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技工教育作为主题,探讨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现状及相关的解决策略。首先结合我国的技工教育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发展困境与所遇到的相关问题;重点对发达国家的技工教育进行了讨论,并从其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以此作为基础,并结合我国技术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教育改革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技工教育在传统的教授体系中以师徒传承为主,但是随着公共教育的全面普及,这种传承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少,加上社会对技术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使得这一种教育方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我国的技工教育虽然发展的如火如荼,但这些只是集中体现在院校的数目、学生的数量方面,离真正的质量教育还比较远,而且,从近年来此类技工院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以及人才的真正职业化转向或就业方向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加强对技工教育现状的分析,并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下就从这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1 我国技工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技工教育发展所遇到的困境来看,主要集中于招生方面人数的减少,学院设施的不完备,教授模式与体系方面的不合理,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不高、全面素质较低等;分析其中的原因,有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影响,有家长对读书观念的认知不科学,也有院校教授方法的不合理等。这些实际的问题的存在的根本原因还应该归属于院校方面,因为在技工教育类院校中,近年来的数量猛增,但是大多都是直接以为工厂直接培养人才为主,这种对接虽然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实际上的教学如何呢?由于设备差、少,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模式单一化、以营利作为最终目的、虚高性的夸张学校地位与价值,因而造成的结局是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虽然可以就业,但与社会青年中直接去工厂应聘结果相同,使技工院校的教育大大折扣。而且随之而来的即是学生数量的锐减、家长对技工教育的嗤之以鼻、院校的虚张声势以及骗人把戏;所谓的“工匠制度”也由此成为了水中之月。另外,在具体的技工教育中,也受到了高职、本科类教育的招生制度的影响,而且随着高中生的注册入学、春季高考、初中生3+2五年制等的具体实施,技工院校的生源也在不断缩小。
2 对技工教育的理解与经验分析
我国的技工教育真正发展立足于对欧洲“工匠制度”的撷取,但是,由于国情不同、社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教育模式等的不同,虽然有了表面上的繁荣,但实际上却导致了“利益的谋取”,因此,在教育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的“无业游民”发生率;与之相比,欧洲与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就非常好,可以从中受到不少启示与经验。
以德国为例,这是工业4.0的发起地,也是工业领域的领军之国,从它的职业教育模式来看,采用双元制,即是当一半以上的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加入到双元制职业教育之中;具体来看,就是将学校、企业进行联合,真正实行“二合一制的学徒训练制度”,从而真正促成对应用人才的培育。实际来看,是在公共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了职业教育,并且很好的引入了师徒传承制,更好的实现了对个人的培养。
再以美国为例,由于它实行12年义务教育,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分级管理,将管理制度、学校、市场需求进行了自主化的灵活处理,而且构建起来的“社区学院”以高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目前的发展来看“从学习到工作”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且多样化、综合性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尤其是突显了对新技术的应用与操作能力。
因此来看,我国的技工教育制度中依然需要从现状困境中分析实际经验,从而制定出细致的教育规划与革新,才能更好的将技工教育带入到一个新的层次,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
3 解决措施
3.1 从政府方面看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对我国的技工院校应该进行一次整体上的普查,并通过评估与标准设置来淘汰不合格的院校,然后给予那些较好的院校以实际的扶持;其次,应该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正确的技工教育理念普及,让人们了解到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个人生存的实际困难、技能在职业化发展之路上的必要性,从而提高人們的认识,并尽可能的到正规的院校进行技工类知识学习,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带着技艺走向社会,真正的获得个人的独立;从而解决社会需求、就业压力。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资金、教学水平、人才素质标准设置、人才评估标准、社会实际行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一个综合、全面、正确、有效的统一评估结果,然后制定出一个更为完善、科学、合理、全面的技工教育体系。
3.2 校企联合正规化
首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应该进入正轨,并且企业应该对于人才的合理需求给出足够的理由,比如,人才比例、技能、职业选择以及相关标准等要求;其次,学校应该要求企业在学校或者附近共同合作,设立实验点,最好是将学校当作实验基地,并让企业提供更多的按时、按期、按批的实习机会,增加企业高层的访问频率,并通过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开设座谈会、企业发展介绍会等,增加学生与企业间交流的机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增加学生的全面素质,并通过对实习经验的书面报告等进行评估,并通过企业评分来进行学生管理,形成学校与企业间的共同教育模式,最好是将德国的“师徒带入制”引入,这方面我国也有着悠久的传统,更能增加教学的活跃性、针对性、有效性。
3.3 改善教育模式,增加教学方法
首先院校应该增加设备,并根据学生数量进行设备的数量选择,以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其次,在教育模式上,应该转变教学主体,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并且按照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基础知识差异的调查问卷及习题考试等了解学生的底子,并根据结果制定出分层教学法,并增加通用的基础知识教育;第三,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最好是让实践教学高于理论教学,从而在实践中总结理论、验证理论,提高教学水准与实践频率;第四,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增加互动式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自习式教学法,真正让学生得到自己想得到了知识与技能操作方法等。
3.4 考核评估要严格、全面
首先,改善以成绩为单一考核的方式,增加学习中的过程评价、企业实习评价、学生互评、主动参与程度评价等,这样就可以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细节评价、综合评价统一于一个评估考核体系之中,从而增加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在证书的颁发方面要更加严格,以技术为主,以知识作为辅助性的参考,从而增加技工教育的真实性,让学生真正学到技能,让教育真正得到复活,从而有效的解决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与可能遭遇的恶劣处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由于我国的技工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然需要对其中存在问题加大研究与分析力度,真正的完善技工教育,从而将职业教育、社会行业发展两者有利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技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形成一种能促进我国的基础工业向着4.0方向发展,这也是解决目前社会中的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政府方面、学校方面、学生方面都应该积极的认识到社会实际需求与个人在社会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从而解决个体化的生存问题与社会化的矛盾缓解问题,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彬.技工教育与五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4).
[2]骆潇.现代技工教育高峰论坛召开技工教育“广州模式”受推崇[J].职业,2015(36).
[3]徐振然,陈镇国.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技工教育的关系[J].卷宗,2013(8).
[4]刘伟青.关于提升技工教育数控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
关键词:技工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技工教育在传统的教授体系中以师徒传承为主,但是随着公共教育的全面普及,这种传承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少,加上社会对技术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使得这一种教育方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我国的技工教育虽然发展的如火如荼,但这些只是集中体现在院校的数目、学生的数量方面,离真正的质量教育还比较远,而且,从近年来此类技工院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以及人才的真正职业化转向或就业方向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加强对技工教育现状的分析,并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下就从这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1 我国技工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技工教育发展所遇到的困境来看,主要集中于招生方面人数的减少,学院设施的不完备,教授模式与体系方面的不合理,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不高、全面素质较低等;分析其中的原因,有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影响,有家长对读书观念的认知不科学,也有院校教授方法的不合理等。这些实际的问题的存在的根本原因还应该归属于院校方面,因为在技工教育类院校中,近年来的数量猛增,但是大多都是直接以为工厂直接培养人才为主,这种对接虽然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实际上的教学如何呢?由于设备差、少,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模式单一化、以营利作为最终目的、虚高性的夸张学校地位与价值,因而造成的结局是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虽然可以就业,但与社会青年中直接去工厂应聘结果相同,使技工院校的教育大大折扣。而且随之而来的即是学生数量的锐减、家长对技工教育的嗤之以鼻、院校的虚张声势以及骗人把戏;所谓的“工匠制度”也由此成为了水中之月。另外,在具体的技工教育中,也受到了高职、本科类教育的招生制度的影响,而且随着高中生的注册入学、春季高考、初中生3+2五年制等的具体实施,技工院校的生源也在不断缩小。
2 对技工教育的理解与经验分析
我国的技工教育真正发展立足于对欧洲“工匠制度”的撷取,但是,由于国情不同、社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教育模式等的不同,虽然有了表面上的繁荣,但实际上却导致了“利益的谋取”,因此,在教育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的“无业游民”发生率;与之相比,欧洲与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就非常好,可以从中受到不少启示与经验。
以德国为例,这是工业4.0的发起地,也是工业领域的领军之国,从它的职业教育模式来看,采用双元制,即是当一半以上的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加入到双元制职业教育之中;具体来看,就是将学校、企业进行联合,真正实行“二合一制的学徒训练制度”,从而真正促成对应用人才的培育。实际来看,是在公共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了职业教育,并且很好的引入了师徒传承制,更好的实现了对个人的培养。
再以美国为例,由于它实行12年义务教育,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分级管理,将管理制度、学校、市场需求进行了自主化的灵活处理,而且构建起来的“社区学院”以高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目前的发展来看“从学习到工作”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且多样化、综合性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尤其是突显了对新技术的应用与操作能力。
因此来看,我国的技工教育制度中依然需要从现状困境中分析实际经验,从而制定出细致的教育规划与革新,才能更好的将技工教育带入到一个新的层次,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
3 解决措施
3.1 从政府方面看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对我国的技工院校应该进行一次整体上的普查,并通过评估与标准设置来淘汰不合格的院校,然后给予那些较好的院校以实际的扶持;其次,应该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正确的技工教育理念普及,让人们了解到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个人生存的实际困难、技能在职业化发展之路上的必要性,从而提高人們的认识,并尽可能的到正规的院校进行技工类知识学习,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带着技艺走向社会,真正的获得个人的独立;从而解决社会需求、就业压力。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资金、教学水平、人才素质标准设置、人才评估标准、社会实际行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一个综合、全面、正确、有效的统一评估结果,然后制定出一个更为完善、科学、合理、全面的技工教育体系。
3.2 校企联合正规化
首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应该进入正轨,并且企业应该对于人才的合理需求给出足够的理由,比如,人才比例、技能、职业选择以及相关标准等要求;其次,学校应该要求企业在学校或者附近共同合作,设立实验点,最好是将学校当作实验基地,并让企业提供更多的按时、按期、按批的实习机会,增加企业高层的访问频率,并通过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开设座谈会、企业发展介绍会等,增加学生与企业间交流的机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增加学生的全面素质,并通过对实习经验的书面报告等进行评估,并通过企业评分来进行学生管理,形成学校与企业间的共同教育模式,最好是将德国的“师徒带入制”引入,这方面我国也有着悠久的传统,更能增加教学的活跃性、针对性、有效性。
3.3 改善教育模式,增加教学方法
首先院校应该增加设备,并根据学生数量进行设备的数量选择,以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其次,在教育模式上,应该转变教学主体,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并且按照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基础知识差异的调查问卷及习题考试等了解学生的底子,并根据结果制定出分层教学法,并增加通用的基础知识教育;第三,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最好是让实践教学高于理论教学,从而在实践中总结理论、验证理论,提高教学水准与实践频率;第四,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增加互动式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自习式教学法,真正让学生得到自己想得到了知识与技能操作方法等。
3.4 考核评估要严格、全面
首先,改善以成绩为单一考核的方式,增加学习中的过程评价、企业实习评价、学生互评、主动参与程度评价等,这样就可以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细节评价、综合评价统一于一个评估考核体系之中,从而增加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在证书的颁发方面要更加严格,以技术为主,以知识作为辅助性的参考,从而增加技工教育的真实性,让学生真正学到技能,让教育真正得到复活,从而有效的解决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与可能遭遇的恶劣处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由于我国的技工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然需要对其中存在问题加大研究与分析力度,真正的完善技工教育,从而将职业教育、社会行业发展两者有利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技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形成一种能促进我国的基础工业向着4.0方向发展,这也是解决目前社会中的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政府方面、学校方面、学生方面都应该积极的认识到社会实际需求与个人在社会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从而解决个体化的生存问题与社会化的矛盾缓解问题,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彬.技工教育与五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4).
[2]骆潇.现代技工教育高峰论坛召开技工教育“广州模式”受推崇[J].职业,2015(36).
[3]徐振然,陈镇国.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技工教育的关系[J].卷宗,2013(8).
[4]刘伟青.关于提升技工教育数控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