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货币基金是一种很好的现金管理工具,从美国货币基金的历史发展路径看,货币基金与银行活期存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决定着货币基金的发展规模和产品创新程度。随着货币基金不断的金融创新,银行存款不断流向货币基金,加速存款的脱媒。本文通过分析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对银行存款脱媒的作用模式和动因,借鉴美国货币基金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银行应对存款脱媒的之策。
关键词:货币基金;金融创新;美国;存款脱媒;余额宝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12-0014-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12.03
2003年我国推出首只货币基金后,货币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以来,随着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货币基金的便利性和收益性大幅提升,导致银行存款搬家现象加剧,成为影响我国银行存款脱媒的主要形式[1]。
一、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对存款脱媒的作用模式
货币基金金融创新下的存款脱媒并不意味着资金彻底绕开银行在其体外运转,而是在银行内部以同业存款的方式进入银行表内资产[2]。对于银行客户而言,其传统的存款渠道是通过银行经营网点直接存入银行,以普通存款的方式进入银行表内资产。在余额宝等创新型货币基金方式下,银行客户通过购买货币基金的方式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进入银行表内资产。银行客户通过货币基金实现了资金在银行内部以非普通存款形式的流转,导致了银行存款的脱媒。
二、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导致存款脱媒的动因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拥有传统的银行存款所不具备的优势,投资者理财意识的增强、银行理财投资门槛的限制以及投资期限内不可赎回的产品设计,导致货币基金替代储蓄存款的功能逐渐强化。
(一)收益性动因
收益性是存款脱媒的最核心动因[3]。以余额宝为代表货币基金可以凭借资金规模优势,以较高的协议利率将资金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协议存款与普通的一般存款相比,利率要高很多,这就保证了购买货币基金的投资者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2014年上半年,余额宝年化收益率达到5.4%,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4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1.6倍,略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见表1)。因此,收益的差距导致银行存款发生搬家现象。
(二)便利性动因
便利性是指金融产品是否具有良好的支付功能。随着互联网和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支付越来越便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不仅提供理财功能外,还整合了各种功能和消费类现金管理,资金闲置的时候可以获得投资收益,需要使用资金时候可以用于各种日常支付,为客户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其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功能的多样化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银行存款,成为存款脱媒的重要动因。银行存款仅具有现金管理、理财等单一的功能,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集合了银行存款的多种功能,实现了交易、消费、理财的便利性(见表1)。
(三)流动性动因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相对于银行存款而言,规定金额内的货币基金资金可以提前赎回,当日到账,实现了“现金管理”的功能。同时货币基金在流动性上拥有监管红利,2011年证监会基金部发布的[2011]41号通知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有存款期限、但根据协议可提前支取且没有利息损失的银行存款,不属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基金字[2005]190号)第三条规定的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可提前支取且没有罚息的银行协议存款,保证了其流动性的实现。余额宝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强,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期限限制(见表1)。
综合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性、便利性、流动性因素,其具有收益较高、使用便利和流动性好的优势,这是导致目前我国存款脱媒加剧的主要因素。
三、从美国经验看货币基金对存款脱媒的影响
(一)货币市场利率高企带来货币基金快速发展
从美国货币基金的发展历程看,其扩张规模、产品创新程度、资金流向与货币市场和银行存款间的利率差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见图1),即货币市场利率越高,利率差越大,货币基金的规模也就越大,产品创新的活跃度也就越高,资金从银行流向货币市场的速度也就越快[4]。
1.货币基金创设阶段(1970—1973)。1970年,美国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在5%左右,美国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90天以内、10万美元以上大额可转让存单(CDs)利率限制。美国储蓄基金公司通过购买30万美元的高利率CDs并以1000美元为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而创设了美国首只货币基金。
2.现金管理功能创新阶段(1974—1977)。1973—1974年,货币市场利率高企,利率差达到6%左右,推动货币基金“类现金”功能创新。1974年,美国富达集团推出的“富达日收益信托”,单位净值始终维持在1美元,收益每日结转,赎回采取T+0的交易方式,并可在基金账户净值内填写支票进行支付。
3.消费支付功能完善阶段(1978—1989)。1978—1982年,美国连续几年的通货膨胀导致市场利率大幅提高,货币市场利率达到16%,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仍然受到管制,使得利率差进一步扩大。美国货币基金规模从1977年末的56亿美元迅速扩张到1982年的1970亿美元,规模扩大35倍。同时基金份额可通过支票或关联银行卡直接消费支付功能得到完善。
4.规模快速扩张阶段(1990—2008)。1994—2008年,美国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间的利率差长期稳定在2%左右,较高的利差刺激投资者将银行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存款脱媒加剧。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在2008年达到3.8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 5.规模快速下滑阶段(2008—至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实施零利率货币政策,导致美国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间利率持平,利率差消失,货币基金规模迅速下降,2013年下降到2.5万亿美元。
(二)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
从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变化看,其资产规模与银行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即银行活期存款不断脱媒转化为货币基金[5]。由图2可知,美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从1973年的45%左右缓慢下降到40%;随着货币基金的不断发展,占比迅速下降到1982年的25%;到2007年达到7%的历史低值,货币基金替代效应明显。从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来看,在1970—1986年存款利率市场化阶段,美国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从1973年的0.1%迅速上升至1986年的63%;在完成利率市场化后,美国货币基金对活期存款的替代速度逐步放缓但并未停止,1989年末货币基金规模首次超过活期存款;90年代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提高和货币基金的金融创新,货币基金对活期存款的替代又大幅提高,2007年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达到9.9倍的峰值;2008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货币基金的替代效应快速回落。
(三)从零售型货币基金向机构型货币基金扩展
美国货币基金创设之初主要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依靠现金管理功能和较高的收益吸引个人存款,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零售型货币基金。随着80年代初美国零售型货币基金T+0交易的逐渐完善,支付功能的多样化,已经几乎可以替代银行个人活期存款。随着货币基金规模的扩张,货币基金已经不满足于只是针对个人存款,通过提升专业现金管理能力,在80年代中期将投资对象扩展到企业存款,发展机构型货币基金。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作为专业的现金管理工具被企业普遍运用而对企业活期存款造成冲击。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相比零售型基金投资门槛更高、相应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主要作为机构投资者现金管理工具而存在。美联储数据显示,2000年后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总资产首次超过零售型货币基金,同期美国非金融企业持有的货币基金资产总额高于其银行存款的一半。机构型货币基金的发展,加剧了企业存款的脱媒,银行面临着个人和企业存款的双重流失。
四、美国货币基金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一)我国货币基金规模扩张与功能创新加速
随着我国货币基金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模扩张和功能创新加速,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与股票市场走势的反向关系正在淡化,和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的正相关度越来越高;产品功能上,已经改变了作为股市避险工具的单纯角色,具有理财、支付、消费等多种功能;资金来源上,以股票市场投资性资金为主转换为以银行储蓄性资金为主[6]。
我国的货币基金目前正经历着美国货币基金相似的发展路径。我国货币基金设立的最初定位是“资本市场现金管理工具”,作为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的手段[7]。2003年12月,华安基金推出中国首只货币基金。2004—2011年,我国货币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现金管理工具平稳发展,其资金规模的变化与资本市场的走势紧密相关。2006—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在证券市场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投资性资金赎回货币基金纷纷买入股票,货币基金的资金规模较2005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总规模不足1000亿元。2012年到现在,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和货币基金产品创新的加速,货币基金的功能角色发生重大变化,资金规模和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的正相关度越来越高,储蓄存款替代功能强化[8]。随着投资者理财意识的加强,首先带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但因银行理财高投资门槛及不可提前赎回的设计缺陷,2012年中小储户逐渐将理财工具转移到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货币基金。从2012年10月货币基金实施T+0的交易方式,到2013年6月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利率差长期保持在2%以上,加之创新型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产品的出现,货币基金完善了理财、支付、消费等多种功能的整合,在收益性、便利性和流动性具备了银行存款不可比拟的优势,导致货币基金规模大幅提升,银行存款资金大规模流向货币基金(见图3)。截至2014年6月,我国货币基金规模达到1.59万亿元。
(二)我国活期存款占比未来将加速式下滑
目前,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与美国1974—1978年的市场环境相似(见表2),都处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初期,货币市场利率较高,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保持高位,货币基金创新活跃度高,股票市场相对低迷。美国银行业1978—1982年存款快速脱媒化的历史路径对我国未来存款结构的演变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美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看,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以及货币基金的不断创新,1978—1982年4年间,活期存款占比从40%迅速下降到25%左右,货币基金替代活期存款效应明显。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完成后,1985—1997年活期存款占比保持在20%左右。我国目前活期存款占比在45%左右,2012—2013年下降了5%左右。根据美国存款脱媒的历史路径,我国活期存款占比可能加速下滑,以美国下降15%幅度来测算的话,未来几年我国的活期存款占比有可能下滑到30%左右,形成存款脱媒加速的趋势。
(三)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和利差的收窄
货币基金的发展带来了存款成本上升和银行利润下降的趋势[9]。2014年6月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1.59万亿,与51.2万亿的居民存款、117.2万亿的全部存款总额相比,为居民存款余额的3.08%和全部存款余额的1.34%。货币基金规模从2013年末的7475亿元增加到2014年6月末的1.59万亿,增加了8400亿元。2013年末我国居民存款为47.12万亿,假设货币基金增加部分全部来自银行存款的脱媒转移,那么大约有1.78%的银行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最终以银行协议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更高利率的形式回流银行,直接导致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和利差的收窄。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相关报告的测算,余额宝规模达到1万亿元,银行付息负债成本率提高2.5%。这部分资金成本从原来的平均2.5%的利率提升至5%左右的协议存款利率,银行的利差缩小了2%左右,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在1.7%左右。目前,我国货币基金主要吸引个人存款,对于银行存款的冲击还是有限。随着货币基金产品创新的推进,未来推出类似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作为企业客户专业现金管理工具,将会对企业活期存款带来存款脱媒问题。
(四)我国银行的应对策略
面临存款脱媒问题,美国银行不断采取措施进行业务创新,缓解银行存款搬家现象。比如推出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等存款账户创新规避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托管和代销货币基金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发起设立货币基金参与运作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了银行的收益率。目前,在存款利率上限仍未放开、银行存款利率低于市场化利率的背景下,我国银行面对货币基金创新带来的存款脱媒问题,目前可以采取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两种策略来应对(见表3)[10]。
非市场化方式容易导致双方利益受损,不利于金融
(下转第33页)
关键词:货币基金;金融创新;美国;存款脱媒;余额宝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12-0014-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12.03
2003年我国推出首只货币基金后,货币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以来,随着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货币基金的便利性和收益性大幅提升,导致银行存款搬家现象加剧,成为影响我国银行存款脱媒的主要形式[1]。
一、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对存款脱媒的作用模式
货币基金金融创新下的存款脱媒并不意味着资金彻底绕开银行在其体外运转,而是在银行内部以同业存款的方式进入银行表内资产[2]。对于银行客户而言,其传统的存款渠道是通过银行经营网点直接存入银行,以普通存款的方式进入银行表内资产。在余额宝等创新型货币基金方式下,银行客户通过购买货币基金的方式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进入银行表内资产。银行客户通过货币基金实现了资金在银行内部以非普通存款形式的流转,导致了银行存款的脱媒。
二、货币基金金融创新导致存款脱媒的动因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拥有传统的银行存款所不具备的优势,投资者理财意识的增强、银行理财投资门槛的限制以及投资期限内不可赎回的产品设计,导致货币基金替代储蓄存款的功能逐渐强化。
(一)收益性动因
收益性是存款脱媒的最核心动因[3]。以余额宝为代表货币基金可以凭借资金规模优势,以较高的协议利率将资金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协议存款与普通的一般存款相比,利率要高很多,这就保证了购买货币基金的投资者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2014年上半年,余额宝年化收益率达到5.4%,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4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1.6倍,略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见表1)。因此,收益的差距导致银行存款发生搬家现象。
(二)便利性动因
便利性是指金融产品是否具有良好的支付功能。随着互联网和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支付越来越便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不仅提供理财功能外,还整合了各种功能和消费类现金管理,资金闲置的时候可以获得投资收益,需要使用资金时候可以用于各种日常支付,为客户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其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功能的多样化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银行存款,成为存款脱媒的重要动因。银行存款仅具有现金管理、理财等单一的功能,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集合了银行存款的多种功能,实现了交易、消费、理财的便利性(见表1)。
(三)流动性动因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相对于银行存款而言,规定金额内的货币基金资金可以提前赎回,当日到账,实现了“现金管理”的功能。同时货币基金在流动性上拥有监管红利,2011年证监会基金部发布的[2011]41号通知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有存款期限、但根据协议可提前支取且没有利息损失的银行存款,不属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基金字[2005]190号)第三条规定的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可提前支取且没有罚息的银行协议存款,保证了其流动性的实现。余额宝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强,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期限限制(见表1)。
综合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性、便利性、流动性因素,其具有收益较高、使用便利和流动性好的优势,这是导致目前我国存款脱媒加剧的主要因素。
三、从美国经验看货币基金对存款脱媒的影响
(一)货币市场利率高企带来货币基金快速发展
从美国货币基金的发展历程看,其扩张规模、产品创新程度、资金流向与货币市场和银行存款间的利率差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见图1),即货币市场利率越高,利率差越大,货币基金的规模也就越大,产品创新的活跃度也就越高,资金从银行流向货币市场的速度也就越快[4]。
1.货币基金创设阶段(1970—1973)。1970年,美国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在5%左右,美国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90天以内、10万美元以上大额可转让存单(CDs)利率限制。美国储蓄基金公司通过购买30万美元的高利率CDs并以1000美元为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而创设了美国首只货币基金。
2.现金管理功能创新阶段(1974—1977)。1973—1974年,货币市场利率高企,利率差达到6%左右,推动货币基金“类现金”功能创新。1974年,美国富达集团推出的“富达日收益信托”,单位净值始终维持在1美元,收益每日结转,赎回采取T+0的交易方式,并可在基金账户净值内填写支票进行支付。
3.消费支付功能完善阶段(1978—1989)。1978—1982年,美国连续几年的通货膨胀导致市场利率大幅提高,货币市场利率达到16%,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仍然受到管制,使得利率差进一步扩大。美国货币基金规模从1977年末的56亿美元迅速扩张到1982年的1970亿美元,规模扩大35倍。同时基金份额可通过支票或关联银行卡直接消费支付功能得到完善。
4.规模快速扩张阶段(1990—2008)。1994—2008年,美国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间的利率差长期稳定在2%左右,较高的利差刺激投资者将银行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存款脱媒加剧。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在2008年达到3.8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 5.规模快速下滑阶段(2008—至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实施零利率货币政策,导致美国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间利率持平,利率差消失,货币基金规模迅速下降,2013年下降到2.5万亿美元。
(二)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
从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变化看,其资产规模与银行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即银行活期存款不断脱媒转化为货币基金[5]。由图2可知,美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从1973年的45%左右缓慢下降到40%;随着货币基金的不断发展,占比迅速下降到1982年的25%;到2007年达到7%的历史低值,货币基金替代效应明显。从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来看,在1970—1986年存款利率市场化阶段,美国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从1973年的0.1%迅速上升至1986年的63%;在完成利率市场化后,美国货币基金对活期存款的替代速度逐步放缓但并未停止,1989年末货币基金规模首次超过活期存款;90年代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提高和货币基金的金融创新,货币基金对活期存款的替代又大幅提高,2007年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达到9.9倍的峰值;2008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货币基金的替代效应快速回落。
(三)从零售型货币基金向机构型货币基金扩展
美国货币基金创设之初主要是针对个人投资者,依靠现金管理功能和较高的收益吸引个人存款,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零售型货币基金。随着80年代初美国零售型货币基金T+0交易的逐渐完善,支付功能的多样化,已经几乎可以替代银行个人活期存款。随着货币基金规模的扩张,货币基金已经不满足于只是针对个人存款,通过提升专业现金管理能力,在80年代中期将投资对象扩展到企业存款,发展机构型货币基金。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作为专业的现金管理工具被企业普遍运用而对企业活期存款造成冲击。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相比零售型基金投资门槛更高、相应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主要作为机构投资者现金管理工具而存在。美联储数据显示,2000年后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总资产首次超过零售型货币基金,同期美国非金融企业持有的货币基金资产总额高于其银行存款的一半。机构型货币基金的发展,加剧了企业存款的脱媒,银行面临着个人和企业存款的双重流失。
四、美国货币基金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一)我国货币基金规模扩张与功能创新加速
随着我国货币基金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模扩张和功能创新加速,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与股票市场走势的反向关系正在淡化,和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的正相关度越来越高;产品功能上,已经改变了作为股市避险工具的单纯角色,具有理财、支付、消费等多种功能;资金来源上,以股票市场投资性资金为主转换为以银行储蓄性资金为主[6]。
我国的货币基金目前正经历着美国货币基金相似的发展路径。我国货币基金设立的最初定位是“资本市场现金管理工具”,作为规避资本市场风险的手段[7]。2003年12月,华安基金推出中国首只货币基金。2004—2011年,我国货币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现金管理工具平稳发展,其资金规模的变化与资本市场的走势紧密相关。2006—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在证券市场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投资性资金赎回货币基金纷纷买入股票,货币基金的资金规模较2005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总规模不足1000亿元。2012年到现在,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和货币基金产品创新的加速,货币基金的功能角色发生重大变化,资金规模和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的正相关度越来越高,储蓄存款替代功能强化[8]。随着投资者理财意识的加强,首先带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但因银行理财高投资门槛及不可提前赎回的设计缺陷,2012年中小储户逐渐将理财工具转移到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货币基金。从2012年10月货币基金实施T+0的交易方式,到2013年6月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利率差长期保持在2%以上,加之创新型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产品的出现,货币基金完善了理财、支付、消费等多种功能的整合,在收益性、便利性和流动性具备了银行存款不可比拟的优势,导致货币基金规模大幅提升,银行存款资金大规模流向货币基金(见图3)。截至2014年6月,我国货币基金规模达到1.59万亿元。
(二)我国活期存款占比未来将加速式下滑
目前,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与美国1974—1978年的市场环境相似(见表2),都处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初期,货币市场利率较高,货币市场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保持高位,货币基金创新活跃度高,股票市场相对低迷。美国银行业1978—1982年存款快速脱媒化的历史路径对我国未来存款结构的演变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美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看,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以及货币基金的不断创新,1978—1982年4年间,活期存款占比从40%迅速下降到25%左右,货币基金替代活期存款效应明显。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完成后,1985—1997年活期存款占比保持在20%左右。我国目前活期存款占比在45%左右,2012—2013年下降了5%左右。根据美国存款脱媒的历史路径,我国活期存款占比可能加速下滑,以美国下降15%幅度来测算的话,未来几年我国的活期存款占比有可能下滑到30%左右,形成存款脱媒加速的趋势。
(三)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和利差的收窄
货币基金的发展带来了存款成本上升和银行利润下降的趋势[9]。2014年6月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1.59万亿,与51.2万亿的居民存款、117.2万亿的全部存款总额相比,为居民存款余额的3.08%和全部存款余额的1.34%。货币基金规模从2013年末的7475亿元增加到2014年6月末的1.59万亿,增加了8400亿元。2013年末我国居民存款为47.12万亿,假设货币基金增加部分全部来自银行存款的脱媒转移,那么大约有1.78%的银行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最终以银行协议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更高利率的形式回流银行,直接导致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和利差的收窄。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相关报告的测算,余额宝规模达到1万亿元,银行付息负债成本率提高2.5%。这部分资金成本从原来的平均2.5%的利率提升至5%左右的协议存款利率,银行的利差缩小了2%左右,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在1.7%左右。目前,我国货币基金主要吸引个人存款,对于银行存款的冲击还是有限。随着货币基金产品创新的推进,未来推出类似美国机构型货币基金,作为企业客户专业现金管理工具,将会对企业活期存款带来存款脱媒问题。
(四)我国银行的应对策略
面临存款脱媒问题,美国银行不断采取措施进行业务创新,缓解银行存款搬家现象。比如推出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等存款账户创新规避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托管和代销货币基金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发起设立货币基金参与运作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了银行的收益率。目前,在存款利率上限仍未放开、银行存款利率低于市场化利率的背景下,我国银行面对货币基金创新带来的存款脱媒问题,目前可以采取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两种策略来应对(见表3)[10]。
非市场化方式容易导致双方利益受损,不利于金融
(下转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