上所述,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一定会在坚持全国统一考试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多元化考试评价标准与选拔录取相结合的体系,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高校加强自我约束,社会中介规范服务,各方面在有效监督中循序渐进,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一定会朝着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方向迈进,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姜泓冰.本专科分开考试具破冰意义[N].京华时报,2010-3-14.
[2]戴家干.坚持公平公正,深化高考改革[J].求是,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基于政策公平性与技术相容性的河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407017)。
关键词:政策公平;技术相容;制度改革
教育部已出台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五个配套实施意见。河北省是生源大省,推进改革既要积极更要稳妥,笔者通过调研和阅读相关资料,颇有感悟。
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社会各界对高考“分类考试”改革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高考“分类考试”改革意义重大,可以引导基础教育体系逐渐分层,改变只重视“高学历”的人才选拔方式,真正实现评判标准的多样化。也有人认为,高考“分类考试”改革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亮点,对于解决当前教育问题作用不大。
1.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否真正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公平是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高考制度设计不仅要维护考试过程的公平,而且要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公平就是使考生在考试计分和录取等环节得到平等对待,如果有考试需要特殊照顾(如免考、加分等),应予以照顾。例如:对于残障考生,应该将他们特殊安排在适当的环境里考试,并对其进行公平考核,同时也要确保这些安排不会给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
2.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否能够真正减轻师生负担?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出发点之一是期望能真正减轻考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但现实却并不遂人愿。如当年广西本、专科考试分类改革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报考人数一边倒,只有10%左右的学生直接报考专科,很多报本科的考生最后都得考两次,这反而增加了考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导致家长和学生意见很大。
3.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设置和考试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是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涉及高考公平与否和考核标准科学与否。浙江和江西的高考分类考试改革把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作为本科和高职(高专)共同的考试科目,但题型结构和考试内容都没有变化,这显然违反高考分类考试改革的初衷。
二、关于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
1.优化高考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与功能。高考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实情,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教育规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是应从长远规划着眼,短期目标着手,进一步优化高考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和整体功能。二是应着力保证高考制度的公平规范。
2.调整招生计划制度的规制范围和方式。招生计划制度的规制范围和方式,是制约我国当前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应在高校的招生计划制定及录取范围划分上下功夫,完善录取政策,保证录取过程的公平、公正。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应进一步转变职能,确立服务意识,打造更为完善的、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录取信息平台,供各学生和高校使用。
3.坚持政策制定公开、执行政策透明。公平的政策从何而来?用罗尔斯的话来说,理性的个人,在摆脱自身种种偏见之后,大家一致同意的社会契约,就是公平,公平就是“没有偏见”。高考改革既不应无视民意,也不能完全为民意所左右,而应在了解民意、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出正确的决策。
公平的政策需要公平地实施,政策需要机构或个人落实,一项政策公布后,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高考政策尤为特殊,许多细节通常是考试机构隐秘执行的,黑箱作业制定的政策,即使公平也难免受到公众的怀疑。只有公开政策制定过程,集合民意,并接受社会监督,才能保证公平。
4.建立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监测和调节机制,政策实施需要测评技术配合。考试机构是高考政策最主要的执行者,为了保证考试机构公平公正,在社会上有公信力,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对于新出台的高考政策,考试机构应当聘请测评技术专家研究设计配套的测评技术、方法和措施,并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批,唯有如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才能日趋完善。
综上所述,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一定会在坚持全国统一考试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多元化考试评价标准与选拔录取相结合的体系,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高校加强自我约束,社会中介规范服务,各方面在有效监督中循序渐进,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一定会朝着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方向迈进,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姜泓冰.本专科分开考试具破冰意义[N].京华时报,2010-3-14.
[2]戴家干.坚持公平公正,深化高考改革[J].求是,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基于政策公平性与技术相容性的河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40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