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成为我语文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内容。
写作文历来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较多的时候是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怎样找到一个触发点,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他们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铺设平台,让学生“自动”
一次早餐来到了风味小吃面店,要了一碗兰州抻面,顺口说了一句要最细的。当服务员端上面碗的时候,我不禁睁大了双眼:一碗细如线团的面,盘卧在碗中,配上香菜、葱花和卤汤,色、香、型俱全,诱人的面马上被挑入口中,细滑而筋道。这样的面我只在电视里的饮食节目中看到,不想今天在现实生活中竟然吃到了。我不禁和面点师聊了起来,从抻面的历史到它的发展,从它的流传到现实的状况。更重要是师傅还自豪地说能抻出比这更要细的面来,不过那是只能看不能吃的面,这令我兴趣大发。我想,我都有如此兴趣,学生的兴趣一定不亚于我,如果能够通过一次有组织和指导的社会调查活动,对传统美食尤其是在我地区广为流传的地方特色面食有个更深的认识,那样不就向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窗口吗?一个大胆的作文教学活动设想逐渐清晰起来:第一步以社会调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地进行自我体验,在活动中创设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勇于探究与创新的能力。第二步是在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对调查活动过程的回顾,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选材习作,那样一定能收到寓教于活动的效果。于是我和师傅约定,要对他进行一次实地采访,让他给我们进行精彩的表演,师傅高兴地答应了。当我把自己的打算和学生们讲了以后,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劲儿就不用说了。
二、搭建“戏台”,让学生“互动”
我清醒地知道我在组织一次教学活动,而不是盲目的游乐和观赏。于是,我引导学生,要想把此次采访做好,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大家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动手搜集兰州抻面的相关资料,对它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能够在活动中加深对它的认识,不打无准备之仗。②拟好采访提纲,做到问题有的放矢,不说废话,不问无意义的问题。③在活动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孩子们思维很活跃,想得很全面,但是,唯独没有对怎样进行这次学习进行安排。我因势利导,列举了个人准备的弊端,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要成立采访学习小组,这样大家就能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把事情想得、做得更周到细致。在征求了学生的意见之后,我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性别、性格、家庭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划分,推选了组长,大家一起制定了合作活动规则。接下来的准备活动是学生们在小组里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尤其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倾听热情。在拟定采访问题的时候,几个小组基本上都采取了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评议,再进行提炼和综合的做法。
三、构筑“舞台”,让学生“跳动”
前期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我们的采访顺利进行,当学生们看到面点师抻出的细如发丝的面时,不约而同的掌声,发自内心的赞叹声,高高举起的大拇指,让面点师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骄傲与自豪。孩子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结合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和面点师进行了互动,从抻面的起源到流传,从他自己的学徒生涯讲到对孩子们的希望……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师傅都一一作答,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聆听,比在课堂上还专注,就连平时最不愿意发言的学生也打破了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在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胆向面点师提出了问题。课外活动部分的内容结束了,当我们重新回到课堂进行习作的时候。学生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次习作不用我指导,孩子们各抒己见,按照自己不同的视觉和角度,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感兴趣于抻面的起源与发展;有的学生感叹于面点师的精湛技术;有的对这样的活动怀有更多的憧憬;还有的写出了对同学、对自己的新的认识……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是历次作文从未有过的,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稿之后,仍然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交流、评改,并推选出优秀作文。
四、架起“看台”,让学生“联动”
在全班的作文赏析课上,各小组都将组内的推荐文章在全班朗读,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感兴趣的作文的可取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记下来,进行面对面地交换意见,先小组之间进行,然后全班进行。最后评出班级的优秀作文和最有进步作文。
整个活动结束后,全班进行了一次评议,大家觉得这样的活动不但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作文有内容可写,而且在活动中还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家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我也进行了反思,认为在整个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责任编辑:李雪虹)
写作文历来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较多的时候是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怎样找到一个触发点,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他们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铺设平台,让学生“自动”
一次早餐来到了风味小吃面店,要了一碗兰州抻面,顺口说了一句要最细的。当服务员端上面碗的时候,我不禁睁大了双眼:一碗细如线团的面,盘卧在碗中,配上香菜、葱花和卤汤,色、香、型俱全,诱人的面马上被挑入口中,细滑而筋道。这样的面我只在电视里的饮食节目中看到,不想今天在现实生活中竟然吃到了。我不禁和面点师聊了起来,从抻面的历史到它的发展,从它的流传到现实的状况。更重要是师傅还自豪地说能抻出比这更要细的面来,不过那是只能看不能吃的面,这令我兴趣大发。我想,我都有如此兴趣,学生的兴趣一定不亚于我,如果能够通过一次有组织和指导的社会调查活动,对传统美食尤其是在我地区广为流传的地方特色面食有个更深的认识,那样不就向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窗口吗?一个大胆的作文教学活动设想逐渐清晰起来:第一步以社会调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地进行自我体验,在活动中创设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勇于探究与创新的能力。第二步是在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对调查活动过程的回顾,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选材习作,那样一定能收到寓教于活动的效果。于是我和师傅约定,要对他进行一次实地采访,让他给我们进行精彩的表演,师傅高兴地答应了。当我把自己的打算和学生们讲了以后,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劲儿就不用说了。
二、搭建“戏台”,让学生“互动”
我清醒地知道我在组织一次教学活动,而不是盲目的游乐和观赏。于是,我引导学生,要想把此次采访做好,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大家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动手搜集兰州抻面的相关资料,对它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能够在活动中加深对它的认识,不打无准备之仗。②拟好采访提纲,做到问题有的放矢,不说废话,不问无意义的问题。③在活动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孩子们思维很活跃,想得很全面,但是,唯独没有对怎样进行这次学习进行安排。我因势利导,列举了个人准备的弊端,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要成立采访学习小组,这样大家就能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把事情想得、做得更周到细致。在征求了学生的意见之后,我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性别、性格、家庭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划分,推选了组长,大家一起制定了合作活动规则。接下来的准备活动是学生们在小组里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尤其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倾听热情。在拟定采访问题的时候,几个小组基本上都采取了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评议,再进行提炼和综合的做法。
三、构筑“舞台”,让学生“跳动”
前期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我们的采访顺利进行,当学生们看到面点师抻出的细如发丝的面时,不约而同的掌声,发自内心的赞叹声,高高举起的大拇指,让面点师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骄傲与自豪。孩子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结合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和面点师进行了互动,从抻面的起源到流传,从他自己的学徒生涯讲到对孩子们的希望……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师傅都一一作答,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聆听,比在课堂上还专注,就连平时最不愿意发言的学生也打破了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在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胆向面点师提出了问题。课外活动部分的内容结束了,当我们重新回到课堂进行习作的时候。学生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次习作不用我指导,孩子们各抒己见,按照自己不同的视觉和角度,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感兴趣于抻面的起源与发展;有的学生感叹于面点师的精湛技术;有的对这样的活动怀有更多的憧憬;还有的写出了对同学、对自己的新的认识……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是历次作文从未有过的,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稿之后,仍然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交流、评改,并推选出优秀作文。
四、架起“看台”,让学生“联动”
在全班的作文赏析课上,各小组都将组内的推荐文章在全班朗读,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感兴趣的作文的可取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记下来,进行面对面地交换意见,先小组之间进行,然后全班进行。最后评出班级的优秀作文和最有进步作文。
整个活动结束后,全班进行了一次评议,大家觉得这样的活动不但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作文有内容可写,而且在活动中还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家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我也进行了反思,认为在整个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