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反思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804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网络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处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接受的是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在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角色定位、语言范式、师生关系等不一致而产生多元理解与认同的差异,笔者提出了化解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课堂文化;冲突;价值
  作者简介:阴洪杰(1987-),女,山东泰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孟晓梅(1987-),女,山东临沂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33-02
  
  高校课堂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综合表现,多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化交流必然存在着冲突,教学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对存在的高校课堂文化冲突这一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化解策略,从而为整合课堂文化提供实践指导。
  一、课堂文化冲突的界定
  泰勒把文化界定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根据这一界定,课堂文化属于狭义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学校教育活动是传递文化的途径之一,课堂又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课堂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为参照标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文化互动而形成彼此认同的课堂精神和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认为:“冲突即指各派之间直接的和公开的旨在遏制各自对手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2]据此,课堂文化冲突指课堂不同文化之间或隐藏或公开的旨在阻止对方实现其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目标的社会互动。
  二、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成因分析
  1.师生文化价值观存在对立和碰撞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浸染着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而教师是主流文化的代表,两大群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传递的知识带有上一代的价值观,学生反馈的知识带有下一代的价值观。美国著名学者米德将人类文化传承分为“前塑文化”、“同塑文化”和“后塑文化”三种基本类型。前塑文化,就是指后辈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同塑文化,是指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或者讲是同时学习的文化;后塑文化则是指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文化。[3]在理想的课堂教学中,这三种文化应该和谐共存。但是,在科技的冲击下,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年轻人获得知识的来源是多元性的,在信息化时代,年轻人形成了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认知风格,使得他们反抗传统,拒绝接受上一代的文化价值观。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科书所呈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教师也是主流文化的代表,教师传授的知识自然带有主流文化的价值,在教学场域外,大学生大部分接受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课堂文化存在冲突,也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文化选择机制,这些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冲突。
  2.教师角色期待复杂
  角色期待是社会或个人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所特有的行为期待。[4]而每个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不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有偏差。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都有所期望。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下,教师的角色深受体制文化、世俗文化、年轻人的文化、精英文化的影响,四个要素的两两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教师体验到种种角色期望间的紧张和冲突。在学生心目中高校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有相当部分恰恰是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最不具备的素质,前十项由高到低依次为责任感、专业水平、知识面、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引导思维、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多样性、教学逻辑等。[5]而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自信、真诚、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真才实学、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能顾及到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教师如果不能在面对社会转型、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挑战中,调整好教师角色,就会远离学生所期待的角色,从而造成了角色冲突。
  3.学术性语言和日常性语言不同
  学术性文化和日常性文化的冲突分别表现在学术性语言和日常性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形式为网络语言,这迎合了大学生求新求简求变的心理需要。他们将此语言自觉愉快地运用到日常的说话中,构成了大学生日常性语言的一部分,特点是口语化、语法简单、句子不完整。课堂中学术性语言是主导性语言,特点是书面化、语言结构及句型结构严密、专业术语化、概念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言语的差异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从而产生了代际冲突。
  4.师生交往出现异化现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性交往是非对称的。所谓非对称,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交往内容、交往能力以及在交往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正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根本特点。[6]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交往时,交往的目的只是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被当成没有个体价值、需要和情感的社会个体,把原本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变成物与物的交往关系,师生的交往出现异化现象。随着对媒体教学的应用,课堂教学变成了人机对话,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再加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高校为快出人才,教师和学生往往被消解了情感、价值、多样性,而变成了教育教学大机器体系中程式化交往的抽象的数字、符号。这样,在这种非情感化的现代模式交往中,师生的有机联系被割裂了,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疏远和隔离,从而加剧了师生的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矛盾便构成了冲突。
  三、化解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策略
  1.树立辩证的观点看待课堂文化冲突
  教师们普遍的认为,冲突是不和谐的代名词,总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因而当面对课堂冲突时,许多教师倾向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回避;或者采取立即抑制的措施。这可以推断出,教师只看到了课堂文化冲突的负向功能。然而,课堂文化冲突既有正面功能,又有负面功能,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这种现象。冲突社会学家研究表明,[7]从客观结果看,只要冲突促进了社会的团结、权威的巩固、功能的依赖以及规范的控制等,它就有利于社会系统的发展,就是正向的。课堂文化冲突可能导致解决常规化冲突的规则的出现,这种规则有利于课堂社会体系对教育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课堂体系内部的整合。课堂文化冲突对课堂体系的动态平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8]
  2.转变教师角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的题为《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中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种新教育理念是对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的极大冲击。[9]另外,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多元化,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已不被学生认可,学生不再认同教师传统的“传道者”、“授业者”角色,而且,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有更高的期待,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等等。对学生而言,学生所喜欢的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差别。高校学生更注重教师的责任感、专业水平、知识面、教书育人、培养能力、引导思维、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多样性等等,而亲切和蔼、性格豁达、公平民主等也都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成分。[10]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一个学生满意的教师。信息的共享让教师重新思考该为学生做点什么,应该让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这样,教师角色朝着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者转变。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感器”课程教学中,需要学生去了解详尽的传感器资料,解释有关学术名词,查阅专业文献,获得有价值的应用模型。网络百科(特别是维基百科)为学生的资料获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探讨了师生共同利用网络百科知识建立自己的“传感器”课程体系,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结果表明,这一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教学;网络百科  作者简介:潘欣裕(1981-)
期刊
摘要:随着各种集成电路产品的不断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全球集成电路经济繁荣的带动下,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繁荣,对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仅靠国内少数高校的研究生已很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集成电路设计在国内众多高等院校都由原来纯粹的研究生教学逐渐转为由本科教学开始。文章从课程设置到实验教学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集成电路设计在本科教学的现状,剖析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
期刊
摘要:“DSP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课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突出通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达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目的。在教学效果上取得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统一。  关键词:DSP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窦高奇(1981-),男,山西长治人,海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系,讲师
期刊
摘要:针对农业机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从差异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学生就业的教学目标,“产学研用”环节等方面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产学研用  作者简介:毛鹏军(1972-),男,河南方城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伏(1978-),男,
期刊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是高等学校机类和近机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今后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的必修课,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只有针对“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应作出相应改革,才能达到工程上对人才的使用标准。 
期刊
摘要:低碳环保、绿色和节约理念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有机化学”理论课堂教学中,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理念的教育;而在实验教学中,则可以从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理念的实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关键词:有机化学;低碳;环保  作者简介:丁国华(1969
期刊
摘要:“工程制图”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意义。对“工程制图”课程双语教学中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对双语教学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双语教学;工程制图;教学方法;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王虹(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陈红余(1978-),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山东泰
期刊
摘要: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基于戴尔蒙德课程模型理论,初步探索了双语课程编制的一般性方法。提出应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才需求、课程性质、课程参与者以及课程资源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围绕双语课程目标、教学模式、评价工具等内容设计课程方案的每个细节,才能有效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水平,实现双语教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系统设计;戴尔蒙德模型
期刊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目标、内容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文章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特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制度、教材及师资队伍的调研与分析,试图解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朝阳(198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讲师,
期刊
摘要:“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是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首先介绍了“钱学森之问”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进而阐述了社会各界以及钱老自己对该问题的回答,最后结合回答,立足工科大学实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提出对工科大学的启示。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工科大学  作者简介:韩永强(1973-),男,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