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对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开展分析,明确其可提升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重点基于”考辨””语境”和”设问”,探究了提升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将史料作用最大化,实现理想的历史史料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历史水平,早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考辨;史料教学;奇妙设问;语境
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不仅对高中历史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强调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促使“论从史出”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史料教学引起了历史教师的关注,并受到了青睐,为达成史料教学有效性,需要做好史料的考辨与分析等工作。因此,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历史教师应该对其高度重视。
一、史料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历史学科中,史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键的研究凭证,同时属于认清和了解过去的媒介。在历史教学中,史料发挥着重要作用。缺少史料的历史研究,会导致研究结果的空洞性,也可也说历史知识将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法保证历史教学的实效性[1]。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提高对史料教学的重视度,并合理的对其进行运用,以便提升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深入感悟历史的源远流长,优化教学效果。
二、基于”考辨””语境”和”设问”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1)考辨史料——求真
史料是历史领域关键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着重强调了史料准确的重要性,其关系着史料教学的有效性[2]。因此,为了开展高效的史料教学,需要考辨史料,确保其真实性。
例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学习过程中,在资料卡片上引用王建的“夜雨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这首诗。之所以要对其进行引用,主要是其对正文可起到补充作用,进一步表明唐朝“夜市”的繁华。在实际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也是按照此意图进行处理的。为了促使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师需要对该史料进行考辨,如,学生在王建这首诗中对“夜雨”比较困惑,产生了疑问,怀疑教材所引用的不是很合理,这时就需要查找相关的书籍[3]。如,可进行《王建诗集校注》的翻阅,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与教材所引用的有出入的地方,一是“如今不似时平日”中的“时”字,其与教材资料中的并不是同一个字,应该是升。同时,通过查阅《王建诗集校注》也为自己的怀疑提供了依据,其中的“夜雨”应该为“夜市”。可见,部分史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在开展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时,应该做好史料的考辨工作,确保其准确性,以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
(2)了解语境——求准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释读史料是重要环节之一,而了解语境是确保准确释读史料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应该注重对相关语境的解读和深入了解。
笔者曾听过一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课,授课教师出示了相关的材料主要内容为:有一天,始皇帝外出,在路上看到了丞相车骑比较多,其觉得此种现象并不是好事。于是,宫中有人将此事转告了丞相,丞相也做出了相应改变,车骑数量逐渐呈下降趋势。面对此状现状,始皇大发雷霆说道,有人泄露了我说的话,但是却无人敢站出来,并发布了逮捕命令,逮捕当时的所有在场人员,一一杀掉。当学生看完这段材料后,教师向其提问:秦始皇对丞相车骑多少为什么如此在意呢,反映了什么问题?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最后总结其原因为:秦始皇比较看中自身的地位,认为自己的皇权是高高在上的,如果丞相的车骑过多,将会影响自身的权威性。所反映的问题为:秦始皇性格暴躁、多疑、独裁,也反映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虽然此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其解读的是否准确还有待考量[54。这就需要重点对相关语境进行了解。此故事是以《史记》中的故事为基础进行改编的,在原来的故事记载中还有一段话为:“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有言其处者,罪死。”从该段话中可知,秦始皇对修仙是比较感兴趣的,认为自己的行踪轨迹应该保密,所以发现了自己行踪被泄露,杀掉了可能泄密的人。另外,在教师提供的素材中,还减去了一段话:“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悉于咸阳宫”。主要是说自此以后,没有人再知道秦始皇的行踪。因此,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与上述结论有差异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自己可以修仙。通过上下语境的了解和分析,可了解该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并不准确,最终导致在解读上也断章取义,降低了史料教学的质量。
(3)恰当设问——求巧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提问是主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听课效果及教学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注重提问的艺术性。为了发掘史料最大功能,全面提升史料教学水平,应掌握一定的设问技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思考和探究欲望,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神权下的自我》一课的教学中,其史料涉及到薄伽丘《十日谈》中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否則就只能算‘贱’一段话。在该史料的讲解方面,如果仅是由教师进行背景的阐述或者让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难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法促使学生对教材中揭露封建贵族等级观念这一主旨的深层次理解,最终的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注重提问,并结合史料具体内容与教学目标恰当的设问,以发散学生思维,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确保设问的巧妙性、有效性[5]。
首先,让学生带着找关键词的任务进行朗读;其次,在学生对该材料有大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说此段话的是男性还是女性。设置该问题,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由于作者是薄伽丘,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其是男性。此时教师可直接告知学生答案为女性,当听到答案后学生都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接着教师需要趁热打铁,继续提问,这位女性出身是卑微还是贵族呢?学生一般都会回答是卑微的下层,此答案与学生的又是相反的,学生在感到差异的同时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然后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其猜测这位女性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如这个女孩恋爱了……,让学生进行设想。最后教师可出示材料,让学生证实自身想法是否正确。材料内容为: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下贱的奴仆相爱。通过恰当设问,一步步引导,能够加强学生对这段史料的了解,可获取意想不到的史料教学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需要准确释读史料,并借助语境加强理解,借助设问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丰富其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常亚妮.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水平划分解读与培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2]郭玉婷.实物史料的教学运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3]郭志萍.探讨史料实证下的高中历史问题情境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15):18-19.
[4]邓家勇.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20(15):37-38.
[5]刘群.谈如何应用史料、培养历史思维能力[J].才智,2020(15):7.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考辨;史料教学;奇妙设问;语境
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不仅对高中历史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强调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促使“论从史出”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史料教学引起了历史教师的关注,并受到了青睐,为达成史料教学有效性,需要做好史料的考辨与分析等工作。因此,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历史教师应该对其高度重视。
一、史料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历史学科中,史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键的研究凭证,同时属于认清和了解过去的媒介。在历史教学中,史料发挥着重要作用。缺少史料的历史研究,会导致研究结果的空洞性,也可也说历史知识将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法保证历史教学的实效性[1]。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提高对史料教学的重视度,并合理的对其进行运用,以便提升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深入感悟历史的源远流长,优化教学效果。
二、基于”考辨””语境”和”设问”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1)考辨史料——求真
史料是历史领域关键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着重强调了史料准确的重要性,其关系着史料教学的有效性[2]。因此,为了开展高效的史料教学,需要考辨史料,确保其真实性。
例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学习过程中,在资料卡片上引用王建的“夜雨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这首诗。之所以要对其进行引用,主要是其对正文可起到补充作用,进一步表明唐朝“夜市”的繁华。在实际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也是按照此意图进行处理的。为了促使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师需要对该史料进行考辨,如,学生在王建这首诗中对“夜雨”比较困惑,产生了疑问,怀疑教材所引用的不是很合理,这时就需要查找相关的书籍[3]。如,可进行《王建诗集校注》的翻阅,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与教材所引用的有出入的地方,一是“如今不似时平日”中的“时”字,其与教材资料中的并不是同一个字,应该是升。同时,通过查阅《王建诗集校注》也为自己的怀疑提供了依据,其中的“夜雨”应该为“夜市”。可见,部分史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在开展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时,应该做好史料的考辨工作,确保其准确性,以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
(2)了解语境——求准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释读史料是重要环节之一,而了解语境是确保准确释读史料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应该注重对相关语境的解读和深入了解。
笔者曾听过一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课,授课教师出示了相关的材料主要内容为:有一天,始皇帝外出,在路上看到了丞相车骑比较多,其觉得此种现象并不是好事。于是,宫中有人将此事转告了丞相,丞相也做出了相应改变,车骑数量逐渐呈下降趋势。面对此状现状,始皇大发雷霆说道,有人泄露了我说的话,但是却无人敢站出来,并发布了逮捕命令,逮捕当时的所有在场人员,一一杀掉。当学生看完这段材料后,教师向其提问:秦始皇对丞相车骑多少为什么如此在意呢,反映了什么问题?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最后总结其原因为:秦始皇比较看中自身的地位,认为自己的皇权是高高在上的,如果丞相的车骑过多,将会影响自身的权威性。所反映的问题为:秦始皇性格暴躁、多疑、独裁,也反映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虽然此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其解读的是否准确还有待考量[54。这就需要重点对相关语境进行了解。此故事是以《史记》中的故事为基础进行改编的,在原来的故事记载中还有一段话为:“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有言其处者,罪死。”从该段话中可知,秦始皇对修仙是比较感兴趣的,认为自己的行踪轨迹应该保密,所以发现了自己行踪被泄露,杀掉了可能泄密的人。另外,在教师提供的素材中,还减去了一段话:“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悉于咸阳宫”。主要是说自此以后,没有人再知道秦始皇的行踪。因此,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与上述结论有差异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自己可以修仙。通过上下语境的了解和分析,可了解该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并不准确,最终导致在解读上也断章取义,降低了史料教学的质量。
(3)恰当设问——求巧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提问是主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听课效果及教学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注重提问的艺术性。为了发掘史料最大功能,全面提升史料教学水平,应掌握一定的设问技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思考和探究欲望,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神权下的自我》一课的教学中,其史料涉及到薄伽丘《十日谈》中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否則就只能算‘贱’一段话。在该史料的讲解方面,如果仅是由教师进行背景的阐述或者让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难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法促使学生对教材中揭露封建贵族等级观念这一主旨的深层次理解,最终的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注重提问,并结合史料具体内容与教学目标恰当的设问,以发散学生思维,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确保设问的巧妙性、有效性[5]。
首先,让学生带着找关键词的任务进行朗读;其次,在学生对该材料有大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说此段话的是男性还是女性。设置该问题,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由于作者是薄伽丘,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其是男性。此时教师可直接告知学生答案为女性,当听到答案后学生都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接着教师需要趁热打铁,继续提问,这位女性出身是卑微还是贵族呢?学生一般都会回答是卑微的下层,此答案与学生的又是相反的,学生在感到差异的同时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然后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其猜测这位女性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如这个女孩恋爱了……,让学生进行设想。最后教师可出示材料,让学生证实自身想法是否正确。材料内容为: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下贱的奴仆相爱。通过恰当设问,一步步引导,能够加强学生对这段史料的了解,可获取意想不到的史料教学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需要准确释读史料,并借助语境加强理解,借助设问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丰富其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常亚妮.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水平划分解读与培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2]郭玉婷.实物史料的教学运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3]郭志萍.探讨史料实证下的高中历史问题情境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15):18-19.
[4]邓家勇.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20(15):37-38.
[5]刘群.谈如何应用史料、培养历史思维能力[J].才智,20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