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评价语言应该规范、简洁精练、明确、指导性强、饱含激励、语言善于变化,还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评价,把握适当的评价时机,让科学规范的评价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课堂评价 科学规范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你能读得再‘香’一点吗?”“读得还不够‘俊俏’!”这是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上听到的评价语,教者执教的是《槐乡五月》,教者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但这评价语让人听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细细揣摩发现这些评价语其实就是病句。好好反思一下,不难发现最近在一些公开课上频频听到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课堂评价,这些不当的评价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课堂的预期效果。
所谓课堂评价是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信心的评价。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是教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据此,我认为课堂评价时教师务必三思而后言,真正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让科学规范的评价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评价语言要规范
评价语首先要规范,课堂上教师开口即示范,教师的每一句话都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都会潜移默化地起着示范作用,因此规范、准确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多么考究、语句多么华美,多么煽情,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显然类似“你能读得再‘香’一点吗?”“读得还不够‘俊俏’!”的评价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因此教师课堂上应该斟词酌句用更为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比如这两句评价,我们可以改为“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槐花的香吗?”“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槐乡的小姑娘还不够俊俏,再读一读。”我想这样的评价语言更规范,也更易让学生接受。
二、评价语言要简洁
有时课堂上有些老师评价时喜欢长篇大论,不免有卖弄口才之嫌,而事实上冗长的评价语让学生雾里看花,不知老师想说什么,所以课堂评价语切忌冗长、含糊,一定要让学生听得真切、听得明白,对于着意强调的某个方面,要讲得清清楚楚。如:“你读得很正确,如声音再响点就更好了。”“说得不错,可惜‘白茫茫’这个词不合适,换个词试试。”如此简洁明确的评价言简意赅,学生一听就明白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哪一方面还要努力。
三、评价要明确,指导性强
“不错”、“很好”、“不太好”,在很多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模糊评价,其实学生到底哪儿不错,好在哪儿,哪儿还不太好,发言的学生不明白,其他学生也不知道,老师评价模模糊糊,学生听得糊里糊涂。所以课堂评价应该明确,针对性强,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下面是于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的一个片段: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请拿出笔,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
(于老师巡视、评价)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这叫会读书。
于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并鼓励学生“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这叫会读书。”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悟课文内容,并学会了读书方法。这样的评价语没有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了学法指导。因此教师的评价语应在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点,在学生思维盲点处予以点拨,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升华情感。
四、评价要饱含激励,不失中肯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多一点人文关怀,用心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赏识性评价,激励学生通过努力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你的声音和柔和”、“从你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嫦娥”、“你能边读边做记号,真会读书”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得到了肯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在教《灰椋鸟》时,学生的朗读老是不到位,经过我的鼓励,有个学生的朗读有了起色,我趁机激励:“你读出了林中的热闹的场面;鸟叫声真响亮啊!我看到了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场面……”学生一听到表扬劲头就来了,都争着入情入境读起了课文,可见激励性评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五、评价语要善于变化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老套,“嘿嘿,你真棒”这样的评价,可能开始学生对这样激情澎湃的评价感兴趣,但时间久了就会无动于衷。反之评价语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重创新,学生就想听、爱听,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欲望,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思考问题也更敏捷。评价语要不拘一格,除了经常变换词句外,可以将整句变为散句,还可以根据课文情境、课堂气氛及时调整语气、语调、节奏等,用富于变化的评价语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评价方式要灵活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要敢于和
善于让学生发表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评价,因为小学生更在乎得到同伴的赞扬和肯定评价,所以从学生的角度作出的课堂评价,有时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体验到的成功感会更强。因此在课堂上我常会鼓励学生评价:“你同意这个同学的观点吗?你是怎样想的?”“刚才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地方还要注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评价的热情,又启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有此可见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等双向、多向沟通。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七、评价时机要适当
一般来说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语言中的问题和值得肯定之处给予评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及时调整思路,重新进行思考。但有时也需要延缓评价,延缓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给大多数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道正确结论之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会马上举手回答,可能这个学生的答案非常正确,如果此时教师立即兴奋地予以表扬,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好,结果已经被肯定了,这些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课堂变成了优等生表现的舞台。相反教师先不置可否来一句“你们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积极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有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氛围,使答案更全面,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当然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言,还要通过观察面部表情、行为动作,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学习效果,获得反馈信息,用不同的尺子评价不同的学生,及时作出表扬或提醒的有效评价。相信科学规范的评价定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精彩频现!
【关键词】课堂评价 科学规范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你能读得再‘香’一点吗?”“读得还不够‘俊俏’!”这是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上听到的评价语,教者执教的是《槐乡五月》,教者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但这评价语让人听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细细揣摩发现这些评价语其实就是病句。好好反思一下,不难发现最近在一些公开课上频频听到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课堂评价,这些不当的评价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课堂的预期效果。
所谓课堂评价是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信心的评价。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是教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据此,我认为课堂评价时教师务必三思而后言,真正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让科学规范的评价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评价语言要规范
评价语首先要规范,课堂上教师开口即示范,教师的每一句话都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都会潜移默化地起着示范作用,因此规范、准确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多么考究、语句多么华美,多么煽情,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显然类似“你能读得再‘香’一点吗?”“读得还不够‘俊俏’!”的评价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因此教师课堂上应该斟词酌句用更为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比如这两句评价,我们可以改为“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槐花的香吗?”“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槐乡的小姑娘还不够俊俏,再读一读。”我想这样的评价语言更规范,也更易让学生接受。
二、评价语言要简洁
有时课堂上有些老师评价时喜欢长篇大论,不免有卖弄口才之嫌,而事实上冗长的评价语让学生雾里看花,不知老师想说什么,所以课堂评价语切忌冗长、含糊,一定要让学生听得真切、听得明白,对于着意强调的某个方面,要讲得清清楚楚。如:“你读得很正确,如声音再响点就更好了。”“说得不错,可惜‘白茫茫’这个词不合适,换个词试试。”如此简洁明确的评价言简意赅,学生一听就明白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哪一方面还要努力。
三、评价要明确,指导性强
“不错”、“很好”、“不太好”,在很多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模糊评价,其实学生到底哪儿不错,好在哪儿,哪儿还不太好,发言的学生不明白,其他学生也不知道,老师评价模模糊糊,学生听得糊里糊涂。所以课堂评价应该明确,针对性强,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下面是于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的一个片段: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请拿出笔,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
(于老师巡视、评价)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这叫会读书。
于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并鼓励学生“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这叫会读书。”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悟课文内容,并学会了读书方法。这样的评价语没有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了学法指导。因此教师的评价语应在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点,在学生思维盲点处予以点拨,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升华情感。
四、评价要饱含激励,不失中肯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多一点人文关怀,用心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赏识性评价,激励学生通过努力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你的声音和柔和”、“从你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嫦娥”、“你能边读边做记号,真会读书”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得到了肯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在教《灰椋鸟》时,学生的朗读老是不到位,经过我的鼓励,有个学生的朗读有了起色,我趁机激励:“你读出了林中的热闹的场面;鸟叫声真响亮啊!我看到了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场面……”学生一听到表扬劲头就来了,都争着入情入境读起了课文,可见激励性评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五、评价语要善于变化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老套,“嘿嘿,你真棒”这样的评价,可能开始学生对这样激情澎湃的评价感兴趣,但时间久了就会无动于衷。反之评价语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重创新,学生就想听、爱听,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欲望,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思考问题也更敏捷。评价语要不拘一格,除了经常变换词句外,可以将整句变为散句,还可以根据课文情境、课堂气氛及时调整语气、语调、节奏等,用富于变化的评价语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评价方式要灵活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要敢于和
善于让学生发表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评价,因为小学生更在乎得到同伴的赞扬和肯定评价,所以从学生的角度作出的课堂评价,有时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体验到的成功感会更强。因此在课堂上我常会鼓励学生评价:“你同意这个同学的观点吗?你是怎样想的?”“刚才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地方还要注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评价的热情,又启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有此可见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等双向、多向沟通。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七、评价时机要适当
一般来说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语言中的问题和值得肯定之处给予评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及时调整思路,重新进行思考。但有时也需要延缓评价,延缓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给大多数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道正确结论之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会马上举手回答,可能这个学生的答案非常正确,如果此时教师立即兴奋地予以表扬,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好,结果已经被肯定了,这些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课堂变成了优等生表现的舞台。相反教师先不置可否来一句“你们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积极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有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氛围,使答案更全面,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当然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言,还要通过观察面部表情、行为动作,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学习效果,获得反馈信息,用不同的尺子评价不同的学生,及时作出表扬或提醒的有效评价。相信科学规范的评价定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精彩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