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学生存在协作意识淡薄、网络依赖思想严重、时间环境缺乏和眼高手低的现象致使写作教学陷入困境。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采取写作课程长期化,强化实践能力,丰富写作素材,精选写作案例策略,使写作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写作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写作课是大学的一门基础课,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必须开设写作课,所不同的是文科侧重于基础写作,理科侧重于应用文写作。由此可见,写作技能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日常生活离不了写作,文学创作离不开写作,科学研究离不开写作,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也无处不需要写作。因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教育部向很多知名高校调取学校培养出去的学生发展状况,经过整理与汇总,发现凡是在社会上发展好的学生、有成就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共同特点:善于表达、思维灵活、踏实肯干、不辞辛苦。善于表达的人思维与语言之间没有鸿沟,工作团队协作良好,家人亲友沟通到位,好的想法与主意,包括策划和创造都可以形成准确的文字,得以传扬实施与留存。思维的灵活可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踏实肯干、不辞辛苦则是任何成功者都必备的要素。
写作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素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乃至整体的文化素质,是写作教学的目的所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今大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意识淡薄的现象一直困扰大学写作教学。下面就大学写作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解决策略。
一、导致大学写作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意识淡薄。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决定行为,意识是人的行为方式的决策者。写作者,首先应具有写作意识。写作意识是“能导致主体写作实践行为过程的意识,始终处于写作行为过程主导地位的意识”。写作意识在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写作主体的写作实践行为靠它引起,写作的整个过程靠它贯穿。对于大学开设的写作课而言,如果在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那么在行动上自然表现得不够积极。从学校方面而言,许多院校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写作课,除此之外的其他专业基本不开设写作课,有些学校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多流于形式,课时不足,缺乏实践环节。从学生自身来讲表现为对个体写作能力的忽视,文科生认为学习写作是将来当作家的事,不想当作家就没必要学习写作。理科生认为自己是学习理科的,对语言的要求没那么高,即使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为有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对今后工作、生活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中只满足于对范文的模仿,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导致一些学生以敷衍的态度对待这门课。
(二)眼高手低。眼高手低是现代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写作中的表现是对写作理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是到了实践环节却写不出满意的作品。一些学生认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写作文,已经掌握了关于“想象”“主题”“结构”等写作知识,自以为对写作课有一定的认识而忽略了写作理论的系统学习。他们认为写作课理论都比较简单,不需要老师的课堂讲述,自己也能看懂,但到了实践环节却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文章。表现最明显的是应用文的写作,一些同学认为写一份“通知”或者“请假条”是很简单的事,所以在理论讲述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屑一顾,但是让他们自己完成写作练习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要么是格式不正确,要么是语言不精炼,等等。究其原因,是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迁移不足。认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得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二是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写作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较容易,但知识的迁移困难,导致动手能力差。
(三)依赖网络。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无疑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使写作主体变得更自由、写作资源变得更丰富、信息传递变得更快捷”,但是网络之于学生写作却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写作者可以在网上搜到数以万计的写作资料,不重视平常写作资料的积累,形成“网络依赖症”。因此,学生形成一种思想,即遇到任何问题找百度解决。这是学生不重视写作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网络资料有优劣之分,也有真假之辩。学生如果没有辩证地看待网上信息,那些网络糟粕势必就会影响写作,尤其是新闻写作,如果事实不真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
(四)缺乏实践。如果说理论是一轮明亮的月,驱赶无知的黑夜的话,那么实践就是代表光明的太阳,是一切智慧之光的源泉。对于写作而言,缺乏实践就不会有智慧之光。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内容涉及相关专业等多方面知识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具有多重属性,这一系列问题决定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特殊难度,即缺乏实践环境,导致学生写作时出现了看着容易,写起来困难的现象。
二、解决策略
为了使大学写作课发挥应用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结合教学实践采取以下策略:
(一)写作课程长期化。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知识、素质、能力有机结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阶段;第二阶段是能力强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综合实践阶段。完成以上三个阶段的任务,就能使写作行为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如何将以上三个阶段的任务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呢?我认为可以作如下安排:第一阶段安排在大一、大二时间段,这两年开设写作基础课,内容涉及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不同文体的基本写法。本部分主要采取研讨式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是先由学生自主学习,从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进行讨论。本环节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基础有侧重点地学习写作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所得的结论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应该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如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设计讨论的主题,在整个过程中控制讨论的场面,最后做好总结。 第二阶段进入能力强化期。起初进行片断练习,要求学生在10~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200字~300字的片段写作。从大二开始主要练习应用文体的写作。本阶段主要采取实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所选的实例必须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必须使学生对这些例文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并由此产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写作教师熟悉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三年级开设写作选修课,主要讲授创意写作、专业应用文和学术论文的相关知识。本环节中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有:个人简历、求职信、大学生活感受,最后的综合练习主要体现为毕业论文的写作。这样安排能体现出学习的层次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能。
(二)强化实践能力。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形成一种语言表达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实践能力。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写作的功能。首先,教师可以积极发挥本校文学社、通讯社等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现场作文、公文写作等实践活动,强化写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工作环境,安排学生充当不同岗位角色,体会工作的真实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把教室设成会议室,提前给学生分好角色,有组织者、与会代表等,让学生各司其职按照会议的流程制发通知,准备讲话稿,做好会议记录并最终形成会议纪要。这样的情景模拟既练习了多种公务文书的写作,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了写作课的综合性这一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建立交流平台,突破师生间只能在课堂上交流的局限,如通过BBS论坛、QQ群、博客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形式,让老师、同学和他人对学生作品参与交流评价,开展讨论答疑,从而使写作交流呈现很强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了自然就有话可说、释放自然。然而学生生活在校园这个较为单纯的环境中,与社会接触少,写作内容势必空浮。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老师应多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关注社会现象,留心身边的素材,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陶冶情操,拓宽知识面,丰富阅历,积累写作内容。“就是把写作活动放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当中去,用以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把写作本身当作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参与生活,主动建构生活”。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具有生活的厚度和广度。比如,写作调查报告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某单位进行认真调查,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还可以选择主要写作文体,组织学生进入相关行业单位,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在岗人员讲解文体写作思路、结构及技巧,或者邀请行业单位经验丰富的人士进入学校做写作报告。经过这样的训练,会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产生责任感。
(四)精选案例,精心评析。案例评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一味写作会使学生感到疲倦,甚至会无中生有。通过案例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评价别人的作品,借鉴和学习优秀作品的写法,同时也要选择一些反面案例,使学生对病文进行诊断,从中总结教训,少走弯路。教师选择案例时应做到一个“精”字。怎样的案例才能算得上“精”,要求教师选择案例时尽量联系社会现实,选择学生熟悉的事情,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对案例评析时还可采取学生先评,教师后评,最后由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方法,使学生在本环节中能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基于写作课的性质和学生的表现,笔者提出一些认识,希望对写作课的教学发挥参考作用,使教学不再那么被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王洪所.浅谈写作意识及其特征[J].滁州师专学报,2003(1):8-11.
[3]谷显明.网络对写作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153-155.
[4]王玉梅.大学基础写作课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246-247
[5]付胜云.论写作意识与写作教学实践[J].写作旬刊,2014(8):15-19.
关键词: 大学写作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写作课是大学的一门基础课,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必须开设写作课,所不同的是文科侧重于基础写作,理科侧重于应用文写作。由此可见,写作技能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日常生活离不了写作,文学创作离不开写作,科学研究离不开写作,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也无处不需要写作。因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教育部向很多知名高校调取学校培养出去的学生发展状况,经过整理与汇总,发现凡是在社会上发展好的学生、有成就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共同特点:善于表达、思维灵活、踏实肯干、不辞辛苦。善于表达的人思维与语言之间没有鸿沟,工作团队协作良好,家人亲友沟通到位,好的想法与主意,包括策划和创造都可以形成准确的文字,得以传扬实施与留存。思维的灵活可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踏实肯干、不辞辛苦则是任何成功者都必备的要素。
写作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素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乃至整体的文化素质,是写作教学的目的所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今大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意识淡薄的现象一直困扰大学写作教学。下面就大学写作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解决策略。
一、导致大学写作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意识淡薄。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决定行为,意识是人的行为方式的决策者。写作者,首先应具有写作意识。写作意识是“能导致主体写作实践行为过程的意识,始终处于写作行为过程主导地位的意识”。写作意识在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写作主体的写作实践行为靠它引起,写作的整个过程靠它贯穿。对于大学开设的写作课而言,如果在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那么在行动上自然表现得不够积极。从学校方面而言,许多院校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写作课,除此之外的其他专业基本不开设写作课,有些学校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多流于形式,课时不足,缺乏实践环节。从学生自身来讲表现为对个体写作能力的忽视,文科生认为学习写作是将来当作家的事,不想当作家就没必要学习写作。理科生认为自己是学习理科的,对语言的要求没那么高,即使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为有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对今后工作、生活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中只满足于对范文的模仿,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导致一些学生以敷衍的态度对待这门课。
(二)眼高手低。眼高手低是现代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写作中的表现是对写作理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是到了实践环节却写不出满意的作品。一些学生认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写作文,已经掌握了关于“想象”“主题”“结构”等写作知识,自以为对写作课有一定的认识而忽略了写作理论的系统学习。他们认为写作课理论都比较简单,不需要老师的课堂讲述,自己也能看懂,但到了实践环节却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文章。表现最明显的是应用文的写作,一些同学认为写一份“通知”或者“请假条”是很简单的事,所以在理论讲述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屑一顾,但是让他们自己完成写作练习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要么是格式不正确,要么是语言不精炼,等等。究其原因,是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迁移不足。认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得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二是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写作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较容易,但知识的迁移困难,导致动手能力差。
(三)依赖网络。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无疑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使写作主体变得更自由、写作资源变得更丰富、信息传递变得更快捷”,但是网络之于学生写作却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写作者可以在网上搜到数以万计的写作资料,不重视平常写作资料的积累,形成“网络依赖症”。因此,学生形成一种思想,即遇到任何问题找百度解决。这是学生不重视写作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网络资料有优劣之分,也有真假之辩。学生如果没有辩证地看待网上信息,那些网络糟粕势必就会影响写作,尤其是新闻写作,如果事实不真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
(四)缺乏实践。如果说理论是一轮明亮的月,驱赶无知的黑夜的话,那么实践就是代表光明的太阳,是一切智慧之光的源泉。对于写作而言,缺乏实践就不会有智慧之光。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内容涉及相关专业等多方面知识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具有多重属性,这一系列问题决定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特殊难度,即缺乏实践环境,导致学生写作时出现了看着容易,写起来困难的现象。
二、解决策略
为了使大学写作课发挥应用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结合教学实践采取以下策略:
(一)写作课程长期化。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知识、素质、能力有机结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阶段;第二阶段是能力强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综合实践阶段。完成以上三个阶段的任务,就能使写作行为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如何将以上三个阶段的任务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呢?我认为可以作如下安排:第一阶段安排在大一、大二时间段,这两年开设写作基础课,内容涉及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不同文体的基本写法。本部分主要采取研讨式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是先由学生自主学习,从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进行讨论。本环节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基础有侧重点地学习写作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所得的结论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应该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如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设计讨论的主题,在整个过程中控制讨论的场面,最后做好总结。 第二阶段进入能力强化期。起初进行片断练习,要求学生在10~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200字~300字的片段写作。从大二开始主要练习应用文体的写作。本阶段主要采取实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所选的实例必须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必须使学生对这些例文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并由此产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写作教师熟悉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三年级开设写作选修课,主要讲授创意写作、专业应用文和学术论文的相关知识。本环节中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有:个人简历、求职信、大学生活感受,最后的综合练习主要体现为毕业论文的写作。这样安排能体现出学习的层次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能。
(二)强化实践能力。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形成一种语言表达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实践能力。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写作的功能。首先,教师可以积极发挥本校文学社、通讯社等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现场作文、公文写作等实践活动,强化写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工作环境,安排学生充当不同岗位角色,体会工作的真实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把教室设成会议室,提前给学生分好角色,有组织者、与会代表等,让学生各司其职按照会议的流程制发通知,准备讲话稿,做好会议记录并最终形成会议纪要。这样的情景模拟既练习了多种公务文书的写作,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了写作课的综合性这一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建立交流平台,突破师生间只能在课堂上交流的局限,如通过BBS论坛、QQ群、博客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形式,让老师、同学和他人对学生作品参与交流评价,开展讨论答疑,从而使写作交流呈现很强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了自然就有话可说、释放自然。然而学生生活在校园这个较为单纯的环境中,与社会接触少,写作内容势必空浮。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老师应多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关注社会现象,留心身边的素材,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陶冶情操,拓宽知识面,丰富阅历,积累写作内容。“就是把写作活动放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当中去,用以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把写作本身当作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参与生活,主动建构生活”。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具有生活的厚度和广度。比如,写作调查报告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某单位进行认真调查,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还可以选择主要写作文体,组织学生进入相关行业单位,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在岗人员讲解文体写作思路、结构及技巧,或者邀请行业单位经验丰富的人士进入学校做写作报告。经过这样的训练,会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产生责任感。
(四)精选案例,精心评析。案例评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一味写作会使学生感到疲倦,甚至会无中生有。通过案例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评价别人的作品,借鉴和学习优秀作品的写法,同时也要选择一些反面案例,使学生对病文进行诊断,从中总结教训,少走弯路。教师选择案例时应做到一个“精”字。怎样的案例才能算得上“精”,要求教师选择案例时尽量联系社会现实,选择学生熟悉的事情,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对案例评析时还可采取学生先评,教师后评,最后由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方法,使学生在本环节中能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基于写作课的性质和学生的表现,笔者提出一些认识,希望对写作课的教学发挥参考作用,使教学不再那么被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王洪所.浅谈写作意识及其特征[J].滁州师专学报,2003(1):8-11.
[3]谷显明.网络对写作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153-155.
[4]王玉梅.大学基础写作课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246-247
[5]付胜云.论写作意识与写作教学实践[J].写作旬刊,2014(8):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