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时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大多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囿于书本世界,不能结合纷杂的现实生活,不注重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感悟,也就不能更好地去触动和影响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果要想改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这一状况,就必须打通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界限,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品德与生活携手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体验、成长,从而内化自身的修养和品质,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品德;生活;兴趣;体验;内化;修养;品质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学习做人是它的核心。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只有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只有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经过“体验、认识、感悟”等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良好的品德才能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体验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亲身经历的事情会让他们记忆深刻,教育起来更容易接受。但是,小学生经历的事情较少,而且经常在家长的庇护下生活,更不容易接受到生活的教育。为了使学生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快乐健康的成长,教师应该经常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创设适当的情境,模拟真实的生活,激发他们体验生活的兴趣,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我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涵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利用现代媒体恰当地将声、形、色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再现生活,让学生体验真过程。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思品课应有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口交流,角色扮演,多方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促进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简而言之,我们应构建一种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帮助孩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生活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最肥沃的土壤,德育联系生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然后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
2、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儿童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使课程能够真正引发儿童的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紧密联系。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都首先需要使儿童形成强烈的对规则或规范的情感认同,在此前提下儿童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又超越儿童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方面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现象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我在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课时,先播放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受灾的图片,让学生回忆起在地震受灾中哪些人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助之手,有警察,医生,护士等等,再引出课题,汇报在我们的社区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每一个行业的人的服务,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尊重每一个行业的人,产生感恩之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三、與家长携手,品德内化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学科,书面的家庭作业是不多的,但并不等于没有家庭作业。而是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外作业更多以实践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搜集有关资料,参加实践活动,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等等。这些作业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做人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书面作业,这就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花钱的学问可大了,懂得如何花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课后,教师布置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我是小家长”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学做一个消费的主人,并把一天的家庭开支记录起来,做成“我是小家长账目本”,还要向爸爸妈妈调查家里的钱从哪里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他们利用学到的如何花钱的学问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比如:买菜时,要怎样搭配,才能营养全面,又便宜?选择交通工具时,公交车和的士那一种划算?要选择怎样的购物场所才能做到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或更好的商品?……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个人修养使在书本中学到的道德意识得以升华,体会到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要合理安排,节约用钱,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好,掌握和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必须认识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内化学生个人修养和品质。
【关键词】:品德;生活;兴趣;体验;内化;修养;品质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学习做人是它的核心。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只有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只有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经过“体验、认识、感悟”等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良好的品德才能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体验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亲身经历的事情会让他们记忆深刻,教育起来更容易接受。但是,小学生经历的事情较少,而且经常在家长的庇护下生活,更不容易接受到生活的教育。为了使学生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快乐健康的成长,教师应该经常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创设适当的情境,模拟真实的生活,激发他们体验生活的兴趣,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我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涵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利用现代媒体恰当地将声、形、色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再现生活,让学生体验真过程。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思品课应有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口交流,角色扮演,多方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促进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简而言之,我们应构建一种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帮助孩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生活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最肥沃的土壤,德育联系生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然后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
2、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儿童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使课程能够真正引发儿童的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紧密联系。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都首先需要使儿童形成强烈的对规则或规范的情感认同,在此前提下儿童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又超越儿童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方面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现象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我在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课时,先播放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受灾的图片,让学生回忆起在地震受灾中哪些人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助之手,有警察,医生,护士等等,再引出课题,汇报在我们的社区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每一个行业的人的服务,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尊重每一个行业的人,产生感恩之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三、與家长携手,品德内化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学科,书面的家庭作业是不多的,但并不等于没有家庭作业。而是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外作业更多以实践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搜集有关资料,参加实践活动,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等等。这些作业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做人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书面作业,这就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花钱的学问可大了,懂得如何花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课后,教师布置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我是小家长”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学做一个消费的主人,并把一天的家庭开支记录起来,做成“我是小家长账目本”,还要向爸爸妈妈调查家里的钱从哪里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他们利用学到的如何花钱的学问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比如:买菜时,要怎样搭配,才能营养全面,又便宜?选择交通工具时,公交车和的士那一种划算?要选择怎样的购物场所才能做到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或更好的商品?……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个人修养使在书本中学到的道德意识得以升华,体会到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要合理安排,节约用钱,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好,掌握和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必须认识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内化学生个人修养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