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院校应当在开展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将德育教育作为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优势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所谓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专业课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持之以恒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1.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从教育教学理论上来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符合教育学的科学规律。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阐述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最重要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意识到肩上的重任,既当“经师”又为“人师”;既讲科学技术,又教为人处世,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又处于德育的熏陶与感染之中,帮助其生理与心理的均衡同步发展。
从职业院校的教育实践看,仅仅依靠“德育课”或“思政课”这种专门的德育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了。因此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培养方面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用人单位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走上各种各样的一线工作岗位。通过对用人单位需求的调研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聘用职业院校学生的标准,专业是其次,品德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品德很好、专业一般的学生和一个专业很好、品德一般的学生供其选择,用人单位肯定宁愿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企业愿意培养的是那些思想品德好的、愿意为企业服务的、任劳任怨的员工。因此,职业院校有责任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
2.1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只不过没有政治理论课那么直接而己。首先,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受一定的哲学观点所支配。如市场营销课程通过“沙盘模拟实训”,强化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其次,各专业课教材是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编写的,它本身就具有内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关系,其内容是从不同方面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因而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如会计课程的“单证填制”教学,就蕴含了丰富的职业道德规范。再次,各专业课教师对教學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本身,也对学生具有道德教育作用。它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在课堂上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所作的评价,都具有教育作用。
2.2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效果比较好且时间充裕
将德育渗透其中的专业课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虽没有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工干部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那么直接、鲜明,但却是自然地寓德育教育于专业学习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这种教育效果会更有效。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时间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学生除第五、六学期参加实习外,前四学期内开设课程几十门,其中专门的德育必修课四门、选修课两门,占总课程的六分之一,其余均为专业课程,所以职业院校在专业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时间非常充裕。
2.3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有着一些特殊的优势
首先,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专业课教师所学专业与学生的求学专业一致,师生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这些共同之处,有利于师生相互认可,相互沟通,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工作,课时一般较多,几乎要天天面对学生。此外,专业课教师还要进行大量的实习实训和课外辅导,很多同学也愿意在课余时间与专业课教师聊天、谈心。这就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学生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还要从事该专业,以此立足,以此生存。学生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的未知者,往往把专业课教师看作知识的先行者和带路人,本能地对其认可、亲近甚至“崇拜”。
3.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的渗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指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还要潜移默化的教学生做人的准则,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爱岗敬业和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是相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无不体现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之中,绝大多数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中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如物理课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是“对立统一”思想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渗透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有帮助的。
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渗透。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社会性和服务性。要使受教育者明确,无论什么工作,必须坚持个人行为能反映职业荣誉的标准,培养学生具有忠于职守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如在旅游地理课程中,通过对中国各地灿烂文明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也使他们增强了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所谓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专业课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持之以恒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1.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从教育教学理论上来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符合教育学的科学规律。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阐述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最重要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意识到肩上的重任,既当“经师”又为“人师”;既讲科学技术,又教为人处世,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又处于德育的熏陶与感染之中,帮助其生理与心理的均衡同步发展。
从职业院校的教育实践看,仅仅依靠“德育课”或“思政课”这种专门的德育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了。因此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培养方面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用人单位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走上各种各样的一线工作岗位。通过对用人单位需求的调研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聘用职业院校学生的标准,专业是其次,品德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品德很好、专业一般的学生和一个专业很好、品德一般的学生供其选择,用人单位肯定宁愿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企业愿意培养的是那些思想品德好的、愿意为企业服务的、任劳任怨的员工。因此,职业院校有责任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
2.1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只不过没有政治理论课那么直接而己。首先,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受一定的哲学观点所支配。如市场营销课程通过“沙盘模拟实训”,强化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其次,各专业课教材是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编写的,它本身就具有内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关系,其内容是从不同方面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因而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如会计课程的“单证填制”教学,就蕴含了丰富的职业道德规范。再次,各专业课教师对教學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本身,也对学生具有道德教育作用。它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在课堂上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所作的评价,都具有教育作用。
2.2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效果比较好且时间充裕
将德育渗透其中的专业课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虽没有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工干部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那么直接、鲜明,但却是自然地寓德育教育于专业学习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这种教育效果会更有效。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时间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学生除第五、六学期参加实习外,前四学期内开设课程几十门,其中专门的德育必修课四门、选修课两门,占总课程的六分之一,其余均为专业课程,所以职业院校在专业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时间非常充裕。
2.3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有着一些特殊的优势
首先,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专业课教师所学专业与学生的求学专业一致,师生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这些共同之处,有利于师生相互认可,相互沟通,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工作,课时一般较多,几乎要天天面对学生。此外,专业课教师还要进行大量的实习实训和课外辅导,很多同学也愿意在课余时间与专业课教师聊天、谈心。这就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学生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还要从事该专业,以此立足,以此生存。学生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的未知者,往往把专业课教师看作知识的先行者和带路人,本能地对其认可、亲近甚至“崇拜”。
3.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的渗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指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还要潜移默化的教学生做人的准则,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爱岗敬业和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是相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无不体现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之中,绝大多数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中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如物理课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是“对立统一”思想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渗透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有帮助的。
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渗透。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社会性和服务性。要使受教育者明确,无论什么工作,必须坚持个人行为能反映职业荣誉的标准,培养学生具有忠于职守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如在旅游地理课程中,通过对中国各地灿烂文明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也使他们增强了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