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最为接近自然本身的学问,它在时间的流变中以一种极其淳朴的方式在向不同的人传递着美的真谛。没有人会质疑幼儿的天性智慧,恰如“我从哪里来”的不禁一问,再如“什么是时间”的无极对答。纵是在浩渺星河中璀璨一逝的流星,刹那间炫起的光芒便能荡起无数智慧的涟漪。幼儿的认知世界,被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所遮掩着。而通往未知的幽径上,那纵横阡陌的岔路宛如暗藏了自然之理般深邃,悠悠然伸向远方。是顺着天性的纹理,自然地向前走下去,还是等待极富经验的援手施以锦囊妙计?在既得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呵护幼儿的天性,让智慧的潜能在生活的美妙中華丽绽放?这当是每一位幼儿启蒙教师值得用一生的时间来研究和实践的话题。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于一线的幼儿美术教师,时常于“一景一色”中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并在相互的“一颦一笑”中寻找和开启智慧的艺术密码。
一、景色相融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表明,4~5岁幼儿的人格发展主要以自主感为基本特征。即在幼儿完成从家庭向幼儿园物理空间的转变后,在其认知世界里,自主感觉依旧是其对周围新事物(包括新同学、新老师)做出接纳与否、认同与否判断的主要依据。因而从幼儿生长的家庭特征着手,在其性格形成的家庭环境背景下,建构一种高仿性的绘画客体,进一步还原和再现幼儿的认知过程。这是科学认识幼儿个体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不妨将这种背景称之为“景”,而美术教师的重任之一自然就是如何布设出一道靓丽的风景,尽可能让更多的幼儿乐于参与、乐于体验。
景是开展美术教学的前提。如何选,怎样布,保留还是取舍……对这些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优劣。笔者认为,在开展幼儿类美术教学时对美术学规律和章法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更是对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把握。而“景”自然是打开这一玄妙的不二法门。
1.以生活为景
幼儿每一天的喜怒哀乐,每一天的对话留白,每一天的独一无二,皆是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上等素材。当然,唯有专注的教师才会发现生活中这些简单的美。在一种写生活、画生活的过程中,幼儿便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一次次对美的体悟,同时也经历着对话自我的成长。
2.以标准为景
分享交流的过程,必是求同存异、思想最大标准化的过程。以经历了问题探讨、商策、决定等思想冲突后形成共性价值的标准为背景,开展体验式教学,无疑是对生活的再次升华,是对美的再次诠释。
色是对景进一步润饰与再造的过程。相同的景,在不同人的色造下,定然会演绎出千人千面的理解。将艺术的优雅隐匿于色的筛选和运用中,让幼儿在完成一副绘画的过程中,无意中参与了对一些艺术问题的思考或尝试,这样的教学才无愧美育的雅赞。
景是色的选择,色是景的必然。如,在《认识颜色》的教学中,笔者择时机,待万象而动,领学生到梨园一观。但见万绿丛中白花点点,蜂蝶振翅千回百转,百鸟唧唧……何等恢弘的景色,这便是色对景最为自然的选择,也是景发展为色最自然的必然。
二、景色相携
如此别致的景色已然脱离一般的意义。雍容典雅终究只是一种外显,内核育人功能的体现才是核心的驱动。而要知道,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时弊的影响下,幼儿家长对美术教育的理解更多倾向于美术技能、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而对美术审美、鉴美等核心美育观念则是只字不提。这无形中加速了美术教学偏离美育的节奏和步伐。也正因如此,更多人对美术的选择只是出于一种对升学的考量。在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正视影响美育功能落地的客观原因,才能为其更好地发展寻求良策。笔者认为,教师只有领悟了景与色互为补充、互为整体的逻辑关系,即唯有在景色相携的基础上,美育的发展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
1.体验景色的关联性
面对以具象思维为主导的幼儿,设计体验类美术教育不失为一条良策。而如何将一次次点状分布的体验活动在美育功能的链接下呈现出关联性,这要求活动设计者既要有放眼未来的理论高度,又要有聚焦时下的实干精神。在统一的美育价值引领下,让原本单一的、琐碎的美术活动彰显出内在的本质联系,在阶段性任务设计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逐步养成一种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艺术素养,这才是最别致的景色。
2.感知景色的过渡性
景色是一种客观主体化的过程。幼儿在经历完由景至色,尝试完成一件作品之后,隐匿于景色之后真正的美育教育才刚刚登场。在充分尊重幼儿思维认知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适宜的、有一定乐趣且为他们所熟悉的意义感较强的创作心路,是落实美育价值的过渡性桥梁。在客观、真实的创作过程中,灵感的出现、画面的选择、现实和色彩的较量与取舍等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参与中逐步感受、体会后才能领悟的大智慧。
3.感悟景色的螺旋性
景色只有在经历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才能趋以完善。对同一景色教学的开展,也要结合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增设或提升不同的活动品质,以实现美育功能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总之,美术教师是开启幼儿心智的启蒙者。行走于教师笔端的一景一色就是孩子们眼里的一个完整世界。世界的优雅与凄楚、完美与残缺、喧嚣与苍凉,都在一景一色中勾勒呈现,运势而行。教师的一颦一笑便是孩子们一生的情谊。情谊的真诚与娇柔、深厚与浅薄、久远与短暂,都在一颦一笑中化为永恒。
来时一景一色一世界,还时一颦一笑一生情,此生如是,夫复何求?
参考文献:
[1]王燕媛.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5(2).
[2]陈小玲.环境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学园,2013(13).
编辑 王团兰
一、景色相融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表明,4~5岁幼儿的人格发展主要以自主感为基本特征。即在幼儿完成从家庭向幼儿园物理空间的转变后,在其认知世界里,自主感觉依旧是其对周围新事物(包括新同学、新老师)做出接纳与否、认同与否判断的主要依据。因而从幼儿生长的家庭特征着手,在其性格形成的家庭环境背景下,建构一种高仿性的绘画客体,进一步还原和再现幼儿的认知过程。这是科学认识幼儿个体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不妨将这种背景称之为“景”,而美术教师的重任之一自然就是如何布设出一道靓丽的风景,尽可能让更多的幼儿乐于参与、乐于体验。
景是开展美术教学的前提。如何选,怎样布,保留还是取舍……对这些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优劣。笔者认为,在开展幼儿类美术教学时对美术学规律和章法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更是对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把握。而“景”自然是打开这一玄妙的不二法门。
1.以生活为景
幼儿每一天的喜怒哀乐,每一天的对话留白,每一天的独一无二,皆是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上等素材。当然,唯有专注的教师才会发现生活中这些简单的美。在一种写生活、画生活的过程中,幼儿便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一次次对美的体悟,同时也经历着对话自我的成长。
2.以标准为景
分享交流的过程,必是求同存异、思想最大标准化的过程。以经历了问题探讨、商策、决定等思想冲突后形成共性价值的标准为背景,开展体验式教学,无疑是对生活的再次升华,是对美的再次诠释。
色是对景进一步润饰与再造的过程。相同的景,在不同人的色造下,定然会演绎出千人千面的理解。将艺术的优雅隐匿于色的筛选和运用中,让幼儿在完成一副绘画的过程中,无意中参与了对一些艺术问题的思考或尝试,这样的教学才无愧美育的雅赞。
景是色的选择,色是景的必然。如,在《认识颜色》的教学中,笔者择时机,待万象而动,领学生到梨园一观。但见万绿丛中白花点点,蜂蝶振翅千回百转,百鸟唧唧……何等恢弘的景色,这便是色对景最为自然的选择,也是景发展为色最自然的必然。
二、景色相携
如此别致的景色已然脱离一般的意义。雍容典雅终究只是一种外显,内核育人功能的体现才是核心的驱动。而要知道,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时弊的影响下,幼儿家长对美术教育的理解更多倾向于美术技能、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而对美术审美、鉴美等核心美育观念则是只字不提。这无形中加速了美术教学偏离美育的节奏和步伐。也正因如此,更多人对美术的选择只是出于一种对升学的考量。在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正视影响美育功能落地的客观原因,才能为其更好地发展寻求良策。笔者认为,教师只有领悟了景与色互为补充、互为整体的逻辑关系,即唯有在景色相携的基础上,美育的发展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
1.体验景色的关联性
面对以具象思维为主导的幼儿,设计体验类美术教育不失为一条良策。而如何将一次次点状分布的体验活动在美育功能的链接下呈现出关联性,这要求活动设计者既要有放眼未来的理论高度,又要有聚焦时下的实干精神。在统一的美育价值引领下,让原本单一的、琐碎的美术活动彰显出内在的本质联系,在阶段性任务设计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逐步养成一种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艺术素养,这才是最别致的景色。
2.感知景色的过渡性
景色是一种客观主体化的过程。幼儿在经历完由景至色,尝试完成一件作品之后,隐匿于景色之后真正的美育教育才刚刚登场。在充分尊重幼儿思维认知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适宜的、有一定乐趣且为他们所熟悉的意义感较强的创作心路,是落实美育价值的过渡性桥梁。在客观、真实的创作过程中,灵感的出现、画面的选择、现实和色彩的较量与取舍等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参与中逐步感受、体会后才能领悟的大智慧。
3.感悟景色的螺旋性
景色只有在经历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才能趋以完善。对同一景色教学的开展,也要结合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增设或提升不同的活动品质,以实现美育功能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总之,美术教师是开启幼儿心智的启蒙者。行走于教师笔端的一景一色就是孩子们眼里的一个完整世界。世界的优雅与凄楚、完美与残缺、喧嚣与苍凉,都在一景一色中勾勒呈现,运势而行。教师的一颦一笑便是孩子们一生的情谊。情谊的真诚与娇柔、深厚与浅薄、久远与短暂,都在一颦一笑中化为永恒。
来时一景一色一世界,还时一颦一笑一生情,此生如是,夫复何求?
参考文献:
[1]王燕媛.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5(2).
[2]陈小玲.环境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学园,2013(1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