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文言文却并没有因为其在《课标》中的重要地位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把文言文只当成“语言文字”来教,单纯强调其工具性。学生把文言文只当成“考试内容”来记,单纯看重其实用性。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地把文言文以语法标准划分成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倒装句、省略句等多个类别,对文章的学习比较重视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思想内容的理解。这种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上打折扣,乃至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兴趣。
如何破除这一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站在人文性的高度,从文化的角度对文言文教学进行适当的改进,不能只重视文言文的工具性,应该破除樊篱,走出误区,引入活水,让文言文课堂重新焕发生机。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避免刻板的字词教学
当今初中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文言字词的解释、语法现象和课文翻译。授课中教师总是不断强调字词解释的准确、语法的重要以及翻译的规范。更有甚者,教师还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等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整理,老师和学生就像老学究,共同陷入了考据的泥淖。一节文言文课中,文中的文学韵味和文化魅力却很少提及,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就只能刻板地停留在字词的学习上。久而久之,文言文教学蜕变成了单纯的古汉语教学,文言文本身的人文价值被淹没在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中,作品的“文化性”被词语的“正确性”所取代。这样的课堂,无法唤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很强,如果强行将他们的思维限制在一个桎梏中,只会让学生的兴趣和人文性在委屈、失望、沮丧的情绪中慢慢枯萎。事实上,文言文中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这是与我们现行通用的现代汉语一脉相承的,更是与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的。文言文教学只有从“文化性”入手,才能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文言文需要一个良好的情境或媒介,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性的目的。以下几种做法可以尝试:
1.关注字的来历、本义以及词义的变化。因为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早在唐朝,韩愈就意识到文字的传载作用,提出“读书宜略识字”。清人更是将这一思想深化,强调“读书贵先识字”。这里所说的识字,重在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适当结合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知识,不光讲清字、词的含义,也要稍微讲讲字的来历、本义以及词义的变化,结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常用字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关注作品的故事性、趣味性。绝大多数文言文都是若干个故事组成的,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名人轶事、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如《赵普》一文,历史上关于赵普的史料非常丰富,比如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主要智囊,参与谋划“杯酒释兵权”,以及“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和“烛影斧声”的历史谜案。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丰富文言文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赵普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多角度地呈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3.适当运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而深刻地领会文言文的内涵。学习《短歌行》时,可以播放电视《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剧情,在直观形象的剧情中,让学生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学习《口技》时,可以展现相声中出色的口技表演,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神奇与真实。
二、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弱化教师的讲解分析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字词、语法教学上和解析“中心思想”与“段落结构”上,过多地强调文本的思想价值,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过多的“分段分层”将文章“五马分尸”,过分关注局部,也必定将文本蕴含的整体美拆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失去了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完整性。这些分析,必然是建立在教师大量的讲解之上,即使偶有学生的独到理解,往往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与语文课标要求相悖的。
语文教学论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解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只有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创造性和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所倡导的“独特体验”才能实现。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着力营造一个开放性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方能为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在文言文的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才能对阅读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
三、挖掘作品本身的艺术性,重视文言文的人文性
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学习文言文是为了从作品中了解古人的精神与追求,体察作品深含的文化韵味,感受其中的美。然而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导致教师为考试而教,重视知识积累和赏析技巧,却很少谈及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学生为考试而学,把一篇篇美文变成了考点的叠加,自然觉得其“面目可憎、味同嚼蜡”。当文言文成了毫无美感可言、干瘪枯燥的文字,哪里谈得上有兴趣把它学好呢?
针对这种现象,文言文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感知文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深入赏析,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例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智勇双全,廉颇的忠心耿耿、知错能改;又如刘邦的人尽其才、老谋深算,项羽的知耻重义、勇猛自负……所有这些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和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时,作品的人文情感才真正得到了释放。
古语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言文教学应该特别重视这种文化的传承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师不宜以讲课文为专务。”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拓宽视野,积极创设浓郁的人文情境,挖掘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才能给学生以艺术和情感的熏陶,充分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当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破除樊篱,走出误区,才能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着力于古典情怀的塑造,体现人文学科的价值。
(汤毅,镇江市第三中学,212000)
责任编辑:赵赟
如何破除这一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站在人文性的高度,从文化的角度对文言文教学进行适当的改进,不能只重视文言文的工具性,应该破除樊篱,走出误区,引入活水,让文言文课堂重新焕发生机。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避免刻板的字词教学
当今初中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文言字词的解释、语法现象和课文翻译。授课中教师总是不断强调字词解释的准确、语法的重要以及翻译的规范。更有甚者,教师还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等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整理,老师和学生就像老学究,共同陷入了考据的泥淖。一节文言文课中,文中的文学韵味和文化魅力却很少提及,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就只能刻板地停留在字词的学习上。久而久之,文言文教学蜕变成了单纯的古汉语教学,文言文本身的人文价值被淹没在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中,作品的“文化性”被词语的“正确性”所取代。这样的课堂,无法唤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很强,如果强行将他们的思维限制在一个桎梏中,只会让学生的兴趣和人文性在委屈、失望、沮丧的情绪中慢慢枯萎。事实上,文言文中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这是与我们现行通用的现代汉语一脉相承的,更是与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的。文言文教学只有从“文化性”入手,才能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文言文需要一个良好的情境或媒介,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性的目的。以下几种做法可以尝试:
1.关注字的来历、本义以及词义的变化。因为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早在唐朝,韩愈就意识到文字的传载作用,提出“读书宜略识字”。清人更是将这一思想深化,强调“读书贵先识字”。这里所说的识字,重在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适当结合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知识,不光讲清字、词的含义,也要稍微讲讲字的来历、本义以及词义的变化,结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常用字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关注作品的故事性、趣味性。绝大多数文言文都是若干个故事组成的,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名人轶事、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如《赵普》一文,历史上关于赵普的史料非常丰富,比如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主要智囊,参与谋划“杯酒释兵权”,以及“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和“烛影斧声”的历史谜案。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丰富文言文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赵普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多角度地呈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3.适当运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而深刻地领会文言文的内涵。学习《短歌行》时,可以播放电视《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剧情,在直观形象的剧情中,让学生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学习《口技》时,可以展现相声中出色的口技表演,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神奇与真实。
二、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弱化教师的讲解分析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字词、语法教学上和解析“中心思想”与“段落结构”上,过多地强调文本的思想价值,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过多的“分段分层”将文章“五马分尸”,过分关注局部,也必定将文本蕴含的整体美拆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失去了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完整性。这些分析,必然是建立在教师大量的讲解之上,即使偶有学生的独到理解,往往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与语文课标要求相悖的。
语文教学论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解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只有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创造性和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所倡导的“独特体验”才能实现。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着力营造一个开放性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方能为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在文言文的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才能对阅读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
三、挖掘作品本身的艺术性,重视文言文的人文性
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学习文言文是为了从作品中了解古人的精神与追求,体察作品深含的文化韵味,感受其中的美。然而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导致教师为考试而教,重视知识积累和赏析技巧,却很少谈及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学生为考试而学,把一篇篇美文变成了考点的叠加,自然觉得其“面目可憎、味同嚼蜡”。当文言文成了毫无美感可言、干瘪枯燥的文字,哪里谈得上有兴趣把它学好呢?
针对这种现象,文言文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感知文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深入赏析,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例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智勇双全,廉颇的忠心耿耿、知错能改;又如刘邦的人尽其才、老谋深算,项羽的知耻重义、勇猛自负……所有这些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和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时,作品的人文情感才真正得到了释放。
古语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言文教学应该特别重视这种文化的传承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师不宜以讲课文为专务。”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拓宽视野,积极创设浓郁的人文情境,挖掘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才能给学生以艺术和情感的熏陶,充分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当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破除樊篱,走出误区,才能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着力于古典情怀的塑造,体现人文学科的价值。
(汤毅,镇江市第三中学,212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