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人地关系紧张,争地现象频发。为实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本文探讨了区域发展过程中三生融合的总体思路。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明确三生融合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从不同的区域空间尺度:城市层面、大都市区(圈)层面、城市群层面分别分析了三生融合优化的重点。
关键词:区域发展 三生融合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保护
区域发展是大国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三生融合理念的结合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优化“三生”空间发展格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基础,也是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空间载体。然而,由于空间的稀缺性,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建设中又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加之国家对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建设的明确导向需求,都亟需探讨国家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的优化问题。
一、三生融合理念与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转型的表现之一是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转型,即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导功能间的转化,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各种主导功能之间进行数量和空间再配置的动态过程。从功能的角度看,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三大类,即“三生用地”。生产用地是指进行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获取产品和供给功能的用地,生活用地是提供承载和保障人居功能的用地,而生态用地则是以调节、维持和保障生态安全功能为主的用地。其中,生态用地是基础,它是支撑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实现自身功能的前提。保证生态用地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三生融合理念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发展中的三生融合优化重点
每个城市都要树立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通过编制生态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基本生态网络, 维护生态底线, 明确绿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资源的总量和布局结构,划定生态控制线,制定各区县生态空间管制导则,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集约城市,以精明增长的思维进行生态管制和土地利用,在規划期限内设置“城市增长边界”,阻止城市无序蔓延,对城市开发规模和节奏进行弹性管制。采取混合布局等新理念,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发展(TOD)。发挥土地多样性功能特征,促进耕地保护与生态功能相结合。根据不同城市空间拓展特征, 构建各具特色的“三生”空间保护模式。
在大都市区(圈)层面,推进圈层模式向组团模式转变,将圈层中心的生产生活空间向周围各组团迁移,将圈层中心的工业生产空间向以城带乡模式发展的城市迁移。围绕核心城市要构筑起便于中心城市人口向外围腹地活动的游憩空间;结合外围地区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提高相应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例;增加农业生产和生态复合空间的比重。统筹大都市区域空间规划,合理划定重点发展地区和城市交界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小城镇为载体在中心城市周边构建城市的“缓冲带、过渡带”。对于一些生产和生活空间碎片化、生活与生态空间割据现象严重的区域,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对现有的生产空间进行再优化整合,逐步恢复被生产空间侵蚀的生态空间。
在城市群层面,重点协调城市间跨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协调,推进建设和保护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大力保护生态敏感区,以各城市生态空间的连接为着力点,统筹规划生态廊道。以各城市生态空间的连接为着力点,统筹规划生态廊道。以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基础,注重将区域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规划培育成为“极核—串珠模式”,避免城市边缘区的无序蔓延,严格控制城镇沿道路发展形成“马路城镇”的空间形态。对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切实保护各城市间必要的绿色间隔,将外围城市生产空间对核心城市生活空间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引导外围城市形成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有序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龙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13,08:1019-1028.
[2]统筹兼顾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深圳市南山区麻磡社区以环保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保护推动社会建设[J]. 南方论刊,2011,10:138-139.
[3]陈跃,聂江,王琳,吕东东,许君波. 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理念推进副城、组团、生态带建设与保护[J]. 现代城市,2007,01:24-26.
[4]朱媛媛,余斌,曾菊新,韩勇. 国家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J]. 经济地理,2015,04:26-32.
[5]张红旗,王立新,贾宝全. 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概念及其功能分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5-8.
[6]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等. 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J]. 生态学报,2011,31(14):3902-3909.
[7]徐健,周寅康,金晓斌,等. 基于生态保护对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未利用地的探讨[J]. 资源科学,2007,29(2):137-141.
作者简介:任亚(1969—),男,江苏连云港人,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41271189);江苏省国土厅科技项目(KJXM2015010).
关键词:区域发展 三生融合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保护
区域发展是大国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三生融合理念的结合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优化“三生”空间发展格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基础,也是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空间载体。然而,由于空间的稀缺性,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建设中又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加之国家对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建设的明确导向需求,都亟需探讨国家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的优化问题。
一、三生融合理念与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转型的表现之一是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转型,即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导功能间的转化,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各种主导功能之间进行数量和空间再配置的动态过程。从功能的角度看,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三大类,即“三生用地”。生产用地是指进行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获取产品和供给功能的用地,生活用地是提供承载和保障人居功能的用地,而生态用地则是以调节、维持和保障生态安全功能为主的用地。其中,生态用地是基础,它是支撑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实现自身功能的前提。保证生态用地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三生融合理念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发展中的三生融合优化重点
每个城市都要树立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通过编制生态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基本生态网络, 维护生态底线, 明确绿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资源的总量和布局结构,划定生态控制线,制定各区县生态空间管制导则,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集约城市,以精明增长的思维进行生态管制和土地利用,在規划期限内设置“城市增长边界”,阻止城市无序蔓延,对城市开发规模和节奏进行弹性管制。采取混合布局等新理念,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发展(TOD)。发挥土地多样性功能特征,促进耕地保护与生态功能相结合。根据不同城市空间拓展特征, 构建各具特色的“三生”空间保护模式。
在大都市区(圈)层面,推进圈层模式向组团模式转变,将圈层中心的生产生活空间向周围各组团迁移,将圈层中心的工业生产空间向以城带乡模式发展的城市迁移。围绕核心城市要构筑起便于中心城市人口向外围腹地活动的游憩空间;结合外围地区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提高相应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例;增加农业生产和生态复合空间的比重。统筹大都市区域空间规划,合理划定重点发展地区和城市交界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小城镇为载体在中心城市周边构建城市的“缓冲带、过渡带”。对于一些生产和生活空间碎片化、生活与生态空间割据现象严重的区域,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对现有的生产空间进行再优化整合,逐步恢复被生产空间侵蚀的生态空间。
在城市群层面,重点协调城市间跨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协调,推进建设和保护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大力保护生态敏感区,以各城市生态空间的连接为着力点,统筹规划生态廊道。以各城市生态空间的连接为着力点,统筹规划生态廊道。以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基础,注重将区域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规划培育成为“极核—串珠模式”,避免城市边缘区的无序蔓延,严格控制城镇沿道路发展形成“马路城镇”的空间形态。对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切实保护各城市间必要的绿色间隔,将外围城市生产空间对核心城市生活空间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引导外围城市形成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有序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龙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13,08:1019-1028.
[2]统筹兼顾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深圳市南山区麻磡社区以环保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保护推动社会建设[J]. 南方论刊,2011,10:138-139.
[3]陈跃,聂江,王琳,吕东东,许君波. 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理念推进副城、组团、生态带建设与保护[J]. 现代城市,2007,01:24-26.
[4]朱媛媛,余斌,曾菊新,韩勇. 国家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J]. 经济地理,2015,04:26-32.
[5]张红旗,王立新,贾宝全. 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概念及其功能分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5-8.
[6]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等. 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J]. 生态学报,2011,31(14):3902-3909.
[7]徐健,周寅康,金晓斌,等. 基于生态保护对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未利用地的探讨[J]. 资源科学,2007,29(2):137-141.
作者简介:任亚(1969—),男,江苏连云港人,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41271189);江苏省国土厅科技项目(KJXM20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