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惩戒教育的探索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家校矛盾日渐突出,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教师没有获得明确授权。教师在该管的时候也不敢管,如果学生出了什么事情,教师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责任承担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面对家校矛盾,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情况也普遍存在。由于惩戒教育缺失影响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导致学生耐挫力差、缺少对校规校纪的敬畏之心导致一系列课堂问题、校园暴力以及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事件。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与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适当、适度地对学生予以惩戒是人才培养的有力推进。因此本文将惩戒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惩戒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必要性;探索;立法;原则
  一、什么是惩戒教育
  教育惩戒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法规,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错误行为,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有惩罚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惩戒教育与体罚的区别
  教育惩戒属于教育的一种方式,它的目的是改正学生错误,让学生认识到了犯错成本,从而避免犯错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人才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促进因素。
  体罚是指通过对身体的责罚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的行为。体罚主张暴力解决问题且有损学生人格尊严,是没有达到教育目的的。
  三、惩戒教育的必要性
  1、目前学生管理问题已经对很多老师造成特别大的困扰。目前观察到的教师跳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难以管理。教育法赋予教师有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却没有明确规定行使这一责任时的权力,导致教师管理学生时难以有效管制那些违规违纪的学生。由此问题少年得不到及时教育从而变本加厉地上演一起又一起的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而出现问题时候,舆论又会把矛头第一时间对准学校,追究教师的失职。另外,由于缺乏了惩戒教育的威严和震慑作用,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师道尊严”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服务于被服务关系,学生对教师没有尊敬之心,甚至“鄙视唾弃”教师的情形屡见报端。如此教育环境下,优秀教师人才流失严重,教育的后继力量堪忧。
  2、教育本是一体两面,褒扬赏识是教育的一面,另一面就是惩戒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当学生犯了错误而缺失惩戒教育的时候,其实是对学生错误的默认和纵容,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长远来看,缺失了惩戒教育是对教育学生的一种失责。
  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社会问题青年层出不穷,这与惩戒教育的缺失,单一的赏识教育的无力有直接关系。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犯了错的人应接受惩罚,他们之所以要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错”。因此,惩戒教育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3、惩戒教育缺失也让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了挫折教育的部分,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这对学生的教育是一大损失。每个成年人都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正如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路上遇到一些不如意,简直再正常不过。而被单一的赏识教育呵护出来的学生就像是温室中长大的小苗,无法在寒冬中傲霜斗雪,这也就不难理解现阶段中为什么因一点小小的挫折而轻生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4、惩戒教育缺失,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无法保障。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任何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定的规范,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校规、班规等是管理学生的基本制度保障。惩戒教育的缺失让教师在面对个别学生不良行为的时候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矫正,导致学生纪律观念差,集体观念意识淡薄,同时正常的教育活动开展受到阻碍,侵犯了其他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学生分辨是非的认知有限,问题学生的影响会给其他同学造成极坏的榜样,甚至有时一个学生问题无法及时纠正往往又会出现若干个问题学生相继效仿。
  四、惩戒教育的实施原则
  在教育惩戒过程中,适度是非常重要的。把握适度性至少有四个基本原则需要坚守:
  1、不能伤害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任何时候、任何老师都不应该用“情绪”来惩戒学生。所谓情绪惩罚,就是人格歧视、人格侮辱,这是一种情绪宣泄,是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无法达到教育目的。
  2、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目前,包括《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都有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明确规定,法律的红线是教师惩戒过程中不可触碰的底线。
  3、就是任何惩戒都应立足于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能把惩戒教育变成打压学生的手段。
  4、是教育实践者在对犯错学生的惩戒是基于爱的前提进行的,惩戒前要衡量惩戒方式与效果的性价比。方式要机动灵活、不拘泥,不能死搬硬套。
  五、惩戒教育的探索
  1、惩戒教育要有法可依:惩戒教育权需要一个合法地位,只有这样学校和教师才敢于使用惩戒教育,挽救问题学生。
  2、细化合法的惩戒方式:目前国内惩戒教育相关工作的一大瓶颈就是不够细化,想要取得突破就是要更加细化的去做一些要求和规定。触犯哪些条律适用哪些惩戒、是由谁去惩戒以及具体惩戒的最高限度。惩戒实施细则足够详细明确,可执行性会更强。
  3、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可以在班级中建立民主讨论的制度,由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确定班规,由学生内部组成监督小组对问题予以监督,这样既避免教师情绪对班规班纪的干扰,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证家长的认同度。从家长的角度而言,如果对老师的师德信任的话,是支持使用惩戒的。在获取家长信任的过程中,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采取惩戒教育时有必要沟通家长,取得家长支持。
  4、理性评价:不把惩戒教育与师德问题混在一起,对惩戒教育评价少一些道德定性和情绪因素,多一些平常心和理性。区分问题的实质,聚焦具体的程序与操作,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5、因材施教:惩戒教育作为教育手段之一,不可孤立地去强调使用。而是在面对具体学生时,从如何对学生的成长最有利、最合适的角度去综合考量实施。在面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感受、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家庭要求及认知等各方面复杂因素时,惩戒教育方式也应随之变化。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3]董保城.论教师法“教師辅导与管教”[J].政大法学评论,1995(54):117-133.
  [4] 吴万得.德日两国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之探讨[J].政法论坛,2001(5):131-137.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中包含了很多哲学道理和智慧。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当下,需要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断的吸取营养,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才能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党校文学教学中;继承;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推动下形成了丰富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党校文学教学中,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意识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在低年级教育教学中,我们会或多或少的遇见一些对于所学知识不能充分的理解,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的学生,这些学生被我们成为“后进生”,后进生学习的转化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需要教师们共同的努力,通过细致的观察去探寻后进生所形成的原因。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学习能力掌握比较差的学生制定相对的教学方案,并积极的做好对后进生学习的转化工作。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接下来
期刊
摘 要:为落实学校教学教育改革,深入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本文深入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高中篮球选项课当中的教学应用效果,并得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能够将学生作为整个体育课程的主体,以学生为主,充分研发学生对于篮球技巧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篮球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影响下,深入分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的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差,生活阅历比较浅显,学习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单一的传统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项目,通过游戏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有效吸收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型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将游戏化教学进行优化,是作为幼儿园教师的首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
期刊
摘 要:数学本就是自然学科、技术科学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科目,同时也是学生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数学运算能力作为初一教学阶段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并且对于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也会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小题的有效运用与训练,则能逐渐提高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所以本文也就如何应用小题来提高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一;数学教学;运算能力  引言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语素质教育改革的齐头并进,让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呈现出了一派新气象,各位教师都在摩拳擦掌地采取新型的教学手段来突破原来应试教育中所存在的困境。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通常都还停留在形式,对学生的启迪作用比较有限。但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开展互动探究式课堂已经是势在必行,所以本文将根据其具体应用策略来进行综合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 要:在中职自动化、机电专业中,电工电子是一本基础专业课程,其囊括了电力学、电子学、控制理论等知识,知识量大,覆盖面积广。在常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向学生单向讲解理论知识。因此,如不改变教学方法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学习中,怎样才能做到既让学生掌握必要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电工电子技术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完善与实施,初中历史旧时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为了高效提升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质量,就需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将能够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初中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学习掌握到历史文化知识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对
期刊
摘 要:有很大一部分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由于不能很好的适应这样的新环境,而表现出五花八门的行为。比如,无理由的哭、闹,上幼儿园的路上磨磨蹭蹭,不想去幼儿园等等。如果孩子长时间的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严重的阻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针对这些问题,有的家长认为这仅仅是由于孩子不习惯造成的,等时间长了,习惯了就不会哭闹了。其实不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所以本篇文章分析了影响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因素并提出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后进生;成因;转化;策略  后进生通常是指班级中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在每个班级当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后进生,如何对这些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因其逻辑性较强,许多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