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分析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6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精神护理人员,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6月,对了解所选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需按照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的使用标准,根据评估数值,正确判断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值,将其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244例国内常模,按照上一组对人员心理压力的衡量方法,获取对应的评分值,观察比较两组人员的心理压力情况。结果:在两组研究人员抑郁、焦虑、躯体化、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对应分值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患者自杀自伤、逃跑、家属投诉等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结论:精神科护理难度相对较大,工作内容繁杂,因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加上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护理人员施加更多的心理压力,伤害自身的心理健康,医院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从排班制度的优化、工作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入手,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支持与肯定,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09-02
前言:精神科是精神病患者的主要收治场所,因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故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格外注意,认真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在确保医患双方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行为指导等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站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度出发,精神科患者的病情复杂,存在不同程度上认知、精神、感情障碍,在无法确定的时间段中,患者可能会做出异常举动,如:自残、乱扔东西、情绪暴躁,甚至攻击他人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提醒着护理人员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松懈。据分析可知,现如今大多数精神科护理人员大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存在,很容易导致自己分心,并且在情绪上也难以把控,对工作失去热情,工作积极性降低,极易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难以达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实施标准。为此,医院领导层应提高重视,在以往精神科护理资料的整理中,对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加以明确,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重新激发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精神科护理服务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选取66例,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6月,将其归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共包含51位男性、15位女性,年龄最大为35岁,工作年限最长可达13年,年龄、工作年限上的平均值分别为(26.85±2.47)岁、(8.57±1.72)年,存在大专、本科两种学历类型,共52人已婚,14人未婚。另一组为国内常模,共1244例[1]。
1.2 方法 两组研究人员心理状态的评估均依靠SCL-90 量表来完成,该量表包含多个评价维度,如:恐怖、偏执、抑郁、焦虑等,按照5级评分法的使用标准,获取最终的评分数值。0-5分中,分值越高,视为参选人员的心理状态越差。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参选人员的SCL-90评分进行统计比较,从患者、护士、工作环境等角度去分析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表示计量和计数单位,分别使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SCL-90评分量表的应用下,观察组护士的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躯体化评分为2.13±0.47分、2.01±0.35分、1.76±0.22分、1.95±0.37分,对照组研究人员对应评分为1.30±0.28分、1.37±0.25、1.21±0.34分、1.21±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在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的分析中,患者自身因素所占比重较高,其中,患者因自杀自伤、逃跑、生活护理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的概率值均已超过86.72%,此外,工作环境、护士自身安全和工作强度也会对精神科护士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全,临床护理在医疗工作开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精神科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内部存在多种精神疾病患者,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精神常处于异常状态,主要表现在行为、情感、认知等各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2]。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護士的心理状态明显要比另一组差,具体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等各维度SCL-90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以往分析可知,患者自杀自残、逃跑等不良行为的出现是许多护士心理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容易影响到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护理差错也随之出现,对医患关系的维护有着很大的阻碍性。基于此,医院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来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其一,注重工作环境的改善。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陆续投入使用。为了让精神科护士更好的工作,医院应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置,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工作环境进行合理规划,配备专门的休息室,在室内安装饮水机、沙发,方便护士休息[3]。其二,对科室排班制度进行优化。护士作为主力军,其担任的责任更加重大,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比较繁重,为了让精神科护士得到充足的时间来休息,医院应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其三,不断完善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注重医患之间关系的建立,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相互沟通后,对精神病患者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予以更多的指导与建议。另外,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表现积极、工作热情的护士予以一定物质上的奖励,针对工作懒散、敷衍的护士,进行批评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华.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1):216.
[2] 程晓莉.综合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34):17-18.
[3] 崔青.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12-14.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09-02
前言:精神科是精神病患者的主要收治场所,因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故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格外注意,认真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在确保医患双方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行为指导等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站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度出发,精神科患者的病情复杂,存在不同程度上认知、精神、感情障碍,在无法确定的时间段中,患者可能会做出异常举动,如:自残、乱扔东西、情绪暴躁,甚至攻击他人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提醒着护理人员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松懈。据分析可知,现如今大多数精神科护理人员大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存在,很容易导致自己分心,并且在情绪上也难以把控,对工作失去热情,工作积极性降低,极易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难以达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实施标准。为此,医院领导层应提高重视,在以往精神科护理资料的整理中,对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加以明确,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重新激发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精神科护理服务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选取66例,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6月,将其归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共包含51位男性、15位女性,年龄最大为35岁,工作年限最长可达13年,年龄、工作年限上的平均值分别为(26.85±2.47)岁、(8.57±1.72)年,存在大专、本科两种学历类型,共52人已婚,14人未婚。另一组为国内常模,共1244例[1]。
1.2 方法 两组研究人员心理状态的评估均依靠SCL-90 量表来完成,该量表包含多个评价维度,如:恐怖、偏执、抑郁、焦虑等,按照5级评分法的使用标准,获取最终的评分数值。0-5分中,分值越高,视为参选人员的心理状态越差。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参选人员的SCL-90评分进行统计比较,从患者、护士、工作环境等角度去分析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表示计量和计数单位,分别使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SCL-90评分量表的应用下,观察组护士的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躯体化评分为2.13±0.47分、2.01±0.35分、1.76±0.22分、1.95±0.37分,对照组研究人员对应评分为1.30±0.28分、1.37±0.25、1.21±0.34分、1.21±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在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的分析中,患者自身因素所占比重较高,其中,患者因自杀自伤、逃跑、生活护理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的概率值均已超过86.72%,此外,工作环境、护士自身安全和工作强度也会对精神科护士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全,临床护理在医疗工作开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精神科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内部存在多种精神疾病患者,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精神常处于异常状态,主要表现在行为、情感、认知等各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2]。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護士的心理状态明显要比另一组差,具体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等各维度SCL-90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以往分析可知,患者自杀自残、逃跑等不良行为的出现是许多护士心理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容易影响到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护理差错也随之出现,对医患关系的维护有着很大的阻碍性。基于此,医院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来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其一,注重工作环境的改善。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陆续投入使用。为了让精神科护士更好的工作,医院应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置,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工作环境进行合理规划,配备专门的休息室,在室内安装饮水机、沙发,方便护士休息[3]。其二,对科室排班制度进行优化。护士作为主力军,其担任的责任更加重大,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比较繁重,为了让精神科护士得到充足的时间来休息,医院应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其三,不断完善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注重医患之间关系的建立,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相互沟通后,对精神病患者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予以更多的指导与建议。另外,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表现积极、工作热情的护士予以一定物质上的奖励,针对工作懒散、敷衍的护士,进行批评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华.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1):216.
[2] 程晓莉.综合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34):17-18.
[3] 崔青.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