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民主政治到文化产业,从经济实力到体制机制改革,从各行各业到民生社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民的切身体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满足。但越是到了改革的深水区,越是我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与阻力也就越多,这就需要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与未雨绸缪的措施予以关注,否则,对于社会积压与新产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科学的认识与解决,只会是积重难返。作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事业犹当如此。而其中关键性的一环,乡村教育中教师的待遇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在城乡阔步前进之际,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被逐渐打破,反映在乡村教育中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硬件教育资源分配的持续拉大,二是教育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平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向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可以说城市集合了我国社会的主要资源。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回流的倾向,即东部向中西部逆流,城市往乡村转移,但由于乡村教师的待遇基本满足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支出而选择“逃离”,以及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教师老龄化、教师队伍断层、教师流失严重等诸多社会问题跃然纸上。如此,非正常的单向性的教师队伍流动对乡村基础教育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各方面是起着消极的影响的。面对失去平衡的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与配置,如何有效改变现状则变得相当重要了。
面对这样新形势下的严峻形势,如何吸引人才,把人才队伍流向广大的农村从事教育事业?更关键地,如何留得住這些人才并长期扎根于乡村基础教育?相较于“引进来”,更要在“留得住”层面下功夫。
有媒体报道,某“90后”西部乡村小学教师,带领36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四五年来,她既当班主任,又当校长。她的同龄人外出打工,一年到头总能存下两三万元,但她只有近千元的月薪。老公多次劝她更换工作,甚至提出了“离婚”。像她这样怀揣梦想奉献基层教育的老师,只是中国这片广大乡村教育队伍中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像很多“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一样,太多的基层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着,用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培育祖国未来的事业。梦想实现了,是否更应该有物质保障作为支撑?是否更加有尊严得从事这一伟大的事业?否则,一颗炙热的梦想之心的温度在拮据的生活面前会逐渐变凉。梦想的火花需要在生活的尊严里保持着星星之光。
基于此,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较为全面地关注了乡村教师的待遇与福利问题。
1、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继续给予综合奖补。
2、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
3、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4、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5、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毋庸置疑,中央已经将这一社会问题考虑在内,并且不断完善相关奖励政策,推动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必须注意到的是,相关奖励促进政策应该是否可以有更大的力度。在城市中,由于消费水平等的影响,城市工资水平高于乡村。但在乡村教育这一特殊事业中,步子是否可以迈得更大,力度是否可以更强,是否可以尝试补偿机制,更大限度的提高乡村待遇水平,让乡村教师沉得下心来,留得下脚步,全身心投入都教育中去。
马克思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收入是民生之本,物质层面的满足对追求更高的事业奠定着基础。进一步地,在发展层面上解决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也有人会说教师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是的,毫无疑问,教师在从事教育这一公益性的事业,需要的是一颗奉献之心。但在新形势下,来自家庭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的压力,在基本生活条件都不能较好满足的现实中,仅凭一颗热心或者爱心,何以将自己奉献到教育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教育的真正进步在于整个教育的和谐发展,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对教育事业的进步产生负面影响。基层乡村教师的新状况值得更多持续的关注。
在城乡阔步前进之际,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被逐渐打破,反映在乡村教育中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硬件教育资源分配的持续拉大,二是教育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平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向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可以说城市集合了我国社会的主要资源。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回流的倾向,即东部向中西部逆流,城市往乡村转移,但由于乡村教师的待遇基本满足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支出而选择“逃离”,以及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教师老龄化、教师队伍断层、教师流失严重等诸多社会问题跃然纸上。如此,非正常的单向性的教师队伍流动对乡村基础教育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各方面是起着消极的影响的。面对失去平衡的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与配置,如何有效改变现状则变得相当重要了。
面对这样新形势下的严峻形势,如何吸引人才,把人才队伍流向广大的农村从事教育事业?更关键地,如何留得住這些人才并长期扎根于乡村基础教育?相较于“引进来”,更要在“留得住”层面下功夫。
有媒体报道,某“90后”西部乡村小学教师,带领36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四五年来,她既当班主任,又当校长。她的同龄人外出打工,一年到头总能存下两三万元,但她只有近千元的月薪。老公多次劝她更换工作,甚至提出了“离婚”。像她这样怀揣梦想奉献基层教育的老师,只是中国这片广大乡村教育队伍中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像很多“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一样,太多的基层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着,用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培育祖国未来的事业。梦想实现了,是否更应该有物质保障作为支撑?是否更加有尊严得从事这一伟大的事业?否则,一颗炙热的梦想之心的温度在拮据的生活面前会逐渐变凉。梦想的火花需要在生活的尊严里保持着星星之光。
基于此,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较为全面地关注了乡村教师的待遇与福利问题。
1、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继续给予综合奖补。
2、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
3、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4、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5、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毋庸置疑,中央已经将这一社会问题考虑在内,并且不断完善相关奖励政策,推动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必须注意到的是,相关奖励促进政策应该是否可以有更大的力度。在城市中,由于消费水平等的影响,城市工资水平高于乡村。但在乡村教育这一特殊事业中,步子是否可以迈得更大,力度是否可以更强,是否可以尝试补偿机制,更大限度的提高乡村待遇水平,让乡村教师沉得下心来,留得下脚步,全身心投入都教育中去。
马克思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收入是民生之本,物质层面的满足对追求更高的事业奠定着基础。进一步地,在发展层面上解决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也有人会说教师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是的,毫无疑问,教师在从事教育这一公益性的事业,需要的是一颗奉献之心。但在新形势下,来自家庭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的压力,在基本生活条件都不能较好满足的现实中,仅凭一颗热心或者爱心,何以将自己奉献到教育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教育的真正进步在于整个教育的和谐发展,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对教育事业的进步产生负面影响。基层乡村教师的新状况值得更多持续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