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预设: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绘本故事的童趣。
2.观察比较、发现画面中与小鱼相似的形象,为小鱼寻找朋友。
3.知道朋友越多越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小鱼红红逃走了》。
2.背景图:草地、蓝天白云、大树。
3.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经验准备:
1.找找生活中哪些是红红的、圆圆的东西。
2.玩过一动不动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神奇的小鱼
1.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
(图1):你们看,这是谁?
师:原来是一条小鱼,它长什么样子?
小结:红红的身体,圆圆的眼睛,还有一条爱心似的尾巴,真可爱。你们喜欢它吗?猜猜它叫什么名字。
(听小鱼录音:“大家好,我叫红红!”)小鱼叫什么名字?
(评: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红红的、圆圆的,帮助孩子记忆小鱼的样子,以便在接下来的图片中孩子能快速地找到它。在此,我给小鱼起了个名字“红红”,这样会更加拉近小鱼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2.小鱼红红真神奇。
师交代:这是一条神奇的小鱼,它不仅能在水里生活,还能跳出水面,游到草地上,游到天空中,游到它想去的任何地方。
(评:经验告诉我们,鱼是离不开水的,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事先交代了这是一条神奇的小鱼,为的是让孩子们的担忧不会出现,让故事情节在孩子心中的展开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
二、小鱼逃走了
1.孤单的小鱼(图2)。
提问:小鱼红红生活在哪里?你觉得小鱼心情怎么样?它为什么不高兴?
(听录音:一个人住在鱼缸里,没有朋友,太孤单了,我决定逃走,去找自己的朋友。)
小结:瞧(图3)小鱼决定逃走,它会逃到哪里去呢?
2.小鱼的第一个朋友(图4)——小圆点。
重要提问:小鱼红红逃到了哪儿呀?你能找到它吗?看看,窗帘上除了有小鱼红红,还有什么呢?
师:小鱼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吗?它会对小圆点说什么呢?
(听录音: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
突出“红红的”、“圆圆的”,这两个词语,让孩子们反复练习。
过渡:小鱼还想找更多有趣的新朋友哦。瞧,这会儿小鱼又游走了。
(评:在这个环节中,绘本原话是小鱼:“我要去找我的朋友了,于是他又逃走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小鱼不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可是,当我说出这句话时,许多孩子都表示不满意,于是将绘本的原意稍作改动,将故事整个基调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为的是帮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收获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改变了绘本原先的语言,让小鱼和小圆点成为了朋友,并让孩子学说“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帮助孩子获得交朋友时的一些语句。)
3.小鱼的第二个朋友(图5)——糖果。
重要提问:这会儿小鱼红红又躲到了哪儿呢?谁来把它找出来呢?猜猜小鱼会愿意和哪个糖果宝宝做朋友?她会对红红的糖果宝宝说什么?
(听录音: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它还会和什么颜色的糖果宝宝做朋友呢?
幼儿仿编:蓝蓝、绿绿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小结:小鱼红红在糖果罐里玩了一会儿,又出发了,这回它要和小朋友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它躲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拍下了照片,等你们去把它找出来!
(评:孩子都喜欢糖果的,一看到糖果就肃然起敬,有个孩子突然说,我也要和糖果做朋友,其他孩子都一呼百应,纷纷嚷嚷着要和糖果做朋友,我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对糖果宝宝说:“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等等,孩子们特别快乐,还不断地砸着嘴巴,像是尝到了甜甜的味道。此时,有个孩子叫到:“我也要和蓝蓝的糖果做朋友!”接着,孩子们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他们找到了各种颜色的糖果宝宝,这一环节很好地把小鱼交朋友和颜色的认知有机结合,达到了双重认知的效果。)
4.小鱼的第三、四个朋友(图6、图7)——小鱼藏在哪里?
(1)重要提问:看看,小鱼躲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嘘~~仔细看看,谁能一下子把小鱼躲的两个地方都找出来。
(2)小鱼躲在草莓和花朵中是怎样伪装自己,不让别人发现的?哦,原来要一动不动,才不容易被发现。你能像小鱼一样一动不动地伪装自己吗?那我们现在变成小鱼红红吧。小鱼红红快游到花丛中摆个造型,记住要一动不动。
(3)幼儿游戏:一动不动的小花
(评:绘本教学一般语言训练比较多,孩子说得多动得少,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伪装游戏,让孩子们学着小鱼一动不动地藏在花丛中,孩子觉得特别有趣,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
5.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我们来看一看。(图4、图5、图6、图7综合在一张)
边看图片教师边念儿歌: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窗帘上,和小圆点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糖罐里,和糖果宝宝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花盆里,和花朵宝宝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水果里,和草莓宝宝做好朋友。
(评:在众多的图片中选择这四幅,而大胆舍弃了其他的图片是因为我考虑到这四幅图片小鱼躲藏的地方越来越隐蔽——从许多一样的小圆点中找小鱼;从三个不一样的罐子中找小鱼;从两个场景中去找小鱼,有一点像的朋友到非常像的朋友;从整体像的朋友到局部像的朋友;从仅仅只有形状像的朋友到了颜色、形状、甚至细节像的朋友,生动再现了小鱼红红不断积累寻找经验,顺利找到朋友的复杂过程。而舍弃其他的画面是因为我们考虑到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避免过多重复平列的故事情节影响活动的节奏,给孩子自主梳理内在经验带来干扰。所以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删减。实践证明我们的这一删减是非常有必要,并且是非常有效的。这里我将四幅图的内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诗歌,帮助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孩子们边听边说。)
三、小鱼找朋友
1.呀,小鱼有了这么多好朋友,它快乐极了,但它还想找更多的朋友,这条神奇的小鱼还会游到哪里去,找谁做朋友呢?(出示蓝天白云草地的背景图)
辅助提问:小鱼会不会逃到草地上,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皮球、花朵)
小鱼会不会逃到天空中,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
2.幼儿创编,教师绘画。
孩子创编出了:太阳、气球、花朵、娃娃的脸、纽扣、苹果等等。
3.创编儿歌: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XX里,和XX宝宝做好朋友。
(幼儿创编出一样东西,教师就在事先准备好的红色圆形卡片上添画,然后布置到背景图中。)
(评:合理运用设问的策略,以引发孩子们逆向思维的方式,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我试探着问:“宝贝们,想想这条神奇的小鱼除了能逃回大海,还能逃到哪儿去呢?”我故意强调了“神奇”两个字,并用了“除了”这个词,孩子们有反应了。创编出了很多红红的圆圆的东西:太阳、气球、皮球、苹果、花朵、娃娃的脸、纽扣等。我们应该审视孩子已有经验带来的束缚,带着他们去做一些不太循规蹈矩的活动。)
四、小鱼找到的朋友
1.小鱼红红遨游了整个世界,最后来到哪里了?(大海)你能找到它吗?看来你们都记住小鱼红红的样子了。小鱼红红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和你亲亲,一会儿游到西和它抱抱,它再也不想逃走了,因为这里有它的许多朋友。
2.情感体验。
重要提问: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找找你的好朋友在哪儿,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
小结:有朋友真是件幸福的事,我们也像小鱼一样去外面找朋友吧!
(评: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朋友,还有很多孩子把我也当成了他们的朋友,一起拥抱,温馨而甜蜜。)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绘本故事的童趣。
2.观察比较、发现画面中与小鱼相似的形象,为小鱼寻找朋友。
3.知道朋友越多越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小鱼红红逃走了》。
2.背景图:草地、蓝天白云、大树。
3.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经验准备:
1.找找生活中哪些是红红的、圆圆的东西。
2.玩过一动不动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神奇的小鱼
1.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
(图1):你们看,这是谁?
师:原来是一条小鱼,它长什么样子?
小结:红红的身体,圆圆的眼睛,还有一条爱心似的尾巴,真可爱。你们喜欢它吗?猜猜它叫什么名字。
(听小鱼录音:“大家好,我叫红红!”)小鱼叫什么名字?
(评: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红红的、圆圆的,帮助孩子记忆小鱼的样子,以便在接下来的图片中孩子能快速地找到它。在此,我给小鱼起了个名字“红红”,这样会更加拉近小鱼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2.小鱼红红真神奇。
师交代:这是一条神奇的小鱼,它不仅能在水里生活,还能跳出水面,游到草地上,游到天空中,游到它想去的任何地方。
(评:经验告诉我们,鱼是离不开水的,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事先交代了这是一条神奇的小鱼,为的是让孩子们的担忧不会出现,让故事情节在孩子心中的展开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
二、小鱼逃走了
1.孤单的小鱼(图2)。
提问:小鱼红红生活在哪里?你觉得小鱼心情怎么样?它为什么不高兴?
(听录音:一个人住在鱼缸里,没有朋友,太孤单了,我决定逃走,去找自己的朋友。)
小结:瞧(图3)小鱼决定逃走,它会逃到哪里去呢?
2.小鱼的第一个朋友(图4)——小圆点。
重要提问:小鱼红红逃到了哪儿呀?你能找到它吗?看看,窗帘上除了有小鱼红红,还有什么呢?
师:小鱼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吗?它会对小圆点说什么呢?
(听录音: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
突出“红红的”、“圆圆的”,这两个词语,让孩子们反复练习。
过渡:小鱼还想找更多有趣的新朋友哦。瞧,这会儿小鱼又游走了。
(评:在这个环节中,绘本原话是小鱼:“我要去找我的朋友了,于是他又逃走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小鱼不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可是,当我说出这句话时,许多孩子都表示不满意,于是将绘本的原意稍作改动,将故事整个基调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为的是帮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收获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改变了绘本原先的语言,让小鱼和小圆点成为了朋友,并让孩子学说“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帮助孩子获得交朋友时的一些语句。)
3.小鱼的第二个朋友(图5)——糖果。
重要提问:这会儿小鱼红红又躲到了哪儿呢?谁来把它找出来呢?猜猜小鱼会愿意和哪个糖果宝宝做朋友?她会对红红的糖果宝宝说什么?
(听录音: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它还会和什么颜色的糖果宝宝做朋友呢?
幼儿仿编:蓝蓝、绿绿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小结:小鱼红红在糖果罐里玩了一会儿,又出发了,这回它要和小朋友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它躲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拍下了照片,等你们去把它找出来!
(评:孩子都喜欢糖果的,一看到糖果就肃然起敬,有个孩子突然说,我也要和糖果做朋友,其他孩子都一呼百应,纷纷嚷嚷着要和糖果做朋友,我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对糖果宝宝说:“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等等,孩子们特别快乐,还不断地砸着嘴巴,像是尝到了甜甜的味道。此时,有个孩子叫到:“我也要和蓝蓝的糖果做朋友!”接着,孩子们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他们找到了各种颜色的糖果宝宝,这一环节很好地把小鱼交朋友和颜色的认知有机结合,达到了双重认知的效果。)
4.小鱼的第三、四个朋友(图6、图7)——小鱼藏在哪里?
(1)重要提问:看看,小鱼躲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嘘~~仔细看看,谁能一下子把小鱼躲的两个地方都找出来。
(2)小鱼躲在草莓和花朵中是怎样伪装自己,不让别人发现的?哦,原来要一动不动,才不容易被发现。你能像小鱼一样一动不动地伪装自己吗?那我们现在变成小鱼红红吧。小鱼红红快游到花丛中摆个造型,记住要一动不动。
(3)幼儿游戏:一动不动的小花
(评:绘本教学一般语言训练比较多,孩子说得多动得少,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伪装游戏,让孩子们学着小鱼一动不动地藏在花丛中,孩子觉得特别有趣,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
5.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我们来看一看。(图4、图5、图6、图7综合在一张)
边看图片教师边念儿歌: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窗帘上,和小圆点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糖罐里,和糖果宝宝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花盆里,和花朵宝宝做好朋友。
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水果里,和草莓宝宝做好朋友。
(评:在众多的图片中选择这四幅,而大胆舍弃了其他的图片是因为我考虑到这四幅图片小鱼躲藏的地方越来越隐蔽——从许多一样的小圆点中找小鱼;从三个不一样的罐子中找小鱼;从两个场景中去找小鱼,有一点像的朋友到非常像的朋友;从整体像的朋友到局部像的朋友;从仅仅只有形状像的朋友到了颜色、形状、甚至细节像的朋友,生动再现了小鱼红红不断积累寻找经验,顺利找到朋友的复杂过程。而舍弃其他的画面是因为我们考虑到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避免过多重复平列的故事情节影响活动的节奏,给孩子自主梳理内在经验带来干扰。所以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删减。实践证明我们的这一删减是非常有必要,并且是非常有效的。这里我将四幅图的内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诗歌,帮助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孩子们边听边说。)
三、小鱼找朋友
1.呀,小鱼有了这么多好朋友,它快乐极了,但它还想找更多的朋友,这条神奇的小鱼还会游到哪里去,找谁做朋友呢?(出示蓝天白云草地的背景图)
辅助提问:小鱼会不会逃到草地上,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皮球、花朵)
小鱼会不会逃到天空中,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
2.幼儿创编,教师绘画。
孩子创编出了:太阳、气球、花朵、娃娃的脸、纽扣、苹果等等。
3.创编儿歌: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XX里,和XX宝宝做好朋友。
(幼儿创编出一样东西,教师就在事先准备好的红色圆形卡片上添画,然后布置到背景图中。)
(评:合理运用设问的策略,以引发孩子们逆向思维的方式,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我试探着问:“宝贝们,想想这条神奇的小鱼除了能逃回大海,还能逃到哪儿去呢?”我故意强调了“神奇”两个字,并用了“除了”这个词,孩子们有反应了。创编出了很多红红的圆圆的东西:太阳、气球、皮球、苹果、花朵、娃娃的脸、纽扣等。我们应该审视孩子已有经验带来的束缚,带着他们去做一些不太循规蹈矩的活动。)
四、小鱼找到的朋友
1.小鱼红红遨游了整个世界,最后来到哪里了?(大海)你能找到它吗?看来你们都记住小鱼红红的样子了。小鱼红红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和你亲亲,一会儿游到西和它抱抱,它再也不想逃走了,因为这里有它的许多朋友。
2.情感体验。
重要提问: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找找你的好朋友在哪儿,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
小结:有朋友真是件幸福的事,我们也像小鱼一样去外面找朋友吧!
(评: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朋友,还有很多孩子把我也当成了他们的朋友,一起拥抱,温馨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