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网络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处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接受的是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在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角色定位、语言范式、师生关系等不一致而产生多元理解与认同的差异,笔者提出了化解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课堂文化;冲突;价值
作者简介:阴洪杰(1987-),女,山东泰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孟晓梅(1987-),女,山东临沂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33-02
高校课堂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综合表现,多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化交流必然存在着冲突,教学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对存在的高校课堂文化冲突这一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化解策略,从而为整合课堂文化提供实践指导。
一、课堂文化冲突的界定
泰勒把文化界定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根据这一界定,课堂文化属于狭义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学校教育活动是传递文化的途径之一,课堂又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课堂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为参照标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文化互动而形成彼此认同的课堂精神和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认为:“冲突即指各派之间直接的和公开的旨在遏制各自对手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2]据此,课堂文化冲突指课堂不同文化之间或隐藏或公开的旨在阻止对方实现其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目标的社会互动。
二、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成因分析
1.师生文化价值观存在对立和碰撞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浸染着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而教师是主流文化的代表,两大群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传递的知识带有上一代的价值观,学生反馈的知识带有下一代的价值观。美国著名学者米德将人类文化传承分为“前塑文化”、“同塑文化”和“后塑文化”三种基本类型。前塑文化,就是指后辈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同塑文化,是指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或者讲是同时学习的文化;后塑文化则是指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文化。[3]在理想的课堂教学中,这三种文化应该和谐共存。但是,在科技的冲击下,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年轻人获得知识的来源是多元性的,在信息化时代,年轻人形成了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认知风格,使得他们反抗传统,拒绝接受上一代的文化价值观。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科书所呈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教师也是主流文化的代表,教师传授的知识自然带有主流文化的价值,在教学场域外,大学生大部分接受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课堂文化存在冲突,也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文化选择机制,这些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冲突。
2.教师角色期待复杂
角色期待是社会或个人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所特有的行为期待。[4]而每个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不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有偏差。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都有所期望。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下,教师的角色深受体制文化、世俗文化、年轻人的文化、精英文化的影响,四个要素的两两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教师体验到种种角色期望间的紧张和冲突。在学生心目中高校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有相当部分恰恰是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最不具备的素质,前十项由高到低依次为责任感、专业水平、知识面、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引导思维、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多样性、教学逻辑等。[5]而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自信、真诚、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真才实学、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能顾及到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教师如果不能在面对社会转型、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挑战中,调整好教师角色,就会远离学生所期待的角色,从而造成了角色冲突。
3.学术性语言和日常性语言不同
学术性文化和日常性文化的冲突分别表现在学术性语言和日常性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形式为网络语言,这迎合了大学生求新求简求变的心理需要。他们将此语言自觉愉快地运用到日常的说话中,构成了大学生日常性语言的一部分,特点是口语化、语法简单、句子不完整。课堂中学术性语言是主导性语言,特点是书面化、语言结构及句型结构严密、专业术语化、概念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言语的差异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从而产生了代际冲突。
4.师生交往出现异化现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性交往是非对称的。所谓非对称,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交往内容、交往能力以及在交往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正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根本特点。[6]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交往时,交往的目的只是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被当成没有个体价值、需要和情感的社会个体,把原本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变成物与物的交往关系,师生的交往出现异化现象。随着对媒体教学的应用,课堂教学变成了人机对话,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再加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高校为快出人才,教师和学生往往被消解了情感、价值、多样性,而变成了教育教学大机器体系中程式化交往的抽象的数字、符号。这样,在这种非情感化的现代模式交往中,师生的有机联系被割裂了,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疏远和隔离,从而加剧了师生的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矛盾便构成了冲突。
三、化解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策略
1.树立辩证的观点看待课堂文化冲突
教师们普遍的认为,冲突是不和谐的代名词,总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因而当面对课堂冲突时,许多教师倾向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回避;或者采取立即抑制的措施。这可以推断出,教师只看到了课堂文化冲突的负向功能。然而,课堂文化冲突既有正面功能,又有负面功能,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这种现象。冲突社会学家研究表明,[7]从客观结果看,只要冲突促进了社会的团结、权威的巩固、功能的依赖以及规范的控制等,它就有利于社会系统的发展,就是正向的。课堂文化冲突可能导致解决常规化冲突的规则的出现,这种规则有利于课堂社会体系对教育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课堂体系内部的整合。课堂文化冲突对课堂体系的动态平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8]
2.转变教师角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的题为《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中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种新教育理念是对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的极大冲击。[9]另外,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多元化,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已不被学生认可,学生不再认同教师传统的“传道者”、“授业者”角色,而且,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有更高的期待,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等等。对学生而言,学生所喜欢的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差别。高校学生更注重教师的责任感、专业水平、知识面、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引导思维、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多样性等等,而亲切和蔼、性格豁达、公平民主等也都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成分。[10]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一个学生满意的教师。信息的共享让教师重新思考该为学生做点什么,应该让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这样,教师角色朝着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者转变。
关键词:课堂文化;冲突;价值
作者简介:阴洪杰(1987-),女,山东泰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孟晓梅(1987-),女,山东临沂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33-02
高校课堂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综合表现,多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化交流必然存在着冲突,教学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对存在的高校课堂文化冲突这一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化解策略,从而为整合课堂文化提供实践指导。
一、课堂文化冲突的界定
泰勒把文化界定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根据这一界定,课堂文化属于狭义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学校教育活动是传递文化的途径之一,课堂又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课堂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为参照标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文化互动而形成彼此认同的课堂精神和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认为:“冲突即指各派之间直接的和公开的旨在遏制各自对手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2]据此,课堂文化冲突指课堂不同文化之间或隐藏或公开的旨在阻止对方实现其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目标的社会互动。
二、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成因分析
1.师生文化价值观存在对立和碰撞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浸染着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而教师是主流文化的代表,两大群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传递的知识带有上一代的价值观,学生反馈的知识带有下一代的价值观。美国著名学者米德将人类文化传承分为“前塑文化”、“同塑文化”和“后塑文化”三种基本类型。前塑文化,就是指后辈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同塑文化,是指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或者讲是同时学习的文化;后塑文化则是指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文化。[3]在理想的课堂教学中,这三种文化应该和谐共存。但是,在科技的冲击下,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年轻人获得知识的来源是多元性的,在信息化时代,年轻人形成了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认知风格,使得他们反抗传统,拒绝接受上一代的文化价值观。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科书所呈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教师也是主流文化的代表,教师传授的知识自然带有主流文化的价值,在教学场域外,大学生大部分接受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课堂文化存在冲突,也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文化选择机制,这些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冲突。
2.教师角色期待复杂
角色期待是社会或个人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所特有的行为期待。[4]而每个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不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有偏差。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都有所期望。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下,教师的角色深受体制文化、世俗文化、年轻人的文化、精英文化的影响,四个要素的两两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教师体验到种种角色期望间的紧张和冲突。在学生心目中高校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有相当部分恰恰是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最不具备的素质,前十项由高到低依次为责任感、专业水平、知识面、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引导思维、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多样性、教学逻辑等。[5]而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自信、真诚、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真才实学、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能顾及到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教师如果不能在面对社会转型、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挑战中,调整好教师角色,就会远离学生所期待的角色,从而造成了角色冲突。
3.学术性语言和日常性语言不同
学术性文化和日常性文化的冲突分别表现在学术性语言和日常性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形式为网络语言,这迎合了大学生求新求简求变的心理需要。他们将此语言自觉愉快地运用到日常的说话中,构成了大学生日常性语言的一部分,特点是口语化、语法简单、句子不完整。课堂中学术性语言是主导性语言,特点是书面化、语言结构及句型结构严密、专业术语化、概念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言语的差异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从而产生了代际冲突。
4.师生交往出现异化现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性交往是非对称的。所谓非对称,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交往内容、交往能力以及在交往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正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根本特点。[6]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交往时,交往的目的只是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被当成没有个体价值、需要和情感的社会个体,把原本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变成物与物的交往关系,师生的交往出现异化现象。随着对媒体教学的应用,课堂教学变成了人机对话,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再加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高校为快出人才,教师和学生往往被消解了情感、价值、多样性,而变成了教育教学大机器体系中程式化交往的抽象的数字、符号。这样,在这种非情感化的现代模式交往中,师生的有机联系被割裂了,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疏远和隔离,从而加剧了师生的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矛盾便构成了冲突。
三、化解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策略
1.树立辩证的观点看待课堂文化冲突
教师们普遍的认为,冲突是不和谐的代名词,总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因而当面对课堂冲突时,许多教师倾向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回避;或者采取立即抑制的措施。这可以推断出,教师只看到了课堂文化冲突的负向功能。然而,课堂文化冲突既有正面功能,又有负面功能,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这种现象。冲突社会学家研究表明,[7]从客观结果看,只要冲突促进了社会的团结、权威的巩固、功能的依赖以及规范的控制等,它就有利于社会系统的发展,就是正向的。课堂文化冲突可能导致解决常规化冲突的规则的出现,这种规则有利于课堂社会体系对教育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课堂体系内部的整合。课堂文化冲突对课堂体系的动态平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8]
2.转变教师角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的题为《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中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种新教育理念是对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的极大冲击。[9]另外,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多元化,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已不被学生认可,学生不再认同教师传统的“传道者”、“授业者”角色,而且,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有更高的期待,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等等。对学生而言,学生所喜欢的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差别。高校学生更注重教师的责任感、专业水平、知识面、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引导思维、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多样性等等,而亲切和蔼、性格豁达、公平民主等也都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成分。[10]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一个学生满意的教师。信息的共享让教师重新思考该为学生做点什么,应该让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这样,教师角色朝着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