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常态教学课例出发,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结合学生情况,调动各种教学资源,进一步改进教学,从而达到“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资源 预设与生成
中学历史教材中各时期的文化课题是相对乏味的,犹如“曹操吃鸡肋”,怎么办?古人讲“堵不如疏”,于是在研究本校学生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在《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课中加入新“作料”,但在课堂实践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失败”,正是这样的“失败”,也许成就了本堂历史课的另一种精彩。
片断一:
一开始上课,笔者对学生讲:“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歌舞视频,欣赏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①你能猜出这段歌舞视频的名字吗?②你知道这段视频与历史上哪部作品或哪一人物有关系吗?③看完这段视频,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可看出,三分之一的学生对问题并没太关注,但对歌舞视频却是非常期待。视频一出,学生惊呼:“哦,周杰伦!”“太帅了!”“我喜欢那个跳舞的!”……学生七嘴八舌,局势有点超出笔者的控制。正当笔者纠结此次尝试是不是个错误时,突然笔者听到一个声音:“安静,好好欣赏。”声音小却有力度,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静下来了,笔者向那个“声音”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也为自己的纠结感到一丝内疚。当“林志玲”在歌舞中出现时,教室里突然“杀出个程咬金”,“老师!老师!林志玲哎!她是我偶像……”他的声音非常响,在笔者还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时,学生们已经帮笔者用眼神“解决”了他。就这样,视频在笔者的“胆战心惊”之下结束了,而从学生的眼神中笔者看到了“期盼”。
有关视频的问题被轻松解决,按原计划是直接进行“书圣——王羲之”的学习,由于学生表现激动,使笔者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做了如下调整 :“刚才有位同学说林志玲是他的偶像,你们其他人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偶像呢?”看到学生点头,笔者继续发问:“从你们身上是不是也说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你们知道王羲之特别喜爱什么吗?”问题一出,学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想知道王羲之到底喜欢什么,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继续下一目标的学习时机成熟。
片断二:
本堂课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解决,如“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写一写”“我能做……”“我学到了……”“我应该……”所以问题解决的效果好坏完全取决于学生的临场参与程度,课前笔者虽对课题进行了翔实的“规划”,但对教学效果笔者还是心怀忐忑。在“我能做……”这一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尝试给王羲之做一张名片,“名片”一词一出,学生的兴奋度马上提高,纷纷拿出纸笔,有模有样地裁剪起来,裁剪容易,关键是名片上面的内容该包括哪些。大部分学生做好后都积极要求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的热情程度超出课前笔者的预想,于是笔者顺应形势展示学生作品。“老师,他名片上王羲之的‘羲’字不对。”“他没有写王羲之的代表作。”……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充分发掘教材现有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做“名片”过程中灵动生成的课堂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归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方案性的课程资源。
如果说学生的热情笔者可以应对,那么学生提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则让笔者有些措手不及。有位同学在名片制作中写到的“东床快婿”使笔者手足无措,因为这完全是笔者课前没有翔实准备的。应该将问题压制下去吗?看着那位同学期待的目光,笔者决定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役。于是笔者对学生说:“东床快婿,听说过吗?这位同学提得对吗?”话音刚落,有位同学就把手举起来了,“老师,我知道,我能说……”在学生的帮助下,大家不仅弄清了“东床快婿”的来龙去脉,也为下面问题的引入提供了更好的引子,笔者顺势提出:“‘东床快婿’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学生的思维顺理成章地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大部分学生得出“一个人的内在比外在更重要”的结论,由此笔者顺利地引入预设的“我学到了……”环节,这个小插曲使预设目标的实现过程更加五彩缤纷,也许这也成就了这堂课的另一种精彩。
这堂历史课留下的启示:
一、课堂因预设而有效
这堂历史课虽收获了一些“意外惊喜”,但仍让笔者体会到课前 “预设”不仅不可或缺,还要精心准备。凡事预则立,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的保障,也为课堂现场的意外生成提供了平台。教师备课时要研究课标,根据课标去制定教学目标。在近两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将历史课堂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历史问题,即“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具体化”。问题化教学目标的呈现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也使学生的课堂参与不再停留于形式,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学目标制定后,教学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所以,以目标为方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设不是预设课堂的全部,而是围绕目标进行整体框架构建,框架的结构不仅要科学合理,更要留有空间,这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储备性资源,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对新知识体系的调整和构建。
二、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测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从中可看出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很多内容不是事先预设的,这一点即便在外地生源较多的班级也是适用的。外地生源在历史学习方面确实存在底子薄、方法缺、兴趣弱等情况,但不能因此剥夺学生在课堂里跳跃思考的权利,相反应给这些学生更多的机会。历史教学底子薄弱学校的历史教师有更多机会尝试更多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在体验思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三、课堂因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有厚度
教师是教学实践中最大的资源,对这一资源要不断充电挖掘、更新利用。有效的历史课堂对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水平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特别是要结合课堂实践进行学习。理论学习包括的内容有很多,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肯定是要学习和内化的,并要将这些理论学习常态化。理论知识不仅能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也有助于教师实现从实践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途径非常多,关键在于坚持。教师的历史专业知识不仅能增加历史课堂的厚度,使历史课堂有血有肉,更能提高历史课堂的吸引力,促使学生愿意走进历史。实践中的学习一方面需要教师用心地积累、记忆、总结,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向同行学习,多听课。这里的听课不仅是听,而且要记录、整理、反思,听时做翔实记录,听后整理成课堂实录,结合实践进行深入反思,汲取别人的闪光点并内化为自己的,从而为历史课堂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土壤 。
四、课堂因多媒体而有容量
本校虽是农村学校,但设备上并不算落后,每个教室都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把这些“条件性资源”利用起来。借助“条件性资源”,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料,增加历史课堂的容量;也可以设计更多的“情景体验”,让学生更直接、更迅速地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前面提到的“名片”展示环节,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学生很难有这样的学习体验。总之,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也使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但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即多媒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不能为博得学生的欢呼而选择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或采用不恰当的形式。
本堂课在收获一些“惊喜”的同时,还留给笔者一些新的思考。新课改下学生需要“新”的历史课堂,但如何把历史课堂的吸引力与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相结合,如何在我们这样底子“薄弱”的初中学校开展目标性教学的模式,如何将“慢养”与“高效”进行有机结合等,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教学资源 预设与生成
中学历史教材中各时期的文化课题是相对乏味的,犹如“曹操吃鸡肋”,怎么办?古人讲“堵不如疏”,于是在研究本校学生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在《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课中加入新“作料”,但在课堂实践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失败”,正是这样的“失败”,也许成就了本堂历史课的另一种精彩。
片断一:
一开始上课,笔者对学生讲:“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歌舞视频,欣赏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①你能猜出这段歌舞视频的名字吗?②你知道这段视频与历史上哪部作品或哪一人物有关系吗?③看完这段视频,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可看出,三分之一的学生对问题并没太关注,但对歌舞视频却是非常期待。视频一出,学生惊呼:“哦,周杰伦!”“太帅了!”“我喜欢那个跳舞的!”……学生七嘴八舌,局势有点超出笔者的控制。正当笔者纠结此次尝试是不是个错误时,突然笔者听到一个声音:“安静,好好欣赏。”声音小却有力度,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静下来了,笔者向那个“声音”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也为自己的纠结感到一丝内疚。当“林志玲”在歌舞中出现时,教室里突然“杀出个程咬金”,“老师!老师!林志玲哎!她是我偶像……”他的声音非常响,在笔者还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时,学生们已经帮笔者用眼神“解决”了他。就这样,视频在笔者的“胆战心惊”之下结束了,而从学生的眼神中笔者看到了“期盼”。
有关视频的问题被轻松解决,按原计划是直接进行“书圣——王羲之”的学习,由于学生表现激动,使笔者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做了如下调整 :“刚才有位同学说林志玲是他的偶像,你们其他人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偶像呢?”看到学生点头,笔者继续发问:“从你们身上是不是也说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你们知道王羲之特别喜爱什么吗?”问题一出,学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想知道王羲之到底喜欢什么,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继续下一目标的学习时机成熟。
片断二:
本堂课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解决,如“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写一写”“我能做……”“我学到了……”“我应该……”所以问题解决的效果好坏完全取决于学生的临场参与程度,课前笔者虽对课题进行了翔实的“规划”,但对教学效果笔者还是心怀忐忑。在“我能做……”这一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尝试给王羲之做一张名片,“名片”一词一出,学生的兴奋度马上提高,纷纷拿出纸笔,有模有样地裁剪起来,裁剪容易,关键是名片上面的内容该包括哪些。大部分学生做好后都积极要求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的热情程度超出课前笔者的预想,于是笔者顺应形势展示学生作品。“老师,他名片上王羲之的‘羲’字不对。”“他没有写王羲之的代表作。”……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充分发掘教材现有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做“名片”过程中灵动生成的课堂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归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方案性的课程资源。
如果说学生的热情笔者可以应对,那么学生提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则让笔者有些措手不及。有位同学在名片制作中写到的“东床快婿”使笔者手足无措,因为这完全是笔者课前没有翔实准备的。应该将问题压制下去吗?看着那位同学期待的目光,笔者决定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役。于是笔者对学生说:“东床快婿,听说过吗?这位同学提得对吗?”话音刚落,有位同学就把手举起来了,“老师,我知道,我能说……”在学生的帮助下,大家不仅弄清了“东床快婿”的来龙去脉,也为下面问题的引入提供了更好的引子,笔者顺势提出:“‘东床快婿’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学生的思维顺理成章地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大部分学生得出“一个人的内在比外在更重要”的结论,由此笔者顺利地引入预设的“我学到了……”环节,这个小插曲使预设目标的实现过程更加五彩缤纷,也许这也成就了这堂课的另一种精彩。
这堂历史课留下的启示:
一、课堂因预设而有效
这堂历史课虽收获了一些“意外惊喜”,但仍让笔者体会到课前 “预设”不仅不可或缺,还要精心准备。凡事预则立,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的保障,也为课堂现场的意外生成提供了平台。教师备课时要研究课标,根据课标去制定教学目标。在近两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将历史课堂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历史问题,即“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具体化”。问题化教学目标的呈现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也使学生的课堂参与不再停留于形式,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学目标制定后,教学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所以,以目标为方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设不是预设课堂的全部,而是围绕目标进行整体框架构建,框架的结构不仅要科学合理,更要留有空间,这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储备性资源,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对新知识体系的调整和构建。
二、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测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从中可看出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很多内容不是事先预设的,这一点即便在外地生源较多的班级也是适用的。外地生源在历史学习方面确实存在底子薄、方法缺、兴趣弱等情况,但不能因此剥夺学生在课堂里跳跃思考的权利,相反应给这些学生更多的机会。历史教学底子薄弱学校的历史教师有更多机会尝试更多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在体验思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三、课堂因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有厚度
教师是教学实践中最大的资源,对这一资源要不断充电挖掘、更新利用。有效的历史课堂对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水平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特别是要结合课堂实践进行学习。理论学习包括的内容有很多,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肯定是要学习和内化的,并要将这些理论学习常态化。理论知识不仅能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也有助于教师实现从实践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途径非常多,关键在于坚持。教师的历史专业知识不仅能增加历史课堂的厚度,使历史课堂有血有肉,更能提高历史课堂的吸引力,促使学生愿意走进历史。实践中的学习一方面需要教师用心地积累、记忆、总结,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向同行学习,多听课。这里的听课不仅是听,而且要记录、整理、反思,听时做翔实记录,听后整理成课堂实录,结合实践进行深入反思,汲取别人的闪光点并内化为自己的,从而为历史课堂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土壤 。
四、课堂因多媒体而有容量
本校虽是农村学校,但设备上并不算落后,每个教室都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把这些“条件性资源”利用起来。借助“条件性资源”,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料,增加历史课堂的容量;也可以设计更多的“情景体验”,让学生更直接、更迅速地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前面提到的“名片”展示环节,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学生很难有这样的学习体验。总之,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也使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但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即多媒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不能为博得学生的欢呼而选择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或采用不恰当的形式。
本堂课在收获一些“惊喜”的同时,还留给笔者一些新的思考。新课改下学生需要“新”的历史课堂,但如何把历史课堂的吸引力与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相结合,如何在我们这样底子“薄弱”的初中学校开展目标性教学的模式,如何将“慢养”与“高效”进行有机结合等,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