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下课了,走到楼梯口时,那个女孩子追上来,有些怯怯地拽住我:老师,我想跟你说……
我停下了脚步,每每这时候,心里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刚刚过去的那段夜晚时光,和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们一起在光影音画中流连徜徉,间或听着他们年轻的毫无遮拦的笑声,或者在黑暗中感受他们无声的啜泣……坐在讲台一侧的我,会不由地转过头去,借着投影的光亮,看他们眼神里的清亮,面庞上的悲喜。
就是在这样一些不经意的瞬间,有一种东西,悄悄地生长着,在他们中间,在我和他们之间……
我没有做过母亲,但是,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感觉,那是蓦然涌动的喜悦与柔情,深厚而又轻灵,甚至还有一点钝钝的疼痛。我甚至不敢让我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停留太久,怕惊扰了这属于他们的梦幻时光,还有,那个曾经像他们一样年轻的自己。
青春的容颜,是如此令人感动。这种感动,我甚至不好意思和他们分享。
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教学相长。有时候,我所收获的,比我的学生更多。
二
“教育电影的心灵史”——最初设计这门本科生的公选课时,爱人送给我这样一个名字,之所以毫无异议地接受,是因为喜欢这样的一种连接:教育与心灵。
忙碌紧张的七天里,我总是会把这门课安排在周三的晚上,仿佛旅途行进中的小憩,坐下来,稍稍让心灵喘口气。于是,每周三晚上的6点到9点,在那间不大的教室里,好像一种无言的约定:来吧,我们一起看电影。
没有作业,没有规定性的汇报,甚至,很少按照惯例去课前点名,只是一个简单的召唤:让我们一起看电影。
是《放牛班的春天》把第一抹新绿和鸟鸣带到了这个课堂,由马修老师用音乐开启的那个1949年的法国春天,同样让半个多世纪后的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颤与共鸣。日本海啸之后的那一晚,《扶桑花女孩》中舞动的红裙,不仅点亮了萧条黯淡的矿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内心的坚韧与热度。而无论是《心灵捕手》中的数学天才,还是《自闭历程》中的畜牧专家,让我们感动于生命在困顿中绽放奇迹的同时,更感动于像心理学教师尚恩、科学教师卡洛克博士这样非常特别的“他人”。一句“It’s not your fault(这不是你的错)”,不仅让威尔心灵的坚冰轰然开裂,也撞击着我们内心里的那些幽幽暗暗、反反复复……
那些电影,我已经说不清第多少遍地观看了,但影像的魅力,恰恰是在一种前赴后继的运动的幻觉中,让观影者调动自身的意义世界去连贯、去整合、去拓展和绵延。于是,在反复的凝视与谛听中,那些熟悉的故事与情节又生发出了新的涵义,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那些隐含在镜头语言中的微妙的象征与隐喻,也在细致的读解中被重新发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番难忘的电影之旅,把我和学生们一起带回到教育的起点去思考、去追问:教育何为?教育者何为?如果说《皇族俱乐部》让我们感知到现实的复杂以及一个教师的坚守与承担,《蒙娜丽莎的微笑》让我们体会到微笑背后真实的女性抉择,那么浓墨重彩的《死亡诗社》则让我们在基廷船长吹起的号角中,重拾那个古老的信念:教育的根本力量在于让学生思考。
在我任教的这所师范大学里,那些未来的教育者们,他们需要为日后那个不足三尺的舞台,准备很多很多。
但最为紧要的是,他们需要自身获得成长。
上帝救助自救者。所以,在我的期待和愿景里,“教育电影的心灵史”——是帮助我们自己打开心门,寻找并倾听到内心的声音。
三
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闲暇、休闲”。在古希腊人看来,只有在闲暇的时候,一个文明人才会花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据说,在英国的伊顿公学,每逢周末,每位老师都要带十位学生到自己家里,师生一起做饭、聊天,在轻松自如中敞开各自的心扉。有人曾经向伊顿的毕业生做过一次调查,在母校的所有活动中,他们认为最应该保留的项目就是周末的聚餐与聊天。
学校——闲暇,又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连接,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学校”已经与那个灵动而富于想象力的源头离得越来越远。
喜欢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表述:那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想象着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们漫步于雅典的吕克昂学园,清风朗月,花香鸟语,在这大自然赐予的课堂里,智慧与思想在悄然传递,回廊下,花丛中,师生分享着“漫步的哲学”,那些啾啾在枝头的小鸟,见证了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正所谓春风化雨,甘露洒心。
四
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培养起孩子们在公众场所发言的习惯,常常是在课堂分享之后,女孩或男孩跑过来:老师,我想跟你说……
电影,上帝给人类的最好馈赠。如今,借助这馈赠,我慢慢地走近了他们。
在博客里,那个拽住我衣角的女生写道:心中的软弱,只能跟你讲。
上课时因为谈到某一档火爆的相亲节目,下课了,一个女孩子就特意跑来,留住我,和我继续着关于“爱情”的话题。
那些迷惘、困惑,无法命名的恐惧、难以释怀的焦虑……还有很多生命里的皱褶,我也许很难把他们一一都抚平熨帖,但是我愿意去倾听,愿意和你一起去分担。
感谢网络,让那些羞涩、内敛、迟疑和自卑获得了开敞,在电子邮件里,他们向我描述着内心的激荡与思索:
《心灵捕手》中数学天才威尔坎坷的心路,让学哲学的女孩钰触摸到青春的疼痛——我想我并不是一个耐心的孩子,看电影时每每总是快进。可在这个学期,当那么多的我们同坐一间教室,灯光暗淡,声音悠扬,眼神专注,荧幕亮起,那么多的我们同伴光影开怀,那么多的我们同随光影落泪时,心中总是充盈感动……还记得在那个夜晚,当教授对威尔说出“It’s not your fault”,当威尔从平静到激动到抗拒最终拥抱哭泣时,那么多的我们,在荧幕外,也不禁落泪。还记得在那个夜晚,坐在身旁的那位早已准备好一大包零食的女生,在那一刻也让自己完全释放,抽泣了许久许久。青春期的我们总体会着疼痛,来自情感,来自学业,来自家庭;青春期的我们总把自己伪装,假装坚强,假装冷漠,假装不屑;青春期的我们总渴望着温暖,期待依靠,期待信任,期待着满满的安全感。我们学会用自己小小的心灵去接纳生活中的幸福与伤痛,冷暖自知,自行消化,如雪松一般,让自己变得坚韧,却总在不经意间看到拖在自己身后的那被拉长的,那无处安放的影子…… 那群心怀梦想的“扶桑花女孩”,也唤醒了一个韩国大男孩的梦想——现在都大三了,刚刚成年了,突然想,至今,我没有自己决定过事情,留学、上大学以及现在我所学习的专业,都是由我父母决定的……而当我看《扶桑花女孩》时,感到的,更多是一种羡慕。不管他们有多少困难,有自己的明确的目标,能勇敢前进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不管有什么样的曲折,这个梦想能够给予她们无限的动力。
一个叫美玲的外文学院的女孩分享了她重新“发现”教育的欣喜——老师,您曾经告诉我们学习热情比知识重要,让我不断去思考我以后成为老师要带给孩子们什么,以此还在课堂上做了演讲,写了很多日记文章。您还告诉过我们帮助孩子寻找到快乐而不仅仅是成绩,让我再次思考着教育到底去教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在参加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决赛时,我喊出的口号是:要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来自华南师大的交换生俊浩,每次课后都会给我的邮箱投递一篇文字,认认真真地写下他对电影的感想。在最后的学期论文汇报中,他思索着“父母”与“教师”到底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家人是我们胸前的铠甲,老师是我们手中的利剑。穿上铠甲虽然可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候或许对孩子来说勒得太紧,或者显得太笨重,让我们的孩子举步维艰。同样地,当给予我们手中一把利剑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开拓自己的前路,但是有时或许会不小心划破了我们的铠甲,甚至是刺伤了我们自己。
还有现实中的晦暗与阴影,也让那些年轻的生命纠结困惑——老师,您觉得《皇族俱乐部》中那个获得校长位置的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呢……
我想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明白无误的答案,但是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去探讨,去慢慢接近生活的真相、教育的真谛。
五
一个来自澳门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男孩,因为宿舍伙伴的推荐,来到我的课堂。他要做一项质性研究的作业,近距离地观察一位教师。
欣赏一个本科生做作业的认真,于是欣然应允。那一晚课后,走廊里,男孩向我说起内心的纠结,对现实的忧虑,对理想与激情消泯后的惶恐与不安……忽然觉得,每个内在的生命都需要我们驻足聆听,从男孩子认真的眼神里,我读到了“责任”,不仅对自己,还有对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那份沉甸甸的关切。
这个男孩子,他仔细地读了我的每一篇论文,包括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随笔和书评,在访谈提纲中,他这样写下了对我的理解:清楚理解并面对事实的残酷,温柔地包容,而不失渴求改变的希望。
心理学院一个叫娟的女生,在看完《死亡诗社》的那天晚上,回到宿舍便像基廷老师一样站到了桌子上。她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如愿当了一名教师,我是否有勇气带着学生“站在桌子上”用不一样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是否有能力给他们带去真正的教育——教会他们如何自我思考。娟不是师范生,但她暑期要去青海支教,她说这是一个民间组织,每年全国都会有上百个学生申请去参加这个志愿活动,但是,只有12个名额。每天晚上,在QQ群里,这些热情高涨的大学生还有一些研究生,都在热烈地讨论着去青海支教的问题。
读着这样的文字,蓦然间就有一种惶恐:当我们笼统地用“90后”“80后”去界定我们的孩子,然后又轻慢地为他们贴上了这样那样的标签时,他们会不会就在我们“期待”的视野里,长成了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样子?
六
那个叫“海洋”的面孔圆圆的女孩子,每次在我下课离去时,都会等着和我挥一挥手。
那个在上学年选我课的女生,依然会把她最近看过的教育电影推荐给我:老师看过印度的《三个白痴》吗?
还有一位心理学院的女孩子,每次看完电影都会写来很细腻的感想。在邮件里,她还向我讲述了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表妹,小小年纪便嚷着要自杀,她很为表妹担心,又不知道该怎样去帮助。
我不是《心灵捕手》中的心理学教授,我无法拿出专业化的干预方案,但在回信中,我还是分享了我的经验:尝试一下,看看你自己能否成为你表妹生活中那个“非常特别的人”,让她和你建立起一种交流机制。有时候,你不用多说什么,倾听就够了。我想,只要生活中有一个人,哪怕只有一个人愿意倾听,我们就不该轻言放弃。
是的,哪怕只有一个人愿意倾听,就不该轻言放弃。
你的内心,我愿意倾听……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柯彤)
下课了,走到楼梯口时,那个女孩子追上来,有些怯怯地拽住我:老师,我想跟你说……
我停下了脚步,每每这时候,心里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刚刚过去的那段夜晚时光,和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们一起在光影音画中流连徜徉,间或听着他们年轻的毫无遮拦的笑声,或者在黑暗中感受他们无声的啜泣……坐在讲台一侧的我,会不由地转过头去,借着投影的光亮,看他们眼神里的清亮,面庞上的悲喜。
就是在这样一些不经意的瞬间,有一种东西,悄悄地生长着,在他们中间,在我和他们之间……
我没有做过母亲,但是,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感觉,那是蓦然涌动的喜悦与柔情,深厚而又轻灵,甚至还有一点钝钝的疼痛。我甚至不敢让我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停留太久,怕惊扰了这属于他们的梦幻时光,还有,那个曾经像他们一样年轻的自己。
青春的容颜,是如此令人感动。这种感动,我甚至不好意思和他们分享。
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教学相长。有时候,我所收获的,比我的学生更多。
二
“教育电影的心灵史”——最初设计这门本科生的公选课时,爱人送给我这样一个名字,之所以毫无异议地接受,是因为喜欢这样的一种连接:教育与心灵。
忙碌紧张的七天里,我总是会把这门课安排在周三的晚上,仿佛旅途行进中的小憩,坐下来,稍稍让心灵喘口气。于是,每周三晚上的6点到9点,在那间不大的教室里,好像一种无言的约定:来吧,我们一起看电影。
没有作业,没有规定性的汇报,甚至,很少按照惯例去课前点名,只是一个简单的召唤:让我们一起看电影。
是《放牛班的春天》把第一抹新绿和鸟鸣带到了这个课堂,由马修老师用音乐开启的那个1949年的法国春天,同样让半个多世纪后的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颤与共鸣。日本海啸之后的那一晚,《扶桑花女孩》中舞动的红裙,不仅点亮了萧条黯淡的矿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内心的坚韧与热度。而无论是《心灵捕手》中的数学天才,还是《自闭历程》中的畜牧专家,让我们感动于生命在困顿中绽放奇迹的同时,更感动于像心理学教师尚恩、科学教师卡洛克博士这样非常特别的“他人”。一句“It’s not your fault(这不是你的错)”,不仅让威尔心灵的坚冰轰然开裂,也撞击着我们内心里的那些幽幽暗暗、反反复复……
那些电影,我已经说不清第多少遍地观看了,但影像的魅力,恰恰是在一种前赴后继的运动的幻觉中,让观影者调动自身的意义世界去连贯、去整合、去拓展和绵延。于是,在反复的凝视与谛听中,那些熟悉的故事与情节又生发出了新的涵义,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那些隐含在镜头语言中的微妙的象征与隐喻,也在细致的读解中被重新发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番难忘的电影之旅,把我和学生们一起带回到教育的起点去思考、去追问:教育何为?教育者何为?如果说《皇族俱乐部》让我们感知到现实的复杂以及一个教师的坚守与承担,《蒙娜丽莎的微笑》让我们体会到微笑背后真实的女性抉择,那么浓墨重彩的《死亡诗社》则让我们在基廷船长吹起的号角中,重拾那个古老的信念:教育的根本力量在于让学生思考。
在我任教的这所师范大学里,那些未来的教育者们,他们需要为日后那个不足三尺的舞台,准备很多很多。
但最为紧要的是,他们需要自身获得成长。
上帝救助自救者。所以,在我的期待和愿景里,“教育电影的心灵史”——是帮助我们自己打开心门,寻找并倾听到内心的声音。
三
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闲暇、休闲”。在古希腊人看来,只有在闲暇的时候,一个文明人才会花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据说,在英国的伊顿公学,每逢周末,每位老师都要带十位学生到自己家里,师生一起做饭、聊天,在轻松自如中敞开各自的心扉。有人曾经向伊顿的毕业生做过一次调查,在母校的所有活动中,他们认为最应该保留的项目就是周末的聚餐与聊天。
学校——闲暇,又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连接,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学校”已经与那个灵动而富于想象力的源头离得越来越远。
喜欢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表述:那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想象着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们漫步于雅典的吕克昂学园,清风朗月,花香鸟语,在这大自然赐予的课堂里,智慧与思想在悄然传递,回廊下,花丛中,师生分享着“漫步的哲学”,那些啾啾在枝头的小鸟,见证了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正所谓春风化雨,甘露洒心。
四
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培养起孩子们在公众场所发言的习惯,常常是在课堂分享之后,女孩或男孩跑过来:老师,我想跟你说……
电影,上帝给人类的最好馈赠。如今,借助这馈赠,我慢慢地走近了他们。
在博客里,那个拽住我衣角的女生写道:心中的软弱,只能跟你讲。
上课时因为谈到某一档火爆的相亲节目,下课了,一个女孩子就特意跑来,留住我,和我继续着关于“爱情”的话题。
那些迷惘、困惑,无法命名的恐惧、难以释怀的焦虑……还有很多生命里的皱褶,我也许很难把他们一一都抚平熨帖,但是我愿意去倾听,愿意和你一起去分担。
感谢网络,让那些羞涩、内敛、迟疑和自卑获得了开敞,在电子邮件里,他们向我描述着内心的激荡与思索:
《心灵捕手》中数学天才威尔坎坷的心路,让学哲学的女孩钰触摸到青春的疼痛——我想我并不是一个耐心的孩子,看电影时每每总是快进。可在这个学期,当那么多的我们同坐一间教室,灯光暗淡,声音悠扬,眼神专注,荧幕亮起,那么多的我们同伴光影开怀,那么多的我们同随光影落泪时,心中总是充盈感动……还记得在那个夜晚,当教授对威尔说出“It’s not your fault”,当威尔从平静到激动到抗拒最终拥抱哭泣时,那么多的我们,在荧幕外,也不禁落泪。还记得在那个夜晚,坐在身旁的那位早已准备好一大包零食的女生,在那一刻也让自己完全释放,抽泣了许久许久。青春期的我们总体会着疼痛,来自情感,来自学业,来自家庭;青春期的我们总把自己伪装,假装坚强,假装冷漠,假装不屑;青春期的我们总渴望着温暖,期待依靠,期待信任,期待着满满的安全感。我们学会用自己小小的心灵去接纳生活中的幸福与伤痛,冷暖自知,自行消化,如雪松一般,让自己变得坚韧,却总在不经意间看到拖在自己身后的那被拉长的,那无处安放的影子…… 那群心怀梦想的“扶桑花女孩”,也唤醒了一个韩国大男孩的梦想——现在都大三了,刚刚成年了,突然想,至今,我没有自己决定过事情,留学、上大学以及现在我所学习的专业,都是由我父母决定的……而当我看《扶桑花女孩》时,感到的,更多是一种羡慕。不管他们有多少困难,有自己的明确的目标,能勇敢前进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不管有什么样的曲折,这个梦想能够给予她们无限的动力。
一个叫美玲的外文学院的女孩分享了她重新“发现”教育的欣喜——老师,您曾经告诉我们学习热情比知识重要,让我不断去思考我以后成为老师要带给孩子们什么,以此还在课堂上做了演讲,写了很多日记文章。您还告诉过我们帮助孩子寻找到快乐而不仅仅是成绩,让我再次思考着教育到底去教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在参加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决赛时,我喊出的口号是:要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来自华南师大的交换生俊浩,每次课后都会给我的邮箱投递一篇文字,认认真真地写下他对电影的感想。在最后的学期论文汇报中,他思索着“父母”与“教师”到底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家人是我们胸前的铠甲,老师是我们手中的利剑。穿上铠甲虽然可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候或许对孩子来说勒得太紧,或者显得太笨重,让我们的孩子举步维艰。同样地,当给予我们手中一把利剑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开拓自己的前路,但是有时或许会不小心划破了我们的铠甲,甚至是刺伤了我们自己。
还有现实中的晦暗与阴影,也让那些年轻的生命纠结困惑——老师,您觉得《皇族俱乐部》中那个获得校长位置的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呢……
我想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明白无误的答案,但是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去探讨,去慢慢接近生活的真相、教育的真谛。
五
一个来自澳门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男孩,因为宿舍伙伴的推荐,来到我的课堂。他要做一项质性研究的作业,近距离地观察一位教师。
欣赏一个本科生做作业的认真,于是欣然应允。那一晚课后,走廊里,男孩向我说起内心的纠结,对现实的忧虑,对理想与激情消泯后的惶恐与不安……忽然觉得,每个内在的生命都需要我们驻足聆听,从男孩子认真的眼神里,我读到了“责任”,不仅对自己,还有对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那份沉甸甸的关切。
这个男孩子,他仔细地读了我的每一篇论文,包括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随笔和书评,在访谈提纲中,他这样写下了对我的理解:清楚理解并面对事实的残酷,温柔地包容,而不失渴求改变的希望。
心理学院一个叫娟的女生,在看完《死亡诗社》的那天晚上,回到宿舍便像基廷老师一样站到了桌子上。她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如愿当了一名教师,我是否有勇气带着学生“站在桌子上”用不一样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是否有能力给他们带去真正的教育——教会他们如何自我思考。娟不是师范生,但她暑期要去青海支教,她说这是一个民间组织,每年全国都会有上百个学生申请去参加这个志愿活动,但是,只有12个名额。每天晚上,在QQ群里,这些热情高涨的大学生还有一些研究生,都在热烈地讨论着去青海支教的问题。
读着这样的文字,蓦然间就有一种惶恐:当我们笼统地用“90后”“80后”去界定我们的孩子,然后又轻慢地为他们贴上了这样那样的标签时,他们会不会就在我们“期待”的视野里,长成了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样子?
六
那个叫“海洋”的面孔圆圆的女孩子,每次在我下课离去时,都会等着和我挥一挥手。
那个在上学年选我课的女生,依然会把她最近看过的教育电影推荐给我:老师看过印度的《三个白痴》吗?
还有一位心理学院的女孩子,每次看完电影都会写来很细腻的感想。在邮件里,她还向我讲述了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表妹,小小年纪便嚷着要自杀,她很为表妹担心,又不知道该怎样去帮助。
我不是《心灵捕手》中的心理学教授,我无法拿出专业化的干预方案,但在回信中,我还是分享了我的经验:尝试一下,看看你自己能否成为你表妹生活中那个“非常特别的人”,让她和你建立起一种交流机制。有时候,你不用多说什么,倾听就够了。我想,只要生活中有一个人,哪怕只有一个人愿意倾听,我们就不该轻言放弃。
是的,哪怕只有一个人愿意倾听,就不该轻言放弃。
你的内心,我愿意倾听……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