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直以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未能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扬,部分民族音乐甚至已经失传。为此,高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和强化音乐教育下的民族音乐教育。
[关 键 词] 音乐教育;民族音乐;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63-01
一、引言
在近现代的中国音乐教育当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成了我国高校教育的主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却被边缘化。为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育,振兴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让更多的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进行了探讨。
二、当前国内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的整体情况来看,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民族音乐教育更是落后,这一点从高中阶段的音乐学习就能看出来。我国实行高考制度,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音乐课往往会被其他课程占用,民族音乐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当前我国高校通常不会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可以说,大学学习过程中非音乐专业学生几乎不会接触到音乐文化学习,更不用说学习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融合,使我国的民族音乐得以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因素,实现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更进一步发展。然而,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音乐教育,很多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倾向于使用西方的教育方法,继而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产生影响。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族音乐教学课堂
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育,首先就要重视和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为此,高校和高校音乐教师都应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教育理念,转变过去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的音乐教育方式,将民族音乐放在音乐教育的首位。只有树立这样的音乐教育观念,高校领导及教师才会从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出发,在音乐教育中强化民族音乐教育。
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过去以老师教为主的民族音乐教学方法,让大学生成为民族音乐教学的主体,在新课改要求下重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
(二)坚持四大教学原则
当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重,同时伴随着多元文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融合越来越显著,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就必须坚持下面四大原则,从而在继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促进高校音乐多元化的发展。
首先,多元性和民族性相结合。多元性是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民族性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因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则必须要加强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性以及多元性的有机结合。使两者能够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其次,知识和文化相结合,文化是教育的灵魂,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则必须坚持此原则。再次,傳承和开放相结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接纳其他音乐文化,固步自封的传承方式反而不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创造、努力创新,在原有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特征,灵活运用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将中西方音乐、现代音乐以及民族音乐进行结合。最后,有选择性地传承。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并非单纯的因循守旧,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明确这样的观念,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要学习其优秀的成果。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民族音乐教育
首先,积极引进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如邀请优秀的民间艺人到大学音乐课堂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原生态唱法等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展示。其次,在高校非音乐专业当中增设音乐课程,并增加民族音乐教学的课程与课时,同时调整民族音乐教学结构,加入民族器乐教学、民族音阶理论教学等内容。再次,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让同学们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曲目,鼓励学生到民间寻找民族音乐传承人,自己创作音乐小作品等。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
河里沉淀了无数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灵魂的一
部分。为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必须融入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转变教学观念,运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梁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之创新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205.
[2]杨丽霞.谈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J].大众文艺,2013(7):254-255.
[关 键 词] 音乐教育;民族音乐;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63-01
一、引言
在近现代的中国音乐教育当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成了我国高校教育的主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却被边缘化。为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育,振兴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让更多的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进行了探讨。
二、当前国内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的整体情况来看,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民族音乐教育更是落后,这一点从高中阶段的音乐学习就能看出来。我国实行高考制度,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音乐课往往会被其他课程占用,民族音乐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当前我国高校通常不会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可以说,大学学习过程中非音乐专业学生几乎不会接触到音乐文化学习,更不用说学习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融合,使我国的民族音乐得以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因素,实现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更进一步发展。然而,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音乐教育,很多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倾向于使用西方的教育方法,继而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产生影响。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族音乐教学课堂
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育,首先就要重视和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为此,高校和高校音乐教师都应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教育理念,转变过去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的音乐教育方式,将民族音乐放在音乐教育的首位。只有树立这样的音乐教育观念,高校领导及教师才会从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出发,在音乐教育中强化民族音乐教育。
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过去以老师教为主的民族音乐教学方法,让大学生成为民族音乐教学的主体,在新课改要求下重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
(二)坚持四大教学原则
当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重,同时伴随着多元文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融合越来越显著,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就必须坚持下面四大原则,从而在继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促进高校音乐多元化的发展。
首先,多元性和民族性相结合。多元性是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民族性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因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则必须要加强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性以及多元性的有机结合。使两者能够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其次,知识和文化相结合,文化是教育的灵魂,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则必须坚持此原则。再次,傳承和开放相结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接纳其他音乐文化,固步自封的传承方式反而不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创造、努力创新,在原有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特征,灵活运用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将中西方音乐、现代音乐以及民族音乐进行结合。最后,有选择性地传承。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并非单纯的因循守旧,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明确这样的观念,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要学习其优秀的成果。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民族音乐教育
首先,积极引进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如邀请优秀的民间艺人到大学音乐课堂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原生态唱法等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展示。其次,在高校非音乐专业当中增设音乐课程,并增加民族音乐教学的课程与课时,同时调整民族音乐教学结构,加入民族器乐教学、民族音阶理论教学等内容。再次,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让同学们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曲目,鼓励学生到民间寻找民族音乐传承人,自己创作音乐小作品等。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
河里沉淀了无数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灵魂的一
部分。为此,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必须融入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转变教学观念,运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梁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之创新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205.
[2]杨丽霞.谈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J].大众文艺,2013(7):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