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团体操舞出童真的美丽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团体操是幼儿体操的一个分支,具有突出的健身、健美、健心和娱乐价值。它以基本体操为主体,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是具有综合艺术功能的幼儿体育表演项目。幼儿团体操表演必须有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同时参与,表演者通过操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发展动作协调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同时还能促进幼儿合作、交往等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感受力和表现力。幼儿团体操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多年来在我国各省市得以开展,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毋庸讳言,部分幼儿园在幼儿团体操的编排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无法达到集高参与性、表演性、娱乐性于一体,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让幼儿团体操舞出童真的美丽呢?
  一、团体操编排必须克服共性问题
  幼儿团体操是综合性的集体体操表演形式,幼儿园编排的团体操一般是中小型的团体操。由于活动的开展受创编、训练、人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年一度的滨幼体操节中,以及姐妹园在各类节庆活动中表演的团体操,我们从中看到了团体操编排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以下三点共性的问题必须予以克服。
  1.编排内容超越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团体操经常会在各种大型活动中进行表演,表演展示了幼儿健美的体态,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本园、本班审美水平、个性特征、精神面貌,因此编排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老师选择某一优秀团体操作品照搬照抄,完全不顾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音乐表现能力、生活经验。有些团体操编排过于成人化、模式化,幼儿不能很好地表现。
  2.排练过程枯燥、重复,缺乏兴趣。
  团体操表演对表演者动作的整齐性要求非常高,幼儿团体操也不例外。为了达到整齐划一的动作标准,教师往往会让幼儿一遍一遍反复练习一个动作或者一套动作。很快,幼儿参与团体操表演的兴趣在这样枯燥重复地练习中消磨殆尽。失去了兴趣的活动变成了一种负担。
  3.编排过程机械,忽视审美价值。
  幼儿团体操是一项综合的活动,它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体操的众多元素。包括队形的艺术变化、图案造型、背景音乐、服装、道具、场景以及其他舞美效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在指导幼儿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动作训练,更应该引导幼儿感受其中的美,自然地在愉悦中接受审美教育,增强幼儿的审美体验。在幼儿团体操编排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有些团体操的音乐、动作、服装、道具的配合不和谐,编排缺乏审美价值。有些幼儿团体操编排本身富有美感,但是参与表演的幼儿动作僵硬、表情呆板,教师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美,也就表现不出美,也就谈不上实现审美教育的价值了。
  二、团体操创编应努力体现童真童趣
  幼儿团体操是一种综合性的集体表演体操形式,具有观赏、娱乐、锻炼等功效。但是在实际编排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幼儿在做操中缺乏童真童趣,也缺乏体操应有的美感。因此,创编能够表现最佳艺术效果的幼儿团体操,探索科学、高效的排练方法,挖掘团体操的教育价值,已经成为急需要研究的内容。
  1.主题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天真活泼,模仿能力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关注并喜欢参与。
  在活动中,他们不仅非常投入,百玩不厌,而且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需要教师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在创编团体操时都考虑到把孩子的生活游戏融入其中。例如:我们创编的团体操《太空旅行》,以幼儿互相嬉戏、互相玩耍(猜拳、跳格子、围成圆圈做游戏)为主线,整个活动体现了小小太空人天真活泼和童趣。这些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孩子们在表演中兴趣很高,十分投入。
  2.动作编排切合幼儿实际。幼儿年龄小,思维形象直观,身体和骨骼都处于发育之中,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肺活量小,关节牢固性差。
  因此在创编动作时不仅要直观形象,同时还要避免用大的跳跃,控制时间长等复杂动作,以免超越幼儿生理条件限度,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例如:我们在编排中班的《斗牛舞》时采用了中班幼儿喜欢和熟悉的踏步和小碎步作为基本步伐,动作以上肢律动变化为主。同时,为了便于幼儿识记动作,我们在不同队形上重复以前的动作。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动作结构及队形变化,如:斗牛士骑在牛背上(两排合并成一排),斗牛士牵着牛散步(走大圆圈),斗牛士拿食物(往圈内走两步)喂牛儿(单圈变双圈)等。适宜难度的动作让幼儿稍经努力就能掌握,形象的比喻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形象的动作使幼儿的感情自然流露,幼儿学习动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
  3.音乐器械符合幼儿特点。
  音乐是团体操的灵魂,担负着揭示主题的任务,动作的变化发展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来体现的。因此所选择的音乐应是符合幼儿欣赏水平,较为简单明快的音乐,一般以2—3个乐曲剪辑组合为宜。所选的乐曲必须风格统一、节奏鲜明、结构工整,利于幼儿听辨。为了增加观赏性,一般幼儿团体操会考虑使用道具。如我们在创编《欢乐渔鼓》时使用了金黄色的小渔鼓,幼儿在跑动时可以举着渔鼓,在点上时可以敲渔鼓、静态动作时可以坐在渔鼓上休息,徒手表演时可以将两个渔鼓叠在一起。正是因为渔鼓的巧妙运用增强了团体操的变化和美感,也体现了玩渔鼓的童真童趣。
  三、团体操排练应该讲究科学有效
  创编了一套完美的幼儿团体操仅仅是有了良好的基础,能让幼儿完美地表现这套团体操才算成功,若要让幼儿团体操舞出童真的美丽,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幼儿进行排练至关重要。
  1.道具辅助解决方位辨别困惑。
  学龄前儿童空间方位感发展较弱,绝大多数很难分清左右。而幼儿团体操为了降低动作难度,往往会在做相同的动作时变换方位以达到表演变化的效果。因此,帮助幼儿辨别方位一直是团体操排练中教师们困惑的问题。我们结合了多次排练的经验,发现小道具的合理利用能化难为易,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我们在排托班的团体操《花儿朵朵》时幼儿绕到椅子背后这个动作总是不整齐,多次讲解示范后,孩子们依旧我行我素,有的从左边绕、有的从右边绕。我们就在幼儿的椅背左边贴了一朵小红花,告诉孩子从小花那边走,孩子竟然一次就做整齐了。在幼儿团体操中,双圈的队形上的方位是最容易出错的。因为在这样的队形中,幼儿极易被对面的同伴干扰而分不清左右。我们就在每个孩子的右手手腕上套个手环,告诉他们先伸有手环的手。这样即便干扰因素再多,幼儿也能做对动作方向。   2.图谱介入化解队形转换难题。
  一个团体操编排表演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形的变化,幼儿团体操也不例外。尽管幼儿团体操的队形变化不如一般团体操那样复杂,但是一个表演性稍强的幼儿团体操起码也有6至8个队形变化。为了让队形变化迅速、整齐、变而不乱,我们要确定基准人、基准排,以及不同人不同的变化的方位、路线。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弱,空间方位感差,因此在排练队形变化时特别困难。我们采用了图谱介入的方法,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队形及其变换的方位及路线。用一个 表示一位表演者,圆圈的留白面表示人的正面,涂黑面表示背面。找准基准排、基准人,用红线在图谱上表示,而用箭头表示变化者的路线。这样的图谱让幼儿很快就能学会队形的变化,解决团体操排练中的难题。如:
  
  
  
  
  
  
  与此同时,场地上与图谱相对应的标记对于幼儿团体操队形的变化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拉大圆圈、排一长排这种难度较大的队形,幼儿只要沿着场地的标记,很容易能把圆圈拉圆,队伍排直。
  3.详略得当凸显以点带面方式。
  一般幼儿团体操的训练是先让幼儿倾听音乐,在熟悉音乐节奏、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练习基本动作,这些基本动作不需要太难,但是必须严格要求幼儿把动作做到位。接着再练队形变化。有了前期一个一个动作的严格训练,整套团体操的训练只需在队形中加入一个个动作,犹如用“队形”这根线把一个个“动作”的珍珠有规律地串在一起,就完成了“团体操”这条美丽的珍珠项链了。大型排练更应该采用这种以点带面的方法。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大型团体操很容易受场地的限制。如:去年我们幼儿园运动会上表演的大班团体操《红星歌》,大班年龄段每个幼儿都参与表演,一个团体操节目演员人数多达300人。我们的排练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采用总教练教老师,要求老师将所有动作要求融会贯通,教给孩子。而在编排时尽量考虑队形变化也以班级为主。如入场以八排纵队小跑步进入,八个班级,每班一队。入场后八排变十六排,正好是每班由一队变两队等。我们先在班级中练好基本动作和本班的队形变化,分班练好后组合起来就很容易,即便有什么问题也由班主任带回去再练。采用这种以点带面,详略得当的方式是省时又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方式。
  总之,幼儿团体操应该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项内容,体现促进幼儿健康的价值。随着幼儿团体操的普及和推广,团体操的多元化功能价值日益体现。因此,幼儿团体操活动要以锻炼身体,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促进每一位幼儿健康成长为目标。在编排时要考虑动作的难度之外,还要考虑动作的锻炼价值。只有这样,幼儿园团体操不但能舞出童真的美丽,更能舞出强健的体魄。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幼儿教育社会化”,幼儿园改制推向市场,学前教育市场化由此开始。然而,学前教育市场化往往与“高收费”、“乱收费”、“天价园”、“入园贵”等纠缠在一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质疑。面对这些质疑,我们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趋利避害,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负面影响  中国学前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过程本是一个改革实验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
期刊
在我们的周围,瓶子、盒子、包装袋等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随处可见。为了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品德,利用这些身边的废旧物品来作为教育资源,可以使幼儿既动手又动脑。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吃薯片。薯片很好吃,那么剩下来的薯片桶要怎么办呢?丢掉太可惜了。我们用薯片桶可以做出许多好玩的教玩具,放在区域活动中供幼儿游戏,这样不仅安全、节俭,而且又实用,有趣。  快乐转转桶  制作材料:薯片桶1个、海绵纸、记号笔、双面胶,
期刊
活动生成:  在“风筝节”中,美丽的风筝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这些对称的、连续的图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孩子们议论纷纷,在“动手区”开始尝试自己来做美丽的蝴蝶风筝。虽然孩子们对于对称的图案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可是,蝴蝶左右两边的翅膀总是很难剪得一模一样,看着孩子们想要得出结果的认真劲,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为孩子创设适合学习和探索的环境,要善于等待孩子,相信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成功。基于这种理念
期刊
设计意图:  排队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之一。在幼儿园中无论是洗手、喝水还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队。小班幼儿经过两个月的幼儿园生活,他们已经有了排队意识,个别幼儿甚至能用语言提醒身边的小朋友,但多数幼儿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复提醒。  《排队》以体验活动为依托,通过体验、感受,明白排队的好处,萌发对排队的需要,同时在图画书的正面引导下,学习正确的排队方法,将排队的意识落实到行为中去,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的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亲情的爱、教育的爱、尊敬的爱等。而爱心是包含于爱里面的一种情感和能力。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的。幼儿爱心的培养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幼儿园也是爱心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前幼儿园的爱心教育进行得怎么样呢?幼儿园重视爱心教育吗?在幼儿园中又要怎样进行爱心教育,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爱,学会爱,具备爱的能力呢?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受访幼儿园老师开展
期刊
设计意图:  现在对图书的装帧越来越重视,从封面、内页,到不起眼的页码,都是图书装帧的内容,一本装帧精美的图书会很快地吸引读者的眼球。通过大量翻阅,我发现图书页码的设计可谓五彩缤纷、变化无穷。反思一下,我们平时对图书的关注大都在画面上,谁在意这些装帧艺术细节了呢?大班的孩子对图书已经有很丰富的认知经验,同时发散性思维较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也较强,所以就为大班幼儿设计了这样一个艺术活动。  教学目标:
期刊
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则,它是幼儿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先决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教师要在班级里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常规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幼儿如同幼苗,身心脆弱、需要精心
期刊
一、主题的来源  书是一个奇妙的、彩色的世界,动听的故事,漂亮的图画,有趣的游戏,丰富多彩的知识,都能让孩子们陶醉,心怡。书的种类很多,有立体形状的,有能发出声音的,有能发出香味的,还有撕不坏的……这些奇特的书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象小鱼一样快乐地遨游着。  我们班的孩子对阅读图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只要你来到我们班,你就能够看到书架上不断更新的图书,看到孩子们手捧图书或津津乐道,或聚
期刊
区域活动是适合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作为幼儿自主游戏的主要活动,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开展得是否有效,是否受孩子的欢迎,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的投放。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渗透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陶行知先生提出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这句话给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以很大的启示。张雪
期刊
当前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仍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以“像不像”、“美不美”作为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不注重鼓励幼儿与众不同、求新求异的表现方式,硬生生地将五彩的绘画活动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教师这种主观、消极的评价会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幼儿绘画的兴趣,浇灭幼儿创作的火花,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常常把成人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重要依据。那教师如何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正确地评价,笔者将结合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