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意主题班会对初中生德育的作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视德育的渗透,通过在教育中融入德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中,很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渗透德育的经验和工作意识,从而使德育工作无法落实。针对初中主题班会活动进行分析,就如何融入德育知识,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创意主题;班会;初中生德育
   在现代教育中,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有相关教育意识将其融入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实现对学生的系统教育和培养,让学生理解和学习更多的独立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并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主题班会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主题班会中融入德育,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一、初中主题班会现状
   1.教师对主题班会不够重视
   主题班会是教师总结教育成果、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都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主题班会的作用认识不足,更无法在主题班会教育中体现德育的效果。即便有些学校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但其主题设计仍然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表现,很少涉及德育方面的内容,这就使主题班会无法发挥巨大的价值。导致主题班会气氛过于沉闷,学生积极性得不到体现,从而降低了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不利于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
   2.主题班会形式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地位。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教师仍旧像在讲课时一样,主要是通过自己讲学生听,而教师所讲的内容也大多是与学习有关的知识[1],使主题班会形式单一,无法将一些丰富的内容融入主题班会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主题班会的功能无法得到扩展,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对主题班会失去兴趣,认为主题班会主要是教师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批判。在主题班会中,教师没有融入其他的知识或者内容来丰富主题班会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而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班会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过多地讲述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对班会丧失兴趣。
   3.教师没有合理设计主题班会
   很多教师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没有认识到主题班会的功能和作用,而是将班会作为一种摆设,在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知识讲解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教师没有合理地设计主题班会内容,从而导致主题班会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使学生对主题班会的认识也仅仅局限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二、初中创意主题班会中渗透德育策略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学生地位
   在开展创意主题班会时,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要让学生在班会中有更活躍的表现,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让学生能积极地表现自己。在开展班会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表达,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在设计主题班会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可以让学生进行投票,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融入主题班会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班会效果能发挥出来,并进一步达到主题班会的目的。
   2.制定主题班会内容,融入德育知识
   在对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时,教师应对整个班会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并合理融入相关的德育内容。通过制订教育目标,将德育融入班会中,实现德育功能,以便达到逐步提高学生思想和素质的效果。在创意主题班会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德育知识融入其中,使主题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在实际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融入德育知识中,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制订创意主题班会方案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探讨,合理制订主题班会实施方案。首先需要确定主题班会的目标、实施过程、人员安排等,同时给每一位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教师要有充足的准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班会中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在进行创意班会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一些有趣的环节,通过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使德育更加深入。同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积极融入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大大地提高了德育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策划主题班会环节,并鼓励学生制订相关的实施方案,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使其更符合教育要求。
   4.开展道德法律主题班会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时他们可能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甚至会因此误入歧途。此外,由于初中生对法律意识不足,容易做出一些犯罪的事情,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主题班会时,教师可以开设法律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在“法律”主题班会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并告诫学生一定要遵守社会法律、法规,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如有些初中生受到不良影响,会吸烟、喝酒等行为,有的甚至会索要钱财等,这些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为了使班会主题得到进一步体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融入相关的社会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是需要付出相关代价的。通过类似的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有着一定的好奇,却忽略了法律、法规的作用。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示相关的案例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5.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加上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心理比较敏感。这个时期,学生出现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可能使学生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导致学习质量下降,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易体现出来,教师需细心地观察,并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教育和引导。为了能降低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在主题班会中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心理問题和相关案例作为教育内容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分析。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融入班会中,让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分析和讲解学生的问题,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心理问题,避免负面心理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整体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学生中有出现早恋或者沉迷于电子游戏的情况,教师通过设立相关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能正确看待相关问题。对早恋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分析早恋不同的结果,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式,使其能摆脱电子游戏的束缚,从而更积极、阳光地投入到学习中,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开展政治理念主题班会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政治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班会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奠定理念,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从政治、历史的发展进程,通过结合相关事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我国的政治、历史。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奠定知识基础,提高班会的教育质量。例如,教师在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班会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并通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为了祖国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能自发悼念为国捐躯的烈士。通过以政治理念为主题的班会,加上对学生的循循诱导,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拼搏的精神,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积极克服困难。此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短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创意主题班会中,教师应合理地制订班会主题,并将德育融入主题班会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其能遵纪守法、团结有爱,做一个高素质的学生,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梨梨.初中主题班会活动中德育渗透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21(2):230.
   [2]周菊.“互联网+”在中职德育主题班会课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20(30):255.
   [3]李梅.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J].文渊(高中版),2020(8):429.
   [4]姚小平.关于德育主题班会课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点的探析[J].课堂内外(教师版),2020(12):152.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常规班会课程化实践的优化策略研究——以白银市平川区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181)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目具有一定抽象性,其中部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教学效率。对此,高中生物学教师必须寻找有效的方式,将生物学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事实上,将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高中生物学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进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享受劳动喜悦的同时学会更多知识。主要从劳动教育入手,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使议题式教学成为实施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也成为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情境作为议题教学的载体,在议题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学习兴趣、核心素养、必备知识、思维品质、价值导向等方面阐述优化情境创设的策略。   关键词:优化情境;策略;议题教学   议题式教学对作为实施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对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意义重大。而情境作为承载问题或任务的载体,其是否优化对议题教
摘 要:阅读和表达一直是我国高中语文的主要教学知识点,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会以提高学生阅读以及表达能力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对现阶段大部分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都有着不小的意义,在很多语文教学课堂中都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总结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发现其潜在的益处,高效地利用该方式来辅助教学。   关键词:思辨性;阅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随着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无形地渗透教育教学中。在此,以初中语文为教学载体谈谈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每个学科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作为我国的母语學科对学生的成长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能反映内心的情感和现实生活,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新课改教育理念提出之后,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听懂音乐,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因此,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在此,针对初中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社会经
摘 要:安全教育,人人有责。小学生对社会危险因素的意识比较低,因此小学生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关系着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系着万千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主要针对生命与安全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生命与安全教育;小学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对于学校而言,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