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培养的理念。家国情怀具体是指个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的态度,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对祖国、对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可以为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课堂实践
引言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素材,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肩负起自身的教学职责,对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并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中,深受家国情怀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指明方向。
一、家国情怀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树立家国情怀教学理念
家国情怀理念是初中历史教师践行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前提,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师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未对新课改最新的内容进行学习,以至于无法意识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历史教学偏离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会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二)家国情怀教学层次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需要教师深挖家国情怀素材,让学生对其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华,这样才可以保障家国情怀教育的效果。现阶段,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都仅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表面宣读中,这样浅层次的教学,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其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家国情怀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措施
(一)創设感人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下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图片、事例等多种素材,营造出的带有特定感情色彩的情境。这种教学方式便于情感的输出,而且可以利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设情境还可以渲染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利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学内容的影响,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教师在进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时,便利用多种素材创建了情境。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征的过程,体会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乐于吃苦、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便于学生体会长征的艰辛,教师在讲述长征的过程时,利用网络资源制作了网课,向学生具体的介绍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过程,微课的结尾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朗读了毛泽东的作品《长征》。并让学生根据微课和所学的内容总结了红军可以胜利的原因。枪林弹雨的惊险斗争与“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爽、喜悦形成对比,凸显了长征过程中的艰险与豁达,营造出了激励人心的紧张氛围,为学生理解长征精神打下了基础。爱国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历史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为学生课堂学习增添活力,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二)引用生活案例,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
历史是对过去人们生活的客观记录,它记录的内容可以是千年之外的,也可以是昨天发生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学生本身以及学生的家长都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教师在进行现代史的讲解时,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或体验作为切入,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进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的教学时,便用口述史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祖国交通发展的迅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了增强学生的认识,缩短时空之间的距离,教师请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们回忆了自己出远门的过程,并将其剪辑成为短视频用于课堂展示。通过教师们的表述,学生可以了解到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交通工具最主要是自行车,偏远的农村甚至是牛车;父母的年代公共交通远没现代发达,火车的速度也很缓慢;私家车是在二十世纪后才慢慢兴起并逐渐增多的,等等。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口述史的表述与如今的生活形成对比,利用语言教育激发了学生的使命感,坚定了学生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信心。
(三)细致挖掘教材,融入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便是历史教材,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教师可以从教材的挖掘出发进行探究。 教材组在编写初中历史教材时,会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普遍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根据相关要求与学科特点制订学习目标、学习水平等。 因此,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在初中阶段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工具,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亦是历史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将这一基础与爱国情怀教育相结合,将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同时,由于教材内容符合该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及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小,就更有利于爱国情怀教育的渗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重大,对于学生个人、国家和世界的发展都十分有利。因此,教师要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进行把握,立足于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体验、升华和感悟家国情怀,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水源.历史课堂家国情怀培养路径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127—128.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课堂实践
引言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素材,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肩负起自身的教学职责,对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并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中,深受家国情怀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指明方向。
一、家国情怀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树立家国情怀教学理念
家国情怀理念是初中历史教师践行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前提,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师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未对新课改最新的内容进行学习,以至于无法意识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历史教学偏离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会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二)家国情怀教学层次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需要教师深挖家国情怀素材,让学生对其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华,这样才可以保障家国情怀教育的效果。现阶段,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都仅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表面宣读中,这样浅层次的教学,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其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家国情怀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措施
(一)創设感人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下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图片、事例等多种素材,营造出的带有特定感情色彩的情境。这种教学方式便于情感的输出,而且可以利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设情境还可以渲染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利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学内容的影响,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教师在进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时,便利用多种素材创建了情境。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征的过程,体会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乐于吃苦、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便于学生体会长征的艰辛,教师在讲述长征的过程时,利用网络资源制作了网课,向学生具体的介绍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过程,微课的结尾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朗读了毛泽东的作品《长征》。并让学生根据微课和所学的内容总结了红军可以胜利的原因。枪林弹雨的惊险斗争与“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爽、喜悦形成对比,凸显了长征过程中的艰险与豁达,营造出了激励人心的紧张氛围,为学生理解长征精神打下了基础。爱国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历史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为学生课堂学习增添活力,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二)引用生活案例,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
历史是对过去人们生活的客观记录,它记录的内容可以是千年之外的,也可以是昨天发生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学生本身以及学生的家长都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教师在进行现代史的讲解时,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或体验作为切入,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进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的教学时,便用口述史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祖国交通发展的迅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了增强学生的认识,缩短时空之间的距离,教师请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们回忆了自己出远门的过程,并将其剪辑成为短视频用于课堂展示。通过教师们的表述,学生可以了解到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交通工具最主要是自行车,偏远的农村甚至是牛车;父母的年代公共交通远没现代发达,火车的速度也很缓慢;私家车是在二十世纪后才慢慢兴起并逐渐增多的,等等。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口述史的表述与如今的生活形成对比,利用语言教育激发了学生的使命感,坚定了学生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信心。
(三)细致挖掘教材,融入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便是历史教材,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教师可以从教材的挖掘出发进行探究。 教材组在编写初中历史教材时,会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普遍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根据相关要求与学科特点制订学习目标、学习水平等。 因此,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在初中阶段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工具,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亦是历史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将这一基础与爱国情怀教育相结合,将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同时,由于教材内容符合该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及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小,就更有利于爱国情怀教育的渗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重大,对于学生个人、国家和世界的发展都十分有利。因此,教师要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进行把握,立足于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体验、升华和感悟家国情怀,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水源.历史课堂家国情怀培养路径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