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一个全新创业蓝图渐渐在脑海中浮现...
新茶饮时代带到来了
喜茶,真的火了!
2017年2月,喜茶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了第一家店,其后的一个月里,曾创下过“上百人排队,买一杯奶茶排队数小时,现场黄牛加价转卖轻松月入过万”的惊人纪录。
此后,喜茶在哪里开门店,哪里就会引发排队热潮,导致线上点单不得不终止。
喜茶登陆北京当天,暴雨洗刷全城,哗啦啦的雨水也没能淋熄消费者的热情,很多人在雨中等待3、4小时,就为了品一口那醇香的奶盖。
喜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社交符号,全面入侵他们的生活。
时间回到2012年,广东江门一条名为江边里的小巷,那是喜茶的起点。
当时聂云宸只有21岁,带着开手机店所赚的20万元,不甘心这辈子一眼就能看到头,决心再次创业。
“开奶茶店门槛不高,它可大可小,往大做可以把中国年轻茶饮做起来,往小做可以从一个小档口做起。“
于是,皇茶ROYALTEA诞生了,这也就是喜茶HEYTEA的前身。
在随后的一年多里,聂云宸在江门陆陆续续开了3家门店,也在隔壁中山市有了店面。

那段时间里,他忙得晕头转向,一人身兼数职,店面装修、口味调制、菜单设计等等都要操心。
可是,巨大的心血,并没有换来巨大的成功。
开业前三天的促销活动,往往能够吸引了很多人来排队,一时间门庭若市。
可是,只要活动结束,门面就变得冷清,没什么人来光顾,有时一天只卖出几杯。
最糟糕的时候,店铺一天只有20元的营业额。
聂云宸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假如世界上没有人开过奶茶店,我第一个开,我会怎么做产品、选料、做流程?”
当时是属于奶茶的“粉末时代”,茶粉和着奶精,再勾兑矿泉水,最快只需要十幾秒,一杯奶茶就完成了。
使用粉末,方便快捷,成本低得惊人。 “虽然这个粉末是合法的,但我不想用。奶茶行业很多商家喜欢用粉来加入奶精,奶盖有奶盖粉,水果用果粉,什么乱七八糟的粉都有。这东西是不好的,我自己作为消费者,不想把它吃进肚子里。“聂云宸直言。
不用粉末,这是喜茶成立的初心。
“从零开始,没有任何基础,光是了解奶茶结构就花了很长时间。”
他把市面上的主流饮品店都了解了一番,港式奶茶、台湾珍珠奶茶等等。

对于产品的严苛,员工认为他是魔鬼般的处女座。而他说道:“对于我们而言,追求的永远是better而不是diferent。”
不仅仅优秀,而是要追求卓越,这不仅成为他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产品的要求。
《经济学人》杂志将喜茶喻为“中国的星巴克”。
对此,聂云宸反问道:为什么一定要做成星巴克?说不定可以比星巴克更好!
正是这种永远追求更好的性格,让他对产品的集中管理有着坚定的信念,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喜茶“拒绝加盟”。
在喜茶之前,加盟开店成为传统奶茶业快速扩张,回笼资金的途径。
但聂云宸,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把控好产品的质量,把经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受众,通过市场的反馈,不断更新迭代产品,甚至打造出自己独有的供应链系统。
他所做的一切一切,只为了这个词:To be better!
一个普通人
深圳创富榜百强中,可谓是群星闪耀。
有IT大佬马化腾,恒大集团的许家印,任正非创办的华为,行业大多涉及房地产、技术、通讯、制药等高端产业。
而聂云宸在其中,却显得极为普通:卖奶茶。
时间回到十年前,他也不过是一个穿着一双几十元的帆布鞋,十几块的T恤,站在十多平的手机店里,为未来忧虑的少年。
专科毕业,到处闯荡,门店冷清,前路不明。
十年后,却和马化腾等大佬同在一个榜单里,让奶茶成为年轻人的血液。
2020年,刚好是聂云宸的创业十年。
十年,惊鸿骤变。
回想2012年,当喜茶还只是江门一间小门店时,聂云宸对员工说:“这里,是一个品牌诞生的地方。”
当时,大家都笑了。
想不到,八年后,心之所向,终已抵达。
普通人聶云宸,用自己的偏执和不服输的精神,书写了属于90后的传奇。(来源:正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