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谁也没有想到,紧随2006、2007年两年大牛市步伐而来的,是如此糟糕的2008年上半年。
沪指在4000点左右的时候,不少“高手”认为应该是中期调整结束了,勇敢杀入后却发现是判断错误:到了3200点附近,有人超前算定应该出台利好政策了,结果政策出了,但3000点还是破了;当2700点不再是底的时候,有机构开始预测1700点为底,但人们明显开始看不懂。
正所谓“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年初,开始的“牛”“熊”之争早就无人谈论,大家都没了力气,或许已经麻木了。
日子一如既往地继续,乐观的人们或许说:“股市给了我一双熊猫的眼晴,我却用它来寻找涨停板”。
2008年6月30日沪指收盘2736点,与1月2日收盘价相比跌幅达48%,A股市场因此成为全球上半年表现最差的股市。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大跌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其中最坏的时间又集中在今年上半年。而上证综指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则用了28个月的时间。
相比于大盘的跌幅,一些个股的情况则更触目惊心。以6月30日复权区间收盘价计算,上半年有14只股票跌幅超过70%,659只股票跌幅超过大盘跌幅,两元股重现A股市场。我们看到6月17日,ST梅雁(600868)、ST厦华(600870)和ST昌鱼(600275)的收盘价分别为2.95元、2.98元和2.95元,随后又有几只ST公司加入到两元股行列。
伴随着市场的暴跌,“破发”、“破净”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流行语。截至6月30日,2008年新发上市的60只股票中,有14只“破发”,占比23%。以6月30日复权区间收盘价计算,从2007年年初至2008年6月30日,两市通过增发预案的249家公司中,共有114家股价跌破增发价,占比46%。若以6月30目的收盘价计算,两市共有26只股票跌破其2008年第一季度的每股净资产。
上半年,普跌无疑是A股市场最大的特点。平安证券分析师李先明认为,大跌因为两年牛市造成的A股市场泡沫。正是在去年,进入2000点时代后,情绪高涨的投资者推动了A股市场股票估值大幅上扬,投资者对市场高速增长的热情和对远离欧美独善其身的期待,让股价节节攀升,让股价脱离了公司利润的基本面,许多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50倍。因此,尽管中国的经济仍在强劲增长,但A股股市的暴跌却不可避免地到来了,李先明说,4000点以上的调整是在挤泡沫。
然而,挤掉的不仅仅是泡沫,还有投资者的信心。当沪综指重回3000点之下时,A股市场估值体系出现了紊乱,投资人开始对股票市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变得恐惧,因而失去了价值判断能力,恐惧让他们开始非理性杀跌,恐惧又因为股票筹码供给迅速增加而被进一步被放大。与市场信心不稳相随的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全球通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压力加大,通胀是动摇投资者信心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石油以及食品价格的推动下,今年国内一季度CPI同比涨幅为8.0%、4月份同比上涨8.5%、5月份同比涨幅为7.7%,CPI的高位运行同样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而这种影响直接带来了上市公司业绩预期不断下调。
在宏观经济的风雪环境中,上半年A股市场的普跌行情中还夹杂着“大小非”解禁的冰霜,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1-6月由“大小非”解禁新增的可流通股为264.48亿股,如此巨额的“大小非”解禁股出笼,曾被市场喻为“猛于虎”。
这个时候,针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类似“从头再来”、“第二次推倒重来”的论调泛起。然而,话说回来,上半年糟糕的不光是中国A股市场,全球的股市也是一路下跌。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MSCI World index)显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上半年也是全世界26年来最糟糕的上半年。
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由美国领衔,欧洲、日本、印度、中国香港均迎来不同程度的下跌,市场普遍预计本轮全球股市大调整将延续到2009年以后,另有机构认为美股弱势格局至少将延续到2008年10月份。实际上,美国股市已进入熊市新通道。2008年6月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较去年10月高点下挫逾20%,这一幅度通常被视为股市进入熊市的一个标志,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早在2月底已经进入熊市。再来看香港恒生指数,2007年10月30日到达31958点的高点之后,也进入了一条下降通道,6月30日,港股恒生指数收报于22102点。目前,香港恒生指数受到美国与中国A股市场的双重拖累,近期将很难有较好的行情。
或许当投资信心遭受严重打击,心理麻木之后,该唤醒的是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刻骨铭心的记忆。未来A股市场能否理性走好,除了资本市场自身的问题之外,市场参与者不再追涨杀跌的心态同样重要。
沪指在4000点左右的时候,不少“高手”认为应该是中期调整结束了,勇敢杀入后却发现是判断错误:到了3200点附近,有人超前算定应该出台利好政策了,结果政策出了,但3000点还是破了;当2700点不再是底的时候,有机构开始预测1700点为底,但人们明显开始看不懂。
正所谓“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年初,开始的“牛”“熊”之争早就无人谈论,大家都没了力气,或许已经麻木了。
日子一如既往地继续,乐观的人们或许说:“股市给了我一双熊猫的眼晴,我却用它来寻找涨停板”。
2008年6月30日沪指收盘2736点,与1月2日收盘价相比跌幅达48%,A股市场因此成为全球上半年表现最差的股市。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大跌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其中最坏的时间又集中在今年上半年。而上证综指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则用了28个月的时间。
相比于大盘的跌幅,一些个股的情况则更触目惊心。以6月30日复权区间收盘价计算,上半年有14只股票跌幅超过70%,659只股票跌幅超过大盘跌幅,两元股重现A股市场。我们看到6月17日,ST梅雁(600868)、ST厦华(600870)和ST昌鱼(600275)的收盘价分别为2.95元、2.98元和2.95元,随后又有几只ST公司加入到两元股行列。
伴随着市场的暴跌,“破发”、“破净”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流行语。截至6月30日,2008年新发上市的60只股票中,有14只“破发”,占比23%。以6月30日复权区间收盘价计算,从2007年年初至2008年6月30日,两市通过增发预案的249家公司中,共有114家股价跌破增发价,占比46%。若以6月30目的收盘价计算,两市共有26只股票跌破其2008年第一季度的每股净资产。
上半年,普跌无疑是A股市场最大的特点。平安证券分析师李先明认为,大跌因为两年牛市造成的A股市场泡沫。正是在去年,进入2000点时代后,情绪高涨的投资者推动了A股市场股票估值大幅上扬,投资者对市场高速增长的热情和对远离欧美独善其身的期待,让股价节节攀升,让股价脱离了公司利润的基本面,许多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50倍。因此,尽管中国的经济仍在强劲增长,但A股股市的暴跌却不可避免地到来了,李先明说,4000点以上的调整是在挤泡沫。
然而,挤掉的不仅仅是泡沫,还有投资者的信心。当沪综指重回3000点之下时,A股市场估值体系出现了紊乱,投资人开始对股票市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变得恐惧,因而失去了价值判断能力,恐惧让他们开始非理性杀跌,恐惧又因为股票筹码供给迅速增加而被进一步被放大。与市场信心不稳相随的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全球通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压力加大,通胀是动摇投资者信心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石油以及食品价格的推动下,今年国内一季度CPI同比涨幅为8.0%、4月份同比上涨8.5%、5月份同比涨幅为7.7%,CPI的高位运行同样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而这种影响直接带来了上市公司业绩预期不断下调。
在宏观经济的风雪环境中,上半年A股市场的普跌行情中还夹杂着“大小非”解禁的冰霜,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1-6月由“大小非”解禁新增的可流通股为264.48亿股,如此巨额的“大小非”解禁股出笼,曾被市场喻为“猛于虎”。
这个时候,针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类似“从头再来”、“第二次推倒重来”的论调泛起。然而,话说回来,上半年糟糕的不光是中国A股市场,全球的股市也是一路下跌。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MSCI World index)显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上半年也是全世界26年来最糟糕的上半年。
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由美国领衔,欧洲、日本、印度、中国香港均迎来不同程度的下跌,市场普遍预计本轮全球股市大调整将延续到2009年以后,另有机构认为美股弱势格局至少将延续到2008年10月份。实际上,美国股市已进入熊市新通道。2008年6月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较去年10月高点下挫逾20%,这一幅度通常被视为股市进入熊市的一个标志,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早在2月底已经进入熊市。再来看香港恒生指数,2007年10月30日到达31958点的高点之后,也进入了一条下降通道,6月30日,港股恒生指数收报于22102点。目前,香港恒生指数受到美国与中国A股市场的双重拖累,近期将很难有较好的行情。
或许当投资信心遭受严重打击,心理麻木之后,该唤醒的是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刻骨铭心的记忆。未来A股市场能否理性走好,除了资本市场自身的问题之外,市场参与者不再追涨杀跌的心态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