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言语进行的行走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80后的安妮宝贝一定不知道,有许多人和她一样热爱着玛格丽特.杜拉斯。两个时空相隔,国家不同的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却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很多人都认为安妮的写作受杜拉斯影响较大。但是,她们的写作却是大相庭径的。要表达的和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只是也许是性别,也许是性格,也许是那么些特立独行让我们觉得相似。本文就杜拉斯作品《情人》和安妮的《莲花》来看看这两位才女的创作才情。
  关键词:杜拉斯;安妮宝贝;作品;创作;才情;思考;风格
  在今天,许多有那么一点小资情调的女生都眷恋着杜拉斯和喜爱着安妮宝贝。这两位女性作家以自己特立独行的姿态存在。她们文字中的华丽、矫情姿态传达出的那些思考,表现出女性这个群体与这个社会的对话。知晓安妮的人大都知道她很喜欢杜拉斯,有时候,看她们的作品会想起彼此。先看《莲花》后看《情人》的我,会莫名其妙地把两个故事交错,把相互的情互相串插。我的直觉告诉我,它们或许彼此牵连着。
  一
  作品都是作者较后期的作品。是作者经过了浮华的过滤礼后写下的,少了那么些许年轻的躁动不安后,有更多的关于生命、人生、社会的思考。《莲花》中,作者开始关注人与外界和自我的关系,注重内心关照,有较多人性和哲学上的探讨深入。《情人》在70岁的杜拉斯笔下打开了时间的尘封、记忆的积压以及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这激情被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
  《莲花》中内河是个不羁的生命,她一直以特立独行的作风,吸引着善生的目光,内河一直在寻找自我的路途上不断迷失又不断寻回方向,而善生也同她一样在自己人生的轨迹上不断的摸索着。《情人》中小杜拉斯在年轻的生命中努力地骄傲,在现实与自我间拼命地周旋,与中国情人彼此纠缠。内河与善生,小杜拉斯与中国情人,她们的感情似乎都很像爱情,却是无法考证的。“他”都参与了“她”的成长,然后彼此丢失。
  内河找不到爱情但最终找到大爱、找到生命的安放处:在闭塞的墨脱教书,精神地活着最后将自己奉献。小杜拉斯在毫无防备响起音乐的甲板上泪流满面地发现自己是爱着情人,在丢失爱情的时候发现爱情,她骄傲地认定情人会永远爱着自己,“他说他还像从前一样,还爱着我,他不停止对我的爱,他将爱我,一直到死”。
  二
   《莲花》的那个时代离我们只远那么一点。内河爱上老师,堕胎,这是现在中国社会也存在的关于道德上的一个无法断定是非的论题。支教生活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村。
  《情人》中和殖民地生活的大篇幅加入,殖民地上流社会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对照,可以作为故事的背景音乐,也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观照。作者冷静地写这些事情,主旋律和背景都是美丽的绝望的令人唏嘘不已的。这就使这段爱情不同寻常,成为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一段爱情。同时使这篇作品没有落入爱情故事的俗套,赋予它更为广阔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无论是杜拉斯还是安妮,她们都没有“鲁迅倾向”她们只是在叙述爱情的时候真实了生活和社会。也正是这样,《情人》和《莲花》都有了时间的厚度。
  三
  《莲花》中,苏内河的家庭,早恋生活,不伦恋,堕胎史,善生亲历堕胎现场这些都与中国的社会道德观有出入。
  而杜拉斯的《情人》更是连现在的我们也挑战和试弄,作品中杜拉斯作人情妇,与家人的不伦关系,早恋等等,也在道德体系上拉出了口。
  二者都是早恋,过早的开始性生活,恋人不为世人认可,家庭不和谐。她们两人都因自身肉体所富有的本能身败名裂。问题就在这里,就在这种希求一死的心绪。异样的道德意识产生于这样的道德环境,只要这样的道德环境还在带来痛苦,作品中另类的道德便有它存在的意义。
  不管是作者还是作品,都没有一个完好地定义她们思想的概念出现。《莲花》是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路途。而人所做出的努力,通常是未尽。也许这已经是结果一种。莲花。这个名辽,非常映衬。《情人》是一个少女的成长,或者是思考。又或许是一个繁华的女子在凋谢的时候最后的绚烂,也可能是其与世界开的玩笑
  杜拉斯创作《情人》的时候70岁,她的人生厚度深过现在年轻的安妮。不可否认《情人》的思想深度,地位,影响都高过《莲花》。而且,相比生在欣欣向荣的祖国成长的安妮,杜拉斯生活的社会要纷繁复杂得多。所以《情人》多了些对战争与和平、种族民族、社会黑暗的思考。
  但是,就青春期的孩子们而言,它们都在影响着其成长。对于万千女性来说,这是两个独特的女子与这是世界的拉锯。对于许多男人来说,这是两个美好的女子,哪怕不能靠近,也不妨碍欣赏。
  而两个作者,都在与世界、生命交谈。都在以自己的姿态行走在生命里。
  
  参考文献:
  [1]安妮宝贝 .莲花 [M].作家出版社,2006.
  [2]李帆亚.杜拉斯[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M].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方方(1989-),贵州省贵阳市人,贵州师范大学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产业分工立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创业活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重要推动力量。培养具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业人才,就变成了当前职业院校服务社会,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革新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培养跨界型,创新型,实践型的创业人才如箭在弦,不得不发。  关键词: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
期刊
摘要: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城镇居民的居住状况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了拥有私有产权住房的业主。但从目前频发的业主维权活动发现,全国各地业主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制度上的安排,指出业主权益维护的途径。  关键词:问题;特征;制度安排  随着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市场和行业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住房产权
期刊
摘要:人体在完成各种运动形式中,绝大多数技术动作力量的产生和传递必须通过人体的核心区,核心区是人体动力的中间环节,人体运动时力量从髋部发出然后向四周放射,为肢体创造支点,使其能够协调用力和调控动作。所以,核心区的力量决定人体运动的能力,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核心区;力量;训练  前言: 近几年来,在竞技体育的力量训练中出现了一个热门的名词:“核心力量”以及各种训练方法,引起了训练方面
期刊
摘要:福建博物院重视博物馆陈列、品牌、美育的组合效应,立足文化,开拓创新,展示出别样的魅力。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博物馆品牌;美育;教育  福建博物院是集田野考古、文物保护、历史与自然标本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从1933年10月创立的“福建省立科学馆”前身到1949年8月更名的“福建省人民科学馆”;从1953年1月,整合组建的福建省博物馆到2002年在旧址上建成的福建博物院,经过近80年的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途径也是多样的。随着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法律层面上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显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培养;法律维度  大学生道德培养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容上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摄取、能力形成、品格陶冶、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应逐步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维护高校正常教育教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如今的大学生几乎每人一台电脑,网络使用及依赖的现状不容忽视。我们选取教育大省湖北的省会武汉作为调研地点,选取几所有代表性高校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综合分析,旨在给出一些建议,引导合理使用网络。  关键词:武汉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对策建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的第三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 月底
期刊
摘要:以武侠文化为题材的游戏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已然成为中国原创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武侠文化为中国原创游戏注入新鲜活力成为中国游戏业界不能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武侠游戏;武侠文化;推广  一、武侠游戏现状  自从电子游戏在中国发展起来,武侠游戏即被带入了玩家的世界,尤以台湾游戏厂商研发而投放的游戏《仙剑奇侠传》、《轩辕剑》和《金庸群侠传》等一度在市场创下了骄人战绩,在单机
期刊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方当局和中央政府一致奉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军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不抵抗主义”是何时、怎么样形成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就“不抵抗主义”的思想渊源,以及“不抵抗主义”的形成及形式的演变做了一些具体阐述。此外,文章还就蒋介石所奉行的“不抵抗主义”和张学良奉行的“不抵抗主义”做了简单的对比,由此说明无论那种“不抵抗”都实实在
期刊
摘要:文章以江西省高考招生为例,通过对该省高招录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说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并试图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  据统计,1998年到2006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翻了一番,从1022所增加到2263所;入学人数是原来的五倍,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升到2010年的26.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更多的城乡学生有了接受高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