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生社会中感受发展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603469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的价值在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从学者而言,也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学者做研究的过程,要唯学术,去功利。第二,做研究一定要有自信。以我自己来说,从1998年开始研究“共生”的问题,“共生”這个概念是国外的学者提出来的,我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把它移植到社会学里面,以“共生”处理所有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社会共生论”,这是原创性的。我认为“共生”涵盖了人类所有领域,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等。
  1998年,我第一篇文章出来之后,由于观点新,中央文件没有提,社论也没有说,所有杂志都不敢发表。我也不着急,就一直放着。到了2000年,我在湖北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社会共生论》,反响很好。是我第一次在老家发文章,一直心存感激,特别感谢时任主编陈昆满先生。就这样坚持不懈了多年,接受的人逐渐多起来了,因为社会本来就是共生的嘛。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共生是无处不在的:家庭、社区、企业、学校、医院、机关等等,哪里不是共生的?国际社会也是共生的。2012年我发表了《国际共生论》。共生,这是最基本的存在。共生的好坏则是价值判断问题。比如夫妻关系是共生的,有的夫妻关系很好,有的吵架;同事关系也是共生的,有的矛盾很多,有的比较合作;劳资关系也是共生的,有的老板和工人关系很好,有的老板压榨工人,有的工人对老板也不客气,等等。后来不断有学者把它引申到各个领域中去做研究,到现在,慢慢成气候了。
  为什么谈这个话题呢?因为十九大报告里面有十四条纲要,其中有一条就说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我感到很欣慰。从最初的不被承认、没地方发文章,到带学生可以用“共生”来做选题,上课也可以讲,最后出专著,这说明社会在进步。学者就是要做你认为有价值研究,至于在此之后社会能不能采纳、能不能得到运用和推广,这不是你的事。有没有价值?由历史评价。人家用还是不用?各有选择自由。
  “做学者也要有自信,没有自信不能坚持”
  有自信才能坚持。十年磨一剑,是对所有人的鼓励。无论干哪一行,都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社会共生论,前前后后,磨了快20年。凡是有机会我就讲共生论,开会讲“共生”,写文章讲“共生”,带学生讲“共生”,包括带博士、博士后都讲“共生”。学者如果跟风、跟浪的话,就不会有积累和升华,这是我的体会。你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对社会的分析真的是有价值的、对社会做了比较好的解读,迟早会有人认可。即使不认可,又有什么关系?学者的价值在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几十年来,我做学问始终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说假话。文人以文存在。学者说假话,何异于卖假药、假酒的奸商?第二,真话分批说。为何分批说?为了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第三,说话要有根据,不可信口雌黄。第四,说话要有新意。切不可重复正确的废话。如果抽样调查证明“人不吃饭会饿死”。此类研究,有何意义?值得深思的是,如此这般的所谓研究,现在很多。
  “做学问,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涉及到哲学。有人习惯于用唯物、唯心给古代经典贴标签,讲这个唯物,那个唯心,这方法就有问题。中国的哲学有它自己的基本命题,有自己的推演方式,有自己的脉络,不可简单划成唯物或唯心。例如《周易》你说是唯物还是唯心呢?它里面讲神,从这个角度你可以说它是唯心的;八卦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也可说它是唯物的。孰是孰非?《周易》强调师法自然,看自然如何运行,然后得到启发,这个启发就是哲学。不能讲《周易》是唯物还是唯心,它核心精神就是师法自然。
  再说到“共生”,这是人家的命题,但“社会共生”这个基本观点是我提出来的,国外学界之前将“共生”应用在社区、文化领域,我将它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共三十六条,其中有我们的发展哲学、阴阳平衡、道法自然等。把中国的经典和西方的某些观点对接,然后根植于当前的现实,创造自己的概念,解释中国的问题。
  “物理问题最后是哲学问题,一切的问题又都是社会问题”
  我大学的时候,就一直思考物理的哲学前提,因为物理问题最后是哲学问题。后来转到社会学,因为社会更鲜活。我平反回来以后,教哲学教了很多年。
  从这时候开始,我和《周易》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是我“两史两经一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史”讲的时间比较长,一个是科学思想史,一个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史,“两部经”,《道德经》和《周易》,然后归结为一论:社会共生论。我在复旦是最早上《周易》这门课的。复旦比较开通,我当时打了报告,要求开课,叫《周易和中国文化》,学校教务处比较开放,就同意了。现在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叫吴晓波,他选过我的课。有次开会相遇,他说,胡老师,我跟你学过易经。当时许多人认为它是迷信,至少是算命的书。但我觉得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我原来专业不学这个,后来越研究越觉得它有价值,它是一部伟大的哲学经典,可以解释很多问题。道家奉为三玄之冠,儒家视为六经之首。一部经典,被儒道两家都认可,是极为少见的。
  中国要发展,要从《周易》汲取智慧,要有变通的智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界在变,你不变行吗?变通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周易》是反教条的,视《周易》为迷信是绝对的错误。何谓迷信?从学理上讲,教条至上。“一句顶一万句”就是迷信。《周易》反教条,怎么会是迷信?现在慢慢地认同了,讲《周易》的多起来了,这个非常重要。但是,《周易》这部经典比较神秘,难懂,弄得不好,会走火入魔,装神弄鬼。怎样避免?必须遵循古人“生活易”原则,结合现实研修感悟。跟我学周易的很多,学生们有感悟,用于工作,颇有收获。周易有大智慧,这个大智慧不是西方的智慧所能全部替代的。西方有西方的,我们有我们的,各有千秋,应相互学习,互作补充。易经提的问题很重要,易传的发挥很深邃,由占卜上升到哲学,历代著名的学者都有所发挥,著书立说。因此,易学是一个很庞大的知识系统,浩如烟海。它其实就是中国人思想的一个发展脉络,也是中国民间智慧的集成,它和民间是互动的,在民间的格言、谚语、歇后语、老古话中找得到《周易》的观念。或者《周易》影响了民间,或者民间上升了《周易》,很难说谁是源,然后再不断地互动。当然,从根本上讲,《周易》来源于生活,这不容置疑。人文经典,哪部不来源于生活?
  “中国的发展就是要消减问题,发扬成绩,改善民生,不断进步”
  1977年清明节,我从军天湖农场回到劳改局,住招待所,等待平反,1978年回复旦。我出来以后,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过程。很有意思的是,我个人处境的变化和社会进步是同步的: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我走出监狱,获平反昭雪;社会继续进步,我能上课了,还能写文章出专著。改革开放,做学问的空间越来越大。
  我们对西方的东西知道的多起来了,对有些基本的概念认识发生了变化。例如,原来说“人权”的概念是反动的概念,后来我们承认人权,承认人权是一个进步的概念。再比如说在大学里面,新的思潮、理论陆续涌来,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史。复旦最明显,它是一流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常有人问,你是左派还是右派?我说“罔顾左右而言他”,这个他,就是问题。不抽象说左右,而具体谈问题。问题很多:社区的问题、社会发育问题、贫富差距的问题、教育公平的问题、医疗问题、环保问题、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公平与效益的问题,不一一列举。我认为中国的发展,从成绩方面讲,成绩巨大,举世瞩目,从问题方面讲,也十分严重,充满艰辛。中国的发展就是要消减问题,发扬成绩,改善民生,不断进步。
  感而慨之,写了几句话,作为结束语。
  筚路蓝缕因何事?个中甘苦自知之。
  研几切忌唯典要,探幽岂能无豪气?
  万方共生成新局,千载难逢有大势。
  愿祈天公佑中华,巨龙腾飞变通时!
其他文献
纳扎尔巴耶夫其人  “岁月如梭,今年纳氏75岁,卡氏己77岁高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所系的哈萨克族是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牧民传统的特点是驰骋辽阔大草原,居高临下选择目标后奔向最佳草场;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属于农耕民族,农民传统的特点是勤劳耕耘自家的3分地,渴盼着老天开恩风调雨顺。他们两位都是古突厥后裔,都起家于重工业,都是当时苏共政治局委员,1990年均由共和国第一书记当选首任总统,都是苏解体后独
期刊
林纾不懂外文,他依靠与人合作的方式,竟成了百年前著名的小说翻译家。他是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其译作也畅行天下。关于林纾的研究论著已有不少,但论述多围绕其译作,其实还有些相关记载散见于近代报刊易被忽略,撷取考察,亦可对林纾及其翻译有更多的了解。  一、林纾对稿酬大为惶恐  不懂外语的林纾与小说翻译结缘带有点偶然性。光绪二十四年,林纾的妻子病故,为帮他排解悲痛,其友王寿昌提议合作翻译法国小
期刊
我是专门做刑事辩护的律师,一般不办民商事案子。但是,在1998年,我却做了一次轰动全国的“屈臣氏搜身案”中屈臣氏方的代理人,算是我律师生涯中的一次例外吧。  屈臣氏搜身案引广泛关注  1998年7月8日上午10点左右,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女大学生钱缘带着她的小侄子走进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四川北路店。当钱缘离开时,店门口警报器鸣响,女保安走出来查看,看到钱缘手里提了一个马甲袋。于是,女保安就拦住了钱
期刊
在广东文化界,韩英是个名人,他才华横溢著作丰硕。他曾经是官员,退休前当过佛山市委副书记、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是作家,业余写作出版了多部小说集、散文集。  我对韩英之所以有所了解,主要来源于我的两位好朋友:谢常青与黄落尘。谢常青,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退休后定居佛山,他和韩英合作写过书;黄落尘,佛山市老作家,他与韩英相交数十年,惺惺相惜感情深厚。他们给我讲述过韩英许多故事,令我对这个学
期刊
台湾自从1979年元旦与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后,对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寻找未来的出路与生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岛内“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斗争,双方互不相让,激烈的程度,超出外界所能想象的范畴。  其实,所谓“保守派”与“开明派”之间的区别,一言以蔽之,差别就在“安定”与“进步”两者,究竟以何为先、为重。  “保守派”的立场,总是祭出“台湾安全与安定”高于一切的大旗,坚持
期刊
江青亲口向戚本禹等人讲述廖沫沙对其有非分之想  在上海,我跟戚本禹见过两次,听他回忆史事。时间虽短促,但感到他记忆力强,连细节都表述清晰,独具价值。所以一听说《戚本禹回忆录》在他辞世之际于香港出版,就尽快找来读了。  政治人物回忆录大概都难免争议的吧,何况戚本禹经历如此奇特复杂。这一回,我的眼光停留在第二部分的一段——  “文革”中有一次江青对我、王力、关锋、文元和穆欣几个人,谈过她的早年历史,穆
期刊
1933年的5月15日,上海《申报》等几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刊发了一条《无名男人,坠楼殒命》的消息:“昨天下午四时许,在昆山路昆山花园后面通到海宁路的一条小弄内,有无名男由四层高楼跌下身亡。身穿灰色哔叽纱长衫,内衣上有怀表同一枚小指南针……那人高高瘦瘦,右额破碎,肠子流出,当场死亡。”  这位坠楼身亡者,就是左联作家、诗人应修人。  缘 由  应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原名应麟德,字修士
期刊
光阴似箭,时光如飞,舅舅王元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  2008年5月初,舅舅已经躺在瑞金医院病床上多日了,听说他情况不好,许多人都赶来看他。那天等到人们离去,直至傍晚,我才陪着九十多岁、步履艰难的母亲来到医院探望,只见舅舅十分疲惫,但姐弟相见情绪激动,母亲强忍住泪水,不愿多打扰他,叮咛了几句,流着眼泪就匆匆地移步离开病房,我赶忙前去搀扶,这时突然听见舅舅大叫了声:“乡乡!”我赶紧跑回舅舅床边,
期刊
周湘琦亲历“长沙大轰炸”  2013年在香港太古城一栋面向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湾的高层寓所中,我见到了梳着当年香港影星夏梦式发型的周湘琦(现名周薇)女士。周女士亲切、热情,讲话声轻柔动听,我们一见如故。来之前我就知道这是一位从不言败的坚强女性,也是一个有着别样人生的将门之后。  现年84岁的周女士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周游的次女,周游是黄埔四期的学生,同届的有刘志丹、谢晋元、林彪、陶铸、张灵甫等人。毕业考试
期刊
雄峙长江之滨的黄鹤楼,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这文化体现在历史掌故、神仙传说、匾额楹联、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种种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诗文化。正是当年崔颢的一首七律,使“驾鹤仙人”的传说变得家喻户晓,使“白云黄鹤”、“芳草晴川”成为武汉的美好代称。自从李白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慨叹后,此诗一直受到后世高度评价,宋代诗论家严羽甚至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