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下,“媚俗”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文艺范畴。可以说媚俗在当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在文化、艺术和社会等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关键词】:媚俗;词源学;
一、“媚俗”的词源学辨析
1.1“媚”与“俗”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在《说文解字》中“媚”字被释义为“媚,说也。从女,眉声。”这里的“说”通“悦”,有取悦之感。《大雅》毛传曰:“媚,爱也。”如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媚”一意为“有意讨人喜欢;巴结”二意为“美好;可爱”。
“媚”字在甲骨文状态时由“女子”“眉眼”构成,几经嬗变,在隶书时确立了以“女”字旁与“眉”字同构的书写形态,彰显出了其浓厚的女性化审美色彩,极具线条感与柔和性。“媚”字是以女性为审美对象的,男性视角下女性所特有的煽情性表达方式之一。媚首先包含情,“妍姿媚貌,形色不齐,而悦情可均”(葛洪《抱朴子》)。这种情发乎感性,不事雕琢,外露迷人,有极强的煽动性。对女子仪容颇有研究的李渔曾论及媚的煽情性:“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女子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六七分。”媚是抒发生命力与情欲的手段,媚是溢出,媚与人的生命结构、世俗享受紧密关联,它不再视道德、理性、责任、使命等为人的终极追求。
“俗”的含义丰富,对于“俗”“雅”之辨也是从古至今的学者所热衷的话题。《释名》云:“俗,欲也,俗人之所欲也。”《史记 · 管晏列传》中说道“俗之所欲,因而予之”,这里的“俗”旨意为拥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俗”还意为平凡的生活,人世间。《孟子 · 梁惠王下》中的“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从名词意义所阐发出的“俗”的形容词“俗”则更具阶级意味,“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荀子》这句中的“俗”便是大众化,流行化的意思,而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表意为平庸的缺教养的。发展到南北朝,雅俗对举,开始用于文学批评。从钟嵘的《诗品》到陆机的《文赋》都有论述。在南北朝文学批评中,典雅与鄙俗对举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指作品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高度书面化的为雅,接近口语的为俗而是作者的审美取向传承性的近雅,时尚性的偏俗三是作者的艺术风格、审美意识,较合乎杂文的近雅,较重视纯文学的近俗圈。可见,在中国传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从人的严格的等级秩序延伸到文艺领域里,就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和审美意识,那就是崇雅贬俗,崇尚“阳春白雪”,轻视“下里巴人”。这种观念影响了唐宋以后的对于文学中雅俗的界定和理解。清代刘献廷的《广阳杂记》中将社会的文化做了具体的分类诗、乐、书、春秋、易、礼,为上层社会的“雅”文化而百姓的唱歌、看戏、看小说、听说书、信占卜、祀神鬼,为下层民间的“俗”文化。可见,直到清代,人们认为为士人、知识分子、统治阶级所喜爱的是雅文化,而为广大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是俗文化,其中自然见出高低之分。从中可以看出,雅俗之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艺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
1.2“媚俗”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媚”“俗”的结合与使用是时间与实践的选择,“媚”的煽情性提升了美的接受度,也降低了利用“媚”阐释美与接受美的门槛,这必将导致“媚”与“俗”合流,中国这样一个恪守情不越理的国度,媚的发展势必要受到抑制。历史上正统人士讥讽、诋讦媚,把带有女性色彩、抒情味浓的媚的艺术视为“华”、“俗”、“邪”。如五代画家荆浩认为媚太浮华:“巧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象,此所谓实不足而华有余。”明代徐上瀛则认为“触人之耳,而不能感人之心,此媚也……”(《溪山琴况》)。清代傅山斥媚为“贱态”:“熟媚绰约,自是贱态”。和风雅之作相比,媚则为俗,韩愈《石鼓歌》云:“羲之俗书逞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宋代朱长文推崇理学,在解释颜真卿字体为何筋骨强而少媚态时说:“公之媚非不能,耻而不为也……求合流俗,非公志也。”(《墨池编·续书断》)明山水画家王履有“粗也而不失于俗,细也而不流于媚”语,则将媚俗并联了。张炎不屑柔媚的词,认为“作词者多效其体制,失之软媚而无所取”(《词源》)。在这里,“媚”与“俗”虽没有同构为“媚俗”一词,但其旨意却通过历代作家与文艺评论者的态度表现出来,以“媚”为手段与渠道,以“俗”为对象与表现的“媚俗”一定程度已作为“高雅”的对立面呈现在文艺作品中。
在齐白石这里,“媚俗”是指艺术创作主体为讨好普通人大多数人而牺牲作品艺术性的行为,是一个标准的动词,其潜在的含义是,大众不懂得艺术,他们对于绘画欣赏标准就是“似”或“不似”,如果迎合他们的喜好,艺术往往就不能自足,缺乏自主性和高雅的趣味。如此热衷于讨论和使用“媚俗”外来理论术语固然时髦,但是这个术语的被持续使用则需要现实的土壤。
1.3“媚俗”的西方词源学分析
“媚俗”即“kitsch”,它是一个德语名词,通常用来表示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廉价艺术品或者艺术品的坏趣味。对于“kitsch”的研究中最为全面详尽的是马泰·卡林内斯库,他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論及媚俗艺术时,认为媚俗起源于德国因而西方世界一般用德语来表达“媚俗”及其类似含义,这是一个相当晚出的词,词源学家们猜测它可能是从动词将污泥凑集在一起发展而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开始出现在慕尼黑画家和艺术商人的行话中,用于指廉价艺术品。直到二十世纪头一个十年它才成为一个国际用语”。
"kitsch"一词在其原初语境下并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的美学概念,而更似一种出自非专业头脑的审美直觉和服从某些实用操作目的的快速判断。它是行业内部的自发创造和约定俗成,包含某种有待发掘的隐喻性的特定意义结构。它用来自民间的机巧标签分割出日后吟味于美学研究者脑海之中的诸多对立组合:艺术品/媚俗作品、艺术/媚俗、纯粹艺术/商业艺术、高雅艺术/低俗艺术、精英主义/大众趣味等。
一般用来表示媚俗的美学趣味,这是韩少功在翻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将之译为“媚俗”。kitsch内涵的难以把握,另一位具有学院背景的昆德拉早期译者景凯旋采取音译,将其译为“刻奇”。这么做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一则避免读者望文生义,拘泥于译文的字面联系,再则通过去掉解说外壳,暴露一个完全陌生、有待重新思考的意义内核。“刻”与“奇”这两个字的意外组合似乎也应和了被责为kitsch艺术的特征之一,即刻意追新立异,制造噱头。
关于的词源,在综合了这几类词源学假设之后,卡林内斯库总结了媚俗艺术的基本特征有点肤浅便宜的从美学上讲,可以被看成废物或垃圾。可见,所谓媚俗主要是指美学的趣味和风格,媚俗曾经是而且仍然是一个带强烈贬义的词,并因此可以被加以最广泛的使用。“他可以贬义地用于建筑、风景、室内装饰与家具陈设、绘画与雕塑、音乐、电影的电视节目、文学,实际上就是一切服从趣味判断之物”。[1]在卡林内斯库看来,媚俗包括两个基本范畴其实每个范畴都包罗甚广一是为宣传而生产的媚俗艺术,比如为了政治和宗教的目的二是其实也是主要的是为娱乐而生产的媚俗艺术,比如为了金钱商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雷洪梅. 媚俗:大众文化研究的关键词考察[D]. 西南大学, 2008.
【关键词】:媚俗;词源学;
一、“媚俗”的词源学辨析
1.1“媚”与“俗”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在《说文解字》中“媚”字被释义为“媚,说也。从女,眉声。”这里的“说”通“悦”,有取悦之感。《大雅》毛传曰:“媚,爱也。”如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媚”一意为“有意讨人喜欢;巴结”二意为“美好;可爱”。
“媚”字在甲骨文状态时由“女子”“眉眼”构成,几经嬗变,在隶书时确立了以“女”字旁与“眉”字同构的书写形态,彰显出了其浓厚的女性化审美色彩,极具线条感与柔和性。“媚”字是以女性为审美对象的,男性视角下女性所特有的煽情性表达方式之一。媚首先包含情,“妍姿媚貌,形色不齐,而悦情可均”(葛洪《抱朴子》)。这种情发乎感性,不事雕琢,外露迷人,有极强的煽动性。对女子仪容颇有研究的李渔曾论及媚的煽情性:“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女子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六七分。”媚是抒发生命力与情欲的手段,媚是溢出,媚与人的生命结构、世俗享受紧密关联,它不再视道德、理性、责任、使命等为人的终极追求。
“俗”的含义丰富,对于“俗”“雅”之辨也是从古至今的学者所热衷的话题。《释名》云:“俗,欲也,俗人之所欲也。”《史记 · 管晏列传》中说道“俗之所欲,因而予之”,这里的“俗”旨意为拥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俗”还意为平凡的生活,人世间。《孟子 · 梁惠王下》中的“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从名词意义所阐发出的“俗”的形容词“俗”则更具阶级意味,“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荀子》这句中的“俗”便是大众化,流行化的意思,而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表意为平庸的缺教养的。发展到南北朝,雅俗对举,开始用于文学批评。从钟嵘的《诗品》到陆机的《文赋》都有论述。在南北朝文学批评中,典雅与鄙俗对举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指作品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高度书面化的为雅,接近口语的为俗而是作者的审美取向传承性的近雅,时尚性的偏俗三是作者的艺术风格、审美意识,较合乎杂文的近雅,较重视纯文学的近俗圈。可见,在中国传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从人的严格的等级秩序延伸到文艺领域里,就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和审美意识,那就是崇雅贬俗,崇尚“阳春白雪”,轻视“下里巴人”。这种观念影响了唐宋以后的对于文学中雅俗的界定和理解。清代刘献廷的《广阳杂记》中将社会的文化做了具体的分类诗、乐、书、春秋、易、礼,为上层社会的“雅”文化而百姓的唱歌、看戏、看小说、听说书、信占卜、祀神鬼,为下层民间的“俗”文化。可见,直到清代,人们认为为士人、知识分子、统治阶级所喜爱的是雅文化,而为广大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是俗文化,其中自然见出高低之分。从中可以看出,雅俗之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艺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
1.2“媚俗”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媚”“俗”的结合与使用是时间与实践的选择,“媚”的煽情性提升了美的接受度,也降低了利用“媚”阐释美与接受美的门槛,这必将导致“媚”与“俗”合流,中国这样一个恪守情不越理的国度,媚的发展势必要受到抑制。历史上正统人士讥讽、诋讦媚,把带有女性色彩、抒情味浓的媚的艺术视为“华”、“俗”、“邪”。如五代画家荆浩认为媚太浮华:“巧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象,此所谓实不足而华有余。”明代徐上瀛则认为“触人之耳,而不能感人之心,此媚也……”(《溪山琴况》)。清代傅山斥媚为“贱态”:“熟媚绰约,自是贱态”。和风雅之作相比,媚则为俗,韩愈《石鼓歌》云:“羲之俗书逞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宋代朱长文推崇理学,在解释颜真卿字体为何筋骨强而少媚态时说:“公之媚非不能,耻而不为也……求合流俗,非公志也。”(《墨池编·续书断》)明山水画家王履有“粗也而不失于俗,细也而不流于媚”语,则将媚俗并联了。张炎不屑柔媚的词,认为“作词者多效其体制,失之软媚而无所取”(《词源》)。在这里,“媚”与“俗”虽没有同构为“媚俗”一词,但其旨意却通过历代作家与文艺评论者的态度表现出来,以“媚”为手段与渠道,以“俗”为对象与表现的“媚俗”一定程度已作为“高雅”的对立面呈现在文艺作品中。
在齐白石这里,“媚俗”是指艺术创作主体为讨好普通人大多数人而牺牲作品艺术性的行为,是一个标准的动词,其潜在的含义是,大众不懂得艺术,他们对于绘画欣赏标准就是“似”或“不似”,如果迎合他们的喜好,艺术往往就不能自足,缺乏自主性和高雅的趣味。如此热衷于讨论和使用“媚俗”外来理论术语固然时髦,但是这个术语的被持续使用则需要现实的土壤。
1.3“媚俗”的西方词源学分析
“媚俗”即“kitsch”,它是一个德语名词,通常用来表示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廉价艺术品或者艺术品的坏趣味。对于“kitsch”的研究中最为全面详尽的是马泰·卡林内斯库,他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論及媚俗艺术时,认为媚俗起源于德国因而西方世界一般用德语来表达“媚俗”及其类似含义,这是一个相当晚出的词,词源学家们猜测它可能是从动词将污泥凑集在一起发展而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开始出现在慕尼黑画家和艺术商人的行话中,用于指廉价艺术品。直到二十世纪头一个十年它才成为一个国际用语”。
"kitsch"一词在其原初语境下并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的美学概念,而更似一种出自非专业头脑的审美直觉和服从某些实用操作目的的快速判断。它是行业内部的自发创造和约定俗成,包含某种有待发掘的隐喻性的特定意义结构。它用来自民间的机巧标签分割出日后吟味于美学研究者脑海之中的诸多对立组合:艺术品/媚俗作品、艺术/媚俗、纯粹艺术/商业艺术、高雅艺术/低俗艺术、精英主义/大众趣味等。
一般用来表示媚俗的美学趣味,这是韩少功在翻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将之译为“媚俗”。kitsch内涵的难以把握,另一位具有学院背景的昆德拉早期译者景凯旋采取音译,将其译为“刻奇”。这么做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一则避免读者望文生义,拘泥于译文的字面联系,再则通过去掉解说外壳,暴露一个完全陌生、有待重新思考的意义内核。“刻”与“奇”这两个字的意外组合似乎也应和了被责为kitsch艺术的特征之一,即刻意追新立异,制造噱头。
关于的词源,在综合了这几类词源学假设之后,卡林内斯库总结了媚俗艺术的基本特征有点肤浅便宜的从美学上讲,可以被看成废物或垃圾。可见,所谓媚俗主要是指美学的趣味和风格,媚俗曾经是而且仍然是一个带强烈贬义的词,并因此可以被加以最广泛的使用。“他可以贬义地用于建筑、风景、室内装饰与家具陈设、绘画与雕塑、音乐、电影的电视节目、文学,实际上就是一切服从趣味判断之物”。[1]在卡林内斯库看来,媚俗包括两个基本范畴其实每个范畴都包罗甚广一是为宣传而生产的媚俗艺术,比如为了政治和宗教的目的二是其实也是主要的是为娱乐而生产的媚俗艺术,比如为了金钱商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雷洪梅. 媚俗:大众文化研究的关键词考察[D]. 西南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