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阐述了武汉市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对湖北省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潜在竞争力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此外,文章还从政府方面和企业方面为促进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服务外包;竞争优势;产业集群
一、引言
随着全球企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国际软件外包发包商持续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低成本和高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国际发包商紧盯中国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来中国寻找新的外包合作伙伴。由于中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软件生产技术的分布不均匀,区域间的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使得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在中国的区域流向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使得各个地区为争夺软件外包形成了一种区域竞争势态。那么各个区域如何面对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并在这样一种竞争环境中使得软件服务外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便是许多智囊团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湖北省软件服务外包的现状
为了促进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已经将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20个城市建立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部分城市已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优势范围,并确立了外包服务的重点以及目标。2008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到1567.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为41.2%;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数量达到3600家,同比增长约20.0%;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41万人,同比增长约36.7%。由于武汉在计算机软件服务外包等方面起步较晚,它在这方面的总体收入在这些示范城市中的排名比较落后。据相关资料显示,武汉在2006年的相关收入只有136.33亿元,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也落后于成都、杭州、大连这些城市。尽管从2004-2006年,武汉市的服务外包收入稳步增加,每年约递增30亿元,但与那些速度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不管是从量的大小来看,还是从增长的速度来看,武汉在这些方面的发展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武汉在软件外包方面不仅落后于中国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而且还落后于一些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并不高的示范城市如成都。相对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较早,经济环境相对于武汉来说比较优越,人才资源也比较集中,从而决定了其在服务外包方面领先于武汉。但是同样作为内陆城市的成都和南京也在服务外包方面领先于武汉,则这是值得思考的。通过比较发现,成都、南京与武汉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方面有所差别。在这方面,武汉主要以补贴为主要手段,这使得这些企业在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这种方式也造成了一定资源的浪费,使得资源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优化配置。而成都则主要是以奖励为主要的扶持手段,这一点虽然没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是同样也能提高企业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南京则主要以减免税收为主要手段,其能刺激企业积极发展的税收措施是减免的税收额根据企业的产值来决定。很显然,成都和南京的政策重点在于提高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非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来提高其竞争力。过多的补贴,虽然在短时期内能使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但不利于企业和整个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但是相关资料显示,武汉市在软件出口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九,超过了在总量上领先的成都、杭州等城市。尽管出口收入的总量还不是很大: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约为877.7万美元、1500万美元、4600万美元,但是武汉的软件外包在国际上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潜在竞争力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一)潜在竞争力分析
1、生产要素优势分析。在劳动力要素数量方面,武汉拥有8所教育部重点大学,为湖北省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资源。同时,2007年武汉市拥有3家国家级软件示范学院,每年培训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4万人,以思远教育、北大青鸟为代表的武汉的IT职业培训机构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针对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中的语言问题,武汉设立的语言培训机构有12家,每年的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在工资水平方面,武汉所面对的IT行业的工资水平虽然相对其他行业可能还比较高,但是与其他许多省市相比,仍然偏低。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湖北省的IT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0左右,而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在4000元-5000元,广东省也在3000元左右。因此,不管是从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还是考虑服务所需要的工资成本,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在这两个方面都非常具有优势。
2、产业集群效应分析。产业集群又称产业集聚,是指某些产业部门由于资源分配或者技术与产品的内在联系而在某一特定区域里进行集中布局的现象,它是集群经济的具体化,从经济学上讲,它改变了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它的出现,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1)基于产业集群的竞争效应分析。在产业集群密集的地方,其竞争程度异常激烈,信息的流动速度也相当快,这样的压力必然给处于其中的企业相当的动力。由于服务外包属于第三产业,其生产的外包大多属于无形资产,因此,该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必然相当高。因此,企业的竞争力也大多的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力方面。这样的特点促使企业不断寻找和培养所需要的高级人才,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基于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分析。由于企业的云集,许多真正的人才都会在武汉光谷园流动,这使得企业在搜寻人才方面的成本会降低。除此之外,产业集群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服务外包发包商主动在该区域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从而为区域内的企业大量的搜寻成本。但另一方面,发包商的到来可能会引起区域内企业的竞标成本。(3)基于产业集群的需求效应分析。由于软件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武汉光谷软件园,这必然会让服务外包发包商同时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了发包商对企业的挑选要求和对产品的挑剔程度,进而能加强生产者与发包商之间的联系。当接包方考虑到竞争如此激烈,一方面如果其所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发包者的要求的时候,他会承担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他会进一步与发包商沟通,不断调整改进其所生产的外包,从而带来“干中学”的效应。
(二)制约因素分析
1、企业方面。尽管武汉光谷软件园入驻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但是其软件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国内的本土企业。然而在“2008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最佳实践五十强”榜单上,却没有一家来自武汉的企业。这主要是因为软件开发人员是阶梯化的,既有统领全局的系统分析人员,也有高级技术人员、软件工程师,编写代码的程序员也是不可或缺的,从而决定软件业要大规模发展。而武汉市的软件相关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国际化经验不足,对于处理外语相关事宜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从而使得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2、市场环境方面。市场环境指的是对处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健全完善程度;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对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同行企业的竞争力;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进步状况等。本文所分析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才环境。虽然武汉拥有如此多的教育基地,确实也为整个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真正留在武汉的并不多,特别是在IT等高新技术行业。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武汉软件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上文已经指出武汉市在该行业的工资水平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差距大约在1000-2000之间,尽管这些城市与武汉市存在物价水平的差距,但是较高的名义收入以及各种优惠待遇依然吸引着武汉的人才流向那些区域。二是外省企业对软件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其他城市虽然也有各自的教育基地,但是当地的软件行业人才的缺口依然相当大。再加上他们对该行业的人才开出了各种优惠的条件,以及自身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吸引着外地的软件人才流入。(2)政策环境。尽管武汉市对软件行业的企业有一定的补助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并不是直接指向人才要素的,从而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显得能力不足。比如有关IT人员奖励政策方面的,北京早已对该行业高级人才的奖励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税收减免、户口调转等等。除此之外,正如前文所说,武汉市对高新企业的扶持措施过于消极,一味地补贴并不能促进企业的积极发展,并且也牺牲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不利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3)竞争环境。积极健康的竞争环境当然是各个政府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各个政府所倡导的,但是在湖北省的软件行业中存在着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如盗版问题一直是软件业的阴影。盗版剥夺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企业的再投资与研究,也就不利于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提高。盗版限制了企业的收益,进而挫伤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积极性。
四、相关建议
(一)企业方面
1、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发展。由于武汉的本土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因此在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应该比那些大型企业相对少,因此应该利用这种特点,根据市场发出的信号及时改变自身的战略。
2、对于在业务上互补的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由于武汉软件外包行业起步较晚,在市场上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因此,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合作联盟,共同承接外包,然后分配到各个专门的企业进行生产。
3、对于在业务上处于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技术交流或者产品交流会,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在技术或者产品交流会中,各个企业必定不会展示自己最新的技术或者可能展示最优秀的软件作品,但是在企业群中,必定有领先的企业,也有落后的企业。领先的企业不仅可以吸取其他企业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路,而且可以通过对产品的观察加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因为一旦其他企业拿出来的技术或者产品与自己的技术或者产品相当,那么它就会引起一种忧患意识,从而迫使这些企业回去后加强在该方面的研究和突破;而对于落后的企业,他们则可以从中吸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者设计思路。
(二)政府方面
1、采取适当的措施争取人才资源。政府可以通过颁布更为合适的与IT人员相关的优惠政策或者奖励措施来吸进能多的人才能留在武汉。
2、慎重地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促进企业的积极发展。政府对于财政补贴的措施应当慎用,或者弃用。补贴措施应该是针对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而不是一种竞争性措施。过多的保护容易使企业满足于现状,消极地对待创新;或者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较慢。
3、创造正常的竞争环境。政府应该加强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尽管我们从盗版的源头难以阻止盗版的存在,但是可以考虑阻止消费者对盗版的需求,因为盗版的需求一旦被遏制,那么盗版的源头自然就会枯竭。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刘绍坚.影响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2).
3、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服务外包;竞争优势;产业集群
一、引言
随着全球企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国际软件外包发包商持续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低成本和高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国际发包商紧盯中国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来中国寻找新的外包合作伙伴。由于中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软件生产技术的分布不均匀,区域间的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使得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在中国的区域流向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使得各个地区为争夺软件外包形成了一种区域竞争势态。那么各个区域如何面对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并在这样一种竞争环境中使得软件服务外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便是许多智囊团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湖北省软件服务外包的现状
为了促进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已经将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20个城市建立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部分城市已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优势范围,并确立了外包服务的重点以及目标。2008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到1567.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为41.2%;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数量达到3600家,同比增长约20.0%;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41万人,同比增长约36.7%。由于武汉在计算机软件服务外包等方面起步较晚,它在这方面的总体收入在这些示范城市中的排名比较落后。据相关资料显示,武汉在2006年的相关收入只有136.33亿元,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也落后于成都、杭州、大连这些城市。尽管从2004-2006年,武汉市的服务外包收入稳步增加,每年约递增30亿元,但与那些速度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不管是从量的大小来看,还是从增长的速度来看,武汉在这些方面的发展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武汉在软件外包方面不仅落后于中国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而且还落后于一些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并不高的示范城市如成都。相对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较早,经济环境相对于武汉来说比较优越,人才资源也比较集中,从而决定了其在服务外包方面领先于武汉。但是同样作为内陆城市的成都和南京也在服务外包方面领先于武汉,则这是值得思考的。通过比较发现,成都、南京与武汉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方面有所差别。在这方面,武汉主要以补贴为主要手段,这使得这些企业在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这种方式也造成了一定资源的浪费,使得资源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优化配置。而成都则主要是以奖励为主要的扶持手段,这一点虽然没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是同样也能提高企业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南京则主要以减免税收为主要手段,其能刺激企业积极发展的税收措施是减免的税收额根据企业的产值来决定。很显然,成都和南京的政策重点在于提高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非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来提高其竞争力。过多的补贴,虽然在短时期内能使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但不利于企业和整个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但是相关资料显示,武汉市在软件出口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九,超过了在总量上领先的成都、杭州等城市。尽管出口收入的总量还不是很大: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约为877.7万美元、1500万美元、4600万美元,但是武汉的软件外包在国际上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潜在竞争力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一)潜在竞争力分析
1、生产要素优势分析。在劳动力要素数量方面,武汉拥有8所教育部重点大学,为湖北省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资源。同时,2007年武汉市拥有3家国家级软件示范学院,每年培训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4万人,以思远教育、北大青鸟为代表的武汉的IT职业培训机构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针对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中的语言问题,武汉设立的语言培训机构有12家,每年的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在工资水平方面,武汉所面对的IT行业的工资水平虽然相对其他行业可能还比较高,但是与其他许多省市相比,仍然偏低。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湖北省的IT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0左右,而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在4000元-5000元,广东省也在3000元左右。因此,不管是从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还是考虑服务所需要的工资成本,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在这两个方面都非常具有优势。
2、产业集群效应分析。产业集群又称产业集聚,是指某些产业部门由于资源分配或者技术与产品的内在联系而在某一特定区域里进行集中布局的现象,它是集群经济的具体化,从经济学上讲,它改变了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它的出现,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1)基于产业集群的竞争效应分析。在产业集群密集的地方,其竞争程度异常激烈,信息的流动速度也相当快,这样的压力必然给处于其中的企业相当的动力。由于服务外包属于第三产业,其生产的外包大多属于无形资产,因此,该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必然相当高。因此,企业的竞争力也大多的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力方面。这样的特点促使企业不断寻找和培养所需要的高级人才,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基于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分析。由于企业的云集,许多真正的人才都会在武汉光谷园流动,这使得企业在搜寻人才方面的成本会降低。除此之外,产业集群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服务外包发包商主动在该区域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从而为区域内的企业大量的搜寻成本。但另一方面,发包商的到来可能会引起区域内企业的竞标成本。(3)基于产业集群的需求效应分析。由于软件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武汉光谷软件园,这必然会让服务外包发包商同时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了发包商对企业的挑选要求和对产品的挑剔程度,进而能加强生产者与发包商之间的联系。当接包方考虑到竞争如此激烈,一方面如果其所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发包者的要求的时候,他会承担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他会进一步与发包商沟通,不断调整改进其所生产的外包,从而带来“干中学”的效应。
(二)制约因素分析
1、企业方面。尽管武汉光谷软件园入驻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但是其软件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国内的本土企业。然而在“2008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最佳实践五十强”榜单上,却没有一家来自武汉的企业。这主要是因为软件开发人员是阶梯化的,既有统领全局的系统分析人员,也有高级技术人员、软件工程师,编写代码的程序员也是不可或缺的,从而决定软件业要大规模发展。而武汉市的软件相关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国际化经验不足,对于处理外语相关事宜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从而使得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2、市场环境方面。市场环境指的是对处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健全完善程度;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对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同行企业的竞争力;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进步状况等。本文所分析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才环境。虽然武汉拥有如此多的教育基地,确实也为整个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真正留在武汉的并不多,特别是在IT等高新技术行业。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武汉软件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上文已经指出武汉市在该行业的工资水平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差距大约在1000-2000之间,尽管这些城市与武汉市存在物价水平的差距,但是较高的名义收入以及各种优惠待遇依然吸引着武汉的人才流向那些区域。二是外省企业对软件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其他城市虽然也有各自的教育基地,但是当地的软件行业人才的缺口依然相当大。再加上他们对该行业的人才开出了各种优惠的条件,以及自身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吸引着外地的软件人才流入。(2)政策环境。尽管武汉市对软件行业的企业有一定的补助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并不是直接指向人才要素的,从而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显得能力不足。比如有关IT人员奖励政策方面的,北京早已对该行业高级人才的奖励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税收减免、户口调转等等。除此之外,正如前文所说,武汉市对高新企业的扶持措施过于消极,一味地补贴并不能促进企业的积极发展,并且也牺牲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不利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3)竞争环境。积极健康的竞争环境当然是各个政府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各个政府所倡导的,但是在湖北省的软件行业中存在着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如盗版问题一直是软件业的阴影。盗版剥夺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企业的再投资与研究,也就不利于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提高。盗版限制了企业的收益,进而挫伤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积极性。
四、相关建议
(一)企业方面
1、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发展。由于武汉的本土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因此在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应该比那些大型企业相对少,因此应该利用这种特点,根据市场发出的信号及时改变自身的战略。
2、对于在业务上互补的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由于武汉软件外包行业起步较晚,在市场上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因此,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合作联盟,共同承接外包,然后分配到各个专门的企业进行生产。
3、对于在业务上处于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技术交流或者产品交流会,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在技术或者产品交流会中,各个企业必定不会展示自己最新的技术或者可能展示最优秀的软件作品,但是在企业群中,必定有领先的企业,也有落后的企业。领先的企业不仅可以吸取其他企业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路,而且可以通过对产品的观察加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因为一旦其他企业拿出来的技术或者产品与自己的技术或者产品相当,那么它就会引起一种忧患意识,从而迫使这些企业回去后加强在该方面的研究和突破;而对于落后的企业,他们则可以从中吸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者设计思路。
(二)政府方面
1、采取适当的措施争取人才资源。政府可以通过颁布更为合适的与IT人员相关的优惠政策或者奖励措施来吸进能多的人才能留在武汉。
2、慎重地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促进企业的积极发展。政府对于财政补贴的措施应当慎用,或者弃用。补贴措施应该是针对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而不是一种竞争性措施。过多的保护容易使企业满足于现状,消极地对待创新;或者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较慢。
3、创造正常的竞争环境。政府应该加强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尽管我们从盗版的源头难以阻止盗版的存在,但是可以考虑阻止消费者对盗版的需求,因为盗版的需求一旦被遏制,那么盗版的源头自然就会枯竭。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刘绍坚.影响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2).
3、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