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发展“三品一标”的重要意义以及潜江市“三品一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潜江市“三品一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推广、品牌宣传、政策扶持、认证后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做好“三品一标”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三品一标”;现状;问题;对策;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20-02
“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总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是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纵观“三品一标”的发展过程,不管是其产生的背景还是发展基础,都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开发运用“三品一标”农产品,强化“三品一标”监管,对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精品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具有深远意义。
1 发展“三品一标”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在“三品一标”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一般农业、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数量大大少于常规生产,既节省了农业劳力,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同时,由于农业“三品一标”是生态、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潜江市高场办事处生产的“奥来”牌西瓜自2004年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以来,严格执行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西瓜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较同类产品高50%左右,西瓜生产每年带动农户增收300万元左右。
1.2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品牌影响力大,带动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发“三品一标”产品,促进了“三品一标”生产规模和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潜江市已发展“三品一标”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42家,“三品一标”农产品206个,农业生产实现了由粮棉油大宗农产品生产向优质蔬菜、肉牛养殖、水产养殖等优势产业转移,实现了由传统数量型向经济效益型、生态友好型农业转变。
1.3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三品一标”农产品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技术规程,实施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潜江市海天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绿音”牌牛肉经多次抽检,合格率均为100%,质量稳步提高,公司产品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绿音牌”牛肉先后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武汉农业博览会地方特色农产品、上海、长沙广州绿色食品博览会优质产品等荣誉,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喜爱。
2 潜江市“三品一标”的发展现状
2.1 起步阶段(2003—2006年)
重点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探索,宣传、引导农产品生产单位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在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地基础上,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2004年潜江市高场办事处生产的西瓜成功申报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潜江市委、政府从政策、资金等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全市认证的“三品一标”企业共奖励4万元。2006年,潜江市委、政府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按每个产品5 000元给予“以奖代补”,年底兑现奖励资金8.5万元。2006年底,全市共获得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
2.2 快速发展阶段(2007—2008年)
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试点工作,潜江市被湖北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无公害農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试点县(市),借助项目建设,潜江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得到快速发展。2007—2008年,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9个。2008年底,累计开发无公害农产品174个、绿色食品3个。
2.3 稳步提升阶段(2009年至今)
按照“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原则,潜江市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战略,积极扩大总量规模,着力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品牌形象。目前,全市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企业达35家,产品198个,产量20.36万t,产值5.17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6家,产品7个,产量2.95万t,产值3.95亿元。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产量3.8万t,产值6.08亿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量占全市食用农产品总量的34.7%,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16.7%。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三品一标”认证不平衡。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有198个,但绿色食品仅有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仅有1个。二是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率不高。全市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按规定使用标志的产品较少,贴标率较低,不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与推广[3]。三是农业“三品一标”的知名度还不高。农业“三品一标”虽然逐渐被消费者认知,但市民购买“三品一标”不积极、不踊跃,选择农产品品牌消费的意愿不强。四是“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不够。
4 做好“三品一标”工作的对策
4.1 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要及时总结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加快制定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确保优势农产品全部有生产技术标准。要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重点推广无公害蔬菜、水稻、龙虾以及绿色食品西瓜、双低油菜、肉牛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要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项目和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整县(市)推进示范市创建活动为依托,在“219”省道、“318”国道沿线建设0.33万hm2蔬菜、0.20万hm2瓜果、0.67万hm2小龙虾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区)。 4.2 要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
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大力推广蔬菜生产用药专柜(专店)经营、高毒剧毒农药定点经营、兽(渔)药GSP认证经营,强化经营台帐记录,管好源头。开展“检打联动”,加大质量安全违法追究力度,形成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和高压态势。以禁用、限用农(兽、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作为监管重点,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严厉打击在饲料加工和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蛋白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4-5]。
4.3 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品一标”品牌的宣传力度
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积极支持、配合农业部门加强“三品一标”知识宣传。农业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三品一标”品牌宣传,积极组织开展“三品一标”知识培训,使“三品一标”品牌做到家喻户晓。“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时,要重点突出“三品一标”品牌形象,扩大“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
4.4 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品一标”的监管力度
要切实抓好科学用标,确保企业按照规定的质量控制制度办事,确保产品源头的质量过硬。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
4.5 要进一步加大“三品一标”工作政策扶持力度
要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将“三品一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提高“三品一标”认证的“以奖代补”标准,将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比照市著名商标、章华质量奖的标准进行奖励。要加大对“三品一标”申报单位的支持力度,设立“三品一標”品牌开发基金,制定开发奖励政策。要加大对“三品一标”科研、推广、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的经费投入。
5 参考文献
[1] 卢立果.西安市“三品一标”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 吴愉萍,吴降星,连瑛.宁波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18-19.
[3] 郭建华,何甜甜,郭亮.对江苏省南通市“三品”发展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25-26.
[4] 方舟.发展“三品一标”是长期战略[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2):1.
[5] 陈晓华.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5-8.
关键词 “三品一标”;现状;问题;对策;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20-02
“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总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是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纵观“三品一标”的发展过程,不管是其产生的背景还是发展基础,都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开发运用“三品一标”农产品,强化“三品一标”监管,对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精品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具有深远意义。
1 发展“三品一标”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在“三品一标”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一般农业、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数量大大少于常规生产,既节省了农业劳力,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同时,由于农业“三品一标”是生态、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潜江市高场办事处生产的“奥来”牌西瓜自2004年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以来,严格执行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西瓜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较同类产品高50%左右,西瓜生产每年带动农户增收300万元左右。
1.2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品牌影响力大,带动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发“三品一标”产品,促进了“三品一标”生产规模和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潜江市已发展“三品一标”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42家,“三品一标”农产品206个,农业生产实现了由粮棉油大宗农产品生产向优质蔬菜、肉牛养殖、水产养殖等优势产业转移,实现了由传统数量型向经济效益型、生态友好型农业转变。
1.3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三品一标”农产品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技术规程,实施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潜江市海天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绿音”牌牛肉经多次抽检,合格率均为100%,质量稳步提高,公司产品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绿音牌”牛肉先后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武汉农业博览会地方特色农产品、上海、长沙广州绿色食品博览会优质产品等荣誉,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喜爱。
2 潜江市“三品一标”的发展现状
2.1 起步阶段(2003—2006年)
重点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探索,宣传、引导农产品生产单位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在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地基础上,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2004年潜江市高场办事处生产的西瓜成功申报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潜江市委、政府从政策、资金等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全市认证的“三品一标”企业共奖励4万元。2006年,潜江市委、政府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按每个产品5 000元给予“以奖代补”,年底兑现奖励资金8.5万元。2006年底,全市共获得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
2.2 快速发展阶段(2007—2008年)
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试点工作,潜江市被湖北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无公害農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试点县(市),借助项目建设,潜江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得到快速发展。2007—2008年,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9个。2008年底,累计开发无公害农产品174个、绿色食品3个。
2.3 稳步提升阶段(2009年至今)
按照“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原则,潜江市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战略,积极扩大总量规模,着力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品牌形象。目前,全市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企业达35家,产品198个,产量20.36万t,产值5.17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6家,产品7个,产量2.95万t,产值3.95亿元。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产量3.8万t,产值6.08亿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量占全市食用农产品总量的34.7%,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16.7%。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三品一标”认证不平衡。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有198个,但绿色食品仅有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仅有1个。二是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率不高。全市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按规定使用标志的产品较少,贴标率较低,不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与推广[3]。三是农业“三品一标”的知名度还不高。农业“三品一标”虽然逐渐被消费者认知,但市民购买“三品一标”不积极、不踊跃,选择农产品品牌消费的意愿不强。四是“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不够。
4 做好“三品一标”工作的对策
4.1 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要及时总结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加快制定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确保优势农产品全部有生产技术标准。要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重点推广无公害蔬菜、水稻、龙虾以及绿色食品西瓜、双低油菜、肉牛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要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项目和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整县(市)推进示范市创建活动为依托,在“219”省道、“318”国道沿线建设0.33万hm2蔬菜、0.20万hm2瓜果、0.67万hm2小龙虾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区)。 4.2 要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
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大力推广蔬菜生产用药专柜(专店)经营、高毒剧毒农药定点经营、兽(渔)药GSP认证经营,强化经营台帐记录,管好源头。开展“检打联动”,加大质量安全违法追究力度,形成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和高压态势。以禁用、限用农(兽、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作为监管重点,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严厉打击在饲料加工和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蛋白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4-5]。
4.3 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品一标”品牌的宣传力度
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积极支持、配合农业部门加强“三品一标”知识宣传。农业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三品一标”品牌宣传,积极组织开展“三品一标”知识培训,使“三品一标”品牌做到家喻户晓。“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时,要重点突出“三品一标”品牌形象,扩大“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
4.4 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品一标”的监管力度
要切实抓好科学用标,确保企业按照规定的质量控制制度办事,确保产品源头的质量过硬。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
4.5 要进一步加大“三品一标”工作政策扶持力度
要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将“三品一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提高“三品一标”认证的“以奖代补”标准,将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比照市著名商标、章华质量奖的标准进行奖励。要加大对“三品一标”申报单位的支持力度,设立“三品一標”品牌开发基金,制定开发奖励政策。要加大对“三品一标”科研、推广、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的经费投入。
5 参考文献
[1] 卢立果.西安市“三品一标”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 吴愉萍,吴降星,连瑛.宁波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18-19.
[3] 郭建华,何甜甜,郭亮.对江苏省南通市“三品”发展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25-26.
[4] 方舟.发展“三品一标”是长期战略[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2):1.
[5] 陈晓华.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