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8.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6-02
【摘要】关节疼痛临床主要以缓解疼痛为主要治疗方法,我科在口服及静脉用药基础上,使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治疗达到良好效果,在此项治疗中运用辩证施护理念及加强临床观察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的运用提供实例。
【关键词】中药离子导入 中国灸 关节疼痛 护理
关节痛往往是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最早的关节症状[1]。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工作能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9月采用中西医药物加入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镇痛型)治疗一例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一例,疗效显著,患者急性疼痛时间较之前患者明顯缩短,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
1 病情概况
患者女性,59岁因“四肢关节肿痛1年”于2012年9月2日09时33分以“类风湿关节炎”收入我科治疗,患者入院时,双手掌指关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膝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双肩关节、双踝关节、双足跖趾关节无明显肿胀,轻压痛。入院后经活血化瘀、特色中医止痛等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2012年9月 14日患者好转出院。
2 治疗方法
治疗采取口服甲氨蝶呤加来氟米特抗风湿,白虎加桂枝汤改善循环;静脉滴入血塞通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活血化瘀;同时使用我科自配中药外用剂行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镇痛型)贴敷患处止痛。
3 护理
3.1 常规护理
为促进患者舒适,采取空调调温控制室温在18-22℃,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为患者准备保暖用物如被子等,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做到随脏随换,保证室内清洁,勤整理、打扫,清洁过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指导患者配合基础护理方法,告知注意事项。
饮食指导与协助,患者入院时四肢疼痛,活动能力不足,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相关饮食问题了解甚少,即给予患者及家属讲解适当饮食对疾病的影响,取得家属在食物准备方面的配合,提供患者宜食用的食物名称,及烹饪方法如蔬菜、水果、鱼油、蜂蜜、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时具有改善新城代谢的功能,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香菇、黑木耳等食物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同时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酒,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以免增加关节及身体的负荷,患者进食时给予适当协助,如将餐具放于利于拿放的位置,减少患者肢体活动范围减轻不适感。
指导活动与休息,患者关节急性疼痛期指导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置关节于功能位,防止功能废用。疼痛缓解后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关节运动强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加重为度。
3.2 特色治疗护理
3.2.1 皮肤护理 每次行中药离子导入及中国灸贴敷前、中、后均对治疗部位皮肤进行评估,包括肤色、皮温、湿度、感觉以及完整性,中药离子导入液需根据患者需要调节,控制药液温度在45℃-50℃,防止液温过高、过低引起患者不适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导入时间20分钟,导入完毕用柔软吸水力强卫生纸拭去皮肤余液后将中国灸贴敷于治疗部位,分别在贴敷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记录患者热感觉,两小时内患者不耐受热力及时使用双层无菌纱布将灸与皮肤隔开并于半小时后观察效果,无异常保留4小时后取下,再次评估治疗部位皮肤并协助保暖。
3.2.2 生命体征观察 治疗前、中、后测量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并记录,患者发生不适反应时实时测量并与前对比,为医师提供及时、准确信息,便于指导临床处理。
3.2.3 中医辨证施护的运用 此特色治疗主要作用是“透热”,配合药物以加强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为加强治疗效果在灸正上方施以轻拍法使热量更易透过肌肤,为防破皮禁止实行按揉[2]。
3.3 心理护理
患者首次住院,对疾病的不了解,治疗的担忧使患者在入院第一日和第二日出现焦虑、恐惧以及缺乏配合能力,责任护士第一天为患者进行环境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并向患者引荐了一位病区内患有相同疾病,症状相似的缓解期患者,提供交流空间,同时给予部分生活补偿护理,使患者满足生理及安全的需要,第二日责任护士协同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晨间查房,听取患者对于治疗的顾虑,并与医师进行个案讨论,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入院护理计划作出调整,以使患者能尽快适应。第三日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能及时说出内心感受,提供主观资料。之后在院治疗均参与各阶段治疗护理计划的制定,护士实时评估心理变化给予及时干预保持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4 小结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因属于无创性操作,具有很大的治疗优势,特别对于疼痛阈较低的患者,此法能从生理及心理上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因采用我国传统医学原理,对疼痛类患者治疗提供了临床实例,为中西医结合无创治疗护理提供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6.
[2]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7.
【摘要】关节疼痛临床主要以缓解疼痛为主要治疗方法,我科在口服及静脉用药基础上,使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治疗达到良好效果,在此项治疗中运用辩证施护理念及加强临床观察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的运用提供实例。
【关键词】中药离子导入 中国灸 关节疼痛 护理
关节痛往往是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最早的关节症状[1]。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工作能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9月采用中西医药物加入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镇痛型)治疗一例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一例,疗效显著,患者急性疼痛时间较之前患者明顯缩短,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
1 病情概况
患者女性,59岁因“四肢关节肿痛1年”于2012年9月2日09时33分以“类风湿关节炎”收入我科治疗,患者入院时,双手掌指关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膝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双肩关节、双踝关节、双足跖趾关节无明显肿胀,轻压痛。入院后经活血化瘀、特色中医止痛等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2012年9月 14日患者好转出院。
2 治疗方法
治疗采取口服甲氨蝶呤加来氟米特抗风湿,白虎加桂枝汤改善循环;静脉滴入血塞通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活血化瘀;同时使用我科自配中药外用剂行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镇痛型)贴敷患处止痛。
3 护理
3.1 常规护理
为促进患者舒适,采取空调调温控制室温在18-22℃,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为患者准备保暖用物如被子等,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做到随脏随换,保证室内清洁,勤整理、打扫,清洁过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指导患者配合基础护理方法,告知注意事项。
饮食指导与协助,患者入院时四肢疼痛,活动能力不足,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相关饮食问题了解甚少,即给予患者及家属讲解适当饮食对疾病的影响,取得家属在食物准备方面的配合,提供患者宜食用的食物名称,及烹饪方法如蔬菜、水果、鱼油、蜂蜜、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时具有改善新城代谢的功能,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香菇、黑木耳等食物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同时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酒,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以免增加关节及身体的负荷,患者进食时给予适当协助,如将餐具放于利于拿放的位置,减少患者肢体活动范围减轻不适感。
指导活动与休息,患者关节急性疼痛期指导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置关节于功能位,防止功能废用。疼痛缓解后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关节运动强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加重为度。
3.2 特色治疗护理
3.2.1 皮肤护理 每次行中药离子导入及中国灸贴敷前、中、后均对治疗部位皮肤进行评估,包括肤色、皮温、湿度、感觉以及完整性,中药离子导入液需根据患者需要调节,控制药液温度在45℃-50℃,防止液温过高、过低引起患者不适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导入时间20分钟,导入完毕用柔软吸水力强卫生纸拭去皮肤余液后将中国灸贴敷于治疗部位,分别在贴敷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记录患者热感觉,两小时内患者不耐受热力及时使用双层无菌纱布将灸与皮肤隔开并于半小时后观察效果,无异常保留4小时后取下,再次评估治疗部位皮肤并协助保暖。
3.2.2 生命体征观察 治疗前、中、后测量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并记录,患者发生不适反应时实时测量并与前对比,为医师提供及时、准确信息,便于指导临床处理。
3.2.3 中医辨证施护的运用 此特色治疗主要作用是“透热”,配合药物以加强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为加强治疗效果在灸正上方施以轻拍法使热量更易透过肌肤,为防破皮禁止实行按揉[2]。
3.3 心理护理
患者首次住院,对疾病的不了解,治疗的担忧使患者在入院第一日和第二日出现焦虑、恐惧以及缺乏配合能力,责任护士第一天为患者进行环境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并向患者引荐了一位病区内患有相同疾病,症状相似的缓解期患者,提供交流空间,同时给予部分生活补偿护理,使患者满足生理及安全的需要,第二日责任护士协同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晨间查房,听取患者对于治疗的顾虑,并与医师进行个案讨论,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入院护理计划作出调整,以使患者能尽快适应。第三日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能及时说出内心感受,提供主观资料。之后在院治疗均参与各阶段治疗护理计划的制定,护士实时评估心理变化给予及时干预保持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4 小结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国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因属于无创性操作,具有很大的治疗优势,特别对于疼痛阈较低的患者,此法能从生理及心理上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因采用我国传统医学原理,对疼痛类患者治疗提供了临床实例,为中西医结合无创治疗护理提供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6.
[2]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7.